?
有一句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阿瞒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例子。阿瞒自从有了思想上举足轻重的改变以后,就开始分析时势,看看谁吃香,谁以后有机会吃香。每天就像是股民一样寻找一个好的股票,然后投资,甚至可以孤注一掷。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支绝佳的股票终于被阿瞒找到了,那就是士大夫。而且以后的收益可以说很可观。
虽然阿瞒被士大夫一类的人看不起,而阿瞒也对他们有种隐隐肠道不适的感觉。但是无可否认,被蹂躏了一百次的一百美金,终究还是能买好几十斤糖。因为这并不改变它的货币价值。阿瞒也是不能否认士大夫有着很大的潜力,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种潜力的话,用‘潜力无穷’是最好的了。虽然不近如此,但是情人眼里有西施。阿瞒就是对士大夫开始情有独钟了。
当时的士大夫集团,在统治集团中还未占据优势,但潜力很大,为了进入这个集团,阿瞒可是没少费功夫。不断地拉关系,显文采。他千方百计地寻求名士交往的机会,竭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达到进入政坛的目的。阿瞒充满希冀的幻想着,自己不久就会成为CEO,泡上白富美,成为万众瞩目的成功者。
阿瞒心里有了目标就开始奋斗了,开始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家学术,演习兵法。而且也读儒学经典,但是阿瞒看到的总是别人看不到的。他认为大多数汉儒皓首穷经,于世无补。事实就是这样,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就是一堆白纸。这个时候,阿瞒就意识到实践的重要了。儒术在当时就是空洞的豆腐渣工程,所以阿瞒并不专攻儒术,而是诸子百家各取所长,把有用的东西加以汲取,年轻时就以‘能明古学’著称于乡,又十分具有观察力,又能随机应变。全能智多星由此而生,阿瞒早就已经将‘读死书,死读书’远远抛在后边了。而且阿瞒有着文学大家的共性,那就是都很善于观察。这就为了以后感慨万物,拾掇笔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古今,凡是拥有这些条件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凌云九天。
诸子百家,有道、儒、阴阳、农、墨、纵横、兵。。。。。。。这些东西可都是真正的打破一切固有成规的秘方,这都是思想的融合。拥有这些思维,阿瞒总是能够出奇制胜。没事就琢磨着怎么种种菜,怎么说得自己的父亲哑口无言,吹胡子瞪眼。
阿瞒广泛地搜集、整理了东汉以前各家的兵法,把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编成了《兵法节要》。绝对不是抄袭,严禁抄袭。阿瞒在里边发表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别具一格。还读了兵家的至尊之作《孙子》,而且还将这《孙子》里边的82篇,缩编成13篇,取其精华分篇进行注解,并且写了序言,题为《孙子略解》,又叫《孙子注》,这就是现在的《魏武注孙子》。让人不觉想起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华,矮子都比较聪明。”
阿瞒做的所有这些,都为了他以后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提供了知识储备。这也是成为‘武王’,谥号‘武皇帝’的初级阶段。
(https://www.mangg.com/id20545/12098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