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北大现任的校长姓魏,名道君。是个十足的小人,两面派。
现已50多岁的他在解放前就靠着每月给国民党高官“好处费”而稳坐校长之位;后来解放后,他又亲自带领解放军进入那位国民党高官的家,搜出了一笔不小的金银,深的共产党的器重,继续留任北大校长一职,直至今日。
王丽并不清楚魏道君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她的印象中,北大校长应该是一位高大英俊,正义感十足,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之人。
于是便径自走进了校长办公室里,推门一看,魏道君正坐在一把椅子上,叼着烟,用报纸挡住了脸。
身后的毛主席头像擦得一尘不染,桌面干净,书架上摆放的全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等书,除此之外,书架上没有一本其他的书籍。
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书他从来没有看过,因为这些书上都落了一层厚厚的浮土。
王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她只希望校长可以主持公道,阻止外面这些人间惨剧的发生。于是开口便言:“校长!难道您就不管吗?校园里如此草菅人命。这天下还有公平,有正义吗?”
魏道君并不认识王丽,但如此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站在他的面前。虽然穿着军装,但破旧的军装被洗的洁白,他上下打量了王丽一番。
笑着说道:“同志,你是红卫兵吗?怎么会问出如此荒唐的话呢?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对待一切反革命,反动的事物以任何手段都是正确的。江青同志在党的大会上也说过:‘打了坏人,活该!’嘛!你怎么如此大惊小怪呢?”
王丽几欲争辩说道:“就算是敌人,也是人,也有基本的人权啊!您这样放任他们胡作非为,就不怕上级领导查下来,到时候你吃罪的起吗?”
魏道君这些年可见多了打人,批斗。打死的他都见过,心想:哪里来的黄毛丫头,还来教育我?
于是对王丽叱道:“一派胡言,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管呢?实话告诉你,这些学生造反,是我鼓动的也是得到上级认可的,领导说了:‘造反有理’将权力收回无产主义者手中是正确的,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胡说八道!”
“呵呵!我胡说八道,你们这么做,和土匪流氓有什么区别?你身为一校之长不仅不阻止。还鼓励?当真是反了!”王丽这时也怒道。
“什么反了,我看你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小姐哩!你以为你穿着军装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毛主席孩子中的败类,无产阶级的败类,真真的应该下狱去!”
魏道君说到:“来人!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妮子押到市公安局去,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办!”说罢,从门口进来两个军人模样的人,论年纪要比王丽大。
可是,也戴红袖章,穿军装。他们将王丽扭着,出了门去。几个人七扭八扭得将王丽押上了车,车子直开往市公安局。王丽心中五味杂陈,她理想的大学梦中的天堂,她心中渴望的地方,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一个样子。
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她慌张了,不知所措的拼命向周边的人诉说着自己的冤枉。
可没人理睬她,他像一只在黑暗中拼命发亮的萤火虫一般,希望自己的一丝光亮可以照亮整个大地。她在车里喊叫、捶打、哭泣,绝望降临在了她的身上,最终她选择了平静,她也只能选择平静。
因为她突然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让周围的事物发生哪怕一丁点的改变。没人理睬她,没人和她说话,持枪荷弹的军人更是不屑于去看他。
好像这些人都变成了机器,一台台国家控制,中央领导的机器。这些机器的基因之中,只有两个字——服从。最终,她被送进了公安局,公安局长并没有审问她。而是将她以“蓄意破坏管理治安”的罪名拘留到了监狱,王丽凝望着天上的星星,似乎此时她和父亲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泪,打透了衣衫。
钱家老宅中,钱鸿道连夜将书房中可用可看的书都收集了起来,拂去尘土。将院子里外整理了一遍,到了晚上,钱家老宅才渐渐恢复了以往的样貌。他又把书籍都摊开了晾在院子里,希望明天一早的太阳能把这些书都“晒”干净。他决定要在房中研究这些个书,要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张晓娜在旅馆中坐的枯燥,心中思量着钱鸿道。不一会儿觉得时间已经不早,没看见王丽的身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张晓娜总觉得将要出什么事儿似的,遂决定明天一早无论王丽回不回来,她都要去找钱鸿道,说不定王丽就在钱鸿道那里呢。第二天早晨,晨露笼罩着北京的大地,昨晚经过一夜的思量,张晓娜准备好了立刻动身,前往前门楼子,钱家老宅。
一方面寻找王丽的下落,一方面更是想去看看钱鸿道现在在干什么。
4
张晓娜从旅馆工作人员那里讨来了一些水果(1967年那时全国上下一片革命浪潮,但与此同时国家进入到了最贫困,最艰难的时期。水果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上都是很“珍贵”的,这家旅馆的级别很高,也只有这里才有水果)因为张晓娜的身份,旅馆工作人员只得将存了数年的水果拿了出来,有的都已经烂了。
但依旧很珍贵,送给了张晓娜。张晓娜也不客气,提着水果,一路蹦蹦跳跳的来到钱家老宅门口。
“咚咚咚”的叩门声又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哟!这儿是怎么了嘿?”
一个高个男人说道:“这钱家最近比较活跃呵!前段时间听说钱家后人来了今天又来了个解放军同志!”
这时,一位身材丰满的大妈站了起来,轻轻地拍了那男人一下:“我说同志嘿!可别是这钱家又惹了什么是非了吧!最近破四旧破的厉害!怕不是这钱家又和什么‘四旧’沾上边了吧!”
一位老大爷轻咳一声叹道:“哎!应该不会的吧!这钱家再怎么说也曾帮助过解放军哩!是对革命有功的人呵!不应该怎么样了吧!”
大妈回应道:“哟!这可吃不准哩。上月初三,隔壁‘那家’里的那位爷,只不过说了句‘我族人好歹坐了三百年江山,他共产党进城不也要善待我吗!’不知怎么了被人听了去,揭发了,没过多久就被枪决了。不该这钱家后人也说了什么话吧。”
那高个男子赶忙打了个闭嘴的手势:“嘘嘘……小点声,这要让那些个红卫兵听见了可还了得?你们不想活,我可想多活他几年哩。”
正说话间,钱家的宅门“吱扭”一声的开了,钱鸿道走了出来,打眼一看竟然是钱晓娜,一时竟愣在了那里一动不动的。
像是冻上了一样。他想来看他的应该都是王丽,却怎么也想不到张晓娜倒是先来到了他这里。
张晓娜看见他毫无反应,这讷讷的样子甚是透着“傻气”便笑道:“你这‘老先生’一天不见你就不认得我了?来!好好看看,我是你娜姐。怎么?就这么让你娜姐在门外头站着?也不说让我进来!”
钱鸿道这时才算是缓过劲来,向后退了一步,说道:“请进!请进!”张晓娜到不客气:“你这宅子早就交公了吧,按理说这些东西都该是国家的财产。”
张晓娜一眼就看见了院子里的那一摊书,一个箭步跑了过去。钱鸿道把门关上,外面的人群本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的,没想到“解放军”就这么进去了。好像他俩人还挺熟,关系不错的样子,就唏嘘了一声,各自散去了。
庭院里,张晓娜好奇的随手抄起了一本线装版古书乱翻了起来,钱鸿道这边刚把门关上还没来得及招呼她,就看见她手中拿着一本晒在外面的书胡乱的翻着。
一时心急但又找不出什么好借口,便说道:“哎……哎,你别动。别乱碰,这些书都是‘灵书’它们都通人性,若是外人碰了,可就不好再读了!”
张晓娜听了这话觉得可笑:“呵呵!我们革命,革的就是这些封建主义残余,还什么‘通灵性’。要依着我,非一把火将它烧了不可。不仅要将它们烧了,还要将你打倒在地,并踏上一万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才对!”
钱鸿道听了,心想:这些书招你惹你了?你干嘛跟它们过不去?说道:“我也读过些《毛主席诗词》,可《毛主席诗词》里都是这些书上的内容,你烧吧!烧吧!烧了它们,就等同于烧了《毛主席诗词》。”
张晓娜本不知道这些书是什么,一听钱鸿道说它们和毛主席诗词是一样的。便小心的将这些书合好,放回了原地走了出来,盯着钱鸿道说:“你放的什么狗屁,我念在咱俩人结拜的份上不与你计较,快说,小丽在哪儿呢?”
钱鸿道一听这话,更加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小丽?小丽不是一直和你在一起的吗?怎么了?她没到过我这里啊!”张晓娜本以为王丽在钱鸿道这里,没成想连他这里也找不到。
心想:坏了,小丽说是去了北大,那里批斗的正厉害,怕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说道:“小丽昨儿个给我说要去北大看看,昨天夜里并没有回来,我以为她来你这里玩儿了呢,怎么?她没来吗?”
钱鸿道昨天一直待在院子里整理,用了一整夜的时间才把这院子里里外外的都打扫了一遍,什么时候也没见过王丽来过,便说道:“什么?王丽来我这儿?她从来没来过呀!怕不是在北大遇到了什么事儿了吧!走,咱们赶快去北大看看,别丫的连人都找不到了!”
张晓娜一听要去北大,心中不免一阵儿狂喜。
其实王丽给她说要去北大的时候张晓娜也想去了,但心里想着钱鸿道,便没和王丽一起去。张晓娜想去北大,并不是和王丽一样想去参观北大的风景,缅怀北大的学者。
而是听说北大是革命的源泉,是革命的前线。她是要去那里看看怎么“造反”的。这趟来北京,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已是天大的遗憾,若是再不去“革命”发源地北大“学习学习”这可怎么对得起人民啊!
于是她连忙说道:“好啊好啊!我早就认为王丽在北大呢,那我们就赶快去吧!”说着话便将水果放在了桌上。
钱鸿道看见了一袋子烂苹果烂梨,说道:“把你这些个‘水果’都带上吧,说不定还有用呢。”张晓娜不解的问:“有什么用?这些都是给你的,你拿着就是了!”钱鸿道应道:“拿着吧,到了北大或许要见一见他们的领导之类的。礼物什么的就不用买了,这些个‘水果’珍贵着哩。要是小丽真的出事儿,我们也好用这些打点一下。”
张晓娜将大眼珠子转了个圈,认为有理,便没再说什么。拿着“水果”和钱鸿道一起直奔北大校园。
天阴沉着,透着一种让人说不出来的恐惧。一阵阵的冷风从张晓娜、钱鸿道的身后袭来,吹得他们直把头缩到大衣里去!
(https://www.mangg.com/id18588/112536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