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成墟 > 第十七章 河东有狮,正好用之

?

  张老头一听张小棠这话,既感激又害怕。他怕这小妮子乱来,不仅救不了自己女儿还害了自己。

  他赶紧摆手对张小棠说道:“小姑娘,这事可不是你能管的了的。我女儿……唉,那也是命啊。你这么漂亮,要是被田老爷看见了,别说救人了,你自己都跑不了。”说着,张老头把韩颂放在桌子上的十多个铜钱扫进手心,又塞到了张小棠手里。

  “你们两个看样子是私奔的吧!人啊,各有各的福,各有各的苦。我老汉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也不容易,还是赶紧走吧。噢,我差点忘了,我这就去帮韩公子找一条裤子来……”

  韩颂一听,脸上挂不住,赶紧岔开话题。“不忙不忙,我们走是肯定要走的,不过走之前我肯定帮你把女儿留住。您二老只有这一个闺女,往后多有不便,有她在家,也能帮衬着点。但是如果嫁做别人家的小妾,虽然吃穿不愁,但哪里能过的快活自在?二老放心……”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锭金子,说道:“我也不是个一无是处的穷书生,那田隆要是乖乖听话不对你们女儿动坏心思也就罢了,要是他还是见色起意为非作歹,哼……哼哼……”

  韩颂颠了颠手中的一锭金子,然后突然放到嘴里一咬,金子上顿时出现两道深深的牙痕。“我就让他像这锭金子一样……哎哟……哎哟……”

  张小棠看到韩颂捂着嘴忍着疼痛的怪样不禁好笑,随即脑筋一转,立即把韩颂拉到一边商量计划。

  张老头胡老太见二人是诚心愿意帮助自己,自然不好叫他们离开,便把他们留下住了。

  只有一间空房,那房间还是张小鱼的闺房,韩颂虽然想住进去,但还是脸皮太薄,只好抱了一床被子拿几张板凳拼成一小块平整的地方在客厅睡下。

  张小棠则心安理得住在张小鱼闺房之中,只不过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想起临安城东街怒马踏韩颂时,韩颂一脸倨傲的神情;她想起学政衙门红墙之下韩颂手中冒出黑气杀人的恐怖,想起他面对赵昊扈从的自信和狰狞;她想起韩颂咬金子时磕到牙龈时那痛苦又可笑的表情。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个人啊,可恨,可怖,可爱!

  这就是韩颂吗?

  第二天,韩颂还在睡梦之中,张小棠已经起床了。

  张老头比张小棠起得还早,因为他要去亲戚家把小鱼接回家。

  韩颂睡着睡着,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块黑布丢在了自己脸上,本来他是没这么容易醒的,可是那黑布恰好裹住了口鼻,韩颂呼吸不畅,一个喷嚏就醒了。丢在他脸上的正是他破了的裤子,他记得昨天晚上脱下后就放在身边,今天正打算去镇子上买一身衣服。他拿起裤子一看,咦,裤子居然补好了。

  裤子虽然补好了,不会走光,可是瞧着那手法,针脚一时密一时疏,一看就是下等技术。韩颂随即一笑,胡老太太毕竟眼睛不好,这也可以理解的。

  穿上裤子,韩颂翻身而起。吃过早餐之后,他和张小棠便离开村子向小镇走去,因为他们的计划要想取得效果,有些东西是必须从小镇上去弄的。

  按照胡老太太说的方向行了大概七八里,果然看到了一个小镇子。小镇名叫三门镇,那田隆田老爷就住在这个小镇上。

  来到三门镇,韩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间裁缝铺,给自己置办一身新衣裳。当然,他也不会忘了张小棠,毕竟现在是两个人相依为命,最重要的是,韩颂他不差钱。怀揣着两金一银,俨然就是一个小土财主了,别说买几件衣服,就是买几座酒楼也不在话下。

  韩颂带着张小棠进了裁缝铺,先是给张小棠弄了一身宝蓝色的莲衣长裙,她穿上之后果然又美丽了几分,韩颂不禁感慨果然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有时候一件衣服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味。他开始有点期待自己的衣服了。

  韩颂弄的是一件绸缎长衫,这料子高贵雅致,不起皱不缩水,最重要的是穿着还舒服。有了新行头,他赶紧把自己那身衣服丢在一边。

  张小棠换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本来很高兴,可一看到韩颂把那条裤子丢在地上,脸色渐渐变色。她瞪了韩颂一眼,说道:“男人果然都不是好东西,一个个的都是喜新厌旧!”

  韩颂一听,是张小棠说话,转头问道:“你是在说我吗?”

  “没错!”

  韩颂不紧不慢地答道:“那你怎么不穿着开裆裤到处走?”

  张小棠:“……”

  韩颂接着道:“你看我想喜新厌旧的人吗?对,不像。我这个人,喜新不厌旧,而且一直以来,我都比较节俭。但节俭归节俭,该用的还是要用。你看我那条裤子,都破成那个样子了,实在是不能再穿出去了。虽然胡老太太帮我补了一下,可是她眼睛不好,”说着,韩颂拾起那条裤子,“你看,这针脚乱七八糟,缝得像狗咬猫挠了一样,这能穿出去吗?穿出去不是丢人吗?而且今天我们是不能丢人的,我们今天是要去充大人物的……”

  张小棠盯着韩颂手中的裤子,愤愤不平,她在心里不住骂道:你这头蠢猪,看不出这是我缝的吗!

  但帮他缝裤子这事一个女孩家怎好声张,只好跺了跺脚,走出裁缝铺。

  生平第一次补衣服,而且是帮男人补衣服,而且补的还是裤子……张小棠一脸愠色,大步流星,惹来街道上好多人的注目。

  ……

  ……

  二人走进了街边一间茶铺,茶铺里稀稀落落地坐着几个聊天的老头,小二正靠着柜子伸着懒腰。看来,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生意好不到哪里去。小二见有客人上门,将灰白的毛巾麻利地往肩上一搭,操着特有的嗓音招呼:“客官,里面请……”在说请字时,他有意无意地拖长了音。

  “小二,来壶好茶!”韩颂挑了一张角落上的桌子,坐定之后对张小棠说道:“你是千金大小姐,没喝过这民间的茶水吧?其实啊,这茶都是差不多的,不都是叶子吗,可为什么有些茶就贵的离谱,而有些就只能卖个低价呢?”

  “大概……”张小棠见韩颂主动搭话,脸色好看了一些,她想了想,说:“是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吧。好的茶叶都是选的最嫩的部分,烘焙得也是恰到好处。”

  韩颂笑了笑,意味深长。

  他说道:“是啊,说起来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同一株茶树,如果长在云雾缭绕的山顶,受阳光雨露,承天地精华,它的叶子一发芽就会被人细心照料着,然后小心翼翼地采下。那些制茶的人也会更加细心,更加注意火候,翻炒晾晒有很多大师傅盯着看着。而如果它是长在狭促的山谷,长在寻常的地头田间,它受到的是烈日的灼晒,是暴雨的吹打,那么它的叶子会如何呢?也许细嫩的叶子一出生就不得不成熟,不得不逼得和老叶子一样硬,只有这样,它才能抗住烈日和暴雨。这样的叶子采摘下来,那些制茶师傅们自然也不会怎么用心,随便翻炒两遍就成了。好茶与劣茶就是这么诞生的……”

  听到韩颂的这番话,张小棠有些不明所以,她可以感觉到韩颂身上的一点点变化,但这变化却说不清是什么。韩颂这番话也是大有文章,是针对自己的吗?

  “什么意思?”张小棠问道。

  “没……没什么……,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又没说你坏话,这话只是有感而发,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

  茶上桌,两人对视,韩颂苦笑。

  他轻轻抿了一口,这茶,涩涩(色色)的,有点像自己。

  “小二,这茶不错啊。”韩颂把茶赞扬了一番,和小二攀谈起来。

  “小二,你们这三门镇很富裕啊,我刚刚在街上,看见那田府的宅子,可是相当阔绰啊,你们生意也很好吧?”

  小二苦着脸说道:“客官,我们这生意好不好和那田老爷有什么关系啊。那田老爷,那可是三门镇首富,他难道还能上咱这来喝茶?他喝的茶,啧啧,恐怕一斤茶叶的价格比咱一年赚的钱都多。”

  “那他在三门镇岂不是呼风唤雨了?”韩颂惊叹道。

  “可不是嘛,这田老爷啊,在三门镇自称第二,没人敢喊第一。”小二说完,嘿嘿笑了起来,凑近了韩颂耳朵,“可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田老爷啊,惧内。她夫人尤氏,是临安郡太平府知府大人的亲妹妹,连咱们县老爷见到她都要恭恭敬敬的呢。嘿,这田老爷说起来也……”

  韩颂从袖子里摸出一小粒碎银子塞入小二手中,好奇道:“怎么说?”

  小二没想到这俊朗书生这么大方,顿时眉开眼笑,他看了看四周,小声说道:“这田老爷好色,几次三番想娶小妾,嘿,你猜怎么着,他夫人就是不允,连他家里的丫鬟,都是专门挑了一些年纪大的半老徐娘。这田老爷,想偷腥都没办法哦,哈哈……”

  “这么说田老爷现在很本分了?”

  “本分个屁!”小二唾了一口,“尤氏的母亲生了病,这些天回太平府看望老母亲去了。这才走几天,田老爷天天往杏月楼走,恨不得住在杏月楼。要不是怕家里的那些丫鬟们向他夫人打小报告,他准要在杏月楼住上十天半月。”

  韩颂叹了口气,笑道:“食色,性也。田老爷虽然好色,可是家有悍妻,那怕是要憋坏了。不过他家中没有小妾,这倒是稀奇的很。”

  小二看了看四周,又把声音压低了一些,“以前其实是有的,不过不敢领进家,在外面弄了个宅子养着。可是后来被尤太太发现了,那几个水灵灵的小姑娘……”

  张小棠听到这里心中一惊,急忙问道:“怎么了?”

  “都溺水而亡了,是咱们县老爷亲自调查的……”

  韩颂又抿了一口茶,心道:好狠的婆娘!

  茶铺里又来了客人,小二连忙赶过去招呼。韩颂喝了几口茶,心里大概有底了。

  张小棠还在想着小二刚才的话,突然抓住韩颂的手说道:“不对,他们怎么可能同时溺水而亡,这其中肯定有诈。”

  韩颂点了点头,低声道:“已经死的不可能复生,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救下那个还没死的。说起来,她的名字和你很像啊。张小鱼,张小鱼,真好听的名字。”

  “难道小棠不好听?”

  韩颂赶紧赔笑,“都好听,都好听!”

  付完帐,二人走出茶铺。还没到中午,太阳并不烈,偶有飒飒秋风吹来,将韩颂新买的绸缎长褂轻轻撩动,显得衣袂飘飘。只不过这时,再也不用担心露肉了。

  张小棠也是心情大好,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紧紧跟着韩颂的脚步,有些失神地望着他,感觉到越发的有意思了。

(https://www.mangg.com/id18580/11251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