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县衙公堂。
“大人,下官真是佩服的您五体投地,无话可说。”
“自从您上任之后,咱们定远县终于改头换貌,和以往有着云泥之别!”
“截止到昨天,城里的入住的商户多了四五成,随之带来的人口,也正在与日俱增,水涨船高......”
“这可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景象!”
此刻,县丞正躬着身子,把最近发生的变化,如实的向李芳做出汇报。
言语之间,透着难以隐藏的喜悦。
同时,还不忘对自己顶头上司恭维讨好,极力赞扬。
几乎做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话说的虽然有些阿谀奉承,不乏溜须拍马之嫌,但事实的确如此。
得了自家老爹的真传后,李芳便开始励精图治,大展拳脚!
短短几个月时间,让定远县有了卓越的改变,一举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如今,城中一座座商铺拔地而起,数量逐渐增多,毫无疑问的,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街市上,耍把式卖艺和兜售货品的小贩,更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白天,孩童们无忧无虑,嬉戏打闹。
那些大人,也很容易就能找到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低头劳作,赚钱养家。
不知得了哪位高人指点,酒楼和茶馆中,纷纷增设了‘说评书’这种全新的娱乐项目,引人驻足围观。
此举,不仅极大的拓展了客流量,收入也随之提升。
浓郁的文化气息,蔚然成风!
到了晚上,城中更是灯火通明,笙箫鼎沸,人气依然居高不下,很是热闹。
即使深夜凌晨,人们仍旧往来奔走,车马不息。
如果有人站在空中往下看,方圆几百里之内,定远县是唯一明亮耀眼的地方。
宛如一幅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在眼前徐徐展开,可谓气象万千!
而包括县丞在内,以及那些本地户籍的百姓,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家乡,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
不禁笑口常开,喜气洋洋。
生而为人,谁不愿意过吃饱穿暖,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呢?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竟然真的会实现!
甚至,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砸的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功劳嘛,自然都算到了新任县令的头上。
心中千恩万谢,感激不尽!
但作为具体执行人,李芳当然知道,这一切应当归功于谁。
要不是老爹在背后出谋划策,他就是想破了脑袋,也琢磨不出如此精妙绝伦的点子。
仅仅是撤除了宵禁的命令,就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改变。
一时间,仿佛整座县城都活过来了。
可喜可贺!
毕竟,李芳还是个头锐气蓬勃,角峥嵘的年轻人,骨子里的理想与热血生生不息。
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局面,内心成就感十足!
同时,没忘了感激自己老爹,幸亏他老人家保驾护航,指点迷津,才得以坐稳这个县令。
让眼前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臣等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京城,奉天殿上。
文武百官依次入朝见驾,向朱元璋行君臣大礼。
而这些人里,最兴奋的,莫过于胡惟庸了,心情直接爽到飞起。
毕竟,丞相的位置,是最靠前的!
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以及爱出风头的性格。
“哼,瞧瞧!”
“虽说都是臣子,但你们谁有官大?”
“连见皇帝,都要站在第一排,看得清楚!”
“怎么样,羡慕吧?”
殊不知,尽管他极力克制,但那点自娱自乐的想法,仍旧不可避免的流露出来。
脸上微妙的表情,被朱元璋尽收眼底。
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不免暗暗嘲弄一番。
“胡惟庸啊,你和杨宪斗得死去活来,拼命证明自己比他强。”
“可依我看,你们谁也别笑话谁,都一个德行!”
“刚当了几天丞相,就原形毕露了!”
“行啊,喜欢装大尾巴狼是吧,先让你狗日的高兴几天的!”
“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有锦衣卫在,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早就通过密报,了解得一清二楚。
现在不予理会,并非他老朱有多么心慈手软,宽待臣下,只是火候还没到罢了!
其次,杨宪刚死没多久,胡惟庸板凳还没坐热呢,再换一个来,有些过于频繁.......
搞得堂堂一国宰相的位置,好像可以随上随下,跟闹笑话似的。
长此以往,容易削弱帝王权威。
就这件而言,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会向汉武帝看齐,换丞相比换裤衩都勤!
算了,先凑合着用吧!
收回了思绪,朱元璋旋即开口,把朝会的调子拉回了正题。
“诸位爱卿!”
“我大明建国以来,历经四年有余,如今海内升平,社稷安稳,隐隐有盛世前兆!”
“朕决定,遵照前朝旧例,重开科举,为天下遴选人才!”
“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朝堂上立马掀起了一阵风波。
很多人都在心中暗暗呼喊,总算等到这一天了!
自隋唐以来,基本都把广开科举,招纳贤良,定为朝廷的基本政策,纷纷效仿。
尤其两宋时期,把科举定为三年一次,而且每次进士的入选名额,大约有几百人上下!
前后相加,更是高达十几万人,为历史之最!
但在大明朝,这还是头一次!
奉天殿上,几乎所有人异口同声,喊出了那句万能公式。
“陛下英明,臣等复议!”
“新朝新气象,科举必须提上日程,广招天下学子,让他们施展才学,为朝廷所用!”
“更要以公平公正为主,杜绝徇私舞弊的现象。”
这种事情,是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且对文官极其有利,当然是不遗余力的赞成。
虽然和自己无关,但武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两边很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嗯,如此甚好!”
见进展非常顺利,朱元璋老怀大慰,接着又问。
“那么,作为本朝第一任主考官,首先要德高望重,声名显赫,该选何人为宜啊?”
(https://www.mangg.com/id164927/3488892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