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54章 三方立场,考官人选!

主考官一词,顾名思义。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委派的科举负责人。

主要责任有,给考生们出题,考完审阅卷纸,再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定名次,最后向皇帝汇报。

虽然只是个临时官职,但人选一定不能马虎。

首先,必须品行端正,作风良好。

这一点,直接把那些唯利是图,蝇营狗苟的货色给排除在外了。

其次,就是要学问扎实,博古通今。

毕竟是为朝廷选定人才,主考官的出题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士科的含金量。

最后,还要具备深厚的资历,在文坛德高望重。

能到京城来考试的学子,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主。

个个傲气凌人,眼高于顶。

作为主考官,若不是名声在外,他们怎肯服气?

要是被人家当面说出,你算老几,凭什么出题考我们,那乐子就大了!

基于以上考虑,朱元璋有些为难。

放眼望去,殿内的文官不下数十人,皆是舞文弄墨,胸怀锦绣文章的儒士。

三个条件,满足其中一项的,并不少。

能满足其中两项的,寥寥无几。

而三个条件全部达标的,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来。

所以,才问出了那句,该以何人为宜?

此话一出,下面的文官便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闪烁间,都在打量别人。

表面谦辞推让,但内心跃跃欲试。

毕竟,科举选出来的,是大明的栋梁之才,砥柱中流。

谁能当上主考官,就意味着对那些考生有提拔之恩,自然而然的奠定了感情基础。

掌握了这么多的人脉关系,以后在朝堂上,还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以后有什么事,也能伸出援手。

更何况,这是大明第一次科举,主考官的名字,是要被写进史册的......

可谓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如此炙手可热的职位,谁能不眼红呢?

“怎么了,都不说话?”

见半天没人言语,官员们都在下面开小会,朱元璋脸色愈发难看。

“科举乃当朝大事,诸位赶快议定几个人选。”

“实在不行,毛遂自荐也可以!”

这句话,多少有点玩笑了。

眼下,所有人都盯着主考官的位置,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真要腆着老脸,大言不惭,搞出我选我自己的操作,可能会迅速成为众矢之的,当场让口水喷死!

“启禀陛下!”

“臣等几人,有话要说......”

在朱元璋期许的目光中,很快有人出班陈奏。

但他们推举的人选,大抵上和淮西一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属于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了。

甚至,不乏举荐胡惟庸做主考官的,说得冠冕堂皇,大义凛然。

这种扯淡的论调,差点给朱元璋气笑了。

如今,随着胡惟庸登临丞相之位,淮西派如日中天,风头正盛。

长此以往,恐怕会有独霸朝堂的趋势!

若是再将本次主考官的人选,定为胡惟庸或他的那些亲信爪牙,则势必会借机拉拢那些考生学子,让大明的新鲜血液,为己所用。

到时候,淮西派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羽翼逐渐丰满,他们就更加无法无天,肆无忌惮了。

不管从哪个方面考量,朱元璋绝不会让这些人如愿的.......

至此,朱元璋神情冷漠,目光不善的看向了胡惟庸,心中念念有词。

咋的?

你是嫌官太小了,想要一步登天呐!

再让你继续拉帮结派,把朝堂上下都变成自己人,是不是连咱也不放在眼里了?

哼!真是痴人说梦,不知所谓!

腹诽了几句,朱元璋挪开视线,无意之中,落到了一言不发的刘伯温身上。

这老家伙......

平心而论,学问肯定是有的,而且才高八斗。

把学富五车当做人生顶点的话,他至少掌握了四车半。

智谋方面,也有着不输给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的水平,堪称孔明再世。

而且,刘伯温名声在外,号‘青田先生’,那些即将赴京赶考的学子中,有不少是他的崇拜者......

如果作为本次科举的主考官人选,倒也合适。

但这个念头,仅仅一闪而过,就被朱元璋给否定了。

刘伯温哪里都好,只是过于惜命,时刻谋划着明哲保身,国家大事,他是能不管就不管。

整天装聋作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老朱还记得,前些日子,为了朝中势力,私底下找到了刘伯温,要封他为督察院左都御史。

其目的,就是让他站出来,带头冲锋,和胡惟庸分庭抗礼。

可惜,这老家伙太过聪明,仿佛看出了端倪!

愣是一个头磕在地上,苦苦推辞了半天,说自己年老力弱,不能胜任,请陛下另选贤能......

最后,迫不得已,只得收回成命!

这件事,如同埋下了一根刺,令朱元璋老大不爽。

他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必须能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忠心耿耿,绝不藏私的忠正贤良。

需要的话,甘愿牺牲自我,赴汤蹈火,也无怨无悔!

而刘伯温,显然不是!

升官明明是好事,他居然敢一口回绝,太不给咱面子了!

老刘啊,咱不过是想把你武装起来,去和胡惟庸打擂台,别让淮西派的势力继续扩大。

这种合作共赢的好事,你怎么就不明白咱的用心良苦呢?

作为顶级谋臣,你怎么可以只考虑自身安危,遇事就躲,整天琢磨着远离朝堂,回家养老呢?

不行!

咱需要你!

大明的江山需要你!

现在命令你,必须支棱起来!

“陛下,关于主考官的人选,您考虑的如何了?”

就在朱元璋神游天外之际,众臣见他久不开口,还以为是内心拿不定主意,故而出言相问。

“哦,这个啊......”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把目光对准了那几个出言举荐的淮西派官员。

“左丞相胡惟庸总览朝政,日理万机,事务繁重......”

朕理当宽厚仁慈,体恤臣下,怎么能继续施压,让他在科举的事情上浪费心血呢?”

这番话,直接断送了他们的念想。

连胡惟庸都无法担当主考官,淮西派的其他官员,更没戏了。

(https://www.mangg.com/id164927/348889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