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晋绥小军阀 > 第24章 飞机和战车

?王助,后世美国著名飞机制造企业—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位总工程师,他亲自设计并监制“B&W—C”型水上飞机,成为波音飞机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并以开辟美国第一条航空邮政试验航线的飞机而载入史册,而且波音飞机制造公司也正是因为王助的帮助才赚到了第一桶金,为将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理说,王助可以留在美国,继续拓展飞机制造领域;作为波音公司的元老,他也可以累积大量的个人财富。倘若如此,世界富豪榜上很可能早就有中国人王助的一席之地了。但是,他却在B&W—C型水上飞机刚获得商业成功的时候,转身回到国内。个中原委,一些历史资料这样解释:“1917年冬,巴玉藻、王助、王孝丰为了报效国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他们成为了最早一批留学归国的高级航空工程人员”,他是中国近代航空工业主要的奠基人之一。(找了好久没找到同时期王孝丰的任何资料,真郁闷)

  

  巴玉藻,1915年赴美国留学,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为第2期学生,191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被美国通用飞机厂聘为第一任总工程师。公元1915年,由于欧洲爆发战争,巴玉藻从英国转赴美国,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继续深造。巴玉藻刻苦攻读,仅用6个月的时间便拿到航空工程学硕士学位,美国有两家飞机厂聘他为设计工程师和总工程师。

  

  王晋对历史上这两位中国的首批航空设计人才早就眼热不已。打探到这两人刚毕业没多久就以发展、建设中国航空大业为号召使得两位热血青年放弃了国外的高薪挽留毅然踏上回国的旅程。两人刚回国,王晋就给与了高规格的接待和一个先进的、现代化的飞机研究制造环境。

  

  只有战车、坦克暂时研究进展缓慢,也没有什么大神加盟,只能是摸索着前进,不过由于由着王晋对坦克一知半解的介绍,也总算有点起色,毕竟现在的工业环境制造坦克难度还是很大的,现在只能叫加装了大炮的步兵战车,不过也有了后世的一点样子,全履带式行走,旋转炮塔已经有点眉目,正在实验当中。

  

  现在飞机生产因为各级工人还不是很熟练,所以产量不高,不过随着熟练工的大量增加产量可以逐步攀升。王助和巴玉藻已经投入到紧张的飞机研究当中,世界各国的飞机现在和中国都走在同一起跑线上,都不会合理的使用飞机,估计这个世界也只有王晋这个后世来的人知道飞机将来在军事变革当中的不可取代,没有制空权就没有海洋权和军事战争权。一款优秀的超远程高航速的战斗机再配合上大载弹量的轰炸机完全可以改变战争的进程。

  

  现在王晋希望能够研制出一款时速250公里、作战半径达到700公里的制空战斗机和一款时速超过200公里,载弹量达到2000公斤的中远程轰炸机。因为现在英国已经有一款“骆驼”战斗金马上进入现役,其195千米的时速和强大的火力在历史记载中服役后的一年多到战争结束共击落敌机1294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战斗机。一战中意大利在世界优秀轰炸机行业里还是占据领先地位的其生产的卡普罗尼系列轰炸机以453~1,450公斤炸弹,航程500~800公里,116~152的时速远远领先各国同类产品。王晋通过各种手段弄来这两种飞机的样机供王助和巴玉藻等人研究之用,当王助看完飞机的结构成分后通过计算当下答应半年后即可生产出我们国产改造机型,只是受制于发动机技术,不知道时速能否达到预期目的。

  

  这几年王晋对于特斯拉的各种科学研究都投入的大量的金钱和人员支配,现在终于有了成熟的技术。其中包括军事通讯中的同步电动机和多相直流电发电机这两样在军事和民生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作用。而且经过王晋的简单描述,特斯拉已经拿出了可以探测天空飞机的“雷达”,不过这个雷达简直就是个四不像,而且只能接收到5公里范围内的飞机还时准时不准的,王晋只能进行自我安慰:大神也不是万能的,也是需要时间的。

  

  由于没有赶上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班车,王晋现在只能倾力打造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的电力,而且颇具成效,现在整个山西、绥远除了偏远山区大多数地方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了明亮的电灯,城里的街道也有了路灯照明,完全告别了过去的一黑二白,一些大型城市到了夜晚也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种工厂里经过特斯拉培训的技术改造抛弃了蒸汽时代的隆隆声,电力的使用再加上王晋提出的“三班倒”工作制,工业产能又能攀上一个高峰。

  

  步话机在军队普及渐渐的取消了过去传令兵的编制,现在只要背着一部电话就可以呼叫到连队级别。

(https://www.mangg.com/id9764/537137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