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实话就是勾践真的想跟智瑶合作歼灭陷在战场的楚军,只是当前楚军的数量着实不多。
三四万兵力而已,全灭也不可能对楚国造成伤筋动骨的局面。
另外一点,勾践不得不怕楚国上下进入暴怒状态,越国可不是原国,超大可能性扛不住一个暴怒的楚国。
如果楚国的主力在这,勾践能够跟智瑶合作,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跟智瑶里应外合歼灭楚军再抓住或杀死楚君章。
现在嘛?
文种说道:“寡君与楚君乃是盟友,岂可行此事?”
不是诋毁,完全就是一种事实。
从春秋到战国,南方的国家似乎都不怎么在乎盟友,远比中原列国更早进入谁的拳头大又硬就能为所欲为的时代。
那一句“盟友就是拿来欺负与兼并”的话,几乎是南方所有诸侯奉行的三观,他们但凡有机会能够办到,绝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当然了,中原的诸侯在三观上面其实也没有好到哪去,只是受到世俗的约束会更大一些,比较难以为所欲为。
智瑶奇道:“如此,越卿此来为何?”
文种说道:“为鲁国而来。”
鲁国?他们的都城已经陷落,各地虽然还有在反抗,可是面对原军的征讨无力招架。
当前,鲁国除了三恒一些城邑仍旧在抵抗之外,其余已经竭尽陷落,不出意外顶多再坚持一年,不会坚持更久了。
这种现状下,原国有可能放弃兼并鲁国吗?
智瑶说道:“此间战事未了,不谈它事。”
文种却说:“鲁为周叔旦采邑,鲁文公国祚,并之不详也。”
叔旦就是周公旦,也被称为周公,就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的主角。
周礼便是由周公旦制定,同时还在《尚书》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诸篇留有文章。
周王室就是用周礼来治国,可以想象周公旦的影响力有多大,并且还能留有传世文章,世人怎么都会有一些敬畏心的。
别说鲁国在周公旦一支接手之后,其实对山东这一块化夷为夏有比较大的贡献了。
可是呢?智瑶连“九合诸侯,挽救文明”的齐国都吞并了,怎么可能放过历史贡献更小的鲁国。
程朔就代为提问,道:“越国何能,阻我并鲁?”
是啊,越国有什么德行……,不对,越国祭祀大禹那么久,是有一些道德的。
然而,到了勾践这一代,他们有什么颜面阻止原国吞并鲁国啊?
文种说道:“原国已为众矢之的,何故一错再错?立威、立德乃有国格,和好诸侯可使国祚绵长也。”
蛤!?
排除掉越国和楚国,其余诸侯派人来说那些话,还有点说服力。楚国或是越国讲这话,着实是太搞笑了。
文种知道什么情况,补充道:“原国乃是中原之国。”
这是在搞地域歧视啊!
其实吧,纯粹就是越国这边见智瑶先说要立国为唐,后来正式将国号定为原,知道中原人还是追求名正言顺,认为可以用这一点来制约原国。
这不,帐内的好多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足见是有起到一些效果的。
智瑶已经见识到了“传统”的力量,老实说觉得“传统”是一种累赘或遗毒,奈何普世价值观就是那样,只能选择妥协。
现在越国竟然拿“传统”在对付原国,看样子还有点效果,着实让智瑶察觉到必须做出一些改变的事实。
战事仍在继续。
原军尝试了几次,发现联军仅存的营盘重新稳定下来,乃至于再剔除一些杂鱼之后变得向心力更强。
几次攻击之下,原军发现付出的伤亡在增大,本来的战略目标就是困住楚君章,好勾引来更多的楚军,保持攻势的同时采取稳步压迫为主,降低本方的伤亡,持续对联军的杀伤。
另一方面,原军这边不见了约六千骑兵,他们其实是去追杀赵氏了,只是暂时没有传回信息。
尽管战事只是进行了一天,初步的伤亡统计上来,原军这边的伤亡约有三千,伤兵与阵亡以骑兵的数量较多,步兵的伤亡不足千人;联军那一边,不算伤患仅是猜测阵亡人数,初步估算约在万余人?
联军死于原军各种远程攻击的人数较多,更多的是死在自相残杀或失踪、被俘。
原军这边,步兵全员着甲,阵亡率肯定会有很大的下降,伤患七百多人,阵亡士兵不足三百。
另外,不是智瑶舍不得给骑兵配甲,要命的是战马负重能力就那样,有一片胸甲都算富足,再增重的话,战马跑一段距离就该气喘吁吁了。
胸甲的重量约在十斤左右,还是没有其它配件的情况之下,穿新型布面甲则会是三十斤上下,以至于连布面甲都不穿。
所以了,为了追求机动灵活的原国的骑兵大多没有穿甲,伤亡率肯定是会居高不下的。
至于说拿骑兵去换步兵划不划算这一点?不开任何玩笑的来讲,以当前骑兵换步兵是一种比较划算的行为。原因在于步兵是职业士兵,他们一般经过数年乃至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训练,原国的绝大多数骑兵算是一种民兵。
在不缺马的时代,尤其马算不上是什么好马,事实就是当前的骑兵真没有职业士兵性质的步兵金贵。
骑兵变得金贵,需要到中原极度缺乏战马之后,或是对战马的素质要求更高,导致优良战马变得金贵,同时骑兵也属于常备兵的性质,乃至于是突骑兵或重骑兵这种特殊兵种了。
围困将要成为定局,智瑶尽管仍旧非常重视,一些精力却是被牵扯到了后方。
魏氏还没有彻底被消灭,智瑶率军南下跟联军作战,某种程度上产生的影响不小。
比如说,本来已经丧失信心的魏氏残余,他们奢望于南下的智瑶会战败,重新有了抵抗的动力。
“韩氏表现得比较恭顺,不能完全排除他们也在观望的事实。”智瑶必须认清楚这一点。
说到底,韩氏就是明白一旦智氏被灭,他们一样会遭到清算,理智地选择追随智氏出奔,真不是韩氏本身就愿意追随智氏。
本来在指挥围困联军的孙武回来,见到智瑶就说道:“楚军与越军分割,营寨不与之勾连。”
什么意思?
昨天晚上混乱之后,联军的大部分营盘丢失,几个国家的军队后面采取了合兵的姿态。
兵力最多的楚军,他们立起来的营盘最大,幸存的越军、鲁军、郑军和一些没投降的国家军队,他们都集中到楚军的营寨里面去了。
在天亮之后,联军有试图夺回一些丢失的营寨,他们也真的成功夺回了几個营寨。
这个是原军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很难每一个地方都保证兵力充足,一定会出现空子的。
现在,楚国君臣明显觉得越国靠不住,选择让勾践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营盘,前往重新夺回的某个营寨,说法是形成掎角之势,实际上是防备勾践可能的突然间反水。
纯粹就是勾践名声太烂出现的效果,算是之前所作所为的一种反噬了。
鲁军和郑军就被留在楚军的营寨,其中鲁国君臣被保护得很好,哪怕郑军也没有被安排在多么危险的位置。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楚国想拿鲁国做文章,并且在极力地拉拢郑国。
文种还留在智瑶帐内没有离去,听到孙武讲了那些话,表情多少变得有些尴尬。
“楚国不信越国,越卿已知也。”智瑶不是说什么风凉话,纯粹讲出一个事实。
文种能怎么样?连他都不信任勾践,同时也拿捏不准勾践会不会随时随地干点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
孙武补了一刀,说道:“越军孤立,我若调兵可歼之;楚军亦是诱我行之谋略。”
越军一开始也就不足万人,目前剩下约六千左右,他们还是一种刚刚更换驻地的现状,确实是立足未稳啊。
智瑶也不在乎文种在场,问道:“国尉以为如何?”
孙武答曰:“楚军欲诱我而往,可往也。”
楚军想创造战机扭转局势?
原军可以将计就计,反而诱使楚军出动再行消灭。
要不要拿下越军?智瑶很清楚现在可以消灭越军,只是不能让勾践完蛋,要不然就是在给楚国创造兼并越国的机会。
讲实话就是,智瑶对吴国的突然灭亡有点鞭长莫及,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当时主要是智瑶有太多事情要做,未能提前察觉到吴国的局势,知道情况想做点什么又来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吴国灭亡。
南方有两个强国对原国有利!
所以了,智瑶无法消灭楚国,再不喜欢勾践这个人,某种程度上还是要扶持越国,免得楚国率先统一南方的局势出现。
相信越国君臣也是明白局势需要,否则文种就不会出现在智瑶的帐篷里了。
现在,智瑶想要的围困局面已经形成,一部分诸侯更是控制在手里,面临的难题是能再调集多少兵力到这边,又怎么去改善或维持国内以及一些占领区的稳定。
“楚国同样有自己的麻烦,只是他们需要救援自己的国君,再艰难也会咬牙抽调兵力。到底是会抽调出多少兵力北上?我又能借机做什么事情呢……”
智瑶没有忘记秦国,明年还不知道秦国会有什么动静,可别出点什么事,搞得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烂事。
(https://www.mangg.com/id96386/69815842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