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文这个月暂时更少一点的问题。
并不是说这个月更少了,以后就会一定这样,大家如果继续支持,这个月小粉不要比上个月差太多,我下个月会继续拼命的!其实我这个月更得已经快吐血了,如果大家看得好倒还无所谓,但就很多童鞋留言,其实硬伤也多。。。所以休息一下,我自己也调整一下,毕竟每天更得只睡五六个小时了,走路时人都摇摇晃晃的,错别字神马的,还有一些硬伤,我自己也看着不好意思,亲们也看得不高兴。。。
另外再来说文里各类人极品的问题。
首先大家最恨的杨氏。
事实上杨氏可以算是中国一类重男轻女,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的一种,认为养儿防老,女儿是替别人家养的,认为是赔钱货,根本不重视,在她心里,儿子是自家的,娶个媳妇儿回来还可以当成一个给自己家传宗接代的,是带回一个人,所以对自家来说,划算,而女儿往后姓别人的姓,别替人生孩子,所以是泼出去的水。
这样的妇人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封建古代绝大部份的女性,很多亲恐怕不信,但是我想说这是真的。我小时候因父母离婚的原因,在老家住过两年多,每天的生活,很多亲们现在恐怕想都想像不到。
十岁不到的时候我父母就各自拜了,我从镇里外婆家一下子被飞速接回我奶奶农村老家,我奶奶就是典型杨氏这样的女人,自己是勤劳肯干,也为夫家生儿育女,死后也只称我爷爷的姓,后面才是她自己的名字,生了十一个孩子。。。好多人不愿意相信,但这是真的。
我爸是排行第二的个,我九岁刚到十岁的时候回了老家,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学着生火,烧饭,早上五点起来,迟了就挨打,就说嫁不出去叭啦啦,然后各种规矩,一个不对就打。
那时我是女儿,我爸也不太喜欢,因为他想法也封建,然后跟我妈离婚了,也不太想看到我,跟着村里的人去北京了,把我留在老家,拿现在的话说,留守儿童。
亲们想像一下,我被我爸留在都嫌弃我是个女儿的老家,我爷爷早逝,奶奶性情很暴躁,她打自己女儿是会将女儿捆在屋檐下吊着抽的那种,家里孩子多,女儿嫁出去了,可是收的聘礼不够给每个儿子结婚的,就有几个还没分家,跟她一起住。
当时我九岁,要洗全家人,大概有十个人左右的衣服,我的,奶奶的,还有各位叔叔这个那个的,每天就是挑一挑出去,洗完再挑回来。
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五点起来煮饭,割猪草,洗衣服,回来煮中饭,然后煮猪吃的,切猪草,下得如果农忙时要帮着收稻谷,不是农忙时就要割兔草,如果养蚕就要摘桑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如果天黑了草还没割回家,抱歉了,我们家院子门前就是一大块人家种的桑树田,折下来就抽,那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各种怨念~~
我妈也重男轻女的好嘛,以前小的时候就听她有次跟我爸商量,把我卖了再重新生个儿子,因为那时有计划生育了,这是给不相信母亲会卖女儿,不相信老妈会刻薄的人,真实经历献给乃们看。
村里有玩得好的姐妹,好多个都跑到外地打工,年纪大了就出去,有些进厂啊,哎哟,那手磨得满手血花,骨头都快看见了,每个月拿八百块,那时我年纪小的时候,要寄七百块回家,留一百块在自己身上存着做嫁妆,一般进厂的人都包吃包住
这些钱就成了给儿子的聘礼,如果聘礼还不够怎么办捏,要么卖女儿,要么就是嫁女儿。
这个卖女儿是真正的卖女儿,带到遥远的地方,以三千到五千的价格卖掉,回来再娶儿媳妇~要么就是嫁给哪个村的,收聘礼若干,再用这聘礼来娶媳妇儿~
我奶奶生的多,爷爷去世的早,家里穷,几个叔叔分别花两千到三千买过媳妇儿,便都爱用暴力,然后想尽办法的那些女的都跑了。。。有些留了孩子,有些没有。
我大伯抱养了个人家不要的女儿,那户人家生了六七个,四处躲计划生育,生下来是女儿的就扔,好不容易生了一大堆,才得了个儿子,穷得要死,自己都吃不上饭了。
村里我有个同龄的好姐妹,家里还有个哥哥,那户人家叔叔阿姨人都很和气也很好,那个好姐妹跟我小时候真要好啊,她爸妈看似喜欢她,很疼她,可是最后她哥哥要读书,她小学没念完就不给念了。。。然后早早的给她安排了一桩婚事。。。
十几岁,跟过家家似的,后来她不愿意,貌似生了个孩子,就跑了。反正现在生活这得很不好,我那时候也反抗了,选了离老家最远的学校,所以跟她的关系也渐渐差了。。。
其实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现代生活重男轻女的现象都这样多,大家可以想像是在古代。
以咱们现在的目光看,杨氏是极品,但在古代,她这样的人到处都是。
崔爹是个老实人,只知道做,嘴上不会说,也代表着某一部份勤劳诚恳的农民伯伯们,其实我对于这样的人印象很好,每次在城里看到有人在太阳下辛苦的做事时,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崔爹这样的形象我个人是很喜欢,有缺点,心太软,但父母对孩子本来就是心软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心狠了,那样太假了。
崔二是个啃老族,大家都看出来了吧,他代表的形象很能用一句话形容,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不能全用来形容古时学子,毕竟古代很多才貌出众之辈其实很像人向往的,但他代表的,是黑暗的那一系,心眼儿多,本身却没什么能力,又爱嫉妒他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靠崔爸杨氏以及崔大养着,却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们,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崔三是个调皮捣蛋的,性格可爱,表面看似不重兄弟义气,其实他心里很在意几个发小的感情,算是一个内里重情,外表却嘻哈大咧的人,他跟女主年纪相近,又没有读书,成天跟着聂二等人胡混,还懵懵懂懂的,但心里本能的善良还在,如同一句话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他还没长崔二那样,所以没歪,幸亏被扳了过来,因为杨氏利用他拆房一事,痛定思痛,一下子长大成人。
大嫂王氏,想必很多人一定很讨厌她,懒惰好吃,又爱欺善怕恶贪小便宜,而且说话内容刻薄恶毒,爱惹事生非挑拨事端,这个人纯粹是用来给大家讨厌的,如果非要说她不是人无完人,也最多勉强算是比较怕娘家,又对丈夫还不是特别薄情。
大哥,跟崔爹差不多类型的人。憨厚老实。
二嫂孔氏,胆小,从小被父亲夫子的三从四德束住了,教得胆小又有一点懂礼,可惜偏偏她顾娘家,非常顾,她偷婆家东西顾娘家,为了娘家能不顾一切,也可以算是一种典型吧?
聂夫子,算是古代一种使用家庭冷暴力的男人,对老婆不闻不问,对这人不理不睬,把儿子当成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对没用的儿子恨铁不成钢,动辄打骂,可惜木啥成效,用现代话来说,可以称为狼爸,表面看似温和,其实内里最冷漠,以后面目慢慢揭开。
孙氏,冷暴力受害者,却将自己受的苦楚转移给他人,甚至自己受过啥痛苦,便想要原封不动发泄给别人,就算那人是自己的儿子,极不冷静型,为人自私爱贪便宜,性格泼辣又凶悍,既恨丈夫,可又怕丈夫,既想享受金钱待遇,自己又不愿意出去想法子挣得金钱,以致在家中抬不起头来,对聂夫子只能各种怕,各种恨,可又偏偏还要借他名声在村里横。
聂明,聂晴,两人留个悬念,但这两人是在孙氏暴力之下产生的变异,一句话形容,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变态,一人应一个景。
聂二,从小被母亲宠大,跟眼珠子似的,无法无天,可偏偏有一个视他为废物的父亲,各种打骂,这样的情况下如同冰火两重天,事实上他也是个苦逼,以致于他从小跟崔三儿等人玩得特别好,特别调皮,其实他心里有阴影的,阴影就会有阴影,后面揭开。
杨氏母亲吴氏,为人泼辣,有小心眼儿,但行事不像杨氏一样直接暴力,以后还会出场。
杨家众人以后会再打打酱油。
杨立全,算不算是现在熊孩子的一种?亲戚或是朋友或是邻居或是同学家的,各种调皮,各种不怕生,来到家里做出各种尴尬事,火大的,却不好意思责备的,有木有。。。
林氏,和稀泥,以自己的方法对崔薇好,用现在的话说,老一辈的想法了,不适合年纪人,她跟崔薇之间差的代沟可不止是一代而已,而是好几十代,所以其实我想说她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代表她的做法一定对晚辈好,参照以前小时一天到晚让我做事的奶奶,心里阴暗的一直觉得她是想找我这个免费奴隶做事,还打着说什么以后好出嫁人家喜欢的旗号神马的,其实我现在懒得要死,照样好出嫁了。所以老一辈人的想法不可信,也不是完全为我好,甚至害我一生,小时常做事,现在不自觉的就想弯腰砣背的有木有,要人家提醒才能挺起胸来。
孙家的人会出现滴。在后篇,现在写了五十多万字快六十万不到,后面人物陆续出现,前面铺下的情节后面展开。
实在厌烦了明明写着种田结果变成宫斗啊喂,我怕偏题了,所以神马高门贵公子之类的是浮云,还是慢慢一起奋斗,青梅竹马的感情其实也很有爱嘛。
再说楠竹,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么,肯定说一句,楠竹有故事滴,后面慢慢一点点揭开。。。这样比较有趣吧,我看书评区好多亲猜来猜去哇哈哈哈哈哈哈。
楠竹腹黑阴险,六亲不认,但对他看中眼的人,会一直维护,现在他对崔薇感情,是有点复杂滴,慢慢培养。我觉得貌似我写感情还要慢慢磨炼来着。。。
女主,群里姐妹说我的女主冷冷淡淡的,对谁都抱着警惕与怀疑,像只野兽一样,开始时谁都不信任,到后来崔爸对她好了,最后才慢慢敞开心胸,反正警惕心很强,我想说是这样的,因为毕竟来到一个陌生时代,女主前世时不是孤儿,而是有疼爱她滴父母,要想认杨氏这样的老娘为妈,很难啊。
文里最大的冲突其实就是在现代人到了古代肿么活!慢慢的过,银钱楠竹双丰收,我一向不爱写暧昧,怕乃们到时猜楠竹玻璃心伤不起,我自己都看小说最恨猜错男主的。。。可惜我运气不大好,总猜错,最后捶地想死。。。
啰嗦了一大堆,一章了啊,嘤嘤嘤~~~不多说了,亲们有意见再留言哈~
(https://www.mangg.com/id9107/51546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