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凉铁骑 > 一三零章:雒阳 十六

?    更新工夫:2013-01-18

  

      日暮西山的大汉,却有如此的奸臣,实乃大汉之幸大汉之悲也,喜的是乱世之中有这样为国为民着想的臣子,悲哀的却是一个蔡邕一直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大汉朝也必定会被替代,若不是本人的出现,蔡邕也难免凄惨的下场。

  

      而今的大汉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迟暮老人,即使再好的药方,也只会让他多苟延残喘片刻,腐朽的体制,腐朽的朝政曾经背离了民意,试想,百姓连最根本的种的地都在被逐渐吞并,得到了生活的依托,这些百姓就会揭竿而起,黄巾之乱只不过是一个警钟,不过这些却不能阻挠贾荣对这个老人的敬仰,就像先人能铭刻文天祥这个人是一样的。

  

      贾荣单膝跪倒拜道:“多谢蔡大家不断以来的协助,此情此恩,贾荣必定铭刻在心,日后蔡大家若是有用得着贾荣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蔡邕将贾荣扶起,指摘道:“志远何必如此,想志远在北地郡所为也是为了大汉的百姓,你我同为汉臣,理应心心相印中兴汉室。”

  

      贾荣点了点头,虽然内心不赞同蔡邕的说法,但贾荣却不忍心辩驳。

  

      良久的沉默之后,蔡邕似是下定了很大的决计,语气颤抖的说道:“志远可愿拜我为师?”

  

      贾荣的大脑立时当机,愣愣的立在原地,一边的卫仲道急忙拉了拉贾荣的衣服,低声说道:“贾太守还不赶紧拜师,能得到教员欣赏的人很少的。”连日来的相处,卫仲道能感觉到贾荣这个人是非常不错的,有了师兄弟这层身份,那就更好了,之前贾荣和本人的父亲兄弟相交,不郁闷才怪了,只不过碍于父亲的面子没有提及,而今大好的良机摆在眼前,岂有放过之理。

  

      三叩九拜之后,贾荣又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没想到本人有教员了,而且还是蔡邕,或许别人都会羡慕本人有一个山野奇人做教员,但却是虚拟的,当有了这层身份,贾荣的身份也不会变的那么尴尬,一些士子也会天经地义的投靠在贾荣的麾下,再上之前贾荣在北地郡颁布的诏令,贾荣可以预料当这层身份公布之后将会惹起多大的反应,多少人挤破了头的想要拜在蔡邕门下,没想到幸运女神居然来临到了本人的头上,贾荣有一种抱着蔡邕猛亲几口的冲动,这个老头真实太心爱了,买彩票的话,一定能中五百万大奖。

  

      蓦然,贾荣想起了什么,再次拜道:“多谢蔡大家!”

  

      卫仲道提示道:“应该叫教员。”

  

      “拜见恩师!”贾荣的下拜完全是发自内心。

  

      贾荣可以了解蔡邕的一番苦心,即使明日朝堂之上袁家发难,贾荣也有了蔡邕这一层防护伞,经验在雒阳大街下行无耻之事的袁术也变得天经地义,有了蔡邕这样的教员,汉帝想要杀本人也要费一番功夫,当前管理起北地郡更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此事之后,贾荣曾经算作是半个世家中人,直接紧张了与世家间的关系,即使有心人想要发难也要掂量掂量,不过这些只是明面上的,背地里,那些世家相对还是置本人于死地而后快。

  

      贾荣更能明白蔡邕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仅仅是朝堂之上世家的批判就不是蔡邕这个迟暮老人所能承担的,还有世家的非难,蔡邕是当世大儒,不代表世家不敢害他,不过拜蔡邕为师所带来的庞大利益,让贾荣无法拒绝,一工夫堕入了两难的地步。

  

      “能有志远这样的弟子是老夫的荣幸,昔日老夫太高兴了,哈哈哈……”蔡邕的一席话曾经将贾荣的身份彻底的定位,古人考究言出必行,像蔡邕这样的人物决议的事情更是不会随便的更改。

  

      一边的卫仲道不断的诽腹,还昔日是最高兴的呢,恐怕是火气最大的日子。

  

      贾荣感激的拜道:“多谢恩师!”

  

      一切尽在不言中,过多的推托也显得虚伪,还不如坦而受之,当前尽心为蔡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让他不会死的那么惨,安度晚年,协助他完成修编汉史的愿望。

  

      拜蔡邕为师,贾荣感到身上的担子又减轻了几分,想起天真心爱仿佛仙女的蔡琰还有眼前慈祥的老人,贾荣暗暗握紧了双拳,回到北地郡之后一定要奋发图强,彻底的弱小起来,只要相对的实力才是最好的保障。

  

      旭日西下,雒阳城外,五十名骑兵一字排开,静静的等待,只要偶然的一声马嘶。

  

      一骑从远方奔至,张绣出众拜道:“启禀将军,北地郡五十名骑兵曾经到齐!”

  

      贾荣也换上了戎装,映下落日的余晖,贾荣的身影显得非常的高大,双目如电,打在每一个兵士的心头,一切的兵士挺了挺曾经很直的胸膛,他们就是贾荣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指处,敌人纳首,贾荣军中的第一条军令就是令行制止,无论什么人,不守军令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令行制止曾经牢牢的刻在了每一个兵士的心头。

  

      贾荣大喊一声,一骑当先向远处飞驰而去,身后五十名骑兵紧紧跟随,扬起的尘烟证明着这些人曾经来过。

  

      次日,汉帝对一名小宦官努了努嘴,沉沉的打了一个呵欠。

  

      宦官会意,扯着嗓子喊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太傅袁隗出列拜道:“臣有事启奏!”

  

      汉帝的神色当即沉了上去,方才打呵欠是成心而为,意思就是昔日不用上朝,不过却不想落人口实,没想到还有人不识抬举上奏,这些人上奏无非就是伸手找本人要钱,汉帝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啊,袁太傅。”弦外之音就是没重要的事就退朝吧,这还等着回去补个回笼觉呢。

  

      袁隗再次反复道:“臣有要事启奏!”

  

      “准奏!”汉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袁隗不以为意,拜道:“昨日虎贲中郎将在洛阳城内遭到北地郡太守的无故殴打,致使虎贲中郎将卧病在床,无法早朝,请圣上裁断!”

  

      汉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从这件事上嗅到了一丝商机,若是应用得当,一定能捞上一笔,也不是汉帝没有志气,即使是皇帝没有钱腰板子也硬不起来。

  

      “谁是虎贲中郎将?谁又是北地郡太守?二人为何发生冲突,爱卿且细细道来!”汉帝一副贤君风范。

  

      众人被彻底的雷到了,没想到汉帝连虎贲中郎将是谁都不知道,还有最近风头正盛的贾荣居然也被汉帝遗忘,念及此处,一众文官看向宦官的眼神变的愈加犀利,一定是宦官在中间捣鬼,蒙蔽圣上视听,不过宦官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他处,只需汉帝不下旨,这些口口声声皇权至上的文人相对不会悍然发难,当然扫除一两个另类。

  

      袁隗稍作停顿之后,持续说道:“虎贲中郎将乃是袁术袁公路,北地太守却是贾荣。”

  

      “哦!”汉帝恍然的点点头说道:“袁公路与袁太傅可是有关系?”

  

      袁隗据实答道:“老臣是袁公路的叔父!”

  

      “大胆,想一个小小的北地太守竟敢殴打袁太傅的侄子,该当何罪?不用说了,撤职!”汉帝怒道。

  

      一阵嗡嗡的讨论声之后,一名官员拜道:“臣以为免去贾荣的职位真实是太轻,还应诛杀九族!”

  

      真是不知道脸赖,若是贾荣在此,一定会有这么一叹,汉帝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讽刺袁隗的,没想到却一名大臣顺坡下驴。

  

      又是一阵讨论声后,蔡邕拜道:“此事臣不敢苟同!”

  

      汉帝悄然的“哦”了一声,他发现这件事故的越来越风趣了,没想到连蔡邕也会站出来,“蔡大家请说!”

  

      “贾荣出身蔽府,正是不肖弟子,不知贾荣做错了什么,竟引得袁太傅如此大的怒火,想北地太守贾荣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百姓,保卫我大汉的边疆,何罪之有!”蔡邕转向袁隗问道。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再一次被喧哗声所充斥,贾荣居然是蔡邕的弟子,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北地郡太守有如此大的能量,能拜在当世大儒蔡邕的门下,蔡邕收徒的门槛,在整个大汉都是出了名的严峻,只需他没看上,无论是什么人推荐都没有用,一概拒之门外。

  

      汉帝重重的拍了几下桌子,待众人安静上去之后,面无表情的说道:“袁太傅可将昨日之事说出来,让百官评论。”

  

      袁隗用了生平以为最华美的言语装饰了袁术一番,将袁术的调戏良家女子说成了在大街上认错了人,贾荣的指摘也变成了公然咒骂不将朝廷命官放在眼中,更别提贾荣手下的兵士殴打袁术一事了,直接被袁隗说成了意图造反,袁术成了无辜的受益者,贾荣成了恶徒,异样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就就有不同的效果,此言果真不假。

  

      袁隗身为太傅,本身学问不必说,脸皮更是要比百官厚那么一点。

  

      每天传吧上传,或许有时会迟到,希望大家可以体谅,希望兄弟姐妹们可以自始自终的支持铁骑。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2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