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凉铁骑 > 一二二章:雒阳 八

?    更新工夫:2013-01-10

  

      贾荣话音刚落,场面再一次的安静了上去,众人看向贾荣的目光也仿佛在审视着一个怪物,用后世的话说,他们眼中的贾荣就是火星来的,把当今圣上和百姓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想想也觉得可怕,说出这样的一番言论需求何等的气魄,若是传到当今圣上的耳中,判贾荣一个造乱之罪也是有能够的;而今的大汉不是诸子百家共鸣的战国时代,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汉朝的士子都是儒学出身,这也是为什么大汉的文人会被冠以腐儒的缘由。

  

      老者愣愣的看着贾荣,嘴巴微张,甚至遗忘了本人在大汉的身份是何等尊贵的存在。

  

      众人有心辩驳,却发现无从反驳,这也是贾荣一番话的高明之处,让你无法承受,偏偏还不可以反驳,由于贾荣只是将先前的话换了一种说法,也许独一能说的就是贾荣不是个奸臣,明日参他一本。

  

      经过短暂的安静之后,场面再次沸腾了起来,甚至不少人大声喊着把贾荣给轰出去,眼前的架势即使蔡邕出面也不能够压的上去,而贾荣照旧骚包的端着一杯酒,仿佛丝毫没有意思到一场庞大的危机行将到来,诠释了泰山崩于面而安然自若的意义。

  

      其实贾荣也是叫苦不已,本人说的是治世名言不假,关键是要对谁讲了,在大唐乱世,说出这番话,不只不会遭到责罚,反而还会遭到世民的恩赐,在阶级等级分明,官员日渐迂腐的汉朝却是行不通。

  

      这时曹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贾荣的身边,向着喧嚣的场面摆摆手。

  

      曹操在汉朝属于中等偏下的身高,但他站到那的气势却让人不敢轻视,曹操可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想当年入洛阳,被封为北部都尉,设五色棒,严明发法纪,设下“但有犯戒,皆棒杀之”的命令,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被曹操棒杀,也因此得罪了朝中的宦官,碍于其曹嵩的关系才作罢,不过曹操也成了宦官眼中的钉子,从此之后,曹操在雒阳也成了一个知名人物,问其威名,宵小未有不惧,特别是一些官二代,更是遥遥避之。

  

      待场面彻底安静上去之后,曹操对着贾荣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贾太守的治世之论让操大开眼界,他日操必定亲身上门拜访!讨教治世良策!”

  

      “恕曹某直言,贾太守的言论虽然惊世骇俗,但却是纸上空谈,从未有人用过,操真实是佩服贾太守的教员!”曹操微不可查的冲着贾荣挤了挤眼。

  

      贾荣会意,拱手说道:“这位大人所言有理,改日贾某会向圣上进言,将恩师的治世方略说与圣上听!”曹操装作不看法本人,一定是有意图的。

  

      仅仅交谈几句,曹操就将贾荣从这个惊天的大祸中拽了出来,一切都推给了贾荣那个从未面世的教员身上,身份一变换,贾荣不只没罪,反而成了忧国忧民的功臣,真是一言定乾坤。

  

      贾荣感激的看了曹操一眼,看来这个昔日的好友并没有遗忘本人,蔡府门前的不快也随之云消雾散。

  

      蔡邕看着场中的曹操,浅笑的点点头,若贾荣真被汉帝定一个造反之罪,蔡邕也逃脱不了干系。

  

      “孟德之言有理,贾太守的教员真可谓是一代大家!”蔡邕站起来淡淡的说道。

  

      王允自然明白老友蔡邕话中的意思,也站起来说了几句恭维的话。

  

      一场风波被压下去了,贾荣成功开脱,不过他那一番言论却是牢牢的记在了在场众人的脑海里,贾荣虽然没有了罪名,但却被场中的官员列入了黑名单,任何一个敢于损害世家利益的人,在大汉的官场必定是坎坷重重,这是几百年的定理,从未变过。

  

      经过前后的一系列事情,宴席也得到了持续停止下去的意思,众人纷纷请辞离去。

  

      开阔的大厅只剩下了贾荣、曹操、蔡邕三人,蔡邕拉过曹操向贾荣引见道:“这是曹操曹孟德!”

  

      贾荣笑着接过话茬说道:“蔡大家,我和孟德看法的。”几日的相处,贾荣发现蔡邕这个老头其实很不错的,是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特别是蔡邕治学的态度,更是让贾荣佩服不已。

  

      蔡邕呵呵一笑道:“原来看法啊,那孟德带着志远在雒阳走走吧,感受一下京师的繁华。”

  

      曹操恭敬的拜道:“是!”

  

      蔡邕似乎心事重重,说完这些之后,转身离去了。

  

      直到看不见蔡邕的身影,曹操才恢复了以往不羁的容貌,天地君亲师,由此可见教员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而在阶级分明的汉朝,有一个好教员,比才高八斗来的要真实,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有一个好爹,比一个好文凭来的真实,这些是大汉的士子挤破了头想要拜在当世大儒门下的缘由。

  

      “数月未见,志远果真不凡,而今已是大汉的一郡之守,不足为奇的是,居然当众驳的袁太傅哑口无言。”曹操打趣道。

  

      “孟德休要再取笑我了,自家人明白自家事,我做的那些事恐怕随意拿出来一件就能让我身死,只是而今大汉的状况特殊,才将我暂时放置。”贾荣长叹一声说道。

  

      旋即,贾荣将目光投向曹操说道:“不知孟德如今在何处任职?”

  

      曹操哈哈大笑道:“我比不了志远啊,想我曹孟德而今还是一介草民,当前见到志远还需求大礼参拜的。”

  

      贾荣诧异的问道:“孟德在黄巾叛乱的时分,功勋显赫,怎会如此?”按说曹操在大汉的官场应该是一步登天才是,怎会是白身。

  

      曹操脸上闪现出一抹不快,随即被沉闷的笑声遮掩,“昔日你我兄弟难得相聚,不要提那些事了。”

  

      贾荣若有所思的看着曹操,身为许邵口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曾经逐渐末尾表现出其枭雄本质,就拿昔日宴席上的事情来说,在蔡邕都一筹莫展的状况下,曹操居然三言两语将一切的罪责都推到了贾荣教员的身上,让人挑不出任何的缺点;而且曹操也末尾发挥三国演义上所书的那般,动不动一阵大笑,让人无法捉摸其心思。

  

      “其实我也不想当什么北地郡的太守,若有能够,我宁愿当一个只会战场冲杀的兵士。”贾荣感叹道。

  

      曹操劝道:“志远何必说如此懊丧之话,一方太守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志远该当铭刻圣上的隆恩,将北地郡管理好,也不负圣上对你的一番希冀。”曹操是治世能臣不假,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至上之辈,三国演义上也是大汉丞相的身份出现,即使到了最后,也没有篡夺的帝位。

  

      贾荣长叹道:“如今孟德也是赋闲在家,不如随我前往北地郡,若孟德兄肯前往,小弟一定将北地郡太守之位让与孟德。”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默片刻之后,笑道:“志远说笑了,为兄岂能夺你的职位。”

  

      “北地郡交由我来管理,迟早会出成绩的,想必我在北地郡的所作所为孟德也早有耳闻,此番前来雒阳,恐怕会无功而返,我身死是小,北地郡数万百姓由于而遭难,却非我之愿也。”

  

      听着贾荣真诚的语气,曹操不由一阵感动,能拱手将太守之位相让,足见贾荣对本人的信任,这一瞬间,曹操意动不已,火烧长社足见贾荣的多智多谋,贾荣之前身为西凉军的大将,统兵才能更是不在话下,外交方面曹操自信不输于别人,若二人联手,必能使北地郡很快的繁荣昌盛起来,加官进爵也是指日可待,即使大汉有变,提一精锐之师,入京保驾,名垂青史,成为大汉的救世功臣。

  

      想起日前父亲的教诲,曹操也从想象中清醒了过去,炽热的眼神也变的清明,“志远之意为兄心领了,只是我如今喜欢赋闲在家,春秋读书,严冬狩猎。”曹操淡淡的说道。

  

      贾荣丢失不已,若曹操真到了北地郡,贾荣也会毫不迟疑的将太守之位让与他,身为穿越者,贾荣自然明白将人才方才适宜的地位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曹操夺权,贾荣也没有多做思索,只需将军权牢牢的攥在手里,别人能耐我何,而今的大汉并不是一片朗朗乾坤,贾荣也从没想过将手中的军权交出去的想法,乱世中,军队就是安家立命的资本。

  

      不过曹操方才所言,贾荣却是不敢苟同,紧紧的盯着曹操问道:“孟德之言可是发自肺腑?”

  

      曹操有一种被贾荣剥光的感觉,又是一阵大笑,缓解了当前的氛围,“志远的教员真可谓奇人之名,不知志远的教员是?”

  

      北地郡乃是边城小郡,荒芜贫瘠,入不了曹操的法眼也属正常,何况本人的身份也着实太敏感了一些,对此贾荣也不做强求,“教员在我离去之时,曾反复叮嘱勿要泄漏其姓名,还请孟德见谅。

  

      “不妨不妨!”曹操笑道。

  

      喜欢本书的冤家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感激不尽!不论本书怎样,断崖都会坚持写下去,不孤负各位读者对本书的支持!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2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