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西凉铁骑 > 第八十三章:张立

?    “我陪志远一同去吧。”张子荣淡淡的说道。

  

      贾荣面色一喜,“有子荣兄陪我前往再好不过了,只是子荣兄远来劳顿,还是休憩休憩吧。”贾荣看着张子荣脸上的意思疲惫说道。

  

      张子荣拒绝了贾荣的好意,毅然跟随贾荣离开了太守府招贤堂,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识一下这个令大汉士子目光聚集的招贤堂。

  

      昔日来招贤堂的人比昨日多了不止一筹两筹,看来昨日那些人回去没少做宣传。

  

      首先出去的是一位穿着寒酸的中年人,此人不但不行礼,反而大叫道:“太守何在?”

  

      贾荣身后的侍卫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都是久经战场的兵士,见文士对贾荣如此无礼,一个个都怒目相视,若不是贾荣严令他们在招贤堂老老实实的,他们恐怕早就上去把这个寒酸的文士揍个半死了。

  

      贾荣心生不喜,就是你再有才华,也要对本人彬彬有礼吧,好歹本人也是大汉太守,冷哼一声,招呼张子荣喝茶,把寒酸文士晾在了那里,杀一杀他的锐气。

  

      看着张子荣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贾荣笑道:“子荣兄有什么就说吧,你我兄弟二人还客气什么?”

  

      张子荣放下手中的茶杯,将目光投向寒酸文士,“你擅长管理地方百姓还是擅长吏治?”

  

      寒酸文士面色一正,说道:“皆可胜任。”寒酸文士的神色分明泄漏着一股浓浓的自信。

  

      有才之士的狂傲果真不是假的,看眼前的这位就知道了,要么此人就是大才之士,胸有韬略,不然就是一个装二的人士。

  

      张子荣挥手制止住将要问话的贾荣,“若是先生为一县之令,该当如何管理?”张子荣紧追着问道。

  

      寒酸文士自信的说道:“为官者,当施暴政,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官者,更应该公正清廉,严惩宵小恶霸,使百姓能感到皇恩浩荡,使我大汉江山永垂不朽。”

  

      张子荣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表示寒酸文士持续说下去。

  

      听着二人之乎者也的一大堆,还有一种越说越兴奋的架势,贾荣感觉头大,说那么多有什么用,关键是能做实事,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赵括纸上谈兵把他爹都说的无从反驳,可是一上了战场却一蹶不振,能说会道只能阐明你这个人有知识,而无能实事,则阐明一个人有才能,古人啊,就是这个缺点不好,做什么事情非要用力儿的说啊说的,似乎生怕别人不明白似的,看来本人应该树立一个汉代的雷锋。

  

      不耐烦的打断了二人的交谈,“你叫什么名字?”贾荣冷淡的问道。

  

      寒酸文士对贾荣打断他与张子荣的交谈甚为不满,饱学之士相遇自然是要秉烛夜谈,畅聊天地的,不过贾荣是太守,也不能太过放肆,“粗陋之士李尚拜见太守大人。”对贾荣随意的拱了拱手。

  

      既然是招贤纳士,自然要表现出开阔的胸襟,“嗯,李尚是吧,你以前担任过什么职务?”

  

      李尚面色尴尬的说道:“赋闲在家。”显然对本人无任何功名在身还是颇为不好意思的。

  

      “这么说你刚才说的管理地方的那些方略你一件也没有做过?”贾荣用疑问的口吻说道。

  

      “是的。”文士照实答道。

  

      贾荣笑道:“你可知赵括?”

  

      李尚听后勃然大怒:“大人这是何意,难道大人以为我只是泛泛而谈之辈?大人也不过是一介武夫,匹夫安知治国?”触及了底线,哪怕眼前的人是三公李尚也敢发火,反过去把贾荣骂了一顿。

  

      贾荣意味深长的一笑,“哦,我说赵括只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难道赵括上战场之前就知道本人只是纸上谈兵之辈,不阅历实际,谁也不能妄下判语,就像赵括,丧送了赵国几十万大军,让世人彻底的明白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际出真知!”

  

      李尚自诩乃是饱学之士,明知贾荣说的正确,却也是拉不下面子,不过贾荣的那句“实际出真知”对他的触动挺大的,一同拿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言论,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张子荣听了贾荣的话之后,脸上显露沉思的神色,特别是贾荣的那句实际出真知,给他很大的触动,稍一思索,发现这句话说的特别正确,谓之经典亦不过火,当初初识贾荣此人的时分就看出此人不凡,果真如此。

  

      贾荣“大度”拍了拍李尚的肩膀,说道:“你说的那些我很赞同,我欲让你做灵州县令,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尚面露惭色,没想到贾荣会反过去赞赏本人,单膝跪地道:“李尚谨遵太守大人命令!”

  

      不过本太守也不想拿麾下的百姓做你的实验品,若是他们有百姓反映你处事不公,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本太守也定取你项上人头。贾荣简直是低吼出来的。

  

      贾荣乃是久经战场的大将,即使站到那里都有一股杀伐之气,何况如今,李尚吓的倒退一步,面色发白,没想到刚才还和声和气的贾荣,竟突然变脸。

  

      贾荣奏效果达到了,渐渐说道:“灵州刚刚经过战乱,民生凋敝,此次前去灵州,一定要安抚百姓,鼓舞耕作,恢复吏治,多施暴政,百姓富则国度强。”

  

      “卑职一定鞠躬尽瘁,以报大人知遇之恩!”李尚发自内心的拜道。

  

      贾荣非常郁闷古人为什么张启齿闭口就是知遇之恩,“你不是为了报答我的知遇之恩,乃是为了灵州的百姓,一年当前考核政绩,若是政绩突出者,将会不断的得到选拔,百姓之中口碑不好,一经核实,严惩不贷!本太守的准绳一向是有功就赏,有过就罚。”

  

      “卑职领命!”贾荣的一番话把李尚说的服服帖帖,你为了是大汉的百姓,不是为了我;同时贾荣给他画的那张大饼对他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只需政绩突出,就会得到不断的选拔。

  

      知遇之恩,贾荣来自现代自然是不太了解汉人的痛苦,有才之士若是不得到赏识,或许就会被湮没终身,满腹才华也伴着死亡而去。

  

      张子荣非常惊诧方才还对贾荣吹胡子瞪眼的李尚,眨眼之间对贾荣听命有加,刚才贾荣瞬间迸发出来的气势,连他也畏惧三分,难道这就是上位者的高深莫测,看向贾荣目光也是充满了疑惑。

  

      看着俯伏在脚下的李尚,贾荣心中的憋屈也去了大半,将李尚扶起吩咐道:“此去灵州,要谨记着一句话“为百姓谋福利”,但有阻遏着,严惩不贷,我会告诉灵州城的李顺,全力配合你,不要孤负我对你的厚望。”

  

      “为百姓谋福利,为百姓谋福利…”李尚张子荣二人嘴里喃喃道。

  

      张子荣眼中精光一闪,这不就是本人的追求吗,没想到被贾荣一句“为百姓谋福利”概括了出来。

  

      李尚眼中充满了敬仰的神色,为本人先前骂贾荣一介武夫不通治国而懊悔,“卑职惭愧,一定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利!”李尚也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弟,愈加的敬仰贾荣这种肯为百姓做事的好官。

  

      自此,李尚的心中曾经彻底的认可了贾荣,大汉的那个文士大儒一讨论国事政治,张口闭口就是为了大汉社稷,贾荣的一句“为百姓谋福利”将他们的言论反驳的体无完肤;从此之后,李尚也为贾荣的一句话奉出了本人的毕生,时辰都为着百姓思索,贾荣的这句话也成了李尚的座右铭,时辰鼓舞着他。

  

      而贾荣的这句“为百姓谋福利”成为了北地郡招贤堂的条幅,时辰提示着北地郡的官员的职责,也使得北地郡的百姓对贾荣死心塌地的跟随,这都是后话。

  

      显然,李尚对张子荣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临行前特意向张子荣讨教了姓名,这时,贾荣才知道原来张子荣的名字叫张立,真是非常汗颜,和别人称兄道弟了那么久,却只知道人家的姓还有字。

  

      随后,贾荣见识到了张立的风采,三下五除二将剩余前来招贤堂的人才各置其位,显然对太守府的结构非常的清楚,功曹、户曹、奏曹、辞曹等等,信口拈来。

  

      看着贾荣呆若木鸡的样子,张立疲惫的神色闪现出一丝满足,“怎样了,志远贤弟。”

  

      贾荣擦了擦眼睛,呆呆的说道:“你不会从小就在太守府长大的吧?怎样对太守府这么熟习?”贾荣发现眼前的张立是越发的深不可测了。

  

      “哈哈,我在颍川书院学习的就是如何管理外交,你说我不会这些我会什么?”张立调笑道。

  

      贾荣冲动的拉着张立的手问道:“颍川书院?”

  

      张立点点头,强忍着贾荣从手上带给本人的疼痛。

  

      貌似最近坏事都轮到了本人身上,先是稀里懵懂的逮住了羌人统帅李文侯,并使之臣服于本人,接着又成为了北地郡太守,而后有碰到了昔日的好友张立,最令人兴奋的是张立说本人来自颍川书院,这个比后世的清华北大还要牛叉的地方,真是上天垂青,祖坟冒青烟啊。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站起来!收藏、红票、打赏纵情的砸向铁骑吧!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1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