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荣毫不客气的举剑便砍,就在剑将要落下之时,贾诩突然大声说道:“将军且慢!”
看着停在离本人脖颈不足一尺远的宝剑,贾诩不由苦笑,对着贾荣长辑一礼,“贾诩拜见主公!”
贾荣心中的高兴不亚于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大奖,急忙将青釭剑入鞘,将贾诩扶起说道:“得先生相助,犹如鱼之得水也。”把刘备的代言词也给用了,貌似明天没少盗用别人的,也在乎不了这么多了,得到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贾诩起身说道:“主公当前切莫如此,天下的文士并不是如诩这般惜命的。”对贾荣的无赖做法,贾诩甚是不称心。
贾荣可不管本人的手腕高明不高明,只需能得到如此谋士相助,何妨什么手腕,志得意满的哈哈笑道:“文和且请放心,文和当前也不必主公主公的叫我,称呼我志远即可。”
贾诩正容道:“不可,诩岂可越礼。”
贾荣讪讪一笑,本人是未来世界的人,对这些虚礼并不是很在乎,但这些熟读那些诗啊经啊的,对这些最是注重,有的文士为了维护那些礼节,甚至不惜生命,认定贾荣是主公了,自然要以主公之礼相见,这也就是李儒为什么对董卓总是那么的彬彬有礼。
二人坐定之后,贾荣亲身为贾诩倒上一杯酒,然后端起酒说道:“方才那样对待文和,实属无法,得罪之处,还请文和不要放在心里。”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贾诩端起酒喝尽,说道:“主公,方才若是诩真实不答应的话,主公手中之剑会落下吗?”
贾荣不假思索的说道:“一定会落下!”
假设不狠点,怎样能割据一方,自从秀儿遇难之后,本人的心曾经不如以前那样的残忍,只要够狠,在乱世之中才能更好的存活下去,不只要对别人够狠,也要对本人够狠。
贾诩称心的点点头,似乎刚才贾荣拔剑要砍的不是他似的。
贾荣对贾诩一拜而道:“求先生教我安身立命之法。”
贾诩将贾荣扶起之后,说道:“将军之意在安身立命,但如今四海升平,何来性命危殆之论?”
贾荣明白贾诩这是在考验本人,不急不缓的说道:“大汉朝表面看似安静,实则已暗潮涌动;阅历了黄巾之祸,大汉朝危如累卵,汉帝颁布的一州刺史改为州牧,全权管理一州之事,这必将形成臣强君弱的场面,适时,谁还听汉帝调动,到那时大汉已名存实亡;虽黄巾之祸刚刚平定,但羌人之乱也不是一时所能处理的,持续了如此之久的汉羌之战,早已让大汉朝国力殆尽,汉朝仅存的一点汉室威严也丧失之日就是四百年大汉消亡之时。”
“若汉室可辅,吾必将尽全力辅之,若不能辅,则割据一方,静观天下之变;实践上我和先生的志向是相反的,只是想在乱世安身立命,保护我的亲人、兄弟,有此而已。”贾荣接着说道。
这也是贾荣仗着对历史的先知,才敢大放厥词
不管怎样说,本人如今都是以一个汉人的身份立在人前,若是不将汉庭放在眼里,只会惹来天下文士的鄙弃,虽然还没有到那一步。
贾诩听完贾荣的分析之后,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主公实则已将天下大势分析明了,主公如今要做的就是晦光养韬,暗中发展自生实力,待天下有变,方大展拳脚。”
贾荣高兴的点点头,“如今我就在西凉军中,先生不若与我一同前往军中?”
“主公,诩不便和你一同前往西凉军,李儒此人我是知道的,心机深沉,有大才;诩看法西凉军中的李催,就去投靠他,暗中给予主公协助。”贾诩说道。
贾诩又提示道:“主公,董卓此人虽然粗犷,但也不是易于之辈,再加上李儒相助,主公万事小心,只需像往常那样在军队里老老实实就行,万不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贾荣感动的点点头,说道:“文和虽然放心,你在西凉军中我们也能见面,当前有什么难题还要前去讨教文和的。”
贾荣不疑有他,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定了贾诩,就要对他信任,虽然本人采用逼迫的手腕使贾诩效忠于本人,贾荣也知道古人极重诚信,人无信不立。
有个谋士就是不一样,三言两语就指明了本人该怎样做,比本人苦苦思索要好得多。
贾荣高兴的答道:“听先生一语,如醍醐灌顶。”
贾诩猎奇的问道:“主公有时说的词语虽然听着怪异,却是非常的有道理,不知主公师从何处?”这也是贾诩不断想问的,时机来了当然不会错过。
贾荣一脸为难的说道:“文和啊,不是我不情愿说,而是家师吩咐过,不可说出家师姓名,文和切勿责怪。”
贾诩点点头说道:“师命不可违,主公不必如此说,想必家师也是个山野奇人。”
听贾荣这么说,贾诩一定贾荣的教员一定是一个有才的归隐之士,不想外人知道他的姓名。
贾诩呵呵一笑道:“主公就不怕诩一去不回?”
贾荣大笑道:“文和啊,我既然认定了你就一定会置信你。”
贾诩听完内心一阵触动,对贾荣深深辑了一礼,虽然贾荣让本人效命于他的手腕并不黑暗,但是这份胸襟却是罕有人可以拥有的。
二人交谈良久之后,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次日,贾荣与贾诩告别之后,就分开了武威郡。
一行人于几日后前往了董卓的军中,此时,董卓率军驻扎在陇西郡,也就是董卓的出生地,董卓在陇西有着无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在官方还是在官府,董卓的一言一行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也就是一个土皇帝。
贾荣前往军中之后,立刻前去向董卓报道。
董卓见到贾荣前往,非常的高兴,不断以来董卓都把贾荣当做心腹大未来对待,再加上贾荣对本人有救命之恩,贾荣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就显得愈减轻要了。
贾荣拱手拜道:“卑职贾荣率军前往,特来拜见将军!”
董卓将贾荣扶起之后问道:“志远不必客气,此番回去,家中可好?”
贾荣心中又燃起了熊熊怒火,虽说秀儿的大仇得报,本人也想开了许多,但一想起李家村的遭际,难免恼怒。
“卑职的家乡遭山贼虏掠,村中之人无一幸免。”
感受着贾荣言语之中的怒火,以及贾荣眼神之中闪出的冰冷杀意,董卓宽慰道:“志远啊,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军中有许多事需求志远处理,望志远以大事为重。”
“将军请放心,卑职一定尽心尽力!”贾荣再拜而道。
董卓赞许的点点头,说道:“志远,如今羌人的行迹诡异,必将又有战事发生,到时志远一定要大展拳脚,现我西凉军威风。”
“若再有战事,卑职一定打出我西凉军的威风,让天下人不得小觑我西凉胆小鬼。”贾荣信誓旦旦的说道。
董卓哈哈大笑道:“有志远此言,吾宽心矣。”
“志远啊,你一路奔波,早些回去休憩吧。”董卓接着说道。
贾荣对董卓行了一礼,出了营帐。
看着远去的贾荣,董卓的眼中闪现出一丝精光,阅历过这件事,或许对贾荣来说是一件坏事,董卓如今对贾荣可是无微不至啊。
一路上,贾荣在思索本人的与贾诩商议的事情,董卓对本人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本人若是争霸天下,势必脱离董卓的麾下,世人将会如何对待本人。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历史注定董卓不可以长久,本人做好长久的打算是没有错的,别到时也被天下诸侯一同给宰了,那就不划算了。
贾荣回到军中,首先就是和军中的将领见面,什么时分,军队才是最最重要的,打天下难道靠文士一个个的去压服人家?一定是行不通的。
一切的将领都知道他们的将军此番回去是要大婚的,却出奇的没有一个人问及贾荣,都沉默的站在那里,贾荣知道这一定是李顺姜羽他们几个回来嘱托过的。
贾荣审视了一眼众将渐渐说道:“此次我回去之时,军中的事情都详细的给我说说。”
之后,张威将军中最近的事情详细的通报了一遍。
大军自从到达陇西郡之后,照旧是训练,不同的是董卓补全了之前和往常损失的兵力,就是在陇西郡招收兵士,贾荣部非但没有裁军,董卓还拨给了四百五十人,如今的建制就是四千人。
如今西凉军华雄部骑兵两千人,郭汜部骑兵两千人,董卓亲兵部骑兵两千人,牛金部步兵三千人,李催部步兵三千人,贾荣
部步兵三千五百人、骑兵五百人。
西凉军总共有一万六千人,实力不容小觑。
贾荣着重吩咐张威处理了一下新来的四百五十名兵士的成绩,众将就分开了贾荣的大帐。
求收求红求打赏!铁骑的提高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多谢各位读者大大不断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https://www.mangg.com/id9098/51501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