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 第十一卷 横跨亚欧、昙花一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元帝国

第十一卷  横跨亚欧、昙花一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元帝国

    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大元帝国丝毫不为过,元朝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当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矗立在世界上之时,有人赞叹、有人惊讶、有人嫉妒、有人痛恨……但所有的人都没想到:这样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竟然昙花一现般地坍塌了!

    是谁遵用汉制统治元朝的?

    忽必烈夺取了蒙古汗位后,颁布即位诏,建元中统。

    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后,蒙古一直用族名充作国名,称大蒙古国,未正式建立国号。

    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建年号为“中统”,依然没有立国号。

    随着征宋战争的顺利进行,实际上蒙古政权已成为效法中原地区汉族统治方式的封建政权,特别是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进一步,将自己的王朝建成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

    公元1271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取《易经》“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号诏。

    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意思是向世人说明,自己所统治的国家中不只是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

    忽必烈在位期间,主张“遵用汉法”,以汉族传统法制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和各项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注意兴修水利,以农桑为急务,还统一货币,疏浚运河,设立驿站,开拓漕运。

    他强化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对西藏直接管辖,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发展。

    为什么说元朝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在我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元朝都是最大的国家。

    元朝除了中央直辖的领地之外,还包括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联,同奉入主中原的元朝为宗主,与元朝驿路相通,使节往来频繁,对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元帝国疆域最大时几乎囊括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领土,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一点儿也不夸张!

    马可·波罗是怎么游历中国的?

    公元1275年的夏天,来自威尼斯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一行到达北京,向忽必烈呈上教皇的信件和礼物。

    忽必烈非常赏识马可·波罗,特意请马可·波罗一行进宫讲述沿途见闻。

    后来,又留他们在元朝任职。

    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掌握了朝廷的礼仪。

    他借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流连忘返。

    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到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一些东南亚国家。

    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风俗、地理、人情。

    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汇报。

    公元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受忽必烈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趁机向忽必烈提出回国请求。

    忽必烈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公元1295年末,马可·波罗终于回到了阔别24载的亲人身边。

    公元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不幸被俘。

    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梯谦。

    于是,由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谦记录整理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

    《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在欧洲广泛流传后,激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文明与财富的倾慕,最终引发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同时也使这位颇负盛名的旅行家获得了自由。

    郭守敬有哪些科学巨献?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利。

    公元1250年,19岁的郭守敬开始崭露头角,在水利方面初露锋芒。

    当时,在邢台城外有一条河。

    河泥长年淤积、河堤滑落,致使河道堵塞。

    此地原有的一座桥,桥身被洪水冲走,桥墩淹没,呈现出一片汪洋之态。

    不仅交通不便,还水灾不断。

    由于弄不清桥址原来在哪儿,又找不到合适的建新桥之处,许多建桥高手都只能摇头兴叹。

    郭守敬不辞辛苦,冒生命危险在滚滚洪流中搜寻,在陡峭的两岸河堤上查找,终于找到原有河道和桥墩遗址。

    他立即组织邢台人民清除淤泥、疏通河道、修筑堤岸;然后,反复勘测,精心设计,很快建成一座坚固而又美观的石桥。

    从此,郭守敬名扬天下。

    在郭守敬小的时候,著名学者张文谦就非常喜欢郭守敬。

    后来见郭守敬才智超人,便向元世祖忽必烈大力举荐。

    忽必烈一向比较赏识张文谦,而且也深为河南、河北的连年大水所头痛。

    一听郭守敬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立刻传令召见。

    忽必烈与郭守敬一谈,不禁大为欣赏,立刻任命郭守敬主持修缮河南、河北的河道。

    稍后,郭守敬又主持整修由于年久失修的西夏古灌溉渠道,疏浚400里的唐来渠和250里的汉延渠等80多条渠道。

    《宁夏新志》评价郭守敬说:“逮今西坝桥梁,尚其遗制,工作甚精。”

    郭守敬不仅是卓越的水利学家,还是杰出的天文学家。

    公元1276年,忽必烈下令修订历法,由郭守敬实际负责。

    由于元朝原有的天文仪器早已陈旧不堪,测量数据不准,郭守敬便自己动手制作新的测量仪器。

    他亲自设计创制出的天文仪器有简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浑天象、窥几、星晷等。

    元朝时大掘宋陵的人是谁?

    公元1285年,绍兴府会稽县泰宁寺僧侣宗允等人偷盗南宋皇陵地区的树木,与守陵人发生冲突。

    宗允向由忽必烈派来江南做“江南释教总统”的杨琏真珈进言,宣称亡宋陵墓中有金玉异宝。

    杨琏真珈贪心顿起,盯上了宋陵,派遣手下僧人大肆强挖宋陵。

    这帮强盗和尚先挖开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杨后四个陵墓,将墓中的珍宝一抢而空后,便扬长而去。

    周围的南宋遗民无不失声痛哭。

    宋陵被盗的消息传出后,马上引发了新一轮盗墓狂潮。

    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五个帝王的陵墓先后被盗,孟、韦、吴、谢四个皇后的陵墓也被一盗而空。

    当时被盗的南宋皇陵和大臣冢墓达一百多座,大量地下珍宝散失殆尽。

    令人吃惊的是,徽、钦二陵皆空无一物,只有朽木一段而已。

    高宗和孝宗坟中也是空空如也,连尸骨都没见到。

    当然,在这场疯狂的盗墓中,杨琏真珈大发横财,得到走马乌玉笔箱、真珠戏马鞍、交加百齿梳、香骨案、伏虎枕、穿云琴、金猫睛、龙肝石、绿玉磬等稀世宝物。

    南宋皇帝的遗骨被弃置荒野,这在南宋遗民中激起极大的愤慨。

    后来,杨琏真珈令人将这些遗骨草草收敛,和牛马枯骼埋在一处,并在上面建宝塔一座,名为镇南塔。

    杨琏真珈的胡作非为连元朝中的一些官员也看不下去,当杨琏真珈的靠山桑哥事败被处死后,朝中许多人弹劾杨琏真珈,但在忽必烈看来,毁掉几个亡国帝王的陵墓算不上什么大事。

    杨琏真珈强掘宋陵,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贪欲,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对南人的极端仇恨。

    《文献通考》是一部怎样的古籍?

    《文献通考》是宋末元初的进步史学家马端临编写的,它共有348卷,记载了从上古起到南宋宁宗时代为止有关历代典章制度的变化。

    《文献通考》共二十四考,包括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金籴、士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

    《文献通考》把“田赋考”放在首位,这很能显示马端临的见解。

    马端临生活在宋末元初的历史大变动时期,他通过文献的综罗,来思考历史的兴衰。

    《文献通考》也是两宋三部通史巨制(另两部是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之一,与《通志》、杜佑的《通典》一起合称为“三通”。

    中国的戏剧鼻祖是谁?

    关汉卿,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其创作的戏剧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

    关汉卿一生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皆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晚年,正遇上了阿合马、桑歌等奸臣擅权作恶。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汉卿拿起笔,创作了惊天动地的《窦娥冤》。

    在这部杂剧中,从小被卖作童养媳的窦娥遭到恶棍张驴儿父子和贪官的勾结陷害,含冤屈死,最后托梦给做了官的父亲,才得以平冤昭雪。

    关汉卿通过《窦娥冤》一剧,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和邪恶势力。

    《窦娥冤》是我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对当时、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太子真金为什么会轻易丧命?

    公元1283年,忽必烈册封比他小很多岁的南必为皇后。

    老夫少妻,忽必烈渐渐感觉有些体力不支,于是依赖皇后干预朝政,这引起诸多大臣的不满。

    一位不要命的大臣竟然上书忽必烈,希望他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真金。

    尽管御史台都事玉昔贴木儿和中书右丞相安童商量将奏本压下,但此事到底让忽必烈知道了。

    忽必烈闻之大怒,立刻将那个大臣革职查办,但他却没有难为安童和玉昔贴木儿。

    回到后宫,忽必烈思忖良久,下令召太子进宫。

    太子真金明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就战战兢兢地进宫面圣了。

    见了随从自己南征北战的爱子,忽必烈不知是一时冲动,还是出于真心,竟对真金说:“真金,父皇老了,有些体力不支,今后就将皇位禅让给你,如何?”

    真金一听,双腿一软,跪下颤声说:“儿臣不敢有非份之想……”“哎--”忽必烈不等他说完就插话道,“这怎么算非份之想啊,这位子早晚还不是你的?

    我还能把它带到棺材里去?”

    “儿臣从未这样想过,求父皇开恩,废掉儿臣这个太子吧!”

    真金听了忽必烈的话,更加大惊失色,口不择言,竟请求忽必烈废去自己的太子头衔。

    忽必烈见他如此,良久,叹了口气,摇头道:“你去吧--”

    真金回到家里,觉得父皇的意思是让自己死,有了这个想法,再加上心病重重,最后竟真的死了。

    黄道婆在什么方面享有盛誉?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

    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

    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

    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

    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

    在帝制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当时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三十年,但黄道婆始终怀念自己的故乡。

    元朝元贞年间,约1295年,她从崖州返回故乡,回到了乌泥泾。

    黄道婆重回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纺织技术还很落后。

    黄道婆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与当地群众一起,对当地落后的纺织技术和工具作了大胆改革。

    经过黄道婆改进推广的“擀、弹、纺、织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黄道婆的改革最关键的是纺车的改进,她创制的纺车是可以同时纺三根纱的脚踏纺车,比以前使用的一个纺锭的手摇车速度快、效率高。

    此外,黄道婆还改进和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的质量,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

    王祯在农学和机械设计上有哪些成就?

    王祯,字伯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生卒年代不详。

    现在有史可查的是他从公元1295年起做过六年的旌德(在今安徽)县尹,并于公元1300年调任永丰(今江西广丰)县尹。

    王祯撰写的《农书》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桑通诀”,包括农业史和主要耕作技术,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各方面问题,并且对南北农事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百谷谱”,分别介绍了各种谷物、蔬菜、瓜果、竹木、麻、棉、茶等农作物的起源、性能和栽培方法;第三部分是“农器图谱”,主要介绍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器械,绘图280多幅,并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这些农器的构造、来源、演变和用法。

    王祯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农学家,还是杰出的机械制造设计家。

    他将一些失传已久的古代机械恢复了原貌并加以改进运用,还设计了多种农业和手工业用的机械。

    他的最大贡献是改进了活字印刷技术--用木活字代替毕升的胶泥活字,他还独具匠心地创造了“转轮拣字盘”,极大地提高了排字的速度。

    《农书》中有关印刷技术的篇章,是印刷技术乃至中国科技史上的珍贵文献。

    谁号称元曲“状元”?

    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人,晚号“东篱”。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20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终于看透了人生的宠辱,于是产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

    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加入过“书会”,与当时文士王伯成、李时中及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元朝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失望。

    所以,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

    这些剧作宣扬人生如梦,要人们正心诚意、修心养性、归隐山林、弃绝欲念、学仙修道。

    他的作品见于记载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而成的。

    但是,马致远写的小令最为有名。

    元曲是如何产生的?

    有元一朝,除了忽必烈,以后的皇帝都不太重视文化。

    在元朝,读书人的地位相当低,号称“八娼九儒十丐”,就是略高于乞丐,还不如娼妓!但是,文化本身是永远不会没落的,元代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悲愤全部融入文字之中,塑造了“元曲”这种艺术形式,放射出极为夺目的光彩。

    元曲类似于诗词,有固定的曲牌,有些像宋词,但是对文字的约束比宋词要少,有利于作者表达思想。

    元曲还可以用来编写戏剧,称为“杂剧”。

    元代的曲作家和剧作家以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四位大师最为著名,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仁宗靠什么治理国家?

    元武宗海山即位之初,便册立同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弟”,从而将其皇储地位确定下来。

    公元1311年年初,年仅31岁的海山于玉德殿去世。

    爱育黎拔力八达顺理成章地以监国者身份总揽朝政,等候即位登基。

    爱育黎拔力八达早就对吏弊深恶痛绝,主张以儒学“治天下”,“振纪纲,重名器”,来不及等到登上皇帝宝座,便开始他的亲政活动。

    他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首先铲除了武宗朝尚书省“蠹国乱政”的主要势力,并且组建起自己的施政班子,着手清理被武宗朝搞乱的制度和机构。

    爱育黎拔力八达完成了这一系列步骤后,于同年三月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元仁宗。

    仁宗即位后努力改变武宗施政时的混乱局面。

    他本人亦精通儒术,在持政期间大力推行科举,任用儒家学派的高明人士为朝中大臣,很有儒家风范。

    他再尊儒术的做法受到儒臣和后世史家的高度赞扬,故《元史》称赞他:“其孜孜为治,一遵世祖诚宪云”。

    “千里马”王冕以什么为生?

    王冕,字元章,浙江诸暨人,是元末文坛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也是画坛上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

    王冕周岁就会说话,3岁就能对答自如,到五六岁时,认知能力要比一般儿童高,8岁入学,成绩优良,人们大为惊奇,把他视为神童,称赞他为“千里马”。

    王冕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靠做针线活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生活非常困难。

    后来,王冕不得不辍学替别人放牛,但他依然坚持勤奋读书。

    平时母亲给他的零钱,他都攒起来,到村子里的学堂里买几本旧书,一边放牛一边学习。

    有一年的黄梅季节,一阵大雨过后,王冕出去放牛。

    乌云散去,温暖的日光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似的,绿得可爱。

    他坐在草地上,只见湖里有十几朵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王冕看着景色,心里想:古人说,“人在画中”,真是一点不错。

    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师,不然也好把这美景画下来。

    可转念又一想: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学着画画呢?

    于是,王冕托人到城里买了一些画画用的东西,开始学画荷花。

    一开始,他画得不好,但他天天练习、坚持不懈。

    练了三个月之后,他画的荷花就已经像从湖里刚摘下来的那样栩栩如生了。

    当时绍兴城里有个老先生,听说王冕如此好学,就收王冕为弟子,教他读书。

    王冕到20岁的时候,已把许多天文、地理、历史的书籍和经书读得滚瓜烂熟。

    而且,他的绘画技艺也更加纯熟,尤以墨梅闻名。

    陶宗仪的主要著作是什么?

    陶宗仪(1329-约1412)入赘松江都漕运粮万户费雄家,与妻元珍客居泗泾南村,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

    从此弃科举,谢绝浙帅泰不华、南台御史丑闾、太尉张士诚荐举。

    课余垦田躬耕,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

    教学之暇,与弟子谈今论古,随有所得,即录树叶,贮于瓮,埋树下,10年积数十瓮。

    至正二十六年(1366),整理成《南村辍耕录》30卷,记载了元代的典章制度、艺文逸事、戏曲诗词、风俗民情、农民起义等史料,反映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风貌,对元朝政治黑暗的现实与官吏贪赃枉法的行为作了深刻揭露,成为后人研究宋元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除《南村辍耕录》外,陶宗仪还著有研究书法理论史的《书史会要》9卷。

    人们如何评价《宋》《辽》《金》三史?

    公元1343年,元朝重开史局,宋、辽、金皆定为正统,各为一史,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命丞相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等为总裁官。

    编写时,由史官撰成初稿,然后由总裁官笔削定稿。

    公元1344年,《辽史》《金史》先成;次年,《宋史》修成。

    宋代的史官制度最为完备,有史馆修纪传体《国史》,有实录院修编年体《实录》,有文件汇编《会要》,还有记皇帝宗室支派的《玉牒》等,每一类史料都体系完备、堆积如山,修一部完备的宋史应该不是难事。

    然而,《宋史》却修得错漏百出,这个罪状主要记在元人头上。

    《宋史》共496卷,上起公元960年,下至公元1279年,记载了两宋320年的历史,详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其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

    但这样一部巨作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写成,过于仓促,来不及仔细考证研究,不仅有许多记事的错误,甚至编次混乱,出现一人两传、一文数见、次序颠倒等低级错误。

    因此,历代对《宋史》的批评是最多的。

    《辽史》116卷也写得比较粗疏,但135卷的《金史》却获得了最佳官修正史的美誉。

    金亡时,元将张柔攻下汴京,“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

    才子元好问听说实录在张柔家,曾打算到张家当仆人,以读实录撰国史,后来被朋友劝止。

    当时,金左右司郎中王鹗有被杀的危险,张柔听说他很有才,便将他救下,车载回家。

    因而,王鹗得遍观金实录与辽史。

    在元世祖时,王鹗当上翰林学士,兼领国史院。

    王鹗曾上疏请修辽金史,拟有修金史大纲,并亲笔撰史,已初具规模。

    元末修成的《金史》便主要抄自王鹗旧稿及元好问等所作野史。

    清代文学家赵翼说:“是书叙事最详核,迥出《宋史》《辽史》之上。”

    是什么拉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元朝末年,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段多次决口成灾。

    公元1351年春,元朝政府召集汴梁、大名(汴梁是今河南开封,大名是今河北大名)等13路15万民工修治黄河,而且限定民工们四月动工,七月就要完工。

    限期如此紧迫,治河又是特别繁重的体力活。

    民工们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可朝廷拨下来的那一点点开河经费,却让治河的官吏克扣下去。

    民工们连饭也吃不饱,肚子饿得咕咕叫。

    当时,深得民众信仰的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看到这种情况,就一起商量,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发动群众造反。

    他们了解到挖河道要经过黄陵岗这个地方,就一面偷偷地凿了个一只眼的石头人,在石头人的背上刻上“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这14个字,然后把它预先埋在黄陵岗的地下;一面又派几百个白莲教的会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传播这首歌谣:“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当开河开到了黄陵岗,有几个民工忽然挖出一个石人来。

    大家好奇地聚拢来一瞧,只见石人脸上正是一只眼,后面有字,正是那首歌谣。

    韩山童、刘福通借机煽动说:“大数已定,老天让反,佛祖让反,咱们不反等待何时?”

    开河民工纷纷被鼓动起来,群情振奋。

    于是,韩山童、刘福通挑选个日子,聚集了一批人,杀了一匹白马、一头黑牛祭告天地。

    然后,大家推举韩山童做领袖,号称“明王”,并约定日子,在颍州颍上起义,用红巾裹头作为起义军的标记。

    正在歃血立誓时,就听外面有人大喊:“不要放走了韩山童!”

    大家一看,原来是县衙派来的官兵已经把他们包围了。

    刘福通膂力过人,率领部分弟兄杀开一条血路,终于突出重围。

    韩山童不幸被官兵抓去,押到县衙门口杀了。

    刘福通逃出包围后,辗转回到家乡颍州,把约定起义的农民召集起来,攻占了颍州等一些据点。

    原来在黄陵岗开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杀了河官,投奔刘福通的队伍。

    因为起义兵士头上裹着红巾,当时的百姓把他们称做红军。

    不到十天,红巾军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

    过了一个月,刘福通的红巾军又连续攻下了一批城池。

    江淮一带的农民早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听到刘福通起义,纷纷响应,像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都打起红巾军的旗号起义。

    由此,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末天下反的农民大起义序幕。

    画界“元四家”之首是谁?

    黄公望、倪瓒、王蒙和吴镇,被称为“元四家”,都是醉心于山水创作并卓有成就的文人画家。

    多以江南山川风物为题材,画风、技法各有特色,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意境和艺术语言,都能自成一家:黄公望的画意超迈苍秀,疏松苍逸;倪瓒的画格简淡冷寂,荒寒清旷;王蒙的画韵深秀苍茫,繁茂浑厚;吴镇的画风则沉郁清俊,朴茂温润。

    四家中以黄公望最年长,成就最高,对后世特别是明、清文人画影响最大,被称为“元四家之冠”。

    黄公望,平江常熟(在今江苏)人。

    他雅好书画、音律和散曲,尤以山水画冠绝一时,取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赵孟頫之“古意”,在晚年卓然成一大家。

    今传有《富春山居图》卷、《天池石壁图》轴、《九峰雪霁图》轴和《玉树丹崖图》轴等,以《富春山居图》卷最为著称。

    《富春山居图》绘了数年,从公元1338年开始画起到1344年才完工,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的杰作。

    朱元璋是如何崛起于江淮的?

    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死,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部将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这年九月,在攻打集庆的时候,郭天叙、张天祐被元军杀害,这么一来,朱元璋当了都元帅,郭子兴的部队全部归他指挥。

    当时江淮一带还有徐寿辉、张士诚、双刀赵和李扒头等好几支红巾军,大家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有时也互相算计、互相争斗,朱元璋当了左副元帅后,想从和州(在今安徽)渡江攻打采石、太平(在今安徽),然后进攻集庆。

    于是,朱元璋吞并了双刀赵和李扒头经营了好几年的巢湖水军。

    由此,朱元璋势力大增,把进军矛头指向集庆。

    公元1356年,朱元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亲自指挥攻城。

    起义军水陆大军几十万人云集集庆,浩浩荡荡,旌旗招展,气势非常壮观。

    吓得元朝守将福寿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最后,起义军攻破集庆,福寿来不及逃跑,被乱刀砍死。

    朱元璋进入集庆,把集庆改为应天府,表“上应天命”之意。

    朱元璋善于利用别人来保护和发展自己。

    当北方刘福通他们力量很强时,他接受了小明王韩林儿的任命,承认宋政权的龙凤年号,处处打着宋政权的旗号办事,使自己既能受到刘福通红巾军的保护,又能保持相对独立,不受别人节制。

    刘福通大举北伐时,朱元璋抓住时机攻占了集庆,以这里为中心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在以后的3年里,他又逐步占领常州、宁国(今宣城)、扬州、处州(今丽水)等地,势力遍及江淮,到后来,连退守安丰的刘福通和韩林儿也不得不向朱元璋求助了。

    是谁终结了元朝的历史?

    公元1367年,朱元璋公布了北伐檄文,在檄文里宣称,元朝气数已尽,上天派他来拯救黎民,重建汉人政权。

    随后,他委任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任副将军,统领25万大军,向元朝发动总攻。

    徐达没费多大劲就收复了山东、河南,元朝的军队不是逃跑就是投降,根本就无法阻挡北伐军的进攻。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即位,定国号“明”,建元“洪武”。

    明朝正式建立了。

    此时,明军已攻取了潼关,大都(今北京)已经很危急了。

    但是,扩郭帖木儿却将军队驻扎在太原,不援救大都。

    李思齐与张良弼见明朝的军队如此厉害,便带着残兵败将向西逃跑了。

    这年七月,各路明军在山东德州会师,然后分水陆两路沿着运河北伐,几十万大军杀奔大都。

    一路连奏凯歌,先攻下了长芦、青州,然后攻破直沽。

    直沽失守的消息传到宫中,元顺帝吓得寝食不安。

    很快,通州又失守了。

    通州是大都的最后一道屏障,通州易主,大都就成了明军的囊中之物。

    元顺帝询问文武大臣们的意见,一个叫伯颜不花的太监哭着说:“大都是世祖留下的京城,陛下应该死守!我们愿意率领禁卫军去城外抵抗明军,请求陛下固守京城!”

    元顺帝略想一下,叹了声气,说:“局势发展到这种地步,怎么能像宋朝的徽宗和钦宗让人家俘虏呢!”

    一天夜里,元顺帝带领后妃、太子和文武大臣一百多人,自建德门奔出了大都,逃向北方茫茫的草原。

    几日之后,明军攻克了大都,元朝灭亡。

    朱元璋将大都改称北平,明朝取代了元朝。

    元朝自成吉思汗建国,至元顺帝北逃,共存在了162年,历16帝。

(https://www.mangg.com/id90924/1996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