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说话不要太老实 > 第五章 说话有技巧(4)

第五章  说话有技巧(4)

    5、聪明人巧妙周旋,老实人不懂应变

    谈话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人的思想是世界上最多变的东西,如果总是用一套自认为最拿手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他人交谈,有时候会达不到预想的谈话效果。

    因此,在谈话时就必须掌握随机应变的语言能力,把握住每个机会使自己跟得上谈话的变化,这样才能使环境改变的冲击降到最低限度,在谈话中游刃有余。

    聪明人的故事:

    戈尔巴乔夫偕夫人赖莎访问美国时,在赴白宫出席里根送别宴会途中,他在闹市突然下车和行人握手问好。

    前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冲下车,围上前去,喝令站在戈尔巴乔夫身边的美国人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

    他怕行人口袋里有武器,行人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身后的赖莎十分机智,立即出来打圆场,她向周围的美国人解释说,保安人员的意思是要人们把手伸出来,跟他丈夫握手。

    顿时,气氛变热烈了,人们亲切地同戈尔巴乔夫握手致意。

    老实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读书人,自认学富五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一番。

    根据他的说法,是为了“不违古训”,展现读书人的“满腹经纶”。

    一天,读书人的家里突然发生火灾,救火不及的大嫂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快点叫你哥哥回来救火,他在隔壁王大爷家下棋!”

    读书人出了大门,他心想:“嫂子叫我快一点,这有违古训,圣贤书上不是都说‘欲速则不达’吗?

    我怎么能匆匆忙忙的呢?”

    因此,他慢慢吞吞地踱到王大爷家,看见哥哥和王大爷正在兴高采烈地下棋,读书人走上前去,默默地站在哥哥身旁观棋。

    好不容易,精彩的棋局总算下完了,读书人才说道:“哥哥,家里失火,嫂子叫你快点回去救火!”

    哥哥一听,浑身直抖,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咬牙切齿地骂道:“这么严重的事,你为什么不早点说?”

    读书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指着棋盘上的字说:“难道你没看见这棋盘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观棋不语真君子’吗?”

    哥哥实在听不下去,举起拳头要打他,但想一想,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打了也无济于事,于是将拳头缩了回来。

    读书人见哥哥缩回拳头,反而把脸凑了过去,说道:“哥哥,你打吧!棋盘上写着‘举手无回大丈夫’,你怎么可以把手缩回去呢?”

    ·会绕圈子,不碰钉子

    原则,是一条待人接物的轨道。

    但是墨守原则,这条轨道便会成为碍手碍脚的束缚,不但窄化了你的视野,并且局限了你的人生。

    做人的最高原则,应该是“可以随时改变你的原则”。

    孔子说:“深则厉,浅则揭。”

    意思是当人们穿着衣服过河时,若是遇到水浅的时候,可以把衣服拉高了涉水过去,但是万一水太深了,怎么样都无法避免弄湿,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地把衣服拉高呢?

    连孔子这样的至圣先师都不能不依照情况调整他做人处世的方法,我们身为凡夫俗子,又岂能那么不知变通?

    水潭的水到底有多深,眼睛是看不到的,但是只要往里面投一颗石子,就可以知道水到底有多深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件事情很复杂,绝不像一潭水那样轻而易举地摸清情况。

    想要摸清实情,也不像投入水潭一颗石子那样简单,因此,投石测水的策略在现实中就复杂得多,需要更多的智慧。

    比如,你想说服别人,直截了当地表明意见,非但无效,反而让人厌憎。

    不如先绕圈子,弄清他心里的真正渴求,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垂钓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心中不免惆怅。

    王景见状便说:“这实在是因为钓鱼人太清廉了,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

    一句话说得宋文帝拿起空桶高兴地回宫了。

    在与人交往中,绕圈子看似效率不高,有时却是达成目的的最好方法。

    在大事上有原则的人,像大山一样可靠,他们是团队制度最忠实的维护者,也是其他员工的一把标尺。

    这种人有主见,遇事不会犹犹豫豫、随波逐流。

    他们在普通人看来有点“傻”,但他们却比普通人更有决策能力。

    无论个人还是团队,信念和原则都是最后底线。

    一旦突破这条底线,优秀团队就变成失败团队,英才就变成庸才。

    那些伟大的人物,都宁愿遭受生活的磨难,也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墨子的弟子公上让受老师派遣,向越王宣传墨家的政治主张。

    越王听了很高兴,说:“如果您的老师愿意来到敝国的话,我愿把阴江沿岸三百社的土地封给他。”

    公上让回来向墨子报告此事,并问:“您愿意接受越王的封赏吗?”

    墨子反问:“你认为越王会实行我的政治主张吗?”

    公上让想了想,答道:“据我观察,恐怕不能。”

    墨子说:“那我就不能接受越王的封赏了!”

    公上让问:“如果得到封地,不是可以在这里实践您的政治主张吗?”

    墨子说:“唉!不仅是越王不了解我的心意,连你也不了解。

    如果越王愿意听从我的主张,我自然会酌情去做。

    如果越王不接受我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都给我,又有何用?

    既然越王根本不会采纳我的主张,如果我接受他的封赠,就是拿原则做交易。

    如果要拿原则做交易,又何必舍近求远跑到越国去呢?

    我早就在中原地区有所收获了。”

    公上让惭愧地说:“多谢老师教导,学生实在有些浅薄!”

    没有原则就干不成大事。

    但是,在小事上,也要有根据需要灵活机变的手段。

    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人,不要用僵化的眼光看待事物,要随时根据人情事理调整自己的办事方法。

    古时有一位名叫朱博的官员,听人介绍说,长陵有一个位叫尚方禁的富豪,颇有才华,完全可以当守尉。

    朱博便派人暗中调查尚方禁这个人。

    调查的人回来说道:“此人是长陵的大姓,年轻的时候行为不检点,曾经与别人的妻子私通而被发现,现在他的脸上有一处刀疤,就是那时候被人砍伤的。”

    朱博点头不语。

    过了几天,他又以了解工作情况为名把尚方禁召来,仔细看他的脸,果然发现有一处很深的疤痕。

    朱博喝退众人,独自留下尚方禁,问他脸上的伤疤是如何得来的。

    尚方禁如实做了回答,然后红着脸,跪在地上请朱博饶恕。

    朱博大笑着扶起他说:“男子汉大丈夫有一点点过失算什么?

    我准备为你洗刷掉原先的羞耻,你看如何?”

    尚方禁感动得流泪不止。

    朱博趁势说道:“如果我为你洗刷了羞耻,使你成为一个光明正大的人,你可愿为朝廷效力?”

    尚方禁连连应诺,表示一定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博又告诉尚方禁道:“这次谈话你知我知。

    你以后的任务就是把遇到的奸邪之事都记录下来。”

    这以后,朱博撤销了尚方禁蒙羞的案底,并张贴告示“澄清”尚方禁的冤枉,且一天之内召见尚方禁三次,以表示亲近。

    尚方禁早出晚归,四处奔走,风雨无阻,揭发了境内多数盗首及其亲信和其他犯法之人。

    短短一年,由尚方禁提供重要线索而侦破的案卷达两尺厚。

    朱博借此时机提拔尚方禁为遵县县令。

    尚方禁感恩戴德地赴任去了。

    从道理上来说,尚方禁与别人的妻子通奸,属个人小节,可用可不用。

    但朱博没有因为他的才能而直接任命他,而是给他一个展示才能、立功受奖的机会。

    结果,既得到了一个人才,又办好了事情,其他人也不得不服,可谓一举数得,处理得恰到好处。

    ·随机应变,化解危机

    在社交场合中,特别是处境尴尬时,将错就错的巧妙开脱往往比一味解释更具有奇妙的作用,它是机智应变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

    清代才子纪晓岚才华横溢,深得乾隆皇帝喜爱。

    有一次,乾隆皇帝突然来到军机处。

    此时的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几个办事人员闲聊。

    其他人老远就看见皇帝上来了,连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驾。

    纪晓岚是高度近视,刚开始没看见走在最后面的乾隆,等他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乾隆就快到了。

    纪晓岚心想:“就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是冒犯龙颜?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别人不注意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

    这一切,早被乾隆看了个真真切切,他心中一阵好笑,有心想“整整”纪晓岚。

    乾隆在椅子上坐定,示意其他人都不许出声,很长时间过去了,纪晓岚在桌子底下早就待不住了,心中纳闷:怎么进来之后就没动静了?

    这么长时间了,早该走了,该不是已经走了吧,想到这里纪晓岚压低了嗓门,喊道:

    “喂,有人吗?

    老头子走了吗?”

    乾隆听得真真切切,板起脸,厉声喝道:“纪晓岚,出来吧。”

    纪晓岚一听是乾隆的声音,心想:“完了,完了,这回可完了。”

    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下钻出来见驾。

    乾隆一看纪晓岚光着膀子,满身大汗,惊慌失措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纪晓岚人称大清第一才子,居然这般模样。”

    接着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大声喝道:

    “大胆的纪晓岚,你不见驾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说朕是‘老头子’,你什么意思?

    今天你要讲不清楚,要了你的脑袋!”

    到了这种境地,纪晓岚反倒镇静了许多,一边擦汗,一边苦思对策。

    忽然他灵机一动,反正错了,错了就错说呗,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爷请息怒,刚才奴才称您为‘老头子’,只是出于对您老人家的尊敬,别无他意。”

    乾隆一听更来气了:

    “尊敬?

    好,你给朕说说怎么个尊敬法。”

    纪晓岚慢慢说道:“先说这‘老’字,天下臣民每天皆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您说这万岁、万万岁算不算‘老’啊?”

    乾隆没作声,只是点点头。

    纪晓岚见乾隆有所应允,接着说:“再说这‘头’字,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如今皇上便是我大清国的主事之人,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

    故此称您为‘头’。”

    乾隆边听边眯着眼睛笑,很是满意。

    “至于这‘子’嘛,意义更为明显。

    皇上您贵为天子,乃紫微星下凡。

    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您为‘子’。

    这便是我称您老人家为‘老头子’的原因。”

    纪晓岚说完轻轻舒了口气。

    乾隆听完拍掌大笑:“好一个‘老头子’,纪晓岚你果然是个才子。”

    在这里纪晓岚将错就错使皇上龙颜大悦,巧妙地为自己化解了一次险情。

    从前有个宰相,他有一个名叫薛登的儿子,生得聪明伶俐。

    当时有个奸臣金盛,总想陷害薛登的父亲,苦于无从下手,便往薛登身上打主意。

    有一天,金盛见薛登正与一群孩童玩耍,于是眉头一皱,诡计顿生,喊道:“薛登,你像个老鼠一样胆小,不敢把皇门上的桶砸掉一只。”

    薛登不知是计,一口气跑到皇门边上,把立在那里的双桶砸碎了一只。

    金盛一看,正中下怀,立即飞报皇上。

    皇上大怒,立刻传薛登父子问罪。

    薛登父子跪在堂下,薛登却若无其事地嘻嘻笑着。

    皇上怒喝道:“大胆薛登!为什么砸碎皇门之桶?”

    薛登想了想,反问道:“皇上,您说是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统)天下好?”

    “当然是一统天下好。”

    皇上说。

    薛登高兴得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对!一统天下好,所以,我便把那只多余的‘桶’砸掉了。”

    皇上听了转怒为喜,称赞道:“好个聪明的孩子!”

    又对宰相说:“爱卿教子有方,请起请起。”

    金盛一计未成,贼心不死,又进谗言道:“薛登临时胡编,算不得聪明,让我再试他一试。”

    皇上同意了。

    金盛对薛登嘿嘿冷笑道:“薛登,你敢把剩下的那只也砸了吗?”

    薛登瞪了他一眼,说了声“砸就砸”,便头也不回奔出门外,把皇门边剩下的那只木桶也砸了个粉碎。

    皇上喝道:“顽童!这又如何解释?”

    薛登不慌不忙地问皇上:“陛下,您说是木桶江山好,还是铁桶江山好?”

    “当然是铁桶江山好。”

    皇上答道。

    薛登又拍手笑道:“皇上说得对。

    既然铁桶江山好,还要这木桶江山干什么?

    皇上快铸一个又坚又硬的铁桶吧,祝吾皇江山坚如铁桶。”

    皇上高兴极了,下旨封薛登为“神童”。

    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还是在商业谈判、发表演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都有自己的习惯,但是当情况改变了,你若不能跟着改变,就会被淘汰。

    说话的大智慧:

    固守原则,未必是件坏事,但是不知变通,你的路便会越走越窄,只有纵观全局的人,才能进退得宜,海阔天空。

    6、聪明人说话有节奏,老实人说话无变化

    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很快,一大堆话一口气就能说完,别人形容像是打机关枪。

    而另外一种人则恰恰相反,说话慢条斯理,半天也挤不出一句话来。

    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

    聪明人说话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

    口语中有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

    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显得呆板。

    聪明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带领一个探险队到沙漠探险,结果他们迷失了方向,而且已经断了水,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

    这个时候领队沉默了一会,就镇静地告诉队员,他知道哪里有水,请大家跟他来。

    队员一听将信将疑,为了生存,只能相信他。

    后来他们没有找到水,但很快就走出了沙漠。

    事后有人问队长,他是不是真的知道哪里有水。

    队长笑着回答说:“我哪里知道?

    其实当时我也很绝望的,我也很想告诉队员,我们找不到水,找不到方向。

    不过,当时如果我不镇静急着说出真相,恐怕我们今天谁也不能活下来。”

    老实人的故事:

    有一天小张向同事小李夸赞自己的儿子聪明,他说:“我的儿子天资比较好,读书从来不用看两遍。”

    小李一听,立即接上了一句:“谁家孩子读书要看两遍?”

    说得小张灰头土脸。

    小李当时还觉得很解气,但是事后想想,后悔不迭。

    自己犯了着急说话的毛病,以致他根本没有考虑到小张的感受。

    ·越是急话,越是慢说

    越是着急的话,越要慢慢说。

    说话的目的在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着急不但无助于意思的清楚表达,而且容易让别人产生误会。

    屠格涅夫说:“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个十圈。”

    人一旦急于说话,往往上句还未说清楚,下一句就已经冒了出来,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听清楚,自己还得再重复说一遍。

    而且越是着急,人越是容易说错、说漏,容易伤害到别人。

    急着说话显得自己没底气。

    在演讲的时候,这种表现最为明显。

    成功的演讲家绝对不是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

    而是很注意抑扬顿挫,在长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

    其实演讲和一般的说话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听众理解自己的意思。

    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组织语言,以调动听众的情绪。

    着急说话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完全不照顾听众的感受,显然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听众往往会认为这个人没有多少底气,所以只想快快结束演讲或者说话。

    着急说话显得自己性子特别急。

    性子急就容易犯错。

    从前有个人性子特别急,有一次他让仆人去给他买双鞋子,花了1400文。

    后来他的朋友来造访,他看到他的朋友穿着同样的鞋,于是问他花了多少钱,朋友抬起一只脚说:“700文。”

    主人一听,立即火冒三丈,让人把仆人拉出去痛打了一顿。

    朋友很是疑惑,主人解释说仆人给他买了双鞋子居然用了1400文,这还了得?

    朋友赶忙解释说:“我这边这只也是700文。”

    主人哭笑不得。

    事实上,说话急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性子急的表现。

    性子急的人往往会犯大错误。

    有一个人买了一栋房子,房子还带着花园。

    因为是秋天,花园里显得有些荒芜,他实在看不过眼,于是三下五去二将花园中看不过眼的花花草草收拾得干干净净。

    后来原来房子的主人登门拜访,特意看了一下花园,一看就有些悲伤,这人问原来的房子主人说为什么这么难过,原来房子主人回答说:“我那些名贵的花草都被你给铲掉了,只剩下些杂草还保留着,我怎么能不难过?”

    果然,等到第二年春天,这个花园里长满了茂密的杂草。

    性子急的老实人一定要学会汲取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否则容易犯更大的错误。

    着急说话往往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当别人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如果你不假思索,立即就给别人意见和想法,甚至给了最具体的做法,这样你是很难取信于人的。

    因为他会觉得你缺乏思考。

    着急说话显示不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即使这个人脑子确实转得特别快,也需要慎之又慎。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着急地想表达自己的一个意思,然而我们马上又有一个不同的想法,那就再也没有表达的机会了。

    如果你两个都表达的话,只会让别人不信任自己。

    就好像去买东西时,如果店员告诉你说:这双鞋50元;过了一会儿,他改口了,告诉你说这双鞋60元,你会相信这个人吗?

    如果一个猎人正在上坡,突然坡上出现了一匹狼,对于这个猎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答案就是平静地端起枪,然后瞄准狼扣动扳机。

    这对我们言谈来说,也是一种启发,当我们很着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冷静,要平静心情。

    即使不能平静,也应该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逐渐镇定下来。

    着急说话往往不能给别人带来信心。

    比如几个人一同遇到了危险,这个时候,领队的人千万不要表现慌张,如果他一慌张,急着开口说,这该怎么办?

    那么危险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相反,领队的人如果表现镇静,让所有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危险反而会变小。

    其实很多时候,当你陷入一种艰难处境的时候,千万不要急着说出事实,而应该考虑到共同作战的人,要考虑他们的感受,给予他们信心。

    只有信心才能创造奇迹。

    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为了确保自己的头脑比嘴巴快,为了保证不着急说话,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话来拖延时间,比如:我认为、我个人看法是……等等,这样,一表明自己的谦虚态度,二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

    同时,还可以先重复一下对方的话,以此来延长自己的思考时间,比如说:“你刚才的意思是……”或者“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诚意的同时,还为自己争取了思考时间。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说话绝对不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表达出尽可能的意思。

    事实上,这样根本就节省不了时间,反而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解释。

    为此,我们不要犯着急说话的毛病,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将意思表达清楚明白,然后再考虑别的话题。

    ·说话的第一要素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一篇口才学论文中认真地分析和论证了口才的语言技能问题。

    他得出结论:口头表达艺术主要有四大要素,而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的节奏。

    丘吉尔是深谙口才之道的,他将“节奏”列在四大要素之首,就是因为他切实体会到和懂得口语节奏具有十分强烈、深刻和丰富的表现力。

    中国的古代典籍《礼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

    作则奏之,止则节之。”

    还说,“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教以和;皇皇者,正而美”。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就生动地展现了琵琶乐音的轻重快慢及起伏停顿的节奏。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节奏的性质和口语节奏的表现力。

    现代人也常说,“急人快语”,“疾言厉色”,“语重心长”,“听话听声,锣鼓听音”等。

    这些,也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口语节奏所具有的感情色彩、形象内涵和动人力量。

    一次谈话,一回座谈,一场论辩,一台演讲,一堂教学从头到尾声调高亢不行,从头到尾轻声细语也不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不妥,从头到尾光怪陆离、危言耸听也不佳。

    要使听众自始至终都能精神饱满和有效地接受信息,使讲话、座谈、教学和演说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在声音形式上,语音就应有高有低,语调就应有抑有扬,语速就应有快有慢,吐字停顿就应有长有短。

    在内容、风格和表达手法方面,信息就应有强有弱,主旨就应有贴有离,文采就应有浓有淡,风貌就应有俗有雅,情与理就应有穿插交错,论述与例证就应有多种多样的逻辑格式展开。

    一般来说,口语节奏有如下语言效果:

    一种效果是,高亢铿锵的语调催人奋发,快急的语速使人激动、紧张,低沉的语音叫人深思和黯然神伤。

    或者进一步说,快的语速,重的语音,扬的语调,短的句式,小的停顿,凝练的信息内容,刚健的词语风格会表现出兴奋、爽快、高昂、激动和急切的感情色彩,从而使听众不自觉地受到相应的感情冲击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亢奋、紧张或紧迫等心理。

    另一种效果是,慢的语速,轻的语音,抑的语调,长的句式,大的停顿,松散的信息内容,柔和的语词风格又可显示出安然、从客、平静、淡雅和严肃、沉重的感情色彩,从而又会使对象不由自主地受到相应的情绪感染和影响,并产生相应的闲散、悠缓、恬适、庄重、深沉和悲痛的心理。

    ·正确把握说话的节奏

    掌握好节奏的最高境界是说话自然流利。

    当然,恰当的停顿不属于不流利,因为我们经常利用停顿展开新的思路,或者从一个要点过渡到另一个要点,或者重复某个词以期给听众留下更深一层的印象。

    磕绊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这也是熬过听那些令人生厌的讲话的有趣方法。

    在大多无味的讲话中都会磕绊。

    在你自己的讲话中,请别人统计一下,你发生磕绊的次数,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流利水平呢?

    首先,应熟悉讲话的主题。

    当我们的思考不发生任何迟疑的情况时,要说的话也自动地到了嘴边。

    充分的准备可以增加流利程度,因为这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更能坚信自己要讲的东西。

    另外,熟悉主题会使讲话者有更大激情,这种激情会使讲话者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其演说的境界之中。

    这样,流利也就不成其问题了。

    其次,发音要准确。

    发音含糊不清是说话犹豫的一种表现。

    如果讲话者连续几个地方都有迟疑不决的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他其实并不知自己在讲什么,而是在头脑中力图发现哪儿出了毛病,结果说话更加不流利。

    因此,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在流利方面做出一些努力,会收到很好的成效;反之,如果我们在演说的其他方面下工夫,而认为到时候自然会流利起来,那结果将只有失望。

    再次,要充满热情。

    我们注意到,人们激动时,声音变高,语速变快,此时,语言似乎更加流利。

    所以,在演讲时,要用你的热情感染他人,要大声讲话。

    如果你的情绪已经紊乱,如果你站在听众前面怕得发抖,你就特别要大声地讲话。

    最后,迅速地讲话也能提高流利程度。

    当你迅速讲话时,你的心理便能更快地发挥功能,就像阅读一样,如果你能集中力量快速阅读,那么,在你只用于读一本书的时间内,你就能读两本书,并且获得更透彻的理解。

    掌握好说话的节奏,使说话就像琴弦一样有张力,像流水一样缓缓东流。

    对此,我们应去积极地学习。

    ·抑扬顿挫的妙用

    我们在日常说话中,只要重视并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即使是抽象枯燥的内容也能讲得娓娓动听,牢牢吸引住听众;如果不善于运用语调变化,古板平淡得很,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单调平淡,使听众昏昏欲睡。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驾驭语调的技能技巧,以便能淋漓尽致地表达思想感情,增强说话效果。

    (1)停顿与连接

    说话中的停顿与连接是为表达语句的意义和层次、思想和情感服务的,并不完全受标点符号的制约。

    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需要停顿;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则要连接。

    这一点应该牢记,但也不能死搬硬套。

    停顿与连接在说话中起着重要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六点:

    保证语意清晰明确,不使听者产生误会;

    强调重点,加深印象;

    并列分合,使内容完整;

    造成转折呼应;

    体现思考判断,给听众的领悟提供依据和时间;

    造成意境,令人回味想象。

    (2)重音

    重音可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语法重音是显示语句语法结构的,位置比较固定,有一定的规律。

    强调重音可分为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

    感情重音强调某种特殊的感情,如表露喜怒好恶等所使用的重音。

    逻辑重音是能突出语句目的、体现逻辑关系、点染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句,其具体表现较为复杂,应根据内容予以区分并把握。

    重音需在非重音的环境中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突出,二者必须有机地衔接和过渡,做到和谐统一。

    在表达时,重音一般是重读,但也可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选择相应的语音变化来突出重音,如压抑气息、用轻声或低声表达,用短促有力的声音表达,用拖长的声音表达等,都可以显示重音并实现言语目的。

    在言语交锋中,有时可以利用重音技巧摆脱对方所设计的圈套,取得有利地位,同时也陷对方于尴尬境地。

    例如:

    一天,林肯低着头在擦自己的靴子,有位外国外交官看见,便嘲讽道:“喂,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

    “是啊,”林肯答道,“你是擦谁的靴子呢?”

    林肯一句话就转移了对方说话的重音,使自己脱离被嘲弄的境地,而陷对方于尴尬之中。

    (3)快慢

    快慢指的是说话的速度变化。

    在这里,快和慢是相对来讲的。

    说话速度的快慢,与交际目的、表达内容、环境气氛、心境情绪有关。

    一般说来,说明叙述时,语速稍快;抒情议论时,语速稍慢。

    紧张热烈时,语速稍快;在幽静庄重或沉闷凄凉的气氛中,语速稍慢。

    心情激动时,语速较快;心情平静或忧伤时,语速较慢。

    说话速度的快慢还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有关。

    一般来说,年轻人说话语速较快,老年人则相对慢些;地位较低或身份一般的人说话要快些,职位较高或身份显赫的人则相对慢些;活泼开朗、机智勇敢或鲁莽急躁、狡猾奸诈的人说话要快些,憨厚老成、沉着镇静或愚钝迟缓的人说话就慢些。

    语速变化是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手段。

    速度快,会使人感到急促、紧张;速度慢,会使人感到安闲、平静。

    恰当地运用语速的变化并结合其他言语技巧,可以渲染场景,烘托气氛,增强言语的节奏和气势,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4)升降

    人在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音就升高;声带放松,声音就降低。

    语调的这种高低抑扬变化,就是升降。

    人在说话中,同一语句的高低升降变化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也就不同。

    试体会一下“我怕你”这句话因高低升降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感情与内容。

    语调的升降变化贯穿于整个语句,但在句末表现得最明显。

    它可分为高升、降抑、平直和曲折四种类型。

    高升调句子语势逐渐由低到高。

    一般表示惊讶、疑问、反诘、呼唤、号召等。

    例如: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表反诘)

    我们一定要把经济搞上去?

    (表号召)

    降抑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句末低而短。

    一般表示肯定、恳求、感叹、自信、允许、祝愿等。

    例如: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表自信)

    你瞧,多美的彩虹啊?

    (表赞叹)

    平直调整个句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

    一般用来叙述、说明、解释,表示庄重、严肃、冷淡、迟疑、悼念等。

    例如:

    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表叙述)

    一根火柴可以毁掉整个森林。

    (表严肃)

    曲折调全句语势曲折变化,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句末尾音特别加重、拖长并造成曲折。

    一般用来表示夸张、讽刺、幽默、嘲弄等。

    例如:

    他是很好,好得连说谎都有人谅解。

    (表嘲弄)

    你是一个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表讽刺)

    说话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只有懂得说话的节奏、思路清晰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那些讲话磕磕绊绊没有任何节奏感的老实人,很少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的人,几乎说不出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东西。

    说话的大智慧:

    只有恰当把握说话节奏、思路清晰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全书完)

(https://www.mangg.com/id90752/14857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