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鉴宝神瞳 > 第二百五十九章 苏培盛制

“呵呵,你觉得这砚台值钱?”何林眉头一挑,淡然问道。

    那中年汉子点头如捣蒜:“昂啊,我觉得值……生前我爸可在意这砚台了,作画写字纸笔换了无数,就这砚台一直用到老都没舍得丢!”

    何林听后摇了摇头,低笑道:“先生,你父亲爱惜这砚台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实话给你说吧,这方砚台不过是民国时期仿清品而已,值不了多少钱!”

    “什,什么?!”

    中年汉子听到这话,吓得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呵,呵呵,小兄弟你可别开玩笑。”

    “呵呵,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何林咧嘴一笑,样子看上去就像个刚毕业的单纯少年:“先生,这方砚台乍看之下虽说跟清代卧牛望月澄泥砚相差无几,但只要细看就能看出端倪。”

    说着,何林一指砚台面部,“你看,这方砚台虽乍看雕工精细,实则却下笔较为呆板。所雕云纹刀法不为侧锋斜入,而且描刻痕迹很重。”

    “这一点与古人砚台雕刻技术追求的清醒脱俗,飘逸灵动大为相悖,更何况澄泥砚从唐朝起就为皇朝贡品,更不会出现这种劣质刀工。”

    “同时,砚台新月的位置有悖常理,澄泥砚纹饰中,无论新月或满月都深入云间,半隐半现,而此新月完全挂置云前,同样跟古人风格不一。”

    说完,何林将砚台一反转。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砚背面右下角印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识其字迹,松懈涣散,章法凌乱,较真款相比更是差强人意。”

    何林嘴角冷笑一声,淡然道:“先生,你要是觉得我说得这番话不能让你信服,你可以再多走几家店铺问问。”

    那汉子一想到之前走访那三家古玩店老板的态度,再听到此刻何林年纪轻轻就侃侃而谈说得有理有据的气势,心头早就信了七八分。

    只是碍于价格问题,他不得不厚起脸皮问道:“那,那个……小兄弟,这砚台你收的话能给多少?”

    何林伸出两个手指头,沉声道:“这砚台好歹是个民国物件儿,我给你出2000块,已经绰绰有余。”

    “两……两千块?!”

    中年汉子眉头紧皱,想了想说道:“小兄弟,这三样东西你一并收了,一共给个5000成不?”

    何林摇摇头,伸出四个手指:“最多4000!”

    “才4……4000块啊。”

    中年汉子眼中犹豫不决,咬牙道:“小兄弟,这4000不好听,你多加500,就500成不?”

    “4500!”

    中年汉子一个手比四,一个手比五,赔笑道:“你看着大热天的,我也懒得再去其他店铺转了,你就行行好。”

    “成,就依你的4500!”何林也不墨迹,一口答应了下来。

    中年汉子眼睛一亮,“嘿嘿,谢谢,谢谢你啊小兄弟!”

    “哎,我话还没说完呢,先生。”

    何林伸手一摆,沉声道:“你刚才说了,这些是老爷子的东西,按说继承祖物,来路算是很正。”

    “但是这都是你的片面之词,也没个依据,我这开店的摆开八仙桌,迎接四四方!”

    “不管是有个刮风,还是下雨的事儿我都得受着,所以呢,还是得求个稳,咱们得立个字据。”

    中年男子并没有立即回答。

    何林见状又补了一句,“不然,就是白送我我也不要。”

    “好,就依你的,立个字据!”中年男子这才点头答应。

    王维取来纸笔,中年汉子掏出身份证,何林核对后才立下字据,点了钱,交接了东西,中年汉子这才乐呵呵的离店而去。

    王维拿过收起字据,留意了一下,原来那汉子姓董,叫河东。

    “何哥,你这一通忽悠可真是一点都不留情啊!”

    见董河东走远,王维这才拿起那棋篓细看,嘿然道:“这玩意儿应该是清代的东西吧?你可真够黑的啊!”

    “我呸!老王你这话可就说得差点意思了。”

    何林呸了一声,拿起匏器笔筒看了看,笑道:“哼,像他那种没良心的不孝子!我还能让他占半点儿便宜?”

    王维一听,嘿然道:“嘿嘿,确实是这个理儿。”

    说着,他将棋篓反过来一看,只见底端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印。

    苏培盛制!

    “咦?!这苏培盛……名挺熟,一时却想不起来。”

    王维眉头一皱,脑袋嘀咕道:“他干什么的来着……”

    “噢!我想起来了!”

    突地,王维一拍巴掌,豁然道:“这人是个太监!”

    何林将手里的笔筒也反过来一看,同样底部有一个四方小印,笑道:“呵呵,现在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李德全,哪有几个还知道苏培盛的,不然这小子也不会几千块就把这些东西给卖了!”

    苏培盛是康乾时期的总管太监,那可是太监中的一把手,就连清代“御赐”恩济庄太监茔地也是有墓碑并留下拓片的角色!

    后代电视剧《甄嬛传》,《宫锁珠帘》之列的清宫戏中那也是时常出现的人物。

    根据清代《永宪录》中的记载,“培盛幼侍圣祖。与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结。”可见其当时地位之高,在朝野之上人脉之广!

    这匏器底部所写的“苏培盛制”,绝非是一个总管太监制造匏器这么简单,其中代表的,那是康熙皇帝的宫廷御用器。

    康熙皇帝特别偏爱匏器,当时备受恩宠的苏培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康熙的制造“代理人”。

    由此,苏培盛还得了个“苏葫芦”的外号!

    在康雍乾清三代,匏器多为官方制作品,除了皇帝,也多为王公大臣使用。

    目前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器件儿都放在博物馆里,例如燕京故宫大约藏有匏器几百件,流入民间的倒是很少。

    所以说,现在的收藏家和玩家都很难收集到清中期的匏器。

    这也随之而产生了一种怪现象。

    那就是收藏匏器的人很少,在收藏界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但是一旦有清中期的匏器出现在市场上,拿立即会称为焦点,引起各地收藏家的关注!

(https://www.mangg.com/id89743/4410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