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七百零一章 边地扰动

  天兴八年,大唐帝国的边地动乱此起彼伏。

  文明融合不可能一帆风顺。

  这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

  继蒙兀人之后,吐蕃和东瀛都发生了动荡。

  当初李存审一战定逻些,但吐蕃豪强们并不服气。

  吐蕃跟漠北一样,是个非常广大的地域概念,大唐不可能兼顾边边角角。

  只维持一些战略要地。

  豪强们蛰伏了几年,实力有所恢复,再度蠢蠢欲动起来。

  只不过规模不可能跟当年相比。

  佛门的贡献功不可没,汉传佛教也比当年的密宗要温和一些。

  动乱之维持在边远的山区。

  刚刚有了苗头,就被逻些军镇司都督符彦卿平定了。

  别看李存审是个军头,但教出来的几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

  无论从军从政都各有建树。

  符彦卿文武双全,十三岁便骑射上阵,极有帅才,一万蕃汉步骑两万厢军,将辽阔的高原掌控的服服帖帖。

  闲暇之时,还综合唐末战例,著兵书二册,被尚学列为教科书。

  符家后来居上,逐渐成为能与高家并立的将门。

  杨师厚、刘知俊在战场上称雄一世,不过在教育后代上,明显不济。

  刘知俊儿子虽多,但大部分是二世祖,继承了刘知俊脾气,却没继承他的本事,在长安为非作歹,被金吾卫逮捕了几次,在刑部卷宗上也是挂了名的。

  只不过都是一些争风吃醋的风流账,打砸街斗,吃了官司,但没闹出人命。

  刘家陪了金银,苦主不追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杨师厚的儿子能力也一般,武艺平平,没有立下战功,迅速淹没在军中后起之秀中。

  反而这两年辽北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李晔的极大兴趣。

  郭威的名字屡屡出现在军功簿上。

  最出名一战,率十三名斥候从五百多生女真的包围中杀出,斩首三十九级,夺马五十三头一人不伤。

  成了辽北数一数二的豪杰。

  几年间,便从斥候做到了下将军。

  一个斥候能升到将军,证明军中上升渠道没有堵塞。

  五代第一明主自然是柴荣。

  李晔反复翻看卷宗,却没见到军中有柴荣整个人。

  旋即想到这个时代,战乱提前结束,柴荣可能刚刚出生。

  军中姓柴的将领,只有柴再用和他的儿子柴克宏,这对父子堪称将门虎子,在军中名噪一时。

  二代将领都是能文能武之辈。

  与符彦卿一样,是大唐帝国重点培养的对象。

  东瀛道的混乱,则是大量武士不满源经基的妥协路线,企图以武力复兴倭国,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

  源经基的统治只维持在关东,无力约束关东之外的势力。

  特别是王审知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动辄患病卧床,命长子王延翰权知军府事。

  王延翰虽然颇通文墨,但生性暗弱,又骄奢淫逸,镇不住手下的几个弟弟,兄弟明争暗斗,让倭人找到了突破口。

  山贼海贼一起发动,劫掠港口,烧杀村舍,四国人心惶惶。

  兄弟几人全然不顾。

  倭人武士引起的骚乱也许是纤芥之疾,但另一条鳄鱼的目光却望向了他们。

  安平郡王李祎自镇平安城以来,凭借高超的手腕,收服杨氏、刘氏、李氏等人在倭国的封地,组成了一个军事联盟。

  手握东瀛最精华之地,李祎励精图治,几年间,便大有气象。

  还招收了一支倭人武士为爪牙,对南面的王家虎视眈眈。

谷</span>  李晔收到皇城司的密报,只是淡淡一笑。

  当初把他放在倭国,未尝没有这种心思。

  对李祎执着权势的精神,李晔还是相当佩服的。

  放在外面,倒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李晔从不排斥野心。

  有野心的人才会有动力。

  倭国的半壁江山留给李祎折腾也未尝不可。

  如今的李晔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看待问题。

  相对于吐蕃和东瀛,漠北的战报就不那么乐观了。

  从去年秋天开始,对蒙兀的征讨就不那么顺利。

  集合了辽西、漠北、朝廷的力量,虽然拿下了斡难河流域,但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进展。

  蒙兀人从不正面交战。

  唐军来,便纵轻骑游走。

  他们对地形的掌控远在唐军之上。

  沙漠、草原、河谷、山地,都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地广人稀的漠北,到处是藏身之地。

  四万唐军步骑撒在漠北,如同泥牛入海。

  反而蒙兀游骑动辄袭扰粮道。

  现在的情况是,击败或者驱赶蒙兀人不难,想彻底剿灭他们则不可能。

  杜晏球收复小海流域(贝尔加湖)后,便上表委婉请求退军。

  这样的战争打下去也没什么意思,稍有不慎,还有可能为贼所趁。

  李晔从其所请,在小海设坚昆军镇司,外放夏鲁奇为都督,未来准备修建一所军州,作为大唐在罗荒野(西伯利亚)的前哨站。

  以现在的生产力想开发北面的冰原肯定不可能。

  能把辽北彻底收入囊中就不错了。

  帝国日渐强盛,群臣一再催请李晔封禅泰山。

  各地动辄出现祥瑞,什么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江出大贝、海出明珠、陆生莲花之类的。

  各种歌功颂德的奏表雪片一样飞入长安。

  李晔看的嘀笑皆非。

  人老了,精力难免有所不济,也不想太折腾。

  万一路上出个什么事,搞不好又闹出幺蛾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马屁听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自古糖衣炮弹比刀枪的威力还大。

  大唐帝国宜静不宜动。

  李晔治国外儒内法,实事求是,人心中自然有杆秤,没必要去跟老天爷装十三。

  而且泰山封禅不是简单的爬个山就完了,长安公卿,天子禁军,呼啦啦的几万甚至十几万人往东跑,不仅消耗国库,还折腾地方。

  有这个钱,还不如多修几条路,多建几座桥,多挖几条运河。

  李晔只在尚学办了个祭天仪式,过过场面就算了。

  政事堂的文官们大为不满,一致认为皇帝太抠门。

  不过在李晔的坚持下,也就只能这样了。

  皇帝行不行,自有天下人悠悠之口评断。

  宋真宗签了个澶渊之盟,喜滋滋的跑去泰山封禅,结果直接把泰山的档次拉低了,后代帝王再也没有封禅之举。

(https://www.mangg.com/id88528/7239160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