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四十五节 合作

?    邓名并没有给张长庚做出详细的建议,由于对方是满清的高官,相对比本人更能摸清清廷的心思,他只是应用一个故事协助张长庚和周培公开拓一下思绪。//网无弹窗更新快//讲完这个故预先,邓名就笼统地说了个思绪,张长庚可以向清廷报告武昌城破在即,建议放弃武昌,清廷一定不会赞同,这样未来只需能守住城池,清廷大概也不会关心钱花了多少。

  

      张长庚的想法也相似,他立刻派人送八百里加急去beijing,再次宣称武昌危如累卵,邓名带领夔东明军全军来攻武昌。本来邓名就有二十多万人,由于胡全才延续损兵折将,明军裹挟百姓,如今邓名麾下曾经有流寇七、八十万了。张长庚向清廷央求紧急援军,最好一次就派来十万大军才好,由于武昌的兵马曾经被胡全才丢了个一干二净,张长庚指名道姓地要清廷调东北平西王回师,假设吴三桂真实调不动,那张长庚希望清廷派赵良栋、张勇这两个有名的绿营将领来湖广增援他。

  

      张长庚写这封奏章的时分,就没指望着朝廷能赞同。

  

      从钟祥败归后,张长庚立刻就用急件向beijing求援,但这时beijing哪里还顾得上武昌,南京那边告急信件如雪花般地每ri送来好几封,说郑军曾经末尾溯江而上,镇江惨败导致整个东南人心惶惶,大批州府曾经不听南京调遣。

  

      武昌即使丢失,明军也不过是打通了向江西的路,等攻下了南昌才能要挟东南财赋重地,如今郑成功兵锋直指南京,轻重缓急了如指掌。看到张长庚的求援信后,beijing当天就用急信答复他,暂时授予张长庚代理湖广总督衙门的权益,要他恪失职守,为朝廷出力,允许他用一切能够的手腕组织兵力保卫武昌。但张长庚要的援兵是一个也没有,在邓名刚刚攻入襄阳等地时,河南绿营还接到警戒命令,随时预备南下援助胡全才,但顺治末尾着手亲征事宜后,beijing立刻命令河南绿营不得私自南下,而是要做好到山东随驾的预备。

  

      甚至清廷还让张长庚酌情把洞庭湖、荆门水师派一部分去南京,由于beijing觉得武昌只需据守城池就可以了,水师还是应该到南京附近去,不但可以协助南京守军,更可以在未来协助顺治的亲征大军渡过长江。

  

      发走了给朝廷的再次求援信后,张长庚大笔一挥,就把汉水下游、江陵、夷陵一带的不少土匪、水贼团伙的首领提升为游击、参将,在根本不经别人赞同的状况下给这些人加官进爵,张长庚随后下令这些新晋将领立刻向他们周围的明军发起防御。

  

      这命令一式两份,一份发给清廷报备,一份立刻就送去了邓名营中,就是没想起来给那些清军的游击、参将们送去一份。

  

      “这些人名有的我仿佛听说过,有的根本就是闻所未闻。”李来亨拿着周培公送来的满清将领名单,拼命回想也就想起来一两个,仿佛是以前手下去清廷控制区走私时打过交道:“都是拦路抢x劫的山贼水匪,多则有个几十个手下,少则十余个,不值一提。”

  

      “还请虎帅出动大军,把他们尽数歼灭。”周培公向李来亨说道:“这些匪徒为祸一方,虎帅这也是助纣为虐啊。”

  

      这些土匪都是地方捕快、衙役的敌手,张长庚这几天天翻遍了多年来地方衙门的报告,总算搜出了这么一批积年轻贼来。其中实力最大的一伙儿水贼大概有近百个手下,拥有十几条渔船,在洞庭湖里抢x劫,虽然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在清军洞庭湖水师的眼皮底下,可清军从来也不会思索出动军队去予以歼灭。这支兵力最微弱的水贼去年武力拒捕时,还将三个岳州捕快打伤,其中一人重伤不治。见这股水贼实力如此雄厚,张长庚对他们的首领也是刮目相看,授给他一个岳州副将的头衔,向清廷报告该人乃是地方上的豪强,党羽五千余人,招安此人让他在明军背后出击,定能迫使邓名主力回师。

  

      听说了对方的实力后,李来亨不以为然地说道:“本将派两条战船,百来个人就能把他歼灭了,何须大军?”

  

      “虎帅不可大意啊……”周培公也知道别说派一百个兵士去,就是派二十个全部武装的兵士去,都能把这帮水贼打得满地找牙,不过若是被这股水贼逃走了,那未来张长庚岂不是真要认下这个副将?而且李来亨不出动大军怎样能证明该副将的弱小军力呢?

  

      “巡抚大人曾经下令拨给这位副将白银十万两,粮草三万石、五千匹布,要他们务必在贵军背后闹出动静来……这是巡抚大人给这位副将刚刻好的铜印。”周培公把一颗印章交给邓名,并告知银船、粮船的联络方式与暗号:“提督派人化装成这位副将,把银两取走,用这个印章签署实收,这样巡抚大人也好下账。”

  

      “粮食和布匹巡抚大人打算折算多少银子?”邓名把铜章接了过去。

  

      “就三万两吧,船就送给提督了。”周培公立刻报价。

  

      “成交。”邓名没有讨价,一口答应上去。

  

      “那这位副将?”周培公指着印章,再次确认道。

  

      “就劳烦李将军派一员得力的干将去吧,”邓名当着周培公的面,对李来亨说道:“不能让他跑了。”

  

      “他还不知道本人是岳州副将吧?”李来亨讯问道。

  

      “当然不知道。”周培公拍着胸脯保证。

  

      “那他跑不了,我这就派我的水营游击去岳州。”李来亨决计十足地向邓名和周培公保证:“带上二十条船,一千兵士,三天之内就把这贼的首级取下,党羽一个也跑不了。”

  

      “不着急,渐渐打,若是虎帅的手下败上一两阵,那巡抚大人也可以发犒赏了。”周培公再次强调道:“就是犒赏也不可劫夺,都要用这印章签实收。”

  

      “还有钟祥、襄阳两府,巡抚大人也委任了一批将官,需求提督前去与他们交兵。”张长庚此时还在加班加点地刻印章,刻好后如今总督衙门留底,然后就可以送来邓名军中了。

  

      “没成绩。”邓名心想刘体纯、贺珍他们曾经回去了,不过这事当然不能对周培公说,歼灭十几个山贼、土匪,李来亨随意派个将领去就能办妥了:“把他们的人名交给我,我就让贺帅他们去歼灭。”

  

      ……

  

      张长庚发现东南的形势变得越来越危殆,据南京的邸报说,张煌言的先头部队曾经越过南京,向江西下游进发了。由于镇江之战后风势突然变小,郑军无法扬帆逆流而上,只能靠丁壮拖拽海船,这幸运地大大减缓了郑军向南京推进的速度,但南京方面以为郑成功兵抵城下也就是几天之内的事情。

  

      如今武昌周围打得如火如荼,张长庚持续每ri两封地向beijing告急,同时将本人不惜成本地收买地方豪强、匪帮与明军交兵的策略告知朝廷。张长庚表示本人会尽力争取工夫,但同时判别这些土豪很难长期与明军的几十万大军抗衡,只能起到争取工夫的作用罢了,关键还是朝廷要迅速地给湖广发来援军。

  

      如今长江、汉水处处激战,张长庚留意到刘体纯、袁宗第、贺珍等人迟迟未到,李来亨也调走了一部分兵力,种种迹象表明邓名还是遵守协议的,这让张长庚松了一口吻。不管送去布匹还是粮食,邓名都按照非常之一返还给张长庚黄金,对方重诺守信的表现让张长庚对邓名的好感大增。而且更让张长庚称心的是,邓名在接到本人的去信后,就发布告湖广官吏公开信,在信中承认是他率兵偷袭清军营地,把胡全才击杀在大帐中。这封公开信还宣称在胡全才大营里缴获了白银二百万两,给张长庚制造假账提供方便,未来张长庚可以把一部分消逝不见的藩银说成是胡全才私下挪用的。

  

      随着牵连渐广,湖南巡抚需求收买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外面的人可以让邓名帮忙灭口,但他总不能放明军进城到湖广总督衙门来行凶。一末尾张长庚何乐不为地本人出银子给邓名,但才协作了两次,湖南巡抚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他打算让周培公再去与邓名谈判,让对方再让一成出来,作为知情人的封口费,由张长庚来担任支配。

  

      来自城外的压力渐小,张长庚决计对武昌、汉阳的富户施加一些压力了。以前他生怕这些人会与城外明军私通款曲,把城池献给邓名,所以张长庚对他们的政策也是怀柔为主。但如今张长庚本人就与邓名有秘密协议,心腹周培公天天在城内缙绅圈中宣扬绥靖主义,是当之无愧的妥协派首领,所以张巡抚对这些潜在的投诚派非常有底气。

  

      邓名的话给了张巡抚不少启示,他决议对这些富户也采用掀房顶的策略。

  

      把富户们召集来当前,张长庚首先指出场面非常险峻,而且还在不断加剧:明军势大,他委任的多路将帅都被李来亨、刘体纯、贺珍等人击破(其实都是李来亨),武昌的藩银都被胡全才挪用,如今将士们有心杀贼,但湖广总督衙门曾经连饭菜银都拿不出来了。

  

      在这样的情势下,张长庚断定汉阳、武昌难以据守,末尾大谈焦土作战的重要意义。张长庚表示为了圣上的一致大业、为了避免明军从武昌缴获大量物资、也是为了王师未来的反攻,武昌的居民必须撤离,转移到更安全的湖南去,而张巡抚本人会带领官兵坐镇武昌,与明军停止殊死巷战。在城池行将失守的时分,张巡抚会放火烧城,以保证明军一无所获。

  

      与会者无不听得呆若木鸡,张巡抚的焦土作战听上去像是汉末董卓在洛阳玩的那一手,洛阳富户后来的下场仿佛也相当的不妙。不过张巡抚一扫尾就把皇上抬出来了,谁敢反对焦土政策就是和皇上过不去、就是和大清的一致伟业作对。眼看张巡抚曾经抢占了道德制高点,正在疯狂地向众人扫she,大家不能强攻只好智取,纷纷称赞张巡抚运筹帷幄,如今明军背后层出不穷的sao扰曾经起到很大作用,看起来短期之内邓名匪帮断然无法防御汉阳、武昌。

  

      有聪明人曾经听出了张巡抚的画外之音,就带头提议捐金助饷,不是胡全才把藩银都挪用了所以无法据守了吗?那么大家再出钱出力,把藩库填上不就得了嘛。

  

      但张巡抚连连摇头,表示根据他的计算,据守武昌、汉阳不失,至少也要破费六百万两银子,需求打造兵器、奖励士卒、需求消耗粮草。从地方上抽调这么多资源不容易,缙绅捐赠起来也很困难,所以还是尽早实施焦土作战比较好。

  

      吸取了胡全才的经验,张长庚对本地武昌兵非常优容,曾经暗示本地官兵只需拿到钱就给他们发双饷,而且军属不必强迫搬迁,至于外地客兵,当然也会得到双饷待遇。背地里更向官兵们保证:未来若是明军攻城,也绝不强迫他们死守武昌。

  

      得到了双饷的保证后,这些军队就在张巡抚背后给他摇旗呼吁,表示坚决支持巡抚大人的焦土作战,誓与大武昌共存亡。

  

      武昌的缙绅中最有权利的一批,比如那个马军提督的老泰山,对张巡抚的算盘清楚得很,但大部分富户、尤其是商人则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此事到底会如何收场。得知张巡抚开出六百万的价码后,这些富商更是哭天喊地,表示就算破家为国也只能掏出个非常之一。

  

      张巡抚根本懒得和他们废话,第二天就末尾强迫搬迁富户去长沙,看到兵士冲进门口后,这几个被选中的富户二话不说就交纳了让张巡抚称心的钱粮,然后被表彰为义士,允许他们留上去和巡抚大人一同,与武昌共存亡。

  

      其他的商行、货栈都是照此办理,这也是张长庚在学习邓名的成功阅历,当初他想拖延工夫不交银子,邓名就明白表示会持续举动直到要求被满足,预先张长庚感觉这是行之有效的要挟手腕,马上活学活用到了富商身上。

  

      但张长庚的举动也有其弊端,第二天周培公跑去和邓名谈判时,对方拒绝了湖南巡抚再要一成的要求,经过一番讨价讨价最后只赞同把回扣提高到一成五,邓名的谈判杀手锏就是一批隐去姓名的书信。这些书信都是武昌缙绅写给邓名的,他们在信中纷纷要求邓名火速攻城,把甘为鞑清走卒的张长庚碎尸万段,以平民愤。

  

      早晨周培公带着邓名的金子和这个音讯来见张长庚,后者听后长吁一口吻:“幸而本官曾经和邓提督有了默契,不然还真会被这些刁民害了。”

  

      “邓提督的意思是,从有钱人家拿走他用来买小妾的银子没成绩,但不关键的百姓家破人亡。”周培公同时还带来了邓名的这个要求。

  

      “这个本官当然知道,本官又不是胡总督。”张长庚知道这是邓名的仁心又末尾发作了,不过没关系,反正普通百姓身上也榨不出油水来,如今对于邓名这个人,张长庚感觉越来越看不懂了,有时心计深沉的连他这个曾周游数省的老头子都没法比。

  

      “大人有没有想过用盔甲和兵器去邓提督那里折算银两?”周培公问道,他向张长庚指出,如今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敌后义勇军还在与明军“激战”,除了发军饷、犒赏和粮草外,也应该给这些部队送去盔甲和兵器才是。而且周培公还进一步指出,盔甲这东西属于可消费物资,武昌、汉阳有不少工匠,城内也有生铁可以立刻打造兵器,这些兵器的造价完全是张长庚说了算,明明打造了五套可以说只要一套,剩下的四套都卖给邓名。

  

      “这个不妥。”张长庚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成绩,但是他担心明军会用他给的装备来攻打武昌,那他可就是搬起石头砸了本人的脚了,赚钱固然重要,但是假设连巡抚都丢了,那当前还怎样挣钱呢?假设能登上总督宝座,还愁未来没法与邓名做生意么?

  

      “大人过虑了,”周培公笑道:“大人还以为邓提督会攻打武昌么?要是他心里还有一点儿这个心思,明天就不会把那些信给先生看了。要是攻下武昌,他除非洗城否则一样拿不到钱,而这个会影响他的中兴大业的。”

  

      周培公提示张长庚,如今抽调湖广各地的物资来武昌只需求张长庚的一纸调令,在张巡抚抛出焦土作战实际后,如今总督衙门没有人再对他抽调地方物资一事说三道四;如今明军在外,清军在内,张长庚也可以哑口无言地征收捐税,他与邓名配合得是那么的默契,假设赶走了张长庚,邓名纯属给本人找费事。

  

      “如今野廷的留意力全在南京,等南京那边的事情一了,朝廷就会重新留意武昌这里的动静,到时分大人还能不能这样一手遮天可就不好说了。”周培公见张长庚曾经心动,就趁热打铁,让对方明白这钱若是不立刻挣到手,那未来就未必还有这时机了。

  

      “唔。”张长庚听得连连点头,就赞同了。

  

      “大人。”和邓名正面交锋多次,周培公的才能也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他见张长庚这么直爽就答应了,赶紧提示道:“盔甲乃军国之器,可以趁机抬价,多要一成,以两成五结算。”

  

      “不错,不错。”张长庚豁然开朗,由衷地称赞了一句:“你真是我的子房啊。”

  

      ……

  

      周培公早晨回到家,妻子替他脱去外罩,见丈夫几ri上去曾经瘦了一大圈,不由心疼:“相公为国cao劳,辛劳了。”

  

      “是啊。”周培公如今每ri反复奔波,感觉本人都快累散架了,他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大叠子地契、买卖书,交到妻子手中,吩咐道:“细心收好,莫要叫人看见。”

  

      “啊。”周夫人才草草扫了一眼手中的地契,就惊呼出声,这些地契上全是家乡荆门的田土,不是零星几块,而是连阡接陌的良田,周夫人看到除了地契还有房契。有几个买卖的原主周夫人也知道,都是家乡那边节省持家的良绅而不是败家子,其中一笔买卖书上就是上百亩的转手,周夫人一看名字就知道:想把这些人的地买到手,需求多花很多银子。再一细看契书,果真,购田的金额高得根本不是周家能承受的,而且周夫人知道丈夫根本没有从家里拿过钱。

  

      “不要多问!”周培公不等妻子反问就抢先说道:“快些睡吧,明ri一早为夫还要出门。”

  

      “嗯。”贤惠的周夫人立刻压下了本人的猎奇心,普通帮丈夫宽衣,一边问起别的事:“明天陈家兄弟俩一同来了。”

  

      “何事?”如今大家都知道周培公是张长庚面前的红人,因此每ri来周府打探音讯的人纷至沓来。

  

      “他们想打探一下巡抚大人还想要多少钱才够。”

  

      “为夫也不知道。”周培公答道。

  

      “妾身嫁去李家的那个表妹明天也来了,她相公担心城外的产业,想问问明军大概何时会防御汉阳。”

  

      “我不知道。”周培公一边除去鞋袜,一边头也不抬地说道。

  

      “方家老伯派儿子送来一坛酒,他不是在船行里有股份吗,所以想搞清到底汉水何时能通行,明军兵舰可多。”

  

      “不知道。”周培公撩开被子,钻出来躺下,称心地长叹了一声,又对妻子炫耀道:“明天巡抚大人又夸奖我了,说未来湖南除了长沙府,其他各府随我挑一个,贤妻觉得哪个府为好?”

  

      “真的?”周夫人非常高兴,这是张长庚第二次许愿要给她丈夫一个知府的地位了,不过周夫人也有些担忧:“等明军退兵后,巡抚大人不会反悔吧?”

  

      “哈哈,相对不会。”周培公放声大笑。

  

      “为何?”周夫人有些不安地问道。

  

      “由于知道的太多了。”

  

      -----

  

      明天六千字,各位读者冤家新年高兴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5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