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二十八节 借刀

?    在总督衙门的催逼下,那些公认水性好的兵丁都被带到江边去,身上系一条绳子往水里扎,把绳子系在沉船上。//访问网下载txt小说//当天武昌、汉阳片面动员,在拆除铁链、清算木桩的同时,大批壮丁被集合在长江两岸,配合水师一同拖动沉船。

  

      这次动员规模绝后,为了达到目的胡全才让军队出动,逼着城内和四郊的百姓出工出力。面对清兵明晃晃的大刀,不只是普通百姓,就连缙绅们也不得不交出家丁去江边效能——如今湖广总督曾经气急败坏,谁也不敢去招惹他的霉头,只不过背后都怨气冲天,骂声不绝。

  

      武昌兵和汉阳兵曾经折腾好多天了,不满尤其严重,为了洗脱丢城失土的大罪,胡全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幸而还有不少从外地调来的兵士,对胡总督没有太多的反感,可是他们趁乱在武昌、汉阳偷鸡摸狗,挨家挨户敲诈讹诈老百姓。只需不折腾得太过火,胡全才只好对这些行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胡总督觉得带武昌兵和汉阳兵去打仗不太放心,担心背后有人射来黑箭。若是本地兵与各地援军闹矛盾、发生火并也是费事,胡全才就打算让本地兵守城,带着其它各地的援兵出击钟祥。

  

      合理满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分,一个总督幕府的同僚跑到周培公的家,一见到主人就喊道:“山西佬要我们明天跟着他一同去钟祥打仗。”

  

      这个同僚是个汉阳人,气哼哼地坐在客厅里。本来这时分幕僚们应该在各处监视工作,充当总督大人的眼线,但本地的幕僚好多都怠工了。这个汉阳人扫了周府一眼,问道:“你被讨走了几个小厮?要走了多少银子?”

  

      明天有几个操着湖南口音的大兵离开周府,强行拉走了两个周培公家里的男仆。周培公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心思,还塞给为首的军官五两银子。拿了银子、喝了周府的茶后,这几个湖南兵就带着两个男仆高高兴兴地走了。看到周培公是个功名在身的缙绅,这几个兵士倒也没有太放肆。出门后在周府门口贴上了一张黄纸条,其他兵丁看到就知道,这家曾经照应总督衙门的召唤出过力了。

  

      “哼,山西佬招来的这帮丘八!”听完周培公的叙说,主人把茶碗往桌面上重重一放,愤愤地说道。

  

      虽然缙绅们未来可以向当官的熟人、老乡诉苦,设法向朝廷弹劾胡全才,不过眼下胡总督的势力还是大伙儿惹不起的。

  

      这个幕客对周培公说道:“兵法曰:不因怒兴兵。山西佬被邓名折腾得灰头土脸,气急败坏想找回场子,我看他多半讨不到好!再者,他打听到邓名乃是弘光之后,就想抓住邓名向朝廷邀功,这不就是兵法上所说的百里趋利嘛?我看此次出兵凶多吉少,我不想跟着去了,我就说我生病了。”

  

      “这样做不妥。”周培公觉得对方是同事的同僚,又来向本人问计,就说道:“我在总督大人身边好几年了,总督大人好似袁绍,外宽而内忌。由于不看好他出兵所以你才称病,总督大人岂会看不出来?此一战总督大人假设夺回钟祥还好,若是真的失败归来,非要拿你出气不可。总督大人是袁绍,你就要做田丰吗?我觉得不但要跟着出征,而且要盛赞总督的兵法韬略了得,预料此战必胜。这样未来就是打败了,总督大人也不好意思和我们这些看好他的人过不去。”

  

      经周培公这么一说,那个同僚豁然开朗,细心一揣摩,惊得背后出了一层冷汗。他顾不得再与周培公唠叨,起身告辞道:“多谢贤弟赐教。愚兄这就回家收拾行装,随时预备与山西佬一同出发。”

  

      对方这种感激涕零的态度让周培公感到非常得意。除了这个人以外,还有好几个同僚也都一样的思虑不周,周培公也提示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感激。

  

      这两天武昌城内的情势很紧张,人心惶惶,周培公私下也有些不安,唯恐胡全才找本人的费事。郝摇旗、刘体纯等夔东将领的兵马加在一同也不太多,远远无法和云集武昌的两湖绿营相比,周培公估量明军得到音讯当前多半会自行退去,所以打算在胡总督鞍前马后多卖力气,挽回一些不好的印象。

  

      河道里堵了那么多石头、铁索、木桩,无论总督衙门如何三令五申,一天的工夫也疏浚不了。胡全才估量钟祥那边的明军很快也会得到音讯。假设朝廷对邓名的影响足够注重的话,那么收复钟祥就是一桩功劳,可以将功折罪。要是再擒获小福王手下的几个将领,那就更好不过。

  

      于是胡全才就把李世勋召来。李世勋本来属于川军系统,多年前胡全才在汉中任上的时分,李世勋和如今的重庆守将王明德一同投诚了胡全才。李世勋后来驻扎在常德,得知武昌有紧急警报后,急忙统帅本部兵马赶来护卫总督大人。由于驻地距离武昌较近,李世勋的人马早早就赶到,到如今将士们曾经得到比较充分的休息。

  

      为了鼓舞主力部队的士气,胡全才明天把城里富户聚集的城区交给他们,让他们去征丁。李世勋分到的是一块有大量缙绅寓居的城区,他的兵丁张牙舞爪,挨家挨户地讨要银两,播种颇丰,如今士气振奋,一个个摩拳擦掌,纷纷嚷叫着要为湖广总督出力。

  

      胡全才让李世勋先行一步出发,为大军开路,同时侦探沿途状况。如今武昌方面得知安陆府的明军兵力分散,守卫钟祥的兵力非常薄弱。胡全才任命李世勋为先锋,除了他的本部兵马,又把夷陵等地前来驰援的兵士也交给他一部分,这样李世勋麾下兵力上万,披甲兵也有四千多人。

  

      “若是敌人有备,就要慎重行事。”虽然胡全才希望李世勋可以奇袭成功,趁着明军不备取得较大战果,但汉阳的动静这么大,很难阐明军是不是曾经得了音讯。估量明军还来不及立刻聚集起来,构成对李世勋的严重要挟。胡全才让李世勋早走一天,若是发现明军曾经警戒,就不要贪功冒进,只需为大军做好侦查工作就行。

  

      李世勋大声领命。他也想取得功劳,更上一层楼。从侦查的结果来看,偷袭钟祥的能够性还是很大的。即使明军收拢了部队,李世勋手握一万大军,距离身后的主力没有多远,想自保还是很容易的。

  

      “兵贵神速,此外就是要擅长保密。”胡全才对李世勋很看重,诲人不倦地交代道:“你带领部下出发时,不要对手下说是充当大军的先锋,只说是去下游监工,监视疏浚河道的工作。等到分开汉阳当前再对部将们挑明,以免这里人多口杂泄露了风声。”

  

      胡全才让总督衙门的官员全力配合李世勋,把大量的粮草和牲口立刻运到他的营中,再帮他找一批熟习安陆府地形的兵士当导游。

  

      ……

  

      武昌城南,提督武昌马军的将领正坐在本人的营帐中心花怒放。

  

      昨天早晨有几个亲戚、冤家找到营帐里向本人诉苦,说是总督大人让外地兵协助征丁,这些兵士骚扰民宅,敲诈讹诈。亲朋们希望马军提督可以帮忙说说情,要是能派两个兵士保护他们的家宅安全当然是最好了。

  

      不过这种要求超过了马军提督的才能。

  

      总督大人曾经明令要他老老实实地呆在营内不得外出,马军提督能做的只要派几个兵回去给本人家站岗。谁都知道,湖广总督此举是为了停息外地援军的怨气,好让他们在出征钟祥的时分出力。武昌毕竟是湖广总督的驻地,胡全才也不会让外地兵闹得太过火,敲诈点银子、沾点便宜也就到头了。

  

      “家主的岳老爷来了。”一个家丁慌镇静张地跑出去报告

  

      “我泰山又派人来了?”马军提督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昨天湖广总督末尾征兵,岳父家就派管家前来,找马军提督要几个兵士去充数。提督好说歹说,才把一脸绝望的管家送出了军营。他估量等到回家的时分一定要被媳妇抱怨,说他没有尽到半子之责。怎样昨天好不容易才送走,明天又来了?

  

      “不是,是岳老爷亲身来了!”家丁道。

  

      马军提督闻言大惊,赶紧跑出帐外迎接,把勃然大怒的老丈人请进中军帐。进了帐篷后,马军提督大礼拜倒,口称:“小婿拜见泰山大人。”

  

      “快起来,找你有正事。”老泰山口齿模糊地叫道,等不及女婿叩头。

  

      马军提督抬起头,老丈人揭开捂在左面颊上的布罩,只见整个腮帮子都肿胀起来,显然是被人打了。

  

      “谁敢对泰山大人无礼!”马军提督见状非常生气。

  

      岳父是武昌的缙绅首领,人脉也是相当了得。马军提督是新朝肇造的武人,地位比较高,所以才结下这门亲事,要是放在前朝末年,绝不敢妄想娶一位缙绅家的小姐。马军提督讨了这位小姐后心称心足,对妻子百依百顺,对岳父也非常恭敬。

  

      “是李世勋那贼的兵!”岳父恨恨地说道。

  

      明天早上李世勋的手下到岳父的府上打秋风,拿了银子还不肯走,居然指着一个丫鬟,说她看上去像个逃窜的贼人家眷。马军提督的小舅子与兵士实际,被兵士拿棍子打了,岳父大人过去保护儿子,也被扇了一耳光,把半边脸都打肿了。兵士们没能得逞,恼羞成怒,临走时在庭院里乒乓一通砸。

  

      马军提督听完之后一蹦三尺高,嚷嚷着要去李世勋那里讨个说法,要对方把犯事的罪兵交出来。不过片刻后,马军提督本人就泻气了。如今武昌兵都不太受待见,钟祥获释的俘虏有家不能回,还处于被监视中。

  

      外地赶来武昌的军队如今是湖广总督的依托,马军提督知道李世勋在胡全才心目中的分量,他找上门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马军提督的岳父冷眼旁观,看见女婿满脸懊丧的表情,突然出声问道:“贤婿可有相对信得过的手下?”

  

      “当然。”马军提督不假思索地随口答道。接着就猛醒过去,急忙凑到岳父跟前,小声问道:“泰山大人要做什么?”

  

      “我这里有封信。”岳父从怀里摸出一封信来,是一封匿名信。四顾无人,在女婿耳边轻声说道:“山西佬要让李世勋当前锋去偷袭钟祥府城。这封信里写有山西佬的方案和李贼麾下的兵力,贤婿有没有得力的死士,能把这封信送去那边?”

  

      “这……”马军提督震惊不已,相比他的方案,岳父的方案显然更安全,只需把这件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觉,那可比提督本人公开去找李世勋的费事要好,没人知道当然也不会有罪了。而且成功的把握也要大得多,听说那个小福王可不是好惹的,收拾李世勋想必不在话下。

  

      如今马军提督担心的是,岳父手中的情报能否牢靠,是如何得来的,万一未来发现是军情泄漏导致明军有备的话,湖广总督很能够会展开排查,情报提供者能否能讳莫如深呢?

  

      “是你那连襟拿来的。”得知这个女婿的担忧后,岳父一句话就让马军提督放心上去:“刚才总督幕府里一切的幕僚都帮着筹备出征事宜,只需你这里不出漏子,就不会有人知道是我们翁婿传出去的。”

  

      “泰山大人虽然放心。”既然是那个在总督衙门当幕僚的连襟拿回来的情报,马军提督登时胆子一壮,伸手把信接了过去,向岳父保证道:“小婿这就派一个得力之人送去钟祥。泰山大人虽然放心,这个人胆大心细,一定不会出事。而且他的命还是小婿救下的,就算失手也绝不会出卖小婿。”

  

      ……

  

      钟祥。

  

      邓名翻看信函时,贺珍正在一旁讯问从前线前往的探哨。

  

      郝摇旗此时曾经把物资运回房县,贺珍本来也打算这么做,但才回到钟祥就突然得到急报,前线的探子发现汉水下游的清军出现反常行为。

  

      探子向钟祥的明军将领报告说,他们发现清军突然末尾大张旗鼓地疏浚河道。正常状况下,假设只要这么一个报告,邓名和贺珍对清军的举动还难以判别,不知道胡全才到底有什么图谋。但是随后就有几个使者先后悄然离开通军大营中,送来了几封匿名信。

  

      这些使者都自称是普通百姓,是受心胸大明的义士所托前来报信,这些义士报效朝廷不图封赏报答,因此都是匿名信使者也不肯泄漏他们身份。话虽如此,但又好几个使者一看就是当兵的,有一个人见到邓名时还习气性地行军礼,姿态也做得极端标准。

  

      送来的匿名信内容不完全相反,但有一个意思却是分歧的,这些匿名的义士们众口一词地正告明军,胡全才那个山西佬要出兵攻打钟祥,万万不可不屑一顾。

  

      最复杂的信中也就是这么一句话,举动工夫、兵力一概没有;而最详细的一封,则逐条叙说了胡全才的方案,告诉明军充任前锋的是驻守常德的李世勋,此人携带的军粮以及手下的披甲兵数目也准确到了个位数。

  

      “什么心胸朝廷的义士?都是武昌府、汉阳府的缙绅!”听邓名念了这几封匿名信的内容后,贺珍断言道。

  

      这些信件中有两封特别重要,其中一封自然是那封列出李世勋的兵力和军粮数目的,另一封则把李世勋的举动道路和出发工夫告诉了邓名。

  

      “这两封信的主人,一定在湖广总督衙门里有熟人。”听邓名说完两份信的内容后,贺珍猜测道:“写信的缙绅,并不打算投靠我们,他们只不过是和胡全才有仇,或许和李世勋有仇,想要借刀杀人。”

  

      “没错。”邓名点点头,既然这些信的主人显然并不想从明军这里取得报答,那邓名也不强求,下令用好酒好肉招待这些使者,并赏给每个送信人一些银两。

  

      即使信上没有太多的内容,只需匿名信的主人可以派出牢靠的使者,可以经过沿途的清军关卡,把这封信送到钟祥来,就阐明信的主人拥有充足的财力和普遍的人脉。这种实力绝不是平头百姓、普通富户甚至商人可以拥有的,这只要湖广的缙绅士人才能做到。

  

      邓名记得刘体纯、袁宗第他们都曾说过,数年前李定国在湖广转战,对清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可以保持自动防御的才能,就是由于深得缙绅的支持。而随着洪承畴出任五省经略后,湖广缙绅和李定国的关系日益疏远,变得越来越差,最后李定国完全丧失了情报上的优势,明军和清军也进入了对峙阶段。

  

      看着手中的这些信件,邓名感到这是一个好兆头。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