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二十二节 殿下

?    汉阳总兵战死后,很快钟祥府的衙门也被明军攻破,知府、知县被杀。//访问网下载txt小说//[]逃去城东的武昌兵走投无路,大部分也向明军投诚。

  

      整场战役中只要为数不多人得以逃到城墙外面,由于袁宗第在城南部署的防线非常严密,所以成功逃离明军包围圈的清兵寥寥无几。听说只要两个清兵跑得奇快无比,正好他俩在明军没布置马匹的地段包围,明军步兵拼命追逐,也没能把这两个飞毛腿抓住。

  

      刘体纯攻破府衙后与大家成功会师。由于他对钟祥清军状况的判别严重失误,形成了长达一个时辰的豁口危机。得知了豁口处阅历的险情后,刘体纯气得想去踢汉阳总兵一脚,他大声骂道:“这厮手里差不多有六千甲士了,有这么多人还堵什么城门?怎样不出城外扎营啊。”

  

      邓名安慰他道:“这样也好,若是鞑子驻扎在城外,不把他们打回去我们也不敢炸城墙。打垮他们恐怕得花十天半月吧?他们不堵城门,也不会两个多时辰就被我们一锅端了。”

  

      从攻破郧阳末尾,刘体纯等人的军力就急剧收缩,沿途几仗缴获颇丰,到达钟祥城前的时分,夔东四将手中的甲兵曾经从出战时的六千人增长到八千多人。钟祥一战后,明军的甲兵曾经高达近一万四千。

  

      取得物资总量最多的当然是郝摇旗,毕竟这次他出兵最多;不过若论实力增长的比例,则无人能和袁宗第相比,本来战前大家都说好要多分一点给袁宗第,如今他分到了两千副盔甲和武器。从大昌带出来的辅兵差不多全变成了披甲兵,而如今搬运物资的辅兵主力曾经是分到的俘虏和暂时招募的百姓了。

  

      在钟祥缴获了大批武昌军的装备,这批盔甲、武器的质量比以前的还要好。和以往一样,邓名并没有参与分装备和俘虏。

  

      由于邓名答应了不杀俘虏,所以刘体纯等人也不打算让邓名为难,他们把亲兵营剩下的几百名兵士分成四份,每人领走一份,带回各自的军中监视起来。

  

      “若是提督要打武昌,这些亲兵和武昌兵都很好用,”随着邓名自称江南提督ri久,亲卫和夔东将领对他的称呼也在渐渐改变,袁宗第说道:“若是提督不打算拿下武昌,那这些亲兵就是大军的负担。”

  

      在郧阳等地俘虏的清军披甲兵都经过了细心的鉴别,凡是没有家室的单身汉,又的确有些力气或是有其它过人之处,夔东众将能够会当作战兵来用;而那些有家庭、有妻小的披甲兵,夔东众将就会拿走他们的盔甲,把这些俘虏编入壮丁队,当作辅兵运用。

  

      即使是搬运物资的辅兵,也分成牢靠的和不牢靠的两种。那些又有家庭、又从来没有分开过出生地附近的清兵俘虏是最不牢靠的,这些人既不会在明军防御的时分何乐不为地一同行进,也不情愿在明军撤离的时分,跟着前往夔东基地,他们只想留在本人的家乡附近。只要在明军决计长期占领郧阳、襄阳等地时,才不用太担心这些人开小差。

  

      至于这次被俘的大批武昌兵,其中一部分是跟着汉阳总兵身经百战的旧部,这些人在夔东众将眼里最风险,相对不值得信任,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战死了;还有一部分是从湖北各地选拔出来的jing兵,这些人只需还没有在武昌安家,就可以一用,夔东众将知道这种人普通都是为了挣军功、吃军粮不在乎远走家乡的,这部分俘虏很快就被刘体纯他们瓜分一空,不少都编入到战兵队列;剩下那些在武昌有家庭的兵士就比较费事了,假设持续防御武昌的话,这些兵士为了夺还家室也许会奋勇作战,但假设明军撤离,他们一定也会逃跑。

  

      “虽然提督答应不杀俘虏,可是他们也没有多少人,把他们围起来,杀了就没费事了。”袁宗第觉得邓名答应汉阳总兵答应得太快了,这些亲兵营幸存的军官多是跟随总兵多年的旧部,亲兵们往常也遭到较好的待遇,而且在武昌根本都有家庭,按照夔东众将的标准,这几百个人是最风险的一批人,当初不承受他们投诚才是最好的处置方法。

  

      “都是汉家儿郎,鞑子要杀,我们本人也要杀?”邓名冲着袁宗第摇摇头。

  

      “提督觉得他们是汉家子,他们本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可是都何乐不为地剃头了。”袁宗第提出一个折衷的办法:“干脆持续防御武昌,我们在军中放出这个风声,这样武昌兵就会死心塌地跟着我们了。”

  

      加上亲兵营,有家庭所累的武昌兵共有一千七百多人。袁宗第建议向武昌发起防御时,沿途就让这些武昌兵去打头阵,这样可以用武昌兵消耗湖北的清军,而且还不违犯不杀俘虏的诺言。

  

      邓名知道袁宗第的建议正是这个时代的观念。清廷那边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吴三桂攻破贵州当前,就挑选了三万多云南籍的明军俘虏,组成炮灰部队打头阵。攻下昆明后,又方案让西营的降军做前锋去追击李定国。

  

      邓名以为,承受投诚就是让敌人放下武器中止抵抗,而不是强迫对方当叛徒,俘虏和叛徒应该是两个一模一样的概念;不过在这个时代,似乎投诚和反叛是差不多的概念,不肯反叛的俘虏都会被视为拒绝投诚,成功者处死他们也没有什么心思负担。

  

      在钟祥之战前,夔东众将或许还有心持续向武昌进军,由于屡战屡胜,让夔东众将盼望得到更多的战利品;但在钟祥之战后,夔东众将曾经没有太多持续防御的愿望了,他们希望可以前往基地,消化播种的成功果实。

  

      比如袁宗第,虽然他有大批辅兵披上了缴获到的盔甲,但这些人还需求经过训练才能成为可堪大用的战役兵;出征以前,夔东众将打算搬运一些人口回本人的根据地,如今明军曾经夺取了大片的土地,这些地方的人口多得他们都搬不完;安陆府各地的军队都集中到府城钟祥并被明军消灭,如今安陆府、襄阳府曾经没有什么清军,明军可以向百姓征收往年的粮税,这也需求大量的人手才能运回夔东。[]

  

      除了经济方面的思索外,还有军事方面的顾忌。

  

      明军战兵的数量虽然急剧添加,但由于大都是由辅兵刚刚转变成战兵,所以实践军力的提升远没有表面上那么惊人;明军需求防守的地区很多,郧阳、谷城、襄阳等地都需求防备清军夺回,不然汉水的交通就会被切断,明军搬运物资和人口的工作就会变得愈加困难,大军前往夔东根据地也就要走坎坷的陆路。

  

      虽然没有公开,但夔东众将外部曾经构成分歧看法,就是该放缓脚步了,先控制住曾经占据的领土,征收秋粮,搬运人口。假设有更多的夔东明军出来,那么打武昌也可以再议,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防守而不是持续防御。

  

      听了袁宗第的解说后,邓名不置可否,又去刘体纯那里讯问他对武昌兵的看法。

  

      不出邓名所料,刘体纯以为袁宗第的方案非常不错,而且具有很大的可行xing。

  

      刘体纯觉得明军可以先造气势,扬言要拿下武昌,接着直取江西、南京,然后让俘虏的武昌兵去强攻南下道路上的城池。若是攻下了城池,外面的缴获对明军来说都是白来的;等明军末尾撤离时,这些武昌兵一定会大量逃亡,他们回去后还会是清兵,不如趁早把他们消耗掉。

  

      “若是他们真的一路顺风顺水,打到武昌城下,我们就带兵去督战,让他们持续攻打武昌城。打上去那自然是最好,打不上去就以畏敌不前的罪名把他们杀了。让清兵同室操戈,就没有人能说提督杀俘了。”

  

      刘体纯以为凭着一千七百多武昌兵一定打不下武昌,不过可以消耗掉这批俘虏就好,假设给清军形成一些损失就是额外的播种。尤其是那些亲兵营的俘虏,更要用来组成敢死队,让他们去蚁附攻城。留着他们不但每天管饭,还要分散在军中派人小心监视,防备他们作乱。

  

      “假设放了他们怎样样?”邓名试探着提出本人的想法:“让他们回去宣传我军的仁义,未来两军对垒的时分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诚。”

  

      “我军本来就非常仁义,再说,有钟祥的这些人替我们宣扬也就足够了。”刘体纯不以为然地摇头说道:“襄阳府、安陆府的俘虏我们不是都没杀么?那些情愿跟我们去夔东的,我们还帮他们搬运家小,不情愿跟我们走的我们也不强迫,我军的仁义很快就会天下出名的。”

  

      相比清军,闯营的确比较优待俘虏,不过他们优待的对象是府兵、县兵这种没有什么要挟的俘虏,武昌兵尤其是亲兵营的俘虏并不在优待的范围内。

  

      邓名不再和刘体纯议论这事,至于郝摇旗和贺珍会有什么意见,不用问就心知肚明了。钟祥之战一完毕,贺珍就急忙把武昌兵的武器、装备都收缴得一干二净。分给贺珍一部分亲兵营的俘虏,让他担任监视,听说被他派去干最重、最风险的活;而郝摇旗更干脆,明白建议邓名不要在乎什么诺言,把这些风险分子赶快都坑了,图个省心。

  

      在安陆府缴获了五十多万两白银。以前邓名从来没有要求过任何战利品,但这次他站出来表示他也应该有一份。夔东众将没有理由拒绝。首先,爆破城墙的办法是邓名拿出来的;其次,他是一军统帅,至少是名义上的;再次,汉阳总兵是邓名带人堵住的;最后,此次作战阐明邓名掌握一支部队很重要,他需求的不只仅是十几个亲卫就够了。

  

      邓名宣布要五分之一的银子,也就是十万两。这笔银子一部分要用来恩赐行将组建的部队官兵,而大部分则委托袁宗第运回奉节文安之那里。

  

      “把一切那些有家人的武昌兵都交给我吧。”邓名对四位将领说道,至于其他的俘虏目前他不需求。

  

      “提督要这些狼崽子干什么?”郝摇旗闻言急忙劝止:“无论提督如何推心置腹,这帮狼崽子都是养不熟的。”

  

      “我不打算把他们养熟,只是我本人想锻炼一下安营扎寨、排兵布阵的才能,他们都是老兵,做起来比较方便。”邓名解释道。

  

      众将照旧不放心邓名的安全,刘体纯更是强调这种招徕人心的举动风险极大,但是收效甚微。

  

      “我当然不会住在降军中,我也知道他们聚集到一同有能够肇事,所以你们每人先借给我一百名jing兵,让我可以看住他们。”

  

      众将拗不过邓名,就把武昌兵都交给了他。虽然刚过去一天,郝摇旗和贺珍就曾经整死了几个亲兵营的兵士。把这些风险的俘虏交给邓名的同时,他们每人都派来一百个全部武装的兵士,以增强安全保卫工作。

  

      经过对俘虏的盘诘,明军知道如今武昌极端充实,就算黄州府等地的清军统统集结到武昌,胡全才也凑不出一支能对明军构成较大要挟的野战部队。因此大家都急忙分散到各县,控制安陆府全境,抓紧工夫征收物资、招募胆小鬼。

  

      只要邓名老老实实地呆在钟祥城,一连两天就是训练部队。带一支比较有阅历的部队很有益处,这些兵士的军纪远好于普通的杂牌军,邓名很快就在赵天霸等人的指点下,对排兵布阵添加了不少知识。

  

      郝摇旗和贺珍此时都不在钟祥。邓名在城南搭了一个复杂的梯台,把本人的军队带到梯台下边,然后走上去给武昌兵训话。

  

      在末尾讲话前,邓名下令给每个武昌兵发一两银子。

  

      领到银子后,这些武昌兵纷纷按照以往军队里的常规,向邓名高声喝彩,赌咒发誓要水里来、火里去。不过邓名根本不信,他们以往在汉阳总兵那里拿到的益处可多太多了。

  

      “这不是军饷,”邓名知道这些人是误解了,以为本人打算把他们编组为军队,登上梯台后,邓名对面前的近两千名武昌兵说道:“这是发给你们的解散费。”

  

      台下登时一片哗然,那些担任控制降俘的明军和武昌兵一样诧异。

  

      “我没有领地,也没有税收,两天前把你们要来时的确想过要留下你们这些兵士,但经过这两天的沉思熟虑,我发现远远养不起这么多部队。与其等到发不出军饷的时分看着你们哗变,还不如如今就解散更好些。”

  

      邓名指了指北方:“每人一两银子,足够你们回家的路上用了。在你们分开军营以前,我只需你们发一个誓:在回家的路上,无论你们乘船还是吃饭都要付钱,不许烧杀抢掠,不许欺负沿途的老百姓。”

  

      武昌兵都听得半信半疑,不知道是不是邓名在玩什么猫捉耗子的游戏。还有人断定这是yu擒故纵,谁要是第一个走出去一定会被拖去斩首。虽然惦念着武昌的家人,但大多数人都暂时保持张望,希望有其别人先出头试探一下这水的深浅。还有一些人干脆嚷嚷说他们根本不打算再回武昌了,就算抛妻弃子也要跟着邓名打天下。

  

      听到这句分明言不由衷的话,邓名笑起来:“好吧,就算你们打算破家相从,至少也先回家报一声安全吧。如今钟祥的胜败估量曾经传回武昌了,你们的家里人还不知道有多着急。你们先回去见父母、妻子一面,让家人知道你们还活着。假设你们的志向不变,还是要回来投靠我,我也非常欢迎。只是事前说好了,在我这儿可没有军饷,你们得替我白干活。”

  

      直到这个时分,大部分武昌兵才置信是真的要放他们回去与家人聚会。

  

      在第一声感激声响起后,越来越多的武昌兵把称颂送给了邓名,这次他们的声响听起来比刚才领银子时诚恳了许多。

  

      “这是你们的大帅舍命替你们求来的,我既然答应了他,就当然不会为难你们。”邓名挥手让台下的武昌兵赶快走,不要在钟祥多做停留。

  

      有些明军军官过去劝说,但邓名不为所动。

  

      周拓荒也凑到了邓名身边,小声说道:“提督这件事要是传到靖国公他们耳朵里,不知道他们会怎样想?”

  

      “我是江南提督,”邓名浅笑着答道:“我用不着事事担忧袁将军会怎样想。”

  

      “殿下仁厚,洪福齐天!”

  

      正在与周拓荒对答的时分,突然台下传来一声高喊。发出这喊声的是一个前汉阳总兵亲兵营的兵士。两天来他不断以为就算不被明军杀死,和家人今生也没有什么时机见面了,或许被明军带去家乡,或许家人被湖广总督衙门当作逆属处理。每到夜间想起这件事,这个兵士就感到生不如死,在营中偷偷地落泪。

  

      关于邓名是宗室子弟的传说在湖广传播开来,清军中不许公开议论这个说法,明军中也不让谈及。但这个兵士没想到可以活着回家,心境冲动之下再也无所顾忌,就跪倒在地,冲着邓名所站的塔楼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同时大声发誓道:“殿下所命,小人怎敢不从?小人今生都会铭刻殿下的大德,当前绝不乱伤人命,吃饭一定给钱!”

  

      遭到这个兵士的感染,武昌兵一同向梯台上的邓名表达着感激,同时保证在回武昌的路上绝不会欺压良善,若是有同伴欺心骗了殿下的银子,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虽然常常被人误解为宗室,但是上千人一同高呼殿下的场面还是不多见,上次遇到这个场面还是在万县的时分。邓名心甘情愿地摇摇头,带着卫士和护兵分开了。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