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六十节 约法

?    狄三喜决议首先停止一次绝后规模的攻心战,向清军宣传昆明大捷后建昌明军的有利情势,以及对方绝不能够得到增援的理想。等到对方官兵彻底离心后,再发起时断时续的攻击,就算不能立刻攻占对方的营地,也要经过攻势迫使对方再也无法安心出去打猎,切断了对方的补给渠道也能加剧清军的恐慌心思。狄三喜的方案是左右开弓,用政治加军事的手腕瓦解敌军。

  

      在停止了一天弱小的攻心战术后,狄三喜下令今晚给兵士们加餐,预备明日就末尾猛攻敌营。正在预备晚饭的时分,营外突然传来了争持声,听上去有几十、上百人在嚷嚷,狄三喜就派亲卫去查看出了什么事。

  

      很快亲卫报答,有大批的清兵过去向明军投诚。卫兵严厉执行狄三喜的命令,不放他们进营——在之前那场假投诚真吃饭的事情发生后,狄三喜就拒绝承受个别人投诚,卫兵们曾经把零星过去投诚的清兵赶走有数次了。狄三喜宣布只要对方由千总带领全体投诚时,他才会思索承受。明天对方的千总照旧没有来,所以卫兵不肯为降兵通报。

  

      但这些降兵们不干了,拒绝就这样被明军的卫兵打发走,他们嚷嚷说千总永远不能够来投诚了,由于下午的时分清军千总带着十个死党逃走了,临走的时分还卷走了营地里全部的食物——这个千总眼见事不可为,本人之前多次用计,不只派人去狄三喜那里骗吃骗喝,更偷过狄三喜部下埋设的圈套里的猎物,还不断地发起反击去破坏对方的捕鸟、捕兽笼子,估量狄三喜一定恨本人入骨,所以不敢投诚,抓住时机逃走了。

  

      清军摘果子、打猎归来,留在营地里的人传达了千总的最后命令:“自谋生路”。听到这个音讯后,剩下的清军兵士没有任何犹疑就跑过去向狄三喜将军投诚。明天他们没有捕获什么大个的猎物,假设明军不承受投诚,他们明天的晚饭就没有下落。听明白这些兵士的叙说后,狄三喜的亲兵知道东川府的战事终于完毕了,不过卫兵并没有立刻答应上去,而是回营报告长官,毕竟“恩出于上”嘛。很快,一身披挂的狄三喜就在亲卫们的蜂拥中走出营帐,离开营墙上。命令对面的清兵再反复了一遍投诚要求后,狄三喜锱铢必较地一挥手,宣布承受了这近百清兵的投诚,允许他们出去一同吃饭。

  

      登时营外鸦雀无声,这批清兵齐声颂扬狄三喜将军的恩德,纷纷表示本人之前有眼无珠,对抗王师罪该万死。

  

      狄三喜马上派人去把清军的据点一把火给烧了。最后投诚的这批清军里说不定还有死硬分子,万一吃饱喝足后又生出对抗大明的心思怎样办?一定要把他们的据点烧了,哪怕真有这样的人也让他无处可去。

  

      那些跟着狄三喜的卫士们见到大局已定,心中也是冲动不已。狄三喜从建昌出发时,带着三百战兵,低潮期虽然跑了小一百,但最终还是击败了一支曾是本人两倍的弱小清军,如今狄三喜经过招降纳叛发展到战兵近五百人,还给建昌送回去了上千名辅兵。无论是战役兵力还是总兵力,狄三喜在不算太长的一段工夫扩大到原来的近两倍,这样的成绩足以傲视庆阳王全军——几年来冯双礼的实力不断在不断下降,哪有人能这样迅速地充实军力?

  

      何况这样的战果还是在异常艰辛的状况下取得的。狄三喜饱受疑心,被欺侮、被嘲笑,就连他们这些亲兵跟着分开建昌的时分也有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日,不但可以在建昌众人面前扬眉吐气,而且有了这五百兵后,狄三喜更是稳坐冯双礼手下第一大将的地位。要知道庆阳王总计也就是不到三千兵——当初跟着冯双礼来建昌的三千兵也跑了不少。

  

      最后这批降兵共九十三个人,狄三喜对他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他对冯双礼从建昌派来的援兵不感兴味,由于那只能是暂时借给他的,但这些投诚的清兵只需完成收编就是他的公家武力,之前投诚的清军战兵狄三喜也都很耐烦肠笼络,如今都对他有了一定的忠实心。

  

      “你们的千总叫什么名字?”对于那个和本人抗衡了这么久的对手,狄三喜也有一种惺惺相惜感,他倒是听投诚的人管那个千总叫褚千总,不过不知道他的准确姓名——毕竟是个无名的小千总,以前这些清兵也不相互统属。

  

      “褚八斤,”被问到的清军千总嫡系答道:“我们褚千总叫八斤。”

  

      “哦,褚八斤。”狄三喜在心里默默念了这个名字几遍。之前他的确恨透了这个死硬的清兵千总,对方为了鼓舞士气还曾半夜带几个人溜过去,在狄三喜这边的野果子树下大便;早晨当着明军的面往他们捕鱼的小河里撒尿,然后在狄三喜派人去抓他们时飞快地逃走。

  

      不过如今既然是本人笑到了最后,狄三喜那种恨褚八斤恨得牙痒痒的感觉也就淡去了不少:“褚八斤你的确有点本事,惋惜你遇上了我狄三喜。”狄三喜轻声自言自语道。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有种感觉,感到这褚八斤还会与他见面,仿佛就是他宿命的敌人普通。不过狄三喜也知道这是本人的幻觉,和白日梦没有什么区别,这么大的东北,这么多军队兵马,他哪里还会遇上这个褚八斤呢?

  

      虽然战果辉煌,但狄三喜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从袁象和刘晋戈口中得知,那些清军的辅兵都被邓名骗到荒山里避难去了。狄三喜打算趁着大胜褚八斤的余勇,持续深化东川府。他估量那些辅兵的粮食早吃光了,眼下多半也在捕鱼打猎和搜集野果,狄三喜方案多抓一些人再前往建昌,让本人的成功变得愈加无可争议。

  

      为了让这些刚投诚的清兵不要动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比如逃跑之类的,狄三喜在大家吃饭的时分还亲身去给他们引见当前的东北军事情势,最重要的当然是邓名在昆明大破三贼的光芒事迹。这些降兵听得有些诧异,本来还有不少人以为是明军在胡吹,没想到居然还是真的。

  

      “你们知道么?当初邓先生带着十九人,在建昌也击败过本将一回……”

  

      ……

  

      此时在建昌,庆阳王冯双礼正在客气地招待一位远来的主人,他正是成都副将杨有才。邓名分开成都后,刘耀和杨有才商议了一番,最后还是决议抽出二百精兵交给杨有才带领,前去建昌为邓先生壮壮声色。杨有才出发得比邓名晚好几天,一路跋涉到四川行都司的时分,邓名早曾经大闹建昌,直奔东川府去了。

  

      从驿卒口中得知建昌发生的冲突后,杨有才不敢持续向建昌行进。他只要二百兵,不敢去招惹拥兵三千的冯双礼,但他觉得邓名能够会前往成都,所以就在建昌北面等着。等了良久没有等来邓名,反倒等来了东川府交兵,狄三喜潜逃的音讯——狄三喜带兵出发当前,建昌的将领、兵士都以为他是畏罪逃窜了。

  

      杨有才以为建昌明军的风头曾经变了,主战派重新占据下风,不过他还是不敢去建昌,只能持续在北面的驿站里张望形势发展。不过未等杨有才做出更进一步的判别,建昌曾经发现了这支成都的部队,重新下台掌管政务的冯双礼听说有客军接近建昌的报告后就派一队兵士来打探真假,发现是成都副将杨有才后,冯双礼又派亲兵持手书来约请他到建昌一晤。

  

      不过杨有才没有立刻答应上去,反倒立刻向北撤离了一段,退到了大雪山脚下,若是冯双礼派兵来与他为难,就要立刻翻山。但冯双礼没有过火逼迫杨副将,还派人送来些粮食。

  

      接着就是昆明大火的音讯传来,一末尾音讯还很模糊,但很快就变得明晰起来,邓名在云南取得大胜,四川压力顿减,还有一些西营将领也带兵向建昌开来。大喜过望的杨有才立刻让人速回成都报讯,成都接着一定还要向奉节文督师报喜。杨有才和刘耀可都是第一批劝进的功臣,而且邓名说过不会遗忘他们的首劝之功。

  

      等到冯双礼再次派人来请时,杨有才就大模大样地带队南下,趾高气扬地进入建昌城中,和冯双礼把酒言欢。

  

      “邓先生到底是哪位大王?”冯双礼听到杨有才得意洋洋地吹嘘他们成都的劝进之功,冯双礼觉得杨有才既然都劝进了,那么对邓名的身世一定了解,不只冯双礼有这个疑问,那些正向建昌开来的西营将领也都一样,人人都迫切想知道邓名到底出身哪家王府。

  

      “这话我普通不和人说的……”这几年杨有才不断在成都辛劳种地,粮食从来没富有过,哪里舍得像建昌这样用来酿酒?几杯酒下肚,暖洋洋的感觉从胸口散到全身,让杨有才觉得冯双礼这个西贼也不算多么心爱了。

  

      见杨有才一副欲言又止的卖关子容貌,冯双礼赶紧又捧起酒杯敬酒,还向对方那边凑过身去:“还请杨将军千万赐教。”

  

      “罢了,庆阳王可不要外传啊。”杨有才先是一声长叹,显出一副勉强之色,然后才喜形于色地讲起来:“邓先生才是真正的蜀王啊,当年蜀王府被你们西营攻破了,年岁尚小的邓先生被几个亲卫抱着逃走,隐姓埋名……”

  

      在成都的时分,刘耀见李星汉似乎是邓名的心腹,又是第一个跳出来拥立的,就偷偷向他打听邓名的身世。李星汉心中不断盼望邓名是蜀王之后,此外也认定只要这样的出身才能解释邓名为何会出如今四川,见刘耀发问,李星汉就含模糊糊地说邓名能够是蜀王。李星汉的态度被刘耀了解为邓名的身世需求保密,而不是李星汉其实没把握。之后刘耀对杨有才讲起这件事时,除了斩钉截铁地认定邓名是蜀王之后,还提到了本人的一些猜测,比如这个李星汉是不是当年蜀王卫士的后代?不然为何会知道此事,而且邓名还对他如此信任?

  

      “那个李千总就是救邓先生遇险的卫士之子,”杨有才毫不犹疑地把刘耀的猜测当作理想告诉了冯双礼:“他们在流落途中遇到了闯营袁宗第。为了感激袁宗第的救命之恩,邓先生就发誓不计较闯营过去的是非了,而袁宗第和刘体纯他们则发誓辅助邓先生中兴大明,到时再认祖归宗。庆阳王请看,小袁将军、小刘将军他们就是由于这个约誓才到了邓先生身边的,周千总也是。”

  

      “少蜀王还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啊。”冯双礼听得有些紧张,毕竟蜀王和闯营的冤仇不算大,但是和他们西营那是仇太深了。

  

      “那是自然,不过还是要叫邓先生,在中兴大明前,邓先生是不会恢复本来姓名的,听说是他怕无面目见祖宗。”杨有才很喜欢扮演万事通的角色,接着又把邓名在三峡对袁宗第说过的一番话添枝加叶地叙说了一遍,那番言论传到成都时也给他和刘耀不小的震动:“……庆阳王你看,邓先生曾经在许多人的面前宣布闯营、西营清君侧没错了。”

  

      “其中的确提到了西营吗?”冯双礼还是有点不放心,邓名赦免闯营不奇异,反正闯营清君侧是冲着崇祯去的。他一边问又是一杯酒敬过去。

  

      “的确提到了西营,”见冯双礼居然疑心他的音讯,万事通立刻急道:“我的亲卫里也有很多人听过了,王爷不信可以去问。”

  

      杨有才以为冯双礼一定不会当场讯问,那也太不给面子了。不料事关西营安危,冯双礼道声得罪,就让人把外面吃酒的成都兵叫来几个,讯问有关邓名公开赦免闯营和西营……不,是公开为闯营和西营叛逆罪名平反的言论。

  

      幸而杨有才确非信口胡扯,邓名的确公开发表过这个意见,听到好几个物证明后,冯双礼满脸愁容请他们去持续喝酒,还悄然吩咐亲卫再给这些成都兵加两道菜。而冯双礼本人则一个劲地恭维杨有才,把后者捧得晕晕乎乎,都不知道本人行老几了。

  

      明天的晚宴冯双礼觉得非常有播种,搞到了大批有关邓名的第一手材料,对杨有才也是另眼对待——不愧是首批拥立的有功之臣。若不是把他请来喝酒,还真没法把邓先生了解得如此清楚。

  

      ……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安排酩酊大醉的杨有才休憩后,冯双礼把那些先一步到建昌的西营使者都招来,向他们引见本人明天的播种:“邓先生是蜀王之后……当然,是皇明的蜀王而不是刘大王之后!弘光二年被一个姓李的卫士救走,化名藏在靖国公的军中。后来靖国公归顺朝廷才渐渐吐露身世……时期有人化解了邓先生心中的仇恨,说他若是能真心不清查闯营和我们西营的差错,就能中兴大明、认祖归宗。于是邓先生就决计放弃父母之仇,以克复祖业为毕生之志向,他还在大昌当众宣布:西营、闯营当日行的是义举……”

  

      听冯双礼把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这些西营的使者一个个也都是满心敬仰:真不愧是庆阳王,音讯闭塞,察看入微。大家都急忙仔细领悟庆阳王的讲话肉体,把其中的信息充分消化吸收,他们都觉得这趟建昌果真是没有白来。

  

      ……

  

      西营的军队曾经进入四川行都司境内,从建昌前往军中的使者们虽然在细节上的表述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还算差不离。西营的先锋将领把这些使者靠拢起来,让他们一同对冯双礼的表述停止了一次细心的回想,从而完成了对邓名身世的总结。然后这位先锋官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后军,与众人分享这惊人的内情音讯。

  

      “庆阳王曾经打探清楚!”先锋官宣布道:“邓先生是皇明的蜀王之后。”

  

      这话一出立刻惹起诧异之声,不少脑筋快的人立刻想起西营和旧蜀王结下的梁子。

  

      “啊,啊,这是晋王干的啊,和我们有关。”马上就有一个秦系的将领插嘴道。

  

      “怎样和你们有关?当年晋王洗劫蜀王府的时分,孙大王还有你们仿佛都分了一份吧?”一个刘文秀的前手下提示道。

  

      “当然不是我们干的,是晋王干的,他派去把蜀王府洗劫一空的是赵裁缝和闻鞋匠!”被提示的人登时面红耳赤。

  

      “赵裁缝是谁?”有人不太熟习晋王的手下。

  

      “就是赵芝泉和闻商铜,他们俩投入晋王军前一个是裁缝一个是鞋匠,赵裁缝不是还有个儿子是锦衣卫千户嘛。”这二人曾经逝世很多年,大多数人曾经印象模糊,不过还是有人记得。

  

      “哦,对,对。”一提赵天霸大家都想起来了,赵千户是晋王手下有名的胆小鬼,在座的都知道他,后来听说出使四川了就没了音讯。

  

      “晋王分给我们的金银也是赵裁缝送来的,我们的确是收了,不过晋王拿的大头。听说赵裁缝和闻鞋匠拿的可不止金银,还有奇珍异宝。”不少秦系将领都跳起来竭力辩白,最后还反唇相讥:“那是晋王送给我们的,不是我们去抢的蜀王府,而你们家的刘大王,连蜀王的名号都盗走了!”

  

      “什么叫盗走了?明明是皇上赐给的。”蜀系的人不甘逞强。

  

      “都住嘴!别吵吵了。”那些急着想听下文的将领们喊起来。

  

      “邓先生被一个姓李的王府太监藏在一个药篮子里救走。”先锋官持续引见下去。

  

      “还是太监忠心啊。”一个人感慨着。

  

      “仿佛我听过相似的事。”另外一个西营的将领苦苦思索着,不过一直没有回想起评书《赵氏孤儿》有近似的一段故事。

  

      “这个太监带着邓先生不断逃进峨嵋山深处,没有东西吃也没有水喝,周围还都是狼嚎,这个忠心耿耿的太监就跪在地上大哭,说他死不足惜,但小王爷若是有个差错,那蜀王家就绝嗣了。正在他痛哭的时分,突然眼前出来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佛尘一摆就带着太监和邓先生去了他的道观。老仙长称赞这个太监的忠心,给他们饮食,还把邓先生育大,但不断没有吐露过本人的道号,只知道老仙长的这座道观匾额上,有‘南华’两个大字。”先锋官持续说着邓名的身世。

  

      “是南华老仙!”听到这里,一个西营将领一拍大腿,叫出声来,但凡听过评书《三国志粗浅演义》的人,都会对南华两个字不生疏。

  

      “这个就不知道了,”先锋官一脸严肃地说道:“听说老仙长没有吐露过身份。”

  

      “就是,错不了,刚才我一听说这老仙长突然出现,就知道他一定是了不得的人物。”率先看破南华老仙身份的那个将领自信满满地说道。

  

      “……邓先生长大后,就想下山恢复祖业。老仙长对邓先生说,要想中兴大明,需求留意两件事,第一就是不得向西营寻仇……”

  

      “哎呀,这慈悲的老菩萨。”一个满心感激的西营将领忍不住内心的冲动,但他马上看法到本人犯下大错,赶紧低头忏悔道:“老仙家赎罪,未来小人一定去峨嵋山给您好好上几柱香。”

  

      “第二就是要持续隐姓埋名,不要急于表露身份,炫耀家世,只要等到驱逐鞑虏、大明中兴后,邓先生才能认祖归宗,之前都要自称邓名。”先锋官把本人所知的统统告诉了同僚们,尤其不忘强调邓名曾经在大昌宣布西营为义师。

  

      不少西营的将领此时曾经打定主意,未来一定要去峨嵋山给南华老仙多贡供些香火。不过也有人觉得仙鬼之事难以为凭,身为蜀王之后的邓名到底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西营将领,还是要等见到本人才能有所了解。

  

      ……

  

      邓名一行遇到狄三喜的时分,后者正根据袁象和刘晋戈的指点搜捕那些藏在山里的清军辅兵。

  

      袁象和刘晋戈看到他们先是高兴地喝彩,等到细心打量了他们的装束、器械后,无法粉饰地显露羡慕之色:“周千总,李千总,你们这趟去昆明可是发大财了!”

  

      “全凭先生神武。”周拓荒、李星汉开怀大笑。

  

      见到狄三喜的表现后,邓名心中大定,这阐明建昌曾经波动,四川行都司境内的明军重新取得了战役下去的勇气和决计。既然遇到了邓名,狄三喜也就不再持续搜捕清军辅兵了,而是马上掉头,护送邓名前去建昌。

  

      在前往建昌的路上,狄三喜派出使者把这个音讯早早报告给冯双礼,当邓名等人抵达建昌时,冯双礼、杨有才还有很多西营将领曾经等得望眼欲穿。

  

      邓先生带着两个马夫和十七个铁卫——这就是西营众将看到邓名、刘晋戈、袁象,以及另外十七个身披灿烂盔甲的卫士后的第一印象。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曾经见过邓名的这幅行头,不过终究还是不如白天看起来这么威风。

  

      既然众将都对南华老仙对邓名的吩咐心知肚明,大家自然也不会说错话,一个个都尊崇地称邓名为先生。

  

      “这位是袁小将军,这位是刘小将军,”见到欢迎的众人后,邓名首先把两位紧随其后的马夫引见给他们看法。

  

      “久仰,久仰。”大家赶紧和这两个相对是邓名一行中穿着最寒酸的家伙见礼。

  

      西营的人在邓名面前显得非常拘束,其中有几个邓名还有印象,虽然在昆明城南遇到他们的时分天色很暗,但作为一个美术先生,邓名很擅长记忆一个人的相貌特征,察看他们的纤细神情,这曾经成为他下看法的行为。

  

      “昆明城下,我也是心甘情愿,当夜对诸位谎言相欺的事,我很抱歉,还请诸位见谅。”邓名郑重其事地向这些被他骗过的人道歉。

  

      众人自然连称不敢。这些西营将领对于邓名的胆色都很佩服,而且听说了之前他闯建昌挽救冯双礼,二十骑扫荡东川府的事迹。

  

      看到西营将领带着紧张的神态,邓名猜到他们在担心什么,多半也和冯双礼一样疑心本人是明朝的宗室,想知道邓名对西营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本人曾经投诚吴三桂而不安,担心会被秋后算账。

  

      如今明军需求每一个肯于抵抗满清的将领和兵士,如何才能安抚一群不久前还是敌人的将士呢?如何才能表明既往不咎的态度呢?

  

      邓名决议再仿效一下成功的先例。

  

      “皇上南狩缅甸,既然皇上都不在,那么大明律自然也随之不复存在。在皇上回来之前,不存在任何叛逆、犯上、投敌的罪名。”既然连罪名都没有了,那么自然更不会有什么罪大恶极之说;至于永历什么时分回来,邓名记得本人的历史上他就没回来过——邓名还没无看法到历史的改变之大曾经让这个判别变得不牢靠。

  

      但大明律失效不等于不需求法律:

  

      “明天我与诸君、将士以及四川的父老商定,天子回国前律法只要三章:杀人者死,伤人、盗窃抵罪。”

  

      ……

  

      本章完。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1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