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伐清 > 第一节 失忆

?    满清入关曾经十五年了,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曾经被清兵陷落,永历皇帝逃到昆明,遭到控制云南和贵州的李定国的保护,仍在四川、湖广、福建以及广西抵抗的明军,也奉永历天子为正统,坚持与清军交兵。

  

      反抗明廷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早已先后死去,但是明廷现存的正轨军不多,所以张献忠的西营余部和李自成的闯营余部眼下成了支撑明廷的两大军队系统,明廷的嫡系部队相对闯营和西营两大系统就显得非常薄弱。西营目前的统帅是李定国,坐镇云南保护永历天子,被永历封为晋王;而四川、湖北一带的主力则是昔日的闯营官兵,他们也承受了明廷的爵位和官职。

  

      在这个冬天来临的时分,永历朝廷曾经是危如累卵,吴三桂的大军从北向南穿过四川,意图一举摧毁昆明的南明政权。为了援助晋王李定国的抵抗,四川一带的明军片面动员,竭尽所能地攻击重庆,试图分担云南的压力。

  

      大明靖国公袁宗第明天下午带领部队急急忙忙赶到重庆城下,与先前抵达的明将谭文合营。袁宗第是昔日李自成的部下,谭文则不断是明朝的政府军,现被永历封为涪侯。

  

      刚刚忙完安营扎寨的事情,就有人来报告发现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下面的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请靖国公定夺。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袁宗第闻言非常不解,来历不明就问啊,不说就刑罚服侍,这种大事假设也统统要来问他,那袁宗第感觉本人相对忙不过去。

  

      “国公恕罪,这人真实是处处透着诡异。”来报告的军官说,那个不明来历的人自称叫做邓名,讯问他的时分一口咬定本人得了失忆症,出身、阅历统统都不记得了,只是记得本人的名字,并且记得是北直隶人。发现邓名的探子报告说,从此人言语之间看得出他心胸大明朝,据军官的察看他也不像是鞑虏的奸细,而且十有**是个秀才文人,所以就报告到袁宗第这里来。

  

      听军官说完来龙去脉,袁宗第也不由有点猎奇,说道:“既然此人能将‘大明’二字信口开河,又自行蓄发,那多半是想投靠我军,可是为何要自称失忆呢?”

  

      随着明军的军事情势越来越差,曾经很多日子没有百姓敢于从清军统治下投靠明军,袁宗第和那个盘诘邓名的军官想法近似:假设对方真是稀有的来投军的义士,动刑逼问终归不妥,还是和颜悦色地讯问好一些。袁宗第心里想到:“读书识字的人我这里太少了,情愿来投靠我的更是多年都没有一个。”

  

      想到此处袁宗第就吩咐把邓名带来见他,军官领命而去。

  

      袁宗第身边此刻有两个青年卫士,一个名叫周拓荒,他先父跟随袁宗第多年,后来战死在一次与清军的战争中;另一个名叫赵天霸,本是张献忠部队西营的人,此次作为晋王李定国的使者离开四川明军这里。袁宗第对赵天霸颇有好感,觉得这个年轻人非常谦逊,另外袁宗第也需求和云南的朝廷搞好关系,因此袁宗第总是把他带在身边。

  

      “若真是一个读书的士人来投,那我当然要以礼相待。”在来人被带出去之前,袁宗第曾经打定了主意。

  

      邓名被带进帐篷中后,感到一阵阵的不知所措。由于对眼下的政治情势一无所知,所以他刚才面对明军军官的盘诘,只能以“全都遗忘了”来应付。如今看着对面的三个人,邓名心里不断地打鼓,感觉本人恐怕是混不过这关了。

  

      “你这厮好生无礼!”帐内四个人对视良久,周拓荒首先沉不住气,怒目喝到:“怎敢不向靖国公施礼?”

  

      邓名对明朝如何施礼是一窍不通,他猜想在中国的封建朝代,老百姓面对将领能够是需求跪地磕头的,但磕几个头,有什么考究、规矩则完全不了解。邓名记得仿佛在书上看过,明朝的文人可以见官不拜,刚才那个军官问本人是不是秀才时,邓名答复得含模糊糊,如今索性一装到底,希望可以蒙混过去,就对着袁宗第一个长揖到地:“见过国公大人。”

  

      周拓荒和赵天霸同时皱眉,这个礼行得不伦不类,而且邓名也没有报上任何自称。

  

      不过袁宗第显得非常大度,似乎完全没有感到邓名的狂妄,反倒笑着说道:“邓先生请坐。”

  

      邓名环顾了一下帐内,走到距离比较近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谢谢……哦,谢谢国公大人。”

  

      周拓荒不由得握紧双拳,只待袁宗第一声令下,就把这个傲慢无礼的狂徒拖出营外暴打。不过看上去袁宗第明天的心境似乎是前所未见的好,对邓名的种种无礼照旧视而不见,和颜悦色地和邓名攀谈起来。

  

      果真如那个军官所说,只需触及到出身、父母家族,邓名就一概以失忆相对,袁宗第并不深究,而是话锋一转:“昔日本公奉朝廷明令征伐重庆贼寇,邓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朝廷明令?”邓名脸上粉饰不住茫然之色。想不到清廷顺治年间在四川地界里能遇见明军,这件事就够让他稀罕的了,怎样明廷还在持续发布命令?他不敢深究对方的底细,只是在心里嘀咕着:他们所说的朝廷多半是指永历的朝廷吧?不知道这个朝廷还能维持几年?应该是命不久矣!

  

      “是啊,吴贼举兵犯阙,晋王要本公取得重庆,以断吴贼退路……”

  

      周拓荒确认袁宗第明天的心境的确是前所未见的好,居然末尾给这个来历不明的人讲述军情。去年,西营旧部孙可望投诚清廷,清廷从孙可望口中得悉了云贵概况后,就决议总攻云南,派投诚清廷的吴三桂作为大军的统帅,兵出汉中,越过重庆,直逼云贵。同时湖广、江西的清军也在洪承畴的带领下西进援助吴三桂。

  

      赵天霸正是为此而来,他乔装打扮赶到巴东,联络这里坚持抵抗的前大顺军,让他们设法截断长江航运,阻止清廷经过长江为吴三桂运输粮草。但这个目的很不容易完成,清廷从南直隶、江西等地征集了大量船只,每支运粮船队都有重兵保护,弱小的四川明军水师虽然有主场之利,但很难彻底切断航运。

  

      于是,明军将领以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攻取重庆,毕竟只要重庆港才能包容得下这么多船只,而且也有足够大的仓库和良好的道路。七月,明军就尝试过一次攻击重庆,但是曾经走到遵义的吴三桂闻讯回师,击退了明军。听说吴三桂上个月又经过遵义防御云南后,川、鄂明军就再次大举动员,打算再次强攻重庆。袁宗第、谭文是此番防御重庆的先锋,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等人也正在赶来重庆的路上。

  

      听袁宗第讲了一会儿,邓名对当前的情势稍微有了些了解。他想到了对方口中的“吴贼”能够就是吴三桂,由于这个家伙真实太有名了。不过另一个反复提到的的“晋王”,邓名听得有些懵懂。

  

      “吴贼吴三桂。”邓名试探着说出这个名字当前,发现对面的人表情正常,便知道本人没有猜错。随后他猛然想起大名鼎鼎的李定国,虽然他对明史不太清楚,但还是知道这位大英雄是明朝朝廷最后的保卫者。

  

      “难道李定国的爵位是晋王?”邓名暗想,明军的前景并不看好,此番明军的大规模军事举动多半会惨遭失败,历史上正是吴三桂的防御消亡了永历朝廷。他为了试试本人的猜测,就愿意肠迎合袁宗第道:“李晋王神武,定能大败吴贼!”

  

      “邓先生所言极是。”袁宗第哈哈大笑,他对邓名的答复似乎比较称心。

  

      邓名见本人猜测准确没有显露马脚,言语又得到对方欢心,也是喜出望外,全然没有留意到袁宗第左右的周拓荒和赵天霸都是悄然皱眉:一个来历不明的草民,居然敢在称呼亲王的时分在他的爵位前加上姓氏。

  

      再攀谈了几句后,袁宗第突然和颜悦色地问道:“邓先生想必还没有吃饭吧?”

  

      这是当然的,邓名曾经挨饿两天了,明天下午他不断希图自学成才分辨可食用蘑菇,不幸没有成功,或许说他还没有饿到敢去吃那些蘑菇。

  

      “来人,请邓先生去后帐用饭。”大明靖国公袁宗第高声唤来卫兵,不等邓名道谢,袁宗第瞄了一眼邓名身上那稀罕乖僻的衣服,追加了一句:“先生用饭前不妨先沐浴。”

  

      邓名出了袁宗第的大营,对本人可以蒙混过关不胜庆幸。早前被明军军官问得张口结舌的时分,邓名就担心本兽性命不保,假设对方用粗的话,本人是相对扛不住的。即使邓名把本人来自数百年后的真实状况统统招出来,对方还是会以为本人胡言乱语,说不定当成个清廷的奸细拷打至死。

  

      “这个时分,果真还是读书人吃香啊,”九死一生的喜悦让邓名感到一阵阵的眩晕,跟着卫士去洗澡、吃饭的时分还忍不住在心里揣摩着:“幸而我心血来潮,装书生装秀才,明朝的人尊师重道,他们见我说话文绉绉的,又见官不磕头,多半以为我是个秀才吧……而且,谁说古人不讲卫生,这不也把洗澡和吃饭看得一样重要吗?想不到还安排我沐浴!”

  

      邓名分开后,周拓荒和赵天霸一同把目光投向了袁宗第,后者收敛起愁容,抚须沉吟。

  

      “这样的无礼狂徒,”作为袁宗第的亲卫,周拓荒在等待了一会儿后终于启齿讯问道:“国公为何不予以严惩?”

  

      “桀骜不逊,不顾上下尊卑,对晋王、本公无礼,理应拖出去乱棍打死。”袁宗第沉声说道。

  

      周拓荒和赵天霸都默不作声。从他们俩的表情上显示出,袁宗第说的当然没错,但明天为什么对生疏人如此宽容却非常不解。

  

      “假设是其他的人,当然!”虽然来人曾经不在帐中,但袁宗第却照旧用了敬称:“但这个邓……邓先生,我觉得他能够是宗室。”

  

      “宗室!”

  

      周拓荒诧异地高叫一声,赵天霸虽然能沉得住气,但是脸上也难掩惊异之色。

  

      “自从建虏入寇,大明的宗室子弟大多隐姓埋名,兵荒马乱的,更没有人敢于四处瞎跑,所以,我们遇到一个宗室子弟简直是不能够的。”袁宗第说出了周拓荒和赵天霸此时心中的疑心,他异样也有相似的不解:“不过,你们二人谁识得他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布料?”

  

      周拓荒承认不看法,赵天霸想了一会儿也摇头道:“还请国公赐教。”

  

      袁宗第当年是李自成手下一员大将,李自成破洛阳擒福王、克西安捉秦王时他都在闯王身侧,大顺开国当前更是响当当的制将军。周拓荒和赵天霸都知道袁宗第孤陋寡闻,能够认出这是皇亲国戚运用的东西。

  

      不想袁宗第也摇头道:“我也不识得,即使是在福王、秦王府中,我也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织物。”

  

      “连亲王府中都不曾见过的东西……”想到这里,周拓荒和赵天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和本人心中普通的震惊。

  

      袁宗第瞟了赵天霸一眼,知道他迟早要上报给朝廷和永历天子的,所以瞒着对方毫有意义,再说本人也需求赵天霸做个证人:“你们留意到他的牙齿和容貌了么?”

  

      赵天霸和周拓荒闻言又是一阵对视,刚才那个自称邓名的家伙无疑是个白面书生,不像穷苦人家身强力壮的样子,但若说牙齿,他们二人还真没有特别留意。

  

      “他的牙齿非常划一,没有丝毫参差。”袁宗第心中悄然叹息,周拓荒这个年轻人虽然聪明,但是毕竟没有出过远路,见过的各色人等也真实太少,察看力远没有得到锻炼。刚才邓名出去后,袁宗第与他说了没几句话,就发现对方的牙齿不但划一而且非常洁白,没有缺失,没有里出外进,完全不像普通老百姓:“你们说得不错,这位邓先生一看就是吃饱穿暖、不缺衣食的样子,你们可知道这样的牙齿、脸相是如何得来的么?”

  

      两个少年人答复不出来。

  

      “从小顿顿吃粗粮,除了白面、大米不吃,至于吃肉,也是光吃肉不啃骨头,方能如此。”大概只要极富贵人家的子弟从小养尊处优,身旁有医生和下人服侍,才能够拥有这样雪白的牙齿、这样润泽的皮肤容貌,就连普通有钱人家的公子恐怕都难以做到。袁宗第悄然感慨了一声:“若非天家,哪能有如此的富贵?”

  

      袁宗第叫来卫士,先是吩咐他们给明天新来的人预备饭,想想后又补充道:“给这位邓先生吃些肉食,就剁一块猪腿吧,不过要记得把肉多去掉一些,只需骨头上留一点肉就行了。”

  

      一个兵士出去报答,给邓名烧好热水,他曾经去洗澡了,兵士们遵照袁宗第的命令趁机把邓名的衣服取来。

  

      袁宗第接过邓名的外衣抖一抖,看上去是件棉袄,棉袄的袄里、袄面都滑溜溜的,身上缝了好几个口袋,但与普通棉袄不同的是还缝了一个棉帽子。他心里又是一惊:“看上去挺厚的,可是这么轻,还这么柔软?”

  

      略一思索,袁宗第就用这件衣服垫着手掌,握了握腰间的宝剑——完全感觉不到宝剑的冰寒。

  

      “这是什么布料?摸着仿佛丝绸,却又不是,比棉衣轻得多可是挺保暖的,真是闻所未闻。”袁宗第把衣服递给周拓荒和赵天霸,让他们也看一看。那两个年轻人自然更是莫明其妙,摸了几下又捏了几下,心中惊疑不定。他们哪知道,在邓名生活的时代,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羽绒服,。

  

      兵士同时拿来的还有邓名的旅游鞋。跟邓名说话的时分,袁宗第就不断暗暗揣测对方脚上穿的是什么靴子,但是毕竟没能看明白。此时大明靖国公和他的两个近卫军官研讨邓名的一双臭鞋,但是研讨了半响,对于这双奇异鞋子的鞋面、鞋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应是宗室无疑。”见过这些精致的衣物后,周拓荒也认同了袁宗第的判别:“但不知道是哪位亲王家的世子。”

  

      “不急,等攻下重庆后可以渐渐讯问。”既然判别对方是宗室,袁宗第就不打算催逼:“这位邓……这位小王爷并不是不懂得上下尊卑,也不是缺了礼数,也许,他心里觉得本人才是尊上。”

  

      “不知衣中可有什么东西?”赵天霸提议掏一掏邓名的衣袋。

  

      “不会有什么,如此乱世,谁会把暴露身份的东西带在身上?”袁宗第根据本人的阅历,以为不会找到什么线索。自从清廷搜捕、屠戮大明的亲藩近支以来,宗室子弟都隐姓埋名四散躲藏,邓名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是话一出口,袁宗第又变得没有把握起来,刚才邓名给他的感觉可不像一个懂得如何粉饰本人的人,神情、动作之间都显出年轻人的稚嫩。

  

      “莫不是这位小王爷原来有忠仆跟随保护,如今跟随的人都失散了,只剩下这位小王爷孤身脱逃?”袁宗第猜想一番,终于还是伸手去摸羽绒服的口袋,看看能有什么不测的播种。

  

      结果还真有不测的播种,袁宗第才一伸手就摸出了一串珠子。

  

      看到这串珠子之后,袁宗第喉头一紧,不由自主地吞下了一大口唾液。

  

      袁宗第虽然没有随李自成防御北京,不过他也见过皇宫中的宝物,李自成就曾郑重其事地给过他一串宫中的珍珠。袁宗第打算把那串宝珠当作传家宝一代代地传下去。但和眼前这串珠子一比,袁宗第的那串就相形见绌了。

  

      珍珠是进入蚌壳内的一颗砂子,蚌由于感到不舒适,就不断地用一种分泌物把砂子层层包起来,工夫一长就构成一颗晶莹耀目的珍珠。自然生成的珍珠大部分不非常圆,稍微带有一些突起,正是沙粒的缘故。所以又大又圆的珍珠很少见到,一粒就可视为至宝。

  

      到了邓名出生的时代,有了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还有了天然珍珠的技术。天然珍珠就是将树脂、充填剂等几种东西混合,制成半固体状的成形材料,加热,镀一层金属膜,加压,涂上珍珠料后再喷漆,做成具有自然珍珠般光荣的天然珍珠。邓名衣袋里装的正是这样一串天然珍珠,顆粒大、颜色纯,没有瑕疵。这串珠子是邓名装在衣袋里,预备绘画时做道具的。

  

      “这是什么?”周拓荒根本不识得此物。

  

      “这是珍珠。”袁宗第喃喃说道。

  

      “这就是珍珠啊!”周拓荒非常兴奋,大惊小怪地凑过去:“我可得好美观看!”

  

      “原来珍珠可以美丽到这般地步。”袁宗第声响低沉地跟着感慨了一声。他悄然地把珠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没有一丝黄色,拿在手里对着自已的脸照,能明晰地看清楚自已的五官。

  

      袁宗第发觉赵天霸一言不发,就回头把珠子递给他:“这便是珍珠。”

  

      “标下倒是识得此物。晋王世子大婚的时分,皇上便赐给晋世子一串宝珠,标下有缘曾得一见。”

  

      “难怪赵兄不稀罕,”周拓荒一听当明天子的赐物,想当然地接茬道:“定要比这珠子光荣百倍。”

  

      其实赵天霸家里也有一串珠子。他父亲是西营的旧将,小时分他见到父亲有一串珠子,从不随便露给别人看。父亲奥秘地告诉他是从蜀王府搞到的。那串珠子有点发黄,大小不太平均,也不太圆,父亲说这很正常,曾经是稀有的宝贝。晋王世子大婚,炫耀天子赐下的那串宝珠,赵天霸恰巧无时机看上一眼,虽然比父亲收藏的那串大一点白一点,但珠子也不是非常圆。

  

      听到周拓荒的话后,赵天霸连连摇头:“哪有?这串珠子个个圆润光亮,简直不似人世之物,晋王世子的那串是相对没法比的。这串珠子又大又亮也就罢了,难得的是居然个个都普通大小,简直就似从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普通。要不是亲眼所见,岂能置信人世竟有此物?!”

  

      周拓荒失笑道:“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夸张,”袁宗第轻声说道:“赵千户所言不错,我也不能置信此物竟是人世一切。”

  

      在没有天然珍珠的时代,难得有很大的珍珠。历史上俄国沙皇曾倾力在全球搜索,购得了一些大小根本分歧的球体纯白珍珠,制成一顶珍珠皇冠,当时各国都视为无价之宝。如今一串同等级别的珍宝就摆在袁宗第面前。

  

      “这样的宝珠,居然就马马虎虎地放在这个兜子里,一点都没有包裹。”袁宗第捧着那串珍珠,小心翼翼地放回到羽绒服的口袋里。

  

      营内沉默良久,然后又响起袁宗第的声响:“吾闻烈皇太子下落不明。”

  

      崇祯皇帝的周皇后生了三个儿子,袁宗第听人说这三个皇子都得到了踪迹,看到珠子后就想起这个传说,疑心到这下面来了。既是遇上了邓名这样的人,定然要上报永历天子和朝廷,总要有个项目。

  

      “这个,年岁似乎不对。”赵天霸犹疑着说道。

  

      “二太子呢?”

  

      “似乎还是小了些。”

  

      “三太子呢?”袁宗第不依不饶。

  

      “似乎……”赵天霸和周拓荒都觉得即使是崇祯皇帝的三子,如今也该有三十岁了,但邓名看上去顶多二十出头的样子。他们二人见过那珠子后都没有了主意,赵天霸没把握地说道:“天野生尊处优,看上去显得年少也是能够的,或许三太子甲申年时只要四、五岁?兵荒马乱的,标下也记不清楚了。”

  

      “十有**。”袁宗第一面说,一面令人把邓名的衣物送回去。

  

      邓名不断觉得本人那身衣服在这个时代太招人注目,所以很愉快地换上了明军提供应他的新衣服,把旧衣服包了一个包袱。

  

      给邓名的食物是一块杂粮饼和一根骨头棒子。邓名早就饿坏了,三下五除二把饼塞进肚中,那根肉骨头更是让邓名馋得要命,他把下面的筋肉啃得干干净净,光溜溜的连一根肉丝都再也找不到时,才依依不舍地放下它。

  

      陪同的明军兵士耐烦等邓名吃完,告诉他靖国公今晚公务繁忙,请他早些休息。邓名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地,他觉得交谈若是太过频繁,本人多半会显露马脚。跟着明军兵士走到给他的营帐中,邓名躺下后就不断在苦心思索,回想本人看到过的明朝士人故事,思索本人未来和明军将领打交道时的言谈举止。

  

      与此同时,袁宗第正在反省手下给他送来的那根邓名吃剩的骨头棒子,看着这根光溜溜但是残缺无损的后腿骨,袁宗第又是不满又是惋惜地哼了一声:“还在摆谱!都什么时分了还摆谱,居然连骨髓都没有砸开吃掉,惋惜啊,惋惜。”

  

      经过一番仔细思索,袁宗第断定邓名刚逃离皇宫时身边有一群忠实的护卫和太监,所以这些年来不断不曾吃苦,这些忠心耿耿的下人也带着相当多的财宝让邓名一直衣食无忧。而最近不知出了什么变故,最大的能够性是被清廷察觉,所以护卫四散,到了重庆附近,最后的随从也与他失散或是牺牲。

  

      像袁宗第这样闯营出身的人,对未来是充满忧虑的,即使驱逐鞑虏、明朝中兴,皇帝到底会如何处置他们这些闯营旧将仍是未可知。比如郝摇旗找到一个东安王,大喜过望,像供菩萨一样地供着,图的不过就是未来若是明朝中兴,能有一个朱家人为他说两句坏话。而从山西逃入湖广的韩王,變东众将(皆是闯营旧部)包括袁宗第在内,也都纷纷奉承巴结,更个人上书朝廷,要求韩王留在川鄂明军军中。袁宗第他们所指望的也是能和地位尊贵的亲王搞好关系,未来若是明廷秋后算账,不至于无人为本人说话。

  

      这些年来,袁宗第与韩王的关系称不上太亲密,他也想寻觅个宗室子弟当本人的护身符,奈何不断找不到。如今眼前突然冒出一个邓名,不要说是郝摇旗保护的东安郡王远远不能比,就是變东众将所竭力奉承的韩亲王似乎也大有不如,这对袁宗第来说不外是天大之喜。

  

      随后他又堕入了沉思:“三皇子为啥要叫这个名字呢?邓名,邓明?登明?登明之大宝?或许是:明登?明天就登上大位?明明白白地登上大位?还是明灯?大明之灯,普天下之明亮一灯?这名字到底有何深意呢?”

(https://www.mangg.com/id8837/50880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