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宰执天下 > 第22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 中

?【第一更】

  

  天上的云纯白,衬在更为澄澈的蓝色天幕上,白得极为鲜明,仿佛用笔勾勒出了界线,蓝白分明。

  

  赵隆很久没有见过如此让人神清气爽的天空了。

  

  他在延州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延州的天始终就是灰蒙蒙的,一半是因为横山对面刮过来的沙土,一半是因为延州城内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石炭。一年四季,天空总是蒙了一层灰色薄纱,天空是灰蓝的,云是灰白的,身上的衣服即使是新裁的,只要在外面走上半日,再鲜亮的颜色也会变成灰蒙蒙的。

  

  京师的情况,也跟延州差不多。这还没算北方常有的沙尘。一旦风沙掠起,戴着口罩也不免满嘴的沙土。

  

  更别提大理的青山绿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皇帝修行宫,世家大族造别墅,都是为了远离污浊,享受山清水秀,而这里水土气候,足以让长安城外的终南山相形见绌。如此偏南的地方竟然四季如春——按军中幕僚的说法,其纬度与两广相同,就在两广的正西面——生活起居自然更是宜人。

  

  对比眼前的这片四季如春丰饶喜人的土地,赵隆感觉他自幼生长的关西,仿佛就是西域的荒漠一般。只要不去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不去那些瘴疠之地,洱海之滨的生活,来自北地的汉人完全能够适应下来。

  

  “真是好地方啊。”

  

  “怎么,喜欢这里?”

  

  大军扎营之后,熊本巡视营中。走到营门前,便看见他麾下的第一战将,正望着远山近水。缓步走近,迎着风,听到赵隆一声低语。

  

  “当然喜欢。”赵隆回身向熊本行礼:“大帅。”

  

  熊本走到赵隆身边,远眺远处的大理城。

  

  峰峦起伏的苍山下映在洱海万顷碧波上,深色的城墙静静匍匐在苍山下,阳光柔柔的洒了下来,青的山、绿的水、黑的城,完美的交融在了一起,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说起山清水秀,江南、蜀中都不输给这里。但江南夏日暑热、冬日湿寒,蜀中则多阴,只有大理这里,方有四季长春,百花不谢。”

  

  “大帅说得是。”

  

  “既然喜欢,在这里多留两年如何?”熊本抬眼问道。

  

  大理灭国在即,战后官军回师,则必须要有大将留守在这里,等到局面稳定再离开。赵隆明白,这个人选,除了自己就只有还在鄯善府那一边的李信了。

  

  “只要朝廷有命,赵隆不敢推辞。”赵隆正色道,又笑着说,“不过这里的饭菜,末将是吃不惯,不管怎么做都没关西的味道。要是能白天在关西吃饭,晚上回这里住就好了。”

  

  熊本盯了赵隆两眼,笑了起来,“子渐,老夫曾经听过一个笑话。京东那里有家人,他家有个正当年的女儿,被两户人家求亲。东边一户人家的儿子,貌丑,但他家里富,西面那家穷,但他家儿子长得标致。东西两家,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坏处,有女儿的那家父母决定不了,就让女儿自己选。选东家,露左手,选西家,露右手,在东家吃饭,西家睡觉。”

  

  听了熊本故事的开头,赵隆就已经在苦笑了。

  

  “鱼和熊掌哪个都想要,就是要不到,才要有所……”熊本终于注意到了赵隆的表情,“……怎么,听说过了?”

  

  “这个故事,末将当年听襄敏公说过,大帅一说,正好想起来。”

  

  “哦,难怪……”熊本有了兴趣,以王韶的性格,当不会无缘无故讲古,“所为何事?”

  

  听到熊本这样发问,赵隆却支支吾吾起来,“其……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寻常闲聊时的话。”

  

  熊本笑了一笑,不再多问。赵隆一向敢说话,能让他不好说出口,多半就是跟韩冈有关,“子渐,鱼和熊掌到底该选哪一个,全凭你自己,朝廷不会逼迫人。你只要记住一点……不论选哪个都不要犹豫太久。”

  

  赵隆拱手道,“大帅放心。末将明白。”

  

  “大理城就在眼前,”熊本转头遥遥指着远处那卧于山下的阴影,“拿下那里,鱼和熊掌,想吃哪个,都随你。李信已至鄯善府,转眼就能攻下来,等到他来了才能攻打大理城,你我的面子可就要丢尽了。”

  

  前方有熊本坐镇,黄裳在后方主持粮秣,加上参加过大宋历年战争的士兵军官以及幕僚,充斥于南征军中,这让整个帅府行辕,以及其麾下大军,像轨道上的马车,顺滑而又一刻不停的运作着。

  

  但在大军分路并进的情况下,各路主帅免不了各具私心。遇强敌,则是畏难不进,希望祸水他引;遇弱敌,则争先恐后,给了人设伏并各个击破的机会。

  

  当年熙宗皇帝以举国之兵征讨西夏,差一点就功败垂成,就是因为将帅争功之故,所以这一次,领军将帅的尊卑高下分得很清楚,谁为主、谁为辅,看了官位就一清二楚。

  

  所以熊本从来没有担心过广西的李信能快他一步。

  

  李信手中的军力不足,出兵时间也晚,只是偏师而已,但在熊本抵达大理城下的时候,李信已经攻到了鄯善府附近,这是从大理俘虏那里得到的消息,而且是十天前的事。若一切顺利的话,李信此时已经拿下了鄯善府。

  

  但熊本只凭他手上得到太后、两府所授予的权力,李信过来之后,要是不听命令,熊本完全可以将其推出帐外斩首的。就是看在韩冈的面子上,也能让李信栽个大跟头。

  

  李信一过来,就必须听命行事,即使其攻下大理城,一样少不了他熊本的统帅之功。要与李信争功的,只会是赵隆。

  

  赵隆抿了抿嘴,“末将这就去查探敌情,等明日便去城下扎营。营地一成,三日之内,不能拿下大理城,绑着大理君臣来拜见大帅,末将这个官就不做了!”

  

  通过杀人立威,整顿了麾下兵马,熊本的行辕已经来到了太和城中。原本还有些许放纵的西南诸部,被熊本的手段吓得魂飞魄散,已经没人敢于去触动他的逆鳞。

  

  城池的西段位于山峰之上,东段则一直绵延到湖畔,西有山峦、东有湖泊,不论是西段还是东段都不需要另外大费周章的去修城防,故而南诏前期的都城太和城,其实就只有一南一北两条城墙。

  

  不过后来,南诏国迁都到了如今的大理城——当时的名字还是羊苴咩城,太和城便荒废了下来,尽管还有人居住,只是都城就在十几里外,这座城池也没有了太多用处,只有原本是城中内城的金刚城,还保留至今。

  

  宋军的营垒,正是傍着金刚城而修起。一座座帐篷,如同雨后破土而出的蘑菇,陡然间出现在南诏旧都。而跟随在官军身后,是如同蝗虫一般涌进了洱海周边的土地的西南夷诸部。

  

  此地距离大理城可谓是近在咫尺,但终究是还有十几里地的距离,并不是适合大军出击攻城的营地。想要攻打大理城,就必须向前驻扎营垒,距离大理城下不宜超过三里。

  

  赵隆的话让熊本摇头,“子渐你何须如此?你身负一军之重,切不可莽撞行事。”

  

  “让下面的儿郎查探,总不如自己亲眼看一看。”赵隆道,“何况末将不过一武夫,只凭勇力立足军中,若是连胆子都没了,日后也没法儿再领兵了。不过还请大帅放心,末将还没活够,可不想这么早去见阎王。”

  

  赵隆在大理城外纵马飞驰,来自西域的良驹,让大理特产的滇马相形见绌。不过用来行走山路,运送货物,没有比滇马更合适了。现在赵隆麾下大军的日常耗用,粮草的部分,是靠了就地征收,以及得到的战利品,而其余军资正是靠着滇马的千里转运。

  

  赵隆的身后,紧跟着他的一群护卫,人人高头大马。本来看见宋军逼近城下,不得不赶出来的大理骑兵,看见这边的壮盛军容,隔得很远便停下脚步,根本不敢再靠近一点。

  

  赵隆仔仔细细的看着周围的环境,而他手下的亲卫之中,还有一人拿着纸笔,在一块木板上飞速的记录着。

  

  滇池、洱海,两湖之滨,是难得水草丰美的上等,不论是放牧还是种田,都堪比江南。至少能养下十万户,这样的土地,屯下来,就没人愿意还了。

  

  现在赵隆正在命人将这里的土地给绘制地图,以备后用。远离主力的他,肆无忌惮留在大理城的城下

  

  看见自家的兵马梭巡不前,城头上鼓号响了几次,一次比一次更急促,他们终于动了。

  

  大理人一动,赵隆也终于动了,引着敌人的骑兵在城下绕了几个圈子,赵隆忽然缓下马来,张弓搭箭,一箭便射落了追得最前的敌人。紧接着调转马身,领着麾下的战士一个反冲,标准的骑兵战术让赵隆收获了又一场胜利。

  

  “该上大阵仗了。”

  

  下面的儿郎去割首级,赵隆则看着那两座大营,等着营中开营出战。

  

  大理城外有两座大营,驻兵在三万以上,城中还有一万兵马——这是精锐——若是在城中籍民为兵,还能更多一倍。这是大理最后的一点财产了。把持了宰相之位的高智升,他老家已经给官军抄了,正恨不得能报仇雪恨。

  

  相对于城中的守军,城外的宋军,才不过五千之数。如此薄弱的兵力,正常的将领看过来,都会觉得有个两万人马,足以踏平城外的营地。赵隆预计,自己这里的兵马都用上,指挥上不出大问题,这一战可就赢定了。一战稍定,便可以建营,只不过这几天的夜里,得小心大理人夜袭。

  

  但大理人始终没有动静,连夜袭都没有,直到第二天,大理城中终于有了动静,北门的城门缓缓地开启了。\

  柳擎宇离开瑞源县县委大院之后,便直接前往公交车车站,乘车前往省会辽源市,同行的还有程铁牛。

  

  虽然柳擎宇已经没有汽车可用了,身为好哥们,好兄弟,兼职保镖,程铁牛对柳擎宇这位饭票老大还是比较重视的,哪怕是柳擎宇再落魄,他也决定时刻都跟在柳擎宇的身边,因为他相信,只要柳擎宇自己能够吃上一口饭,这里面绝对有自己半口。程铁牛不懂得政治,但是他懂得人心。

  

  一路之上,程铁牛也看出了柳擎宇心情不好,所以他自始至终也保持着沉默。

  

  当天晚上到了省会辽源市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柳擎宇和程铁牛在新源大酒店安顿下来之后,柳擎宇立刻带着早就饥肠辘辘的程铁牛找了一家积香排骨大排档好好的吃了一顿。

  

  程铁牛一个人轻轻松松干掉了4盘排骨,柳擎宇看到程铁牛那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相,原本忧郁的心情突然之间好了很多,胃口也开了一些,自己也干掉了半盘排骨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至于酒,柳擎宇并没有喝,因为明天就要党校报道了,柳擎宇还是比较注意影响的。虽然前途未卜,但是,柳擎宇却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人,既然是党校学习,柳擎宇就决定在此期间认认真真的学习,好好的充充电,因为柳擎宇清楚,很多党校内卧虎藏龙,能人无数,而他自己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专长,但是涉及到经济、金融、政治等领域,还是有所欠缺的,尤其是缺少一种系统化的梳理。

  

  第二天上午9点半,柳擎宇准时出现在省委党校教务处进行报到。

  

  因为今天是省委党校这期培训班报道时间为3天,柳擎宇来的这天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所以柳擎宇来的时候,前来报到的人并不多。

  

  柳擎宇只是等了不到5分钟,便轮到他报到了。

  

  教育处负责报到的老师是一名30多岁的男老师,身体微微有些发胖,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挺和善的,尤其是对待之前报到的那些学员,几乎满脸笑容。

  

  轮到柳擎宇的时候,他也是笑着说道:“这位同学,请把你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相关的资料提交一下。”

  

  柳擎宇微笑着把自己的身份证和相关的资料递给了过去:“吴老师,这是我的资料。“

  

  因为他听之前报到的同学称呼对方为吴老师,柳擎宇也学的有模有样。

  

  吴老师笑着接过资料,当他的目光落在柳擎宇的身份证上的名字之时,原本满是笑容的脸上顿时就是一沉,容忍随之收敛,他皱着眉头翻了翻柳擎宇提交的这些材料之后,声音有些冷漠的说道:“你提交的照片数量不够,少了4张。”

  

  柳擎宇一愣,拿过录取通知书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这才缓缓说道:“吴老师,我交的没错啊,这上面不是写得很清楚了吗,一寸照片和2寸照片各3张。”

  

  吴老师拉着脸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是老师我是老师啊,我说让你各交五张你就各交五张,费什么话啊!有没有一点素质?”

  

  说话之间,吴老师的脸色显得十分难看,语气也相当不善。

  

  

  柳擎宇可不傻,之前所有报到的学生交的都是一寸照片和二寸照片各三张,这个吴老师直接毫不犹豫的就给对方注册报到了,轮到自己的时候这家伙竟然要求各5张照片,这明显是故意为难,毕竟一般人肯定是严格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要求去准备的,没事的时候谁会多带两张照片啊。

  

  所以,柳擎宇第一时间就断定这家伙是在刁难自己。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做,柳擎宇不得而知,但是柳擎宇绝对不是好惹的。

  

  柳擎宇冷冷的说道:“吴老师,你的确是老师,你的确在很多问题上有主导权,但是身为学员,我也有质疑的权利,之前那些报到的同学他们同样交的都是各3张照片,为什么我柳擎宇要各交5张,你是不是想要故意刁难我?”

  

  柳擎宇当着面毫不留情的直接戳穿了对方的意图,充满愤怒的看着对方。

(https://www.mangg.com/id8824/55032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