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疯太子 > 第二十章 兄弟交锋

赵元佐不等赵元僖说话,一脚就把供奉踢翻了,将手中的空白批捕公文唰的一声扔了过去喝道:“二哥儿,这就是你下的批捕公文?是你要抓我?还要诛我的九族?”

        众人脸色大变,诛这位的九族?这是要造反吗?

        赵元僖赶紧站起了身,急匆匆的从桌子后面转了出来,到了赵元佐的身边躬身施礼道:“大哥,三哥儿,这都是误会,这个奴才有眼不识泰山,我立刻将他打入大牢,回去好好地审问。”

        赵元佐眉头一皱,并没有和赵元僖争吵,而是语重心长的道:“二哥儿,你这样做不行啊!爹爹让你做这个开封府尹,不是让开口闭口就把人抓入大牢的!

        二哥儿,你的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开封府尹的权力是管理开封府的万民,赏善罚恶;可不是让你动不动就抓人的!先不说这个供奉官是不是该抓,你的调查过吗?审问过吗?

        你这是渎职,是滥用职权!

        张去华,陈载,你们一个开封府的判官,一个推官,是怎么辅佐二哥儿的?吕端,你这谏议大夫是干什么吃的?

        还有你们这些咨议,翊善,官家让你们辅佐二哥儿,是让你们陪着他喝酒吃饭的吗?”

        赵元佐将在场的众人都骂了一遍,偏偏他不是为自己伸冤辩解,而是站在大义的高度,直指赵元僖工作上的失误。

        这些人有气也只能憋着。赵元僖也是没有办法,只能不住地赔罪认错。

        赵元佐哼了一声道:“二哥儿,既然你认识到错了,这个批捕文书你拿回去,我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不够你给我写一个检讨来,我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到了自己错误。”

        “检讨?”赵元僖楞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检讨不知道?听说过罪己诏吗?自省书?把你对错误的认识,好好的梳理一下,在保证后面永远不会再犯了。给你三天的时间够不够?我希望这份检讨3天内能够到我的案头。”

        “腾!”王僎站了起来脸色铁青的道:“殿下,你真是欺人太甚了。虽然同是皇子,不过我们殿下是官家新加的许王,开封府尹,你却已经被剥夺了王位,只是一个庶民。你凭什么侮辱命令许王殿下?”

        赵元佐哼了一声道:“就凭我是他的长兄,长幼有序,别管我是楚王,还是庶民;只要我还是他的哥哥,我就有权力纠正他的错误。”

        王僎的脸色铁青,不过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赵元僖赶紧道:“是!谨遵兄长之命。”

        赵元佐点了点头,上前拍了拍赵元僖的肩头道:“二哥儿,大宋正是多事之秋,你我同胞兄弟,要好好想想怎么为爹爹分忧,而不是为他增加负担。”

        “大哥教训的是。小弟遵命就是。”

        “嗯,如此甚好!那我就等着你的检讨书了。”赵元佐说了一声,然后带着赵元侃转身离开。

        赵元侃乐的嘴巴都合不上了,不住地道:“大哥,真是好样的,看看老二那个样子,还真以为自己是太子了,还有那帮鹰犬,一个个嚣张跋扈的样子,我看着生气,结果被大哥训得跟孙子一样。”

        赵元佐哼了一声道:“我教训他是因为他做错了,不是为了出气。三哥儿,你也要注意一些,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

        赵元侃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兄弟二人回去之后,也就停止了今天的酒宴,大家各自回去。

        赵元佐回到了南宫之后,拿出一大摞的资料,然后开始整理自己这几天的心得。

        赵光义将潘楼发生的事情弄得一清二楚,无论是精忠报国的词还是赵元佐训斥赵元僖的话,都一字不差的摆在他的案头。

        赵光义轻轻地拍着桌子,慢慢的吟唱着,心中已经有些发冷的热血,再次沸腾了起来。

        他的眼睛有些湿润,好像又回到了当初戎马生涯,眼前又出现了自己大哥的身影。

        “这个仗一定要接着打下去!”赵光义恶狠狠地要了一下牙。

        回头想想赵元佐批评赵元僖的话,自己好像对这个大儿子并不是特别了解啊!

        “楚王现在做什么?”赵光义思索了半晌,然后询问左右。

        旁边的人明显的愣了一下,楚王?这是说赵元佐吗?他的王位不是被剥夺了吗?难道官家是要为他平反了。

        “殿下一直在馆阁中查阅资料,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南宫,不知道在写一些什么?”

        “起驾,我们去南宫看看!”赵光义猛地一拍桌子站起了身。

        南宫的守卫一见赵光义,呼啦一声跪倒了一大片,有人就要进去汇报,赵光义摆了摆手道:“你们在外面守好,我单独进去看看。”

        “是!”众人听了,赶紧向两边一退,将道路让了出来。

        赵光义迈着大步进了南宫,他发现正殿的灯火正亮着,摆摆手让侍卫们在外面等候,自己的迈步进了里面。

        赵元佐还在奋笔疾书,桌子上的稿纸已经放了一摞,赵光义走了过去,顺手拿起了一张开始阅读。

        “平辽策。”这三个字深深地吸引了赵光义,北面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满朝文武都没有一点的办法,他竟然敢写出平辽策这三个字?

        赵光义愣了一下,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个平辽策上面。

        第一页只是一个总纲,上面描述这个平辽策大约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御辽,第二部是弱辽,第三部才是平辽。

        下面是对御辽策的一个描述,上面图文并茂的描述着一个被称作水长城的建筑方法。

        赵光义听到这个名字,感觉非常的新鲜,认真的看了下去。

        这第一步御辽,说的就是这个水长城,抵挡住辽国的兵锋,让他们无力南侵。上面估计这个时间最少是3-5年。

        其中1-2年修缮水长城,剩下一段时间,需要经过几次战斗和争夺,才能让辽人接受这个现实。

        其中还详细的描述了,怎么挖掘运河,改变河道,利用河道,沼泽,胡泊,水田组成一道水长城,挡住辽国的骑兵。

        只要是辽国的骑兵被限制住了,大宋朝的步兵却可以利用河道,水路迅速的调动。到时敌我之势倒转过来,未尝不能让辽国吃一些亏。”

        赵光义的眼睛一亮,他拿着平辽策和地图仔细的对着一番。

        “好!好!好!”赵光义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一下子惊醒了赵元佐。

        “爹爹?儿拜见爹爹!”赵元佐赶紧要跪下行礼。

        赵光义一把将他拉住道:“元佐,不要客气,赶紧给我说说这个水长城的事情。”

        赵元佐站起了身;咳嗽一声清了一下嗓子道:“爹爹,我们若于新城县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七十里,资其陂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则可以遏敌骑之奔轶。

        我们这个计划称之为水长城计划,他西自保州西北沉苑泊(今徐水县东北),东到沧州泥沽海口(今天津泥沽)

        完成之后:其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港,西至干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为一水,衡广一百二十里,纵几十里至一百三十里,其深五尺。东起干宁军,西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人淀、燕丹淀、大光淀、孟宗淀为一水,横广一百二十里,纵三十里或五十里,其深丈余或六尺。

        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下光淀、小籣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或十五里或六里,其深六尺或七尺……自保州西为合鸡距泉、尚泉为稻田、方田,衡广十里,其深五尺至三尺,曰西塘泊。自何承矩以黄懋为判官,始开置屯田,筑堤储水为阻固,其后益增广之。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胡芦、永济等河,皆汇于塘。

        而且雄州,瀛洲一代多是荒废的盐碱地,如果用水灌溉,就可以种植水稻,反而会多出万亩良田,补贴军用。”

        赵光义拿着图纸一一对照一边,不住地点头称是。

        赵元佐接着道:“爹爹,我提出这个水长城的方案,还有几点考虑。

        其实早在汉匈战争时期,汉武帝就曾动过改造黄河取代长城,抵御匈奴骑兵的战略构想,但无奈汉代施工技术太低,只好忍痛作罢。三国时代的孙权,也曾以十万人力的规模在江苏六合修筑水塘,成功扛住了魏国铁骑的冲击。

        相比于以前,我们施工水平已经大大的增加,而且这个方案工程量比较小,只要把现有存在的河流湖泊沼泽挖通连片即可,再辅以少量堡垒即可。

        而且它实施起来也比较隐蔽,给辽国人的印象是在兴修水利种田,而不是大修防御工事,因此不会引来敌人的骚扰和破坏。

        第三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些地区多盐碱地,本来不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如果引水淹地,改种稻田,还可以大兴屯田,补贴军用。”

(https://www.mangg.com/id87282/440892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