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别把三国玩坏了 > 第14章 兵权才是安定的根本

北宫内,刘辩翻看着荀彧送来的文书。

        早先他曾安排荀彧按照名单招揽人才。

        如今回复来了。

        有些人才正在来的路上,也有一些,出了点问题。

        “徐庶年初为替人报仇,灭了一户官员满门。”荀彧给他介绍情况:“寻着他的时候,正隐姓埋名逃避追捕。”

        “你们没有把他擒住吧?”刘辩问。

        “陛下名录上的人才,下面的人只能以礼相待。”荀彧问:“臣特来请旨,是问罪还是带来觐见?”

        “当然带来见朕。”刘辩回道:“徐庶任侠,他既杀人,可见那人作恶不少,本就该死。”

        “死者毕竟是大汉的官员。”荀彧问:“如此可好?”

        “没什么不好。”刘辩说道:“若不是这些无良官员,大汉岂能落到今日。杀了他们,和杀一条狗并无区别。”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不打算追究徐庶的罪过。

        荀攸又说:“陛下要臣找的庞统,年仅十岁。虽语出惊人,生的却是非常丑陋。”

        “十岁?”刘辩一愣。

        坏事!

        大意了!

        只顾列举名单,忘记考虑他们今年几岁。

        “正是。”荀攸说道:“嘴歪眼斜、鼻孔朝天,活脱脱比褪了毛的猴子还难看。”

        “十岁……”刘辩还在纠结年龄。

        真的很尴尬……

        搜罗人才,竟弄个十岁的娃儿出来。

        “还有司马懿,也是十岁。”荀彧补充:“诸葛亮八岁、陆逊六岁。”

        刘辩满头黑线。

        他们将来可都是挥一挥衣袖,百万大军灰飞烟灭的人物。

        可如今,毕竟只是孩子。

        几个孩子列在人才名录,不引人注意才是怪事。

        “他们尚且年幼。”荀彧问:“陛下如何听说。”

        “神童和一般的孩子可不同。”刘辩还在狡辩:“既在名录之上,也都带来见朕。”

        荀彧错愕:“难不成陛下要让孩子为官?”

        “当然不。”刘辩回道:“朕要培养他们。留在宫廷,博览宫内藏书。将来成人,就可为我所用。”

        荀彧还是没明白,深居宫中的皇帝,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孩子?

        难不成真有神人托梦?

        “凡是名录上的,无论老幼,都给带来。”刘辩干脆将错就错:“朕自有主张。”

        荀彧应了,却没有退下。

        他问刘辩:“李傕、郭汜领十多万大军来到洛阳,陛下难道真的要让他们进城?”

        “朕有十多万大军,就不用担心再有豪雄上门找麻烦。”刘辩回道:“当然要让他们进城。”

        “二人贼心不死,难为陛下所用。”荀彧问:“万一他们发难,如何处置?”

        “贾诩、吕布已经去了。”刘辩笑了:“荀攸也做好接管兵权的准备。”

        荀彧又问:“陛下明知二人不臣,还要留着他们?”

        “不然怎么办?”刘辩问:“现在给杀了?他们还没有亮出獠牙。”

        “那就引他们亮出獠牙。”荀彧回道:“一旦表露不臣之心,即刻拿下!”

        “李儒也在办了。”刘辩点头:“文若说的,略嫌晚些。”

        荀彧暗暗吃惊。

        皇帝怎么回事?

        他刚想到的问题,竟然早就有了部署。

        难不成,神人还会在梦里提醒这些?

        孙辰走了进来。

        他对刘辩说:“张辽、高顺二人,正在外面候召。”

        “请他们进来。”刘辩吩咐。

        荀彧倒是知道两位。

        他们早先在何进麾下,十常侍之乱时并不在洛阳。

        后来回了洛阳,朝政已被董卓把持。

        怀着一身武艺,二人投在董卓麾下,做了吕布部将。

        皇帝把他们召来,难道又有什么事情?

        孙辰领着俩人进入北宫。

        刘辩问:“你俩在军中何职?”

        “小校而已。”高顺回道:“吕将军威猛过人,我二人虽有些许能耐,却比不得他。军中建功,颇有难处。”

        荀彧在旁听着,没有言语。

        他很想知道,皇帝召这两个人,是要做什么。

        “那就别回去了。”刘辩对他们说:“留在朕身边做事。”

        皇帝留他俩在身边,张辽、高顺都是一愣。

        张辽问:“敢问陛下,我二人能做什么?”

        “张辽、高顺听封。”刘辩说道:“张辽为虎贲中郎将,统领虎贲卫。高顺任羽林中郎将,统帅羽林卫。”

        羽林、虎贲都是皇家禁军,曾经风光无限。

        桓灵二帝时,国库空虚、兵甲老旧,将士缺乏操练。

        虎贲、羽林战力大不如前。

        后又经历十常侍之乱、董卓乱政,两营禁军早已形同虚设,可以说是不复存在。

        皇帝给二人封的官,与空衔没什么区别。

        “羽林、虎贲二营,早已荡然无存。”张辽问:“我二人统领哪里的兵马?”

        “城内有近两万守军。”刘辩对他说:“城外有十多万大军。朕许你们,每人挑选五千精锐,短期内重建羽林、虎贲。”

        刘辩许他们挑选兵马,那就不是空头将军,二人谢恩。

        他们退下后,荀彧问刘辩:“陛下打算重整禁军?”

        “天下为什么乱?”刘辩问他。

        “朝廷贫弱、府库空匮,所以会乱。”荀彧回道。

        “你说的是乱的根本,并非最直接的表象。”刘辩摇头:“很多时候,表象更需要尽快解决。”

        “恳请陛下解惑。”荀彧躬身。

        “天下会乱,因为有些人手握兵权。”刘辩说道:“兵马在握,朝廷无法节制,他们无所顾忌。倘若朝廷有支能征善战的大军,纵使有不臣之心,谁敢造次?”

        荀彧默然点头。

        刘辩又说:“兵权才是天下安定的根本,武将只可练兵不可掌兵。大军调拨,交由太尉府决断。经朕授予虎符,方可出征。如此一来,朕倒想看看,谁还能把朝廷玩弄于股掌之中!”

        “陛下思量周密,臣甚感宽慰。”荀彧躬身。

        “大汉缺少人才。”刘辩对他说:“征募贤才的事,你还得费心。”

        “臣正在办。”荀彧回道:“再请他人引荐几位,理应会有不少前来投效。”

        “士族引荐当然需要。”刘辩捏着下巴思索:“朕打算开科纳贤,搜罗更多民间人才。”

(https://www.mangg.com/id86665/442089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