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逍遥许仙 > 第二十三章 学堂 上

?盛夏七月。

  是日,许仙练完剑法赶去私塾,最近一段时日老秀才脾气暴躁,不是别的,正是三年一度的科考马上就要开始了。

  来到变异的南宋这么多年,许仙对这科举也有了个清晰的认识,同一般封建王朝一样,也分常科,制科和武举。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由兵部主持的称武举。宋朝重文轻武极其严重,少有的大将都是文人出身,因此许仙压根就不曾想过武举。

  和记忆中不同的是,此南宋的科举有别于另一时空,同样有解试(州试),省试和殿试,却在最下多了一级童声试,简直和科举鼎盛时期的明朝相仿。

  前三级考试分别对应秀才,举人和进士,最后的殿试又将进士分为三等,同进士,进士,进士及第,而进士及第的前三者则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许仙年方十六,将要参加的便是童声试,上次他不是没有想过参加,可因为感到年龄太小,学识浅薄,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三年过去了,不出意外,必定“一炮而红”,许仙对自己充满信心。

  来到私塾,恰见老秀才在院中赏玩他那几盆花草,许仙向老秀才行礼道:“先生早。”

  老秀才抬头望了许仙一眼,道:“许仙,来了啊,赶紧进去吧。”

  许仙心中大惊,这老头今天没什么事吧,怎么突然对自己如此和颜悦色起来,要知道他可是私塾里有名的刺头,老头一向对他自己没什么好脸色。

  虽然大惊却不失色,许仙应声向内而去,刚走几步,背后传来老秀才的声音。

  “下学后你先别走,我有些话与你说。”

  回头奇怪的看向老秀才,没发现特别之处,许仙不明所以,只得嗯了一声,心中猜测这老头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对自己的态度又为何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按照惯例,早上一般是小讲,即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先生分别给予讲课。

  老秀才走进讲堂,闹哄哄的教室陡然一静,他走到大案后端坐下来,威严的目光扫过全屋,每个学生都觉着他在盯着自己看,只听他沉声道:“我还以为自己进了菜市场了呢,简直成何体统。”

  许仙在底下看老头发威,那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来了,每个老师好像在学生面前都挺有威严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便可让学生噤若寒蝉,何况在封建的古代,当然,他自己不可能被吓到,对此毫无感觉。

  老秀才满意的看了眼下面学生们的表现,当看到许仙处时,目光直接一扫而过,他对许仙无可奈何,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

  “现在开始上课。”

  一言既出,左手第一排的一个童子当即拿着自己的功课恭恭敬敬的呈给老秀才,老秀才将每一张每一字都看了,这才搁在一边,正襟危坐道:“接着背书吧。”

  那学生赶紧恭声应下,回到座位上取了书,却是一本《千字文》。他又一脸忐忑的走上台。恭敬的把书本放在先生案上,轻声道:“先生……昨天刚学了‘吊民伐罪’四十句。”

  “背。”老秀才微微颔首道。

  这个合辙押韵,朗朗顺口,倒也好背的很,这学生很快的背下来,只是出现了两个字的小错误。老秀才指点出来,接着道:“下去再抄写十遍。”

  这童子如蒙大赦,脚步略显轻快的回道自己的位子上。

  这个下去了,又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把自己的功课呈上,老秀才检查完毕,也让他背书。这学生也把书拿上来搁在先生案前,自己背手而立,小声道:“先生,昨天学的是‘经’一章。”原来他读的是《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那学生便背着手,摇头晃脑的拉长音大声背诵起来。起初几句背得十分流利,但到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就开始磕磕绊绊,等背完‘国治而后天下平。’便彻底歇菜,如长虫吃鸡蛋一般,吭吭哧哧背不出来。

  “自己看还有几句。”

  老秀才把书往他面前一推,那学生打眼一看,登时懊丧的‘哎呦’一声,然后苦着脸道:“还有三言八句。”说着便畏畏缩缩的伸出左手,闭上眼睛颤声道:“请先生重重处罚……”

  老秀才拿起戒尺,毫不客气的高高举起,重重打在那学生的手心上。

  那‘啪’地一声脆响,让书屋里所有的学生都不由哆嗦一下,甚至久经磨砺的许仙同学都心中戚戚然,这是赤裸裸的体罚学生啊,可谁让他生在古代呢,不打不成才,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之类的观念此时可谓正值鼎盛时期。

  学生的手一下子被打落,痛得他五官都挤到一起了,却不敢躲闪,也不敢出声,反而用右手托着左手,又咬牙吃了先生七下,那支左手便眼见着肿了起来。他的泪珠子噼里啪啦落下,仍咬牙一声不吭。

  “我靠!老头一定吃火药了,这么凶猛。”

  许仙无语,转头四顾,除过后排的那两三个没心没肺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都脸色发白,发现个别胆小的学生甚至大汗淋漓,浑身哆嗦个不停。

  再看向前面,那学生被打了还不能下去,而是侍立在桌边,一边抹泪,一边恭听先生讲读……正是从他磕磕绊绊的‘物格而后知至’开始。

  只听那老秀才圈点口哼,先将这段‘经’讲完,又讲了‘传’之一篇的第一段,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直到‘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结束。

  讲完之后,老秀才又命学生持书复述。待其复述完毕,终于放他回到座位上去朗读,等到明天再检查。

  ……

  小半天时间过去了,因为老头要逐个的授课,因此还没有轮到许仙,最重要的原因是许仙不在前排,而被老秀才安排在中间位置。

  要说许仙对此无所谓,没放在心上,可最初没少被同窗同学嘲笑讥讽,最后还是展现了自己的武力,才压下那些令人不爽的言论。

  在封建古代,私塾里的座位是有一些讲究的,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越好越靠前。若许仙学习成绩差,被先生安排在后排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他学的却非常好,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没被安排在前面,只坐在中间,这就有问题了。

  依据那些小孩和半大少年的的想法,许仙必定有什么地方恶了先生,为先生所不喜,出于微妙的嫉妒心理,嘲笑许仙的言论便大有市场。

  

(https://www.mangg.com/id8603/50518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