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1980开始 > 第588章 新周刊发行

其实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是让苏辰去调查一下《新周刊》的读者群。

    因为这是创刊号,薛瑜很看重,想要知道反响怎么样。

    虽然这种事情安排单位里的人来办就可以,但因为怀孕之后,薛瑜的情绪有些变化,就想指使苏辰。

    对此,苏辰自然不敢有意见,依照她的吩咐,拎着相机就出门。

    去沧州的赵冬梅没有回来,连赵诚也没回来,也不知道这两人是不是平安到沧州,更不知道他们的事情怎么样。

    薛芳貌似真的辞职不干,也不知道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整天就陪着邓丽君去央视排练,或者是一起出去逛这硕大的四九城。

    贾村旺安排了两名女工作人员跟着,不过据说,暗地里还有人在保护邓丽君,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有了薛芳的帮忙,薛瑜就能去单位工作。

    只不过看到某人整天到处溜达,心里就有气。

    苏辰开车出门,溜达好一会儿,找到停车的位置,停好车,这才来到刊物贩卖的报亭。

    《新周刊》的主要发行地在京城,其他地方则是通过邮局和出版社发行。

    而京城的发行量也就定在10万-15万这个数据。

    当然,薛瑜和苏辰也并不指望这本刊物能够一炮而红,形成大卖的现象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批刊物有部分是流入体制内,留在外面贩卖的也就只有只剩下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一的一半是留给邮局,另外一半是要走出版社。

    于是,有些单位在几天前就接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

    “《新周刊》要发行了,上级领导说不错,让我们每个月订一些来看。”

    “啥玩意?《新周刊》?这没听过啊。”

    “既然是上级领导安排的,那我们就订点来看呗,反正我们每个月不也是要订期刊的么?”

    “好吧,那我们就看看这个能得到上级指名的《新周刊》要发行的都是啥内容。”

    等刊物到手,一帮人马上哗啦啦围过来。

    封面看着还不错,而且《新周刊》三个字看着就是大家的手笔。

    这是当然的,苏辰请朱老爷子题的。

    本来想着要不要找大领导,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就被他否决掉。

    不少单位里的人啧啧称道:“封面看着不错,这个字看着就特大气。”

    “排版看着也不错,不像是其他刊物那么沉闷。”

    “先看看这具体说的都是啥吧。”

    对于《新周刊》的内容,除了那些一线的工作人员和一些鸡汤外,并没有《红楼梦》《西游记》剧组的幕后小故事。

    因为现在都顶着压力拍,要是整出这些东西,估计创作团队要自闭。

    只能等到播出后,再配合央视进行宣传。

    众人看了以后,感觉好像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似乎又和其他刊物不太一样。

    “怎么样?大家谈谈看法吧。”有人说道。

    “这些故事我感觉写得挺不错的,我爱人就是医生,有时候真的是大年三十都不能在家里过年,毕竟谁也不想大年三十生病,也只能体谅。”

    “给我的感觉是图文并茂,不但有这些平常我们关注不到的人,还有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

    “原来有些烈士家属生活得这么艰难。”

    “感觉确实不错,反正订哪家都是订,那就先看着呗。”

    “……”

    苏辰就猫在报亭里,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卖报的大爷聊天。

    “大爷,这两天《新周刊》卖得怎么样?”

    大爷警惕地看了他两眼:“你是哪个单位的?看你还挂着相机,该不会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吧?”

    “其实我是《新周刊》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为了看看我们这刊物写得怎么样,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我们要及时听取意见。”

    苏辰笑呵呵道:“不能脱离于群众,也不能脱离我们的读者群体,只有听大家的心声,我们才能拿出更多更好的故事。”

    “这敢情好。”大爷点头,接着道:“因为是新发行的,所以大家伙的反响还不错,主要是这些故事都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然后……”

    他想了半天,没想出啥词。

    苏辰试探性问道:“接地气?”

    “对,就是这个词,接地气。”大爷连连点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情,比如街坊邻居都是医生,或者是军人家属,能够看得到,要是写得和我们生活不接近,我们就感觉有些虚构,不真实。”

    这便是《新周刊》的定位,要是弄得太高大上的东西,那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而且也没必要整得那么高大上。

    最主要的要在群众群体中打开市场。

    让民众觉得这本刊物有权威性。

    尽管这刊物已经构思好几年,但现在也才得以发行。

    说话间,两个女青年来到报亭前面。

    “大爷,您这还有《新周刊》吗?我们想买一本。”

    “有。”大爷拿出一本。

    《新周刊》的售价是一元一本,而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那会儿才售价三角。

    正儿八经说,《新周刊》纯粹是赔钱赚吆喝,因为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选得比《读者文摘》要好。

    但以现在的物价,你要卖个五块十块钱,那不现实。

    不过苏老板不差钱,虽然是挂靠在《京城日报》下,但掏钱的是苏老板自己,除了那些工人的薪资是《京城日报》支付外,剩下的,都是由苏老板买单。

    看到大爷拿出来的杂志,两个女青年接过来,翻开看了两眼:“内容做得不错。”

    “而且插图和排版也很不错,都能闻到一股墨香味儿。”

    “那我们买吧。”

    其中一个姑娘掏出钱来,买下这本期刊,转身就准备走。

    苏辰急忙拦住她们。

    两个姑娘瞬间一脸警惕:“这位同志,你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的,我是《新周刊》的工作人员。”苏辰解释道:“所以想进行街头调查。”

    “街头调查?这个词儿倒是新鲜。”其中一个姑娘问道:“那你有什么想问的?”

(https://www.mangg.com/id85886/4757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