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衍乱纪 > 第六百五十七章 轮回的传说

白衣少年,自然就是苏恒。不过,这并非他真正的身体,而是他的灵魂!

    前几日,苏恒时常精神恍惚,发呆发愣,只觉得神魂迷离,好像少了点什么,对什么都提不起热情和兴趣。原以为是受压力所迫、修炼过而不及造成的,但当他放松下来,通明元神后,却仍不能驱除这种负面状态。

    他很不解。直到几天后,他忽感头晕目眩,只觉得周围一阵天旋地转,乾坤翻覆,意识便陷入了黑暗中。

    再次醒来时,他就出现在这死寂的空间中。

    在这宛如放逐之地的空间里,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四方上下,没有岁月流逝……入眼所见,尽是迷蒙一片。

    他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光,因为他甚至都分不出这个空间是什么颜色的。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就像是母胎里孕育的未完全成形的新生灵,无知无昧,无喜无悲,无他无我,无死无生……

    像梦一样,却又比梦更加梦幻。渐渐地,他沉沦了,到最后,他几乎都快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更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会来到这里。

    万般危急下,这片未知之地突然闪过两道神光,一黑白交织,一金光灿灿。

    它们犹如天外飞仙在前方惊鸿而过,倏地没入他的这副形体之内。那一刻,一股混沌气自头顶如烟腾起,冉冉上升,不仅驱散了心中的阴霾,更是在上方聚成一团朦胧的云雾。

    云雾如银河倾泻而下,逐渐包裹了他的整副身体。卷舒缭绕的混沌气,似是再现了它曾经开天辟地、造化鸿蒙的无上伟力,将他的这副形体与外界的死寂空间隔绝开来,使之超然于外,万邪不侵,诸法不灭。

    终于,他逐渐堕落沉沦的意识又回来了。

    他开始重新拥有“我”这个概念,也知道自己是谁,更知道自己是被人暗算了。

    原来,钉头七箭书趁苏恒本源之伤未复之际趁虚而入,以诡谲之术突破了元磁峰的防御,化开混沌磁力,直侵元神,将苏恒的灵魂拘禁,再以巫术慢慢拜散其三魂七魄。倘若作法仪式不被打断,这本是无解之局,但封池瞑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样东西。

    三身不灭术!

    自苏恒创出三身不灭术后,其三身似合还分,既可视作“一”,亦可视作“三”!钉头七箭书只对融合于元神中的灵魂起作用,却奈何不得他的真体肉身和身外化身。

    若是一般修士,灵肉合一,一旦元神沦陷,肉身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但苏恒不一样,他的三身不灭术另辟蹊径,可以说是灵肉合一,也可将它们看作不同的个体。

    这就是之所以说三身不灭术“可一可三”的原因了。

    个中玄机妙理,言语不能尽述,当自行意会,方晓本来面目。

    简单来说,因为有三身不灭术的存在,苏恒的真体肉身和身外化身可以作为“局外人”的身份对遭劫的元神之身进行救援。

    这与他在仙道大会上涅槃重生的原理大致相同,只不过这次其余二身要做的,不是传输本源,而是唤醒沉沦的元神,激发镇守元神的元磁峰的力量!

    自从苏恒的元神修炼混沌磁力、与元磁峰日益水乳  交融后,元磁峰几乎就成了他的元神至宝。若非钉头七箭书太过诡异,封池瞑根本就无法突破元磁峰的防御,让他的元神遭劫。

    当然,即便是钻空子,封池瞑仍然花费了好大一番心力,直到第三箭下去才成功拜散苏恒的魂魄。

    没了元磁峰的阻拦,钉头七箭书的邪力长驱直下,势不可挡。纵使苏恒炼就了“真我如一,不灭元神”,也无法挡住那股邪力的侵蚀。

    就这样,苏恒的元神之身开始沦陷。若非有三身不灭术在,主动唤醒元磁峰的力量护主御敌,此番危矣。

    饶是如此,苏恒依然在鬼门关前走过了一遭。

    恢复意识、知道自己是着了道后,苏恒立刻激发元磁峰的力量守护元神之身。元神绽放无量光,他这在死寂空间中的灵魂体也受到了同样的力量护佑,开始恢复清明。

    少年天资聪颖,很快看出这副形体是他的灵魂体。他不知道自己是中了钉头七箭书,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但他知道,有元磁峰和三身不灭术在,这里的一切已经奈何不得自己了。

    眼看危局将解,可他又无奈地发现另一个问题。

    他逃不出去!

    虽能护佑灵魂体不沉沦下去,可他走不出这个死寂空间。

    意识到这一点后,苏恒起初也是一惊,但他心志坚定,很快就让自己冷静下来。

    打量了一番四周,他发现这里无处不是神秘和诡异,可偏偏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看不清个中玄机。只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是一处了不得的地方,涉及天大的秘密。

    好奇心使然下,也为了自己能早日脱困而出,他决定弄清这里的秘密。为此,苏恒不惜以身试险。

    以元磁峰镇守元神眉心,灵魂体受到冥冥中的力量加持,便能保自己最后一丝意识不散。随后,他暂时压住那缕通明的意识,而让灵魂体置于周围神秘力量的侵袭下,逐渐堕落沉沦。

    一旦灵魂体即将完全沦陷,那最后一丝意识就会再次召来元磁峰的力量力挽狂澜。

    苏恒有恃无恐,在接下来几天的试验里,他先后看着自己的灵魂体不断被剥离出一道道虚影,也明白那红色虚影和黑色虚影,正是他自己的魂和魄!

    不过,他并没有惊慌失措地停止这个试验,急急召回自己散去的魂魄,而是大胆地放任自己的魂魄融入这片死寂空间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了解陌生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身融入其中。苏恒以自己的魂魄去冒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少年胆大心细的探索下,他终于知道了此地的秘密。

    这里,竟是一处灵魂空间!

    准确地说,它是聚集世上死去生灵魂魄的地方!

    所谓的冥界、地狱,并不像世俗那些无知凡人所想的那样,是生灵安息之所,而是尸鬼两道修士的修道乐土罢了。修士真正死去,必是本源枯尽,元神幻灭,魂飞魄散,绝不可能进入冥界,进行所谓的投胎。

    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是真正的灰飞烟灭,一切成空。这本是世人皆认可的道理,但在上古时代,突然兴起了另一种说法。

    生灵死后,其破碎的魂魄并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飞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无死无生的奇异状态!

    这种说法很不可思议,曾在整个大陆上掀起了一场热议,许多大神通者都加入了探讨。但最终,绝大多数人还是把这个说法当成了一个笑话。

    大讨论的结果是,千万人之中都不见得有一个相信这种模糊的理论。

    直到远古时代,古天庭称霸天下,身为天庭之主的天帝突然又提起了这件事,明确对其表示了认可,并且,天帝还将这个模糊的理论系统化,更为深刻地发展了下去。

    天帝相信,生灵死后,确实是代表着生命的凋零和一世的终结,但死者的魂魄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而是化作一种无法被感知的形态,或聚集在某个未知之地,或游离在大千世界中,等待着某种玄妙的变化。

    这种未知的异变,天帝以一个全新的词来诠释它。

    轮回!

    天帝强势,雄霸千古万界,曾以“普天之下,莫非帝土,四海之灵,莫非朝民”十六字警示天下。在天帝眼里,哪怕是死去生灵的破碎魂魄,也要在天庭管辖之下,受天规制约。

    因此,他依据“轮回”理论,打算建造地府来收纳这些死灵魂魄,并册封阴司十天子管辖之。而且,天帝参悟天机,据说还领悟到了冥冥之中让这些破碎的死灵魂魄发生变化的力量。

    这种力量,天帝称之为“轮回之力”!

    只是,还不等阴司地府真正建立,古天庭就覆灭了,轮回成了一个难以考证真假的传说。不过,天帝参悟天道所创出的轮回之力,却被一个自称“轮回之主”的人继承了下来,并流传后世。

    古天庭覆灭后,洪荒大陆就进入了中古时代。轮回之主因身负轮回之力,在中古初期名噪一时,有人怀疑,他就是天帝原来指定的十殿阎罗之一!

    天帝将轮回之力传给了十殿阎罗,只可惜阴司未建,天庭就不复存在,许多人都死了,而此人和那弱水一样,侥幸逃过一劫,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然而,轮回之主没过多久便销声匿迹了。就在世人以为轮回之力要就此失传时,这种玄妙的力量竟在几个光头素衣的修士手中惊现。

    这几个人,正是最初创建佛教的几位大能!

    佛教继承了天帝的理论,继续探寻真正的轮回之道,将之不断完善,最终将其与“因果”理论相结合,提出“六道轮回”的说法。

    佛教认为,所谓“轮回”,也就是那些破碎死灵魂魄要等待的变化,其实就是“生死转化”。也就是说,这些已经灭亡魂魄所等待的变化,就是重生!

    世人以为轮回就是投胎转世,多是受了佛教的影响。随着佛教的壮大和佛理的传播,这种认知不仅出现在凡人世界里,就是许多修士都相信这一套。

    不仅如此,佛教还提出了构成轮回的要素,即为“六道”。六道者,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详情,前文早有所述,此处便不再表)

    风云神峰上,将“六道轮回”衍变成一种神术的六道道人的传人六指王挑战苏恒,一战过后,苏恒便对“轮回”的传说细细了解了一番。因此,以上所述,他也是知道的。

    轮回的力量神秘强大,这种伟力,苏恒曾在两个人手中见识过。

    一个是冷月舞,这个身上拥有许多秘密、和佛教似乎颇有渊源的女子,在天凰神界最后一战中,她就曾展现过这种力量。也正是因为她拥有轮回之力,圣佛王金云子才会出手相助他们。

    另一个人,则是六指王。不过,六指王使的是“六道轮回”神通,是六道道人对轮回之力的一种衍化,与单纯的轮回之力相比,虽万变不离其宗,但还是有所不同。

    苏恒从未小觑过轮回的力量,但他对轮回的理论却并不以为然,对天帝的见解也持保留态度。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论,他更是未置可否。

    这种极度玄乎的理论,除非亲眼见证到,否则他是不会人云亦云、妄下定论的。

    但是这一次,他骇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真相,或许……或许天帝的轮回理论,真的存在!

(https://www.mangg.com/id84835/2083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