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自然是最好的,但是问题是...”吕司长欲言又止。
“有话不妨直说,以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话是不能交流的?”王峰给对方倒上一杯茶,然后说道。
“那我就直说了,虽然我当初学习也不怎么样,但是也很清楚,大统一理论并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否则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败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是担心失败?”王峰好奇地问道:“这种事情哪里有不失败的,没有人能够一直赢下去。”
“准确的来说是担心你失败。”
“有区别吗?”
“咱们认识也不短的时间了,在此之前我也见到过很多的天才,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出色的。”
“就说说我的儿子吧,他虽然算不上天才,但是也是自己考上国外名校的,在这一点上我并没有帮助他。”
“但是他自己能力不错,所以基本上也是从小顺风顺水地,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就像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样。”
“但是后来他变了。”
“一点点的问题就要大发雷霆,一点点的困难就要思虑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他不在敢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追求稳妥。”
“我当时很好奇,因为那一段时间我很忙,那是我工作的关键时期,我对他的关注便少了很多。”
“我好奇的是到底是什么让他变成了现在这样,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虽然那确实有些迟了。”
“当时我问他,到底是什么让你变成了这个样子?他当时不愿意术说,只叫我不要管他。”
“我当时也没说什么,只是说如果感觉不痛快的话,那就喝点酒吧,喝醉了之后就什么都不用去想了。”
“当时我用了一点心眼,先是喝了一些白酒,然后又把珍藏的一瓶梧桐给拿来出来,红酒加白酒,你应该知道了。”
“那一晚上他说了很多。”
“他说他从小背负着小天才的光环,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又没有靠我们的帮助,自己考上了国外名校,一时之间风头无二。”
“然而到了那里之后,一切都变了。”
“那里是天才的集中营,大家扎堆在那里。而他又因为从小的经历,让他非常要强,也就是说他总是不服输。”
“这是好事,但是也是坏事。”
“他为了证明自己,承担了一项自己很难完成的工作,想要挑战自己是好事,想要证明自己也无可厚非,但是太过冒险的行为不可取。”
“要知道,这个世界对于天才并不友好。”
“纳兰性德,也就是纳兰容若,他的词好啊!他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嵩并称“清词三大家”。王国维则认为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也就是明清第一人。可惜他31岁就去世了。”
“顾贞观评价道:“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我深有同感。他的词我是无法读下去的,读到凄婉处不禁泪流满面。其词风格接近李后主,清丽婉约。”
“还记得几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样好句子在他的词里比比皆是,让人不忍猝读。”
“他是纳兰明珠之子,且身为康熙御前一等侍卫,极尽显贵,《通志堂集》说:他生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且“密迩天子左右,人以为贵近臣无如容若者”。可见其荣华富贵已到极致。难得的是,他文武全才,更难得的是,他情深意重,淡泊高远,视名利为糞土。一生崇拜陶渊明。”
“可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是英年早逝。”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因很简单,我儿子当时给我介绍了一个说法,叫做什么曲线破坏者,我不明白,他告诉我说,总有些人破坏了成绩的正常分布,这我才明白,那些曲线外的就是指的是这些天分高的人。”
“大家虽然很崇拜天才,但是心底却是巴不得看到天才的陨落的,这一点你必须明白。”
“相比于那些人所取得的成就,人们更喜欢看到他们失败,这是人的劣根性,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当你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赞美你,但是当你失败的时候,他们却不会鼓励你,反而会落井下石,狠狠地踩死你。”
“你别看你现在收获了这么多赞誉,但是人们也在等着你犯错,等着把你狠狠的踩在脚下,猛烈地抨击你。”
“我说这么多不是要让你放弃,只是单纯地告诉你,如果你失败的话,你可能会遭遇什么,你最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说了这么多,吕司长喝了口茶。
“天才就像是一把利刃,他们锋利的同时,也非常脆弱,有的时候一点挫折,就能把这一把利刃给折断,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你的意思是我以前走的太过顺利了,以至于可能会受不了这个挫折?”
“你能理解就最好了,虽然你的成就已经足够你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够走的更远。”
“你可以做更多更加实际的事情,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当然,我并不是指的是大统一理论不重要,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它并不是最合适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更加实用的成果。”
“在一项理论没有被证明之前,没有人能够确定它是不是有用,不管是我们还是其他人,所以武断地下决定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你也要明白,纯理论真正能够用得上的确实不是特别多,不是吗,而且这并不是关键点。”
“关键点是,他确实是难度很大,不是吗?”
“我虽然学习一般,也没有出国留学,但是好歹是中科大毕业的。”
“物理学的高度统一性我是能够理解的,那一座丰碑的诱人程度我大概能够感觉到,但是你也知道,你将会面临着什么。”
在20世纪之前,物理学其实是高度统一的,牛顿力学可以解释小到颗粒尘埃,大到太阳星体运动的几乎所有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领域,其应用方式和形式具有不同的表象。
不过牛顿力学也不是完美的,特别对于光的本质和规律,其一直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这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危机买下了一颗大雷。
牛顿本人支持光的粒子学说,这样能够很好地解释光的反射,但折射、衍射等现象则无法自洽。
后来,惠更斯、托马斯·杨对于光的波动学说做出了一系列深刻而令人信服的理论和实验,最后又由麦克斯韦将光-电磁场理论发展到了极致。
至此物理学已堪称完美。
但盛极必衰,随后围绕着光和辐射进行的两个改变人类科学史的重大实验,开始倾覆这座精心建造的宏伟大厦:一个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发现了光速不变原理;另一个是黑体辐射实验,其能量分布无法用经典电磁场理论解释。
于是于是,为了分别解释这两个与经典物理背道而驰的实验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普朗克提出了辐射的能量量子化,二者便是今天物理学的两大根基。
由于这两套理论当初是为了解释不同的现象而分别独立发展出来的(即使爱因斯坦当年是因为光量子学说获得了一生中唯一的诺贝尔奖,但相对论跟这却没什么关联),所以其体系有较强的不相容性。
在狄拉克等人的努力下,相对论效应被引入量子力学之中,并进一步发展出量子场论和规范场,对除万有引力外的其他三种基本场(特别是弱、电场)进行了较好的统一,但万有引力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这套体系下相融。
虽然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都能在各自领域很好地解释他们的物理现象,但这种必须由“两套理论”共同统治物理界的现状,是让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们抓狂的事情。
据说爱因斯坦去世之前的几个小时,还在为“大统一场”理论作着生命中最后的几笔运算。如今,超弦理论、M理论都在朝着这个终极目标艰难地前进着,而能够验证他们真伪的实验装置貌似还遥遥无期。
了结爱因斯坦的夙愿,终结物理学分裂的局面,依然是广大物理学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尤其是最后的阶段。
自从爱因斯坦降临于世,物理学就开始向变态的方向发展了。。。在牛顿时期,是先有物理学的直观,然后才发展出了所需要的数学。
而爱因斯坦时期恰恰相反,有一些之前数学家随便瞎玩的东西,本来没觉得和现实世界有任何关系,在这一时期却被引入了物理学,具体来说指的是微分流形,群论等。
试图统合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作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进行大量的探索、反复检验与试错、做出预言并被证实、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出现一个经得起检验的万有理论才算是迈出了漫长旅途的前几步。
现状是,经过多年努力,物理学者仍旧无法将引力纳入量子力学框架中,更不要谈跟其他基本力统合了。试图统合电磁力、弱力、强力的“大统一理论”也还没有完成。在低能量状况,电磁力与弱力难以统一,因为传递弱力的W玻色子及Z玻色子具有非零的不变质量[1]。标准模型靠希格斯机制处理这问题,但在它的体系里电弱力与强力还是明显不同。
弦理论需要额外的维度,而且可以提出源源不绝的大量模型(将额外维度蜷缩到微观中的四维时空可能有1E500种),被一些反对者讥讽为没有可证伪性、不能做出有意义的预测、是数学物理。
M理论是将5种相容的超弦理论统一起来的理论,由爱德华·威滕于1995年提出,需要11维时空,可描述二维膜、五维膜、低能量下的11维超引力,用二维膜描述基本粒子。M理论能做出的任何预测都超越了可预见的未来能造出的任何对撞机的能力范围,处于数学假说阶段。
圈量子引力论只能再现标准模型的一小部分特性,对费米子的建模举步维艰,而且指向的宇宙图景是个涨落态宇宙论。这要当万有理论恐怕在根本上就不那么合适。
其它诸如因果费米子系统、因果集合、E8理论、CDT理论的状况参差不齐,但完成度都接近零,甚至还无法对粒子的质量进行计算或预测。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强力、弱力、电磁力,都是微观作用力,被量子力学(模型)所描述,而引力是宏观作用力,被广义相对论(模型)所描述,这两套理论模型,虽然在各自的领域,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却无法适用于对方的作用范围。
在微观尺度上,也就是粒子层面,引力的作用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广义相对论无法解释粒子的运动规律,但量子力学可以。
而在宏观尺度上,也就天体星系层面,强力、弱力、电磁力的作用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量子力学无法解释天体星系的运行规律,但广义相对论可以。
事实上,尺度越宏观、引力场越强,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就越准确,如果尺度不是那么宏观,引力场不是那么强,如在地球表面这种情况下,牛顿定律的预测就近似很准确。
我们知道,广义相对论,是利用数学工具——黎曼几何,把宏观时空映射成了——可以弯曲的几何结构,那么:
从数学上说,时空曲率(类似床垫的弯曲),就反映了时空点之间,距离关系的扭曲。
从物理上说,引力及其感受,就是这种距离关系扭曲的直接结果。
那么在宇宙背景中,天体星系相对于宇宙都小的可怜,把它们看成质点没什么问题,接着它们的距离关系,就可以以这种粗略的方式,使用黎曼几何来近似的精确描述——广义相对论在宇宙学中的成功预测,已经证明了这样的可行性。
可见,广义相对论在根本上,依赖于需要距离概念的黎曼几何结构,但在超微观尺度下,如普朗克长度附近或者更小时,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将会使黎曼几何的距离概念不再精确,从而导致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不再有效。
我们还是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
(https://www.mangg.com/id84749/6853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