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六十五章 礼部大事

第六十五章      礼部大事

    “自然不是。”徐阶微微一笑,说道:“周大人南征北战,声名远播异域。我又怎么能浅薄到用这一件事情来考教大人?只是,道理从来是浅显的。周大人其实很明白,你回京那一刻,就主动内阁之中有你一把交椅。为政之道,有什么要激流勇进,有的时候却需要一些耐心。”

    “有什么事情,在内阁之中,都好做。但是大人您卡在入阁之前。做这样的事情?岂不是已经添了一足?”

    周梦臣听了,轻轻一笑。

    徐阶说得对不对?

    对。徐阶之所以让步,让周梦臣回京,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嘉靖的倾向性。可以说,周梦臣入阁已经天京师传了很长时间。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周梦臣知道,任何官场上的消息,只要没有落实,都有可能变卦。

    如果周梦臣足够强势,徐阶或许就放弃狙击了。但是如果周梦臣自己没有足够的威望,徐阶未必不会动手。对于徐阶各种手段与变卦,周梦臣早就见识过了。

    今日一役,周梦臣都没有想到,高蛮子一出手,就是高举高打,闹得满城风雨。在谁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硬生生将非翰林不得入内阁一句,只有官场上才知道的消息,弄得天下皆知。

    这一下子,不仅仅让高拱声名大振,也让周梦臣在京师初步建立的威望。毕竟,周梦臣虽然不是主攻。但没有周梦臣搞出的报纸。

    高拱也不可能做到这一件事情。而且废除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对周梦臣与杨博都是重大利好。

    从受益者倒推,即便周梦臣说自己没有与高拱联手,也没有人信。

    周梦臣说道:“首辅,教训的是。只是我周某人学问太浅,很多事情都不懂,不过仅仅是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每一任官上,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已经习惯了,改不了了。”

    徐阶心中冷笑,总觉得周梦臣是在讽刺自己。

    周梦臣说这样的话,徐阶还真不能说什么不是。可以说,周梦臣从九品阴阳官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任官职上都要折腾出来一些东西。

    但是翰林院晋升是什么样子?

    坐足十年冷板凳,熬资历。到时候了自然会提拔。

    这简直是两个极端。

    徐阶无心纠缠这个,说道:“既然如此,周大人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明年春闱,今年秋闱,都是朝廷大事。你身为礼部尚书,可万万不能出纰漏。”

    徐阶言下之意,就是办好你自己的事情。不要再折腾了。

    周梦臣说道:“首辅说得极是,不过这一次主考官是---?”

    徐阶说道:“原定是袁炜。”

    周梦臣会意,原定是袁炜。有原定就会有现定。这里面有动作的空间。周梦臣对这个主考官却是有几分垂涎的。原因很简单,科举的主考官,几乎是公然结党的良机。

    如果徐阶没有自己一帮学生,恐怕也不会而今的声势。

    周梦臣只需担任主考官,就能将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揽入自己麾下,虽然说这些进士派上用场,最少在十几年后。甚至二十几年后了。

    周梦臣与李春芳,十几年就熬到在宰辅,那是有特殊原因的。如果不是严嵩倒台牵连太多,扫清了一批人。嘉靖二十六年这一批人未必升迁得这么快。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薪火相传的。周梦臣而今虽然还没有进入内阁,但已经在想,他退下来之后的事情,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二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周梦臣也听出来徐阶挑拨离间的意思,但依然觉得争一争这个主考官。

    而对袁炜来说,这个主考官也是不可放弃的。

    一方面袁炜原罪在身,那就是他曾经当过景王太傅。身上有景王的标签。在太子坐稳储君之位的情况下。做了几年的大学士的袁炜猛然发现,似乎整个内阁在换血。

    对。嘉靖三十八年,严嵩倒台之后,进入内阁的那一批人,一个个都离开了。而无数新人在外面虎视眈眈的。这个事情,袁炜不能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是鱼腩。他就很有可能被当成鱼腩来捏了。

    徐阶大概觉得,周梦臣陷入与袁炜的争斗之中,就没有心思搞别的事情了。

    但是周梦臣这里想到恰恰相反。

    一条成功的路径,为什么不复制?

    高拱利用报纸打了徐阶一个措手不及。而今周梦臣为什么不能重复这个操作?一来,周梦臣觉得徐阶未必那么快,就学会怎么利用新舆论来做政治-斗争。其次,就是周梦臣觉得自己在这上面的优势,太大,最少胜过了高拱,如果高拱能做到的。他周梦臣为什么做不到?

    而且周梦臣很清楚,官场上的东西都是要争出来的。是的。周梦臣而今距离内阁仅仅有一步之遥,看似很容易。但是真那么容易吗?

    即便有皇帝的默许,这一步周梦臣也要自己迈出去,而不是让人拉上去。

    这是完全不样的概念。

    主考官周梦臣是要争,但是给徐阶一个狠的,周梦臣同样要来。

    而这两者交叠的地方,就是科举。

    对,科举。

    科举对大明来说,太重要了。但是同样的亲身经历过科举的周梦臣,也知道,科举里的问题也太大了一些。不仅仅是周梦臣的感觉,还有很多大明士大夫的感觉。

    反对八股文的名家,从成化年间,一直到明末,代不绝人。而且都是名家。一般人是不能称作名家的。

    徐阶不知道周梦臣内心所想,他觉得如此一来,周梦臣也要安分一段时间。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报纸与在这方面布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

    周梦臣一出皇宫,回到礼部之中,就将自己埋入旧档之中了。

    他可不是高拱,直来直去得太难看了一点。科举本身就很有新闻价值。而且毛病多多。只需找出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引子,周梦臣再作为主管部门切入。

    就变得顺理成章多了。

    那么选什么典型案例?

    一定要有新闻度,时间上也不能太近,毕竟周梦臣仅仅是想搞科举,而不是搞人,距离太近的案子,说不定,就牵连到某个大佬了。说不定。就给周梦臣竖立一个生死仇敌。

    虽然说,周梦臣不怕树敌。但是有时候还是不要乱树敌的好。

    周梦臣忽然想起去年听到的一个消息,文徵明去了。

    虽然文徵明年纪也到了。算是喜丧。但是当时周梦臣也是有些唏嘘的,江南四大才子,一个也不没有了。周梦臣随即命人收集了一些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之类。作为家族底蕴,将来能升值的。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案子最有传播度了。那就唐寅舞弊案。

    周梦臣立即找到关于唐伯虎的陈家旧账,细细看了看。总体上来说,唐寅的案子是一个冤案。只是说名满天下的唐解元为人嫉妒,唐寅做事也不检点,在科举之前,与主考官过从甚密。将自己陷入嫌疑之地。弘治皇帝当初的判唐寅终身不能参加科举,有些太重了。

    不过,这些陈年旧事的是是非非并不重要。而这里面的话题度很重要。当年的唐寅虽然是解元。但是名声仅仅在江南而已。但是而今的唐寅却是举世闻名的大家。单单他的名字,就有很多话题度。

    周梦臣心中暗道:“就他了。”随即暗地写了一篇稿子,传了出去。

(https://www.mangg.com/id83371/9865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