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太玄飞仙 > 第488章 开天之旅 十九

世间的修行方式大体都是修炼自身,强化体魄,做到益寿延年。淬炼神魂,向往长生不死。最后将自己的本源化作类似于先天不灭灵光的存在,将自身化作规则,从而达到不死不灭的境界。

    而经历了屠戮三千神魔之后,张玄却是又想出了一条新的修行之路途。

    那便是武魂。

    没错就是这玩意。

    或许没人解释过武魂这东西是如何出现,张玄原本也没有想到这些,只是在屠戮神魔之时见到这些神魔千奇百怪,加上其心中有些想法,毕竟他能成功还是依靠了这些神魔的非自主帮忙。

    所以便想要找一条出路来还这个人情。

    当然了这条路是他经过演化推演过的,虽然不能入正道之中,甚至比不上巫道那么强横,但也是有机会晋升的。

    先说说武魂的问题,经过张玄考察,实际上任何人都有气相一说,且大多呈现蛇虺蛟龙之状,当然也有其他,类如图腾和器具。

    比如秦地的图腾除了黑水金龙外,还有玄鸟,就是一只燕子,所以一部分秦人的气运显示大多是飞燕。

    不仅如此,之前在上清天眼之中,张玄能看到人身后的气象,一般人多是以灵光和煞气为主,修士的话就开始呈现不同模样了,有的是豺狼虎豹,意示着人心所相;也有的是燕雀鸿鹄之类,甚至有的是以心爱法宝为类。

    最明显的就是人王之类,身后时常伴随着真龙。

    就连张玄自己,虽然那九条金龙和几只凤鸟全都跑到了小号嬴武那边,但在其身后,还是存在真龙之相。

    而且还不止这一点,比如三花五炁,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在体现。这种体现就体现在,于天地之中时,能不需代价表现出来,就像是天地对其的标注,示意这个人惹不起;但在混沌之中如果不是自己表现,他是不会出现的,最多只会在脑袋后面表现出一道道轮圆光。

    再经琢磨之后,张玄发现这些所谓气相,实际上便不弱于先前他所知道的武魂。

    而且他也差不多明白了这异象是从何而来。

    其本质还是灵光,也就是先前所说的人之本源灵光,不过在凡人的身体之中,其表现大多为一道白光,而如果这凡人能做官或者有其他成就,那么这道灵光便能吸引其他的东西到自己身上。从而表现出颜色改变或者形状改变,但其本质是不变的,就是一道灵光,只不过是穿上了一层外壳。

    当然了如果是此人为恶,自然被人所唾弃,灵光也就会被煞气之类所掩埋,甚至是有的人心智不善,总是想些歪门邪道之事,那灵光自然会暗淡。

    说起来,这灵光还与文道修行有那么些关系。

    文人重养形气势。

    这气嘛,自然是浩然之气,取之山川湖海,藏于心中孕育。

    势的话便是气场,由气而发,正气使得人肃穆,邪气使得人猥琐,合为一体便是气势,也就是浩然正气。如果是天地绝灵或者低灵时期,可能文人无法掌握正气的用法,但气势是不会做假。

    一个有气势的人,相当有气场,也更容易成功。

    至于形嘛,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外在形态,具体可为表现,一种是内在形式,便是那道灵光。

    再具体一点的话,实际上修行法门之中也有一种修行方式。

    那便是观想法。

    在心中观想诸天神魔仙佛,以此来打开修行之门,做到神佛即是你,你即是神佛,所观想的正是灵光,所谓神佛也是这道灵光所化。至于为何能够修行,就有点像是神佛都是一个大的信号发射台。而那道灵光化作神佛状之后便连接上了信号,得到接引灵气的能力。

    再总结一下便是,生灵有一道本源灵光,会因为外在而有所改变,虽然不能直接看穿灵光,但其外在还是能透过一些看气之法看到。

    而这道灵光的外在表现就是由自己而定了,如果心有猛虎龙蛇,那自成龙虎之相,如果是心中有喜爱生灵之物,那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形,与眼界见识有关。

    且这灵光便不是一成不变,其是心性+想法+见识+气运所得,如果足够实力,那么这灵光到了后期便会呈现龙状,毕竟万物皆可化龙。

    至于为何是龙,那便与见识和天地有光,如今张玄晋升到了大罗祖境,能一眼勘破虚妄,见到的天地规则大多是呈现长条符文状态,像是线条又像是锁链,反正就是长长的一条,看起来也有几分长蛇样貌(就拿龙的一种起源来说,最开始之时龙为大蛇,也就是轩辕黄帝的图腾,然后每征服一个部落,就取走一部分加入蛇图腾之中,便成了真龙)。

    还是出于那句话,看起来好看,毕竟一条长长的锁链或者符文缠绕在身后定然是比不上一条真龙来得霸气威武。

    两者一看谁都会选择后面的真龙。

    久而久之,那灵光所表现出来的外相也就被真龙所替代。

    实际上地脉也是差不多的情形,龙蛇之类总比发光大蚯蚓(刚成形的地脉实际上就是一道灵光裹挟这大量地气,看起来与蚯蚓差不多,只是放大发光而已。至于为什么后面会化龙蛇,那自然是受到天地影响,而天地又是受到人的影响)看起来入眼一点。

    至于能不能改变外相,那当然可以。

    像混沌神魔如果进入天地之中,所展现出来的外相就是他们自己,毕竟呆在混沌之中久了点,灵光不再像天地之中那样顺畅,而是缩成一团,也就为他们的多种多样提供了便利。实际上在张玄眼中都是一道灵光,只是蜷缩成一团之后看起来形象不同而已。

    到此理论基础以然成形,就要考虑如何来提升了。

    这便要看着混沌神魔了。

    现如今那神魔肉身已坏,元神已碎,自然不可能再帮他们重塑金身。唯有类似天地一般,将其神魂碎片纳入天地之中,成为新生的天地神祇,也算是一条出路(许多先天神魔的来源便是在混沌神魔掉入天地之中的躯体之上演化出来的,也可以看做是混沌神魔为进入天地所做出的一点牺牲。)

    但是转念一想,既然要开辟新的修行法门,那自然是不能如此行事,所以得找另外一种方式,那便是与人结合。

    不过即使是残缺的神魔神魂,对于凡人来说都是致命的事物,得小心对待。

    还是依据观想法来作为初始阶段,当然了不是让那些凡人去观想神魔,那样的话人不疯才怪,这只能作为一个参照。

    所以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不过现在张玄却是已经有了想法,便已经开始尝试。

    那便是以新生天地为实验基地,来完善自己的想法。

    具体操作便是魂兽(魂器),当然了他可不会说是收集魂环之类的分级,那样一来的话局限性太大,出了这片天地就消失了作用,得不偿失。

    在他预想之中,这片天地之中他打算设置成为一个中心交换站。

    通过与诸天的连接,使得梦境之中那些人能到来此处,于该天地之中与这些事物接触。

    只要有同意者两者便能结契。

    作为结契双方,魂兽一方可借助灵光之能来修复自己,而人之一方可借助魂兽调动规则之能,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使其打开修行道路。

    至于为什么叫做武魂而不叫做文魂,则是因为修行方式的问题。

    对于使用武魂的方式修炼,实际上是类似于武者修炼的过程,可以说是武道的另外一种尝试。

    所谓武道,是不断强壮身体的一种法门,而武魂之法也是同样的效果,甚至于相比于传统武道来说,还是有着不少独特之处。

    类如运用武魂道路修炼,好处就是不看重资质,只要是人都可以修炼,只要能与天地之中的魂兽或者魂器结契,哪怕其武魂出现之后只是一条蚯蚓。日后只要心性足够,眼界打得开,那么蚯蚓亦有成龙之姿。

    毕竟在张玄的设计之中,武魂只有一个,也不需要猎杀魂兽,而是通过武魂(神魔残魂碎片)来达到牵引天地六气修炼的过程。随着修为的逐渐提升,武魂也会随着本源灵光而逐步补充本源,直至于修补完整。

    至于修炼之人,不仅能得到神魔的修行路线,解决没有功法的尴尬,而且还能得到一副便不弱于武者的强大肉身。

    等到能够类似武者重新凝聚出武道元神之后合道境,便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如果担心为他人作嫁衣裳,那么可尝试着与武魂进行剥离,将原先的魂兽契约返回这片天地之中。当然了,代价一定是有的,便是德运。如果德运不足那么是脱离不了的。至于消耗多少德运,张玄初步估算在八百左右。

    缺点便是虽然有了自由性,可是因为一身法术神通因为武魂的离去,会废掉大半,也就相当于没了神通法术的武神。好在肉身的等级还是放在那,想要修炼其他神通也更快一点。

    其二如果还想继续凭借武魂修炼下去,那么便能得到神魔的注视,获得神魔真身的修炼之法。也就相当于考核入门,成为内门弟子,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自此之后便相当于加入了所属神魔的势力,就相当于成为了神魔的徒弟。

    出师的标准便还是德运,三千善功,与神魔的关系就此互不相欠。

    基本原理就相当于张玄作为天地的开创者,利用天地为神魔残魂提供一个教导他人的工作机会,而那些利用武魂修炼的人便是神魔残魂的辅助对象。

    两者之间当修士的目标达到之后便可以选择支付名为德运的工钱。

    当然了这工钱也是有所划分的,而且还要经过一番换算,毕竟实力不一样,德运所代表的价值就不一样。

    这其中以三千为例,其中两千是属于神魔,五百是属于修行者所存在天地(相当于租借场地,但是修行所产生的消耗还是要算在天地之内,也就是说这些德运不计算在常规六道修行之中),剩余的五百是属于张玄所开辟的新天地。但是到了手中之后,约莫着会缩水十倍,一百化作十。

    而如果是八百的话,那么比例更大,约为一百比一,八百点德运到了神魔手中只有八点。

    这可不是张玄贪心,因为他同样拿不到这批德运。

    这些德运就有点类似于为神魔来洗刷之前的罪孽,直至于凑齐三千之后,神魔便能残魂再生复归一体。

    而神魔得不到德运,或者支付不起,甚至是死亡的,那么对不住了,修行是有风险的,本源灵光是会被天地拉去做功的,直到德运偿还足够,方才能够再度转世。要是天地毁灭了,德运还没偿还完,那就只能与天地陪葬。

(https://www.mangg.com/id82934/8913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