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辛亥革命 > 第三节 孙中山归国

第三节孙中山归国

    孙中山到达伦敦后,当地华侨根据他手绘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制成五十面悬于伦敦城东唐人街。这是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首次飘扬在英国首都的上空。这使广大爱国华侨倍受鼓舞,满怀信心地迎接将要诞生的共和国。11月中旬,孙中山途经巴黎时,会见了法国政界、财界等各方面人士,得到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1911年11月24日,孙中山完成了访问英法等国的任务后,即乘丹佛轮离法归国。途中虽然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及新加坡登岸作短暂停留,但他返抵上海前重要的停留地是香港。因为只有到了香港,才能与革命党的重要领导人见面,了解国内形势的发展并商谈建立临时政府等事宜,同时也才能与长期帮助中国革命的日本朋友会见。

    航行在太平洋的“地云夏”号英国邮船上,孙中山和咸马里夫妇正站在船舷边眺望东方,看着银鸥在海面上振翅飞翔。

    咸马里道:“一周之后,船就可以在香港靠岸了。”

    “终于可以经香港回国了!”孙中山心中感慨万千,他已经收到英国政府同意他在途经香港等英属殖民地时可以短暂停留的通知。自从1896年3月4日港英政府对孙中山发出驱逐令以后,他虽然也曾多次返回香港从事革命活动,但都是以不合法身份秘密潜入的,只有这一次才算是以半合法身份返回香港。这也是他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以共和之父的胜利者姿态凯旋革命发源地香港。

    鲍尔女士鼓励道:“英国政府已经取消对你的驱逐令!相信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再阻挡住先生的步伐了!”

    孙中山摇了摇头道:“清廷还在通缉我。”

    咸马里振奋道:“但是如今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清廷的魔爪已经伸不到长江以南了,所以没人能阻挡你回中国了。”

    孙中山担忧道:“不过眼下国内的形势依然很复杂很艰难,黄兴已经三次来电催促,让我快点回去主持大计!”

    鲍尔女士善解人意道:“虽然如此,但是眼前的形势总是要比黄花岗起义之前要强得多!所以,咸马里才会让我陪他去中国,去见证他的预言。”

    咸马里笑着接口道:“同时也去见证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的诞生。”

    大海上渐渐弥漫起淡淡的雾气。

    武昌起义点燃了全国反清革命的烈火,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上旬,全国独立的省份和地区已达十余个,其他未宣布独立的省区,也烽火频传。清王朝就像一条在暴风雨中颠簸起伏的漏船,倾覆指日可待。

    革命的迅猛发展,急需一个集中统一的领导。随着独立各省军政府的建立,组建临时中央政府的问题已变得十分紧迫。

    被革命大潮推上了都督位置、初尝了权力滋味的黎元洪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为了建都武昌,以及能够成为临时中央政府的首任大总统,11月9日,黎元洪正式通电各省,要求各省派代表来鄂商筹组织临时政府问题。

    然而,对中央政府这一头衔感兴趣的不止是武昌一家,想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也不仅是黎元洪自己。

    11月11日,即黎元洪通电发出的第三天,沪军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也联电倡议,仿照美国独立战争时召开“十州会议”的办法,在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机关”,来磋商内政、外交。具体的方式是各省原谘议局和都督府各派代表一人常驻上海,两省以上代表到会就可以议事。

    12日,他们又以苏、浙代表的名义,正式邀请各省代表赴沪,协商组织临时政府。于是,组建临时政府的各省代表会议演出了一出“双包案”,出现了两个会场。江苏、浙江、福建、湖南、直隶、山东、河南、上海等独立省区都督府或未独立省区谘议局的代表赴沪与会,而江西、广东、广西的代表径赴武昌。而且,上海方面先下手为强,11月15日,在只有上海、江苏、福建三省代表到会的情况下就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打出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旗号。

    武昌都督府会议室里,黎元洪、蒋翊武、孙武、张振武、吴兆麟在开会。

    “上海和南京正在争国都。”孙武叼着烟斗说。

    “岂有此理!武昌是首义之地,当然要做国都!”黎元洪一拍鼻烟壶。

    “没有咱们首义,哪会有今天十数省独立的局面?”蒋翊武摆弄着望远镜。

    “国旗,也得用咱的十八星旗。”张振武擦拭着心爱的战刀。

    黎元洪把鼻烟填进鼻孔,惬意地道:“你们说……谁当总统?”

    “孙先生已在回国的路上,报上一致呼吁,他当总统。”蒋翊武说道。

    “他一回来,又得重新洗牌。”吴兆麟判断说。

    “袁世凯怎么摆?不给袁世凯总统,战事定会再起呀!”黎元洪说道。

    孙武接着说:“听说黄兴也要竞选总统的。”

    张振武挥动大刀:“败军之将也想当总统?”

    蒋翊武反驳说:“黄兴一向实干,德高望重。”

    吴兆麟赞同道:“此人不恋权位,肯把大元帅让于都督,自己屈居副帅。”

    黎元洪因为鼻烟打了个痛快的哈欠,眼珠一转:“马上致电各省代表会议,就说黎某接受大元帅的任命,委托副帅黄兴,立即赴南京组织临时政府。”

    位于上海的黄兴寓所内,几位老同盟会员谭人凤、宋教仁、章太炎、居正和汪精卫等人正围坐在黄兴周围,议论纷纷。

    谭人凤急切道:“南京来电,急如星火,克强你怎么还不动身前去?”

    黄兴一边默默地抽着烟斗,一边道:“我不去!”

    居正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问道:“这是为什么?”

    黄兴平静地道:“孙先生马上就要回来了,我在上海等他。”

    居正很不解地望着他道:“黎元洪通电全国,令你在南京组阁,各省代表都遥相呼应,你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呀?”

    宋教仁也点头道:“我一贯主张内阁总理制,克强兄你来任这个总理,掌有实权,定然不负众望。”

    汪精卫旁若无人地掏出小梳子,很有耐心地梳了一下头发,然后道:“孙先生对你向来都赞赏有加,即使他回来了,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谭人凤见黄兴一直没有表态,沉思无语,顿时有些不悦道:“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历来是你冲锋在前,怎么一说到要组阁政府,你却变得畏首畏尾起来?”

    这时候,徐宗汉走进来倒茶。

    居正忍不住道:“宗汉,你来评一评理,黎元洪委托克强去组阁,他当去不当去?”

    徐宗汉微笑道:“当去,只要是为了国家。”

    居正高兴地道:“对嘛!嫂夫人都发话了,克强,明天我就陪你一起去。”

    黄兴把烟斗一磕,微怒道:“要去你去,我不去!孙先生是我们同盟会的总理,既然明知他即将回国,我就不能代表同盟会到南京组阁。”

    谭人凤气得直捋胡子道:“正是因为孙文要回来,你才应当抢先一步哇!”

    黄兴断然驳回:“我迈不出这一步!否则必然引起党内矛盾和外界猜疑,这对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绝对没有半点益处。”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乘坐的“地云夏”号英国邮船驶达上海,沪军都督府及一些团体的代表乘船到吴淞口迎接。

    阔别祖国十多个春秋的孙中山,虽然深知前面旅程仍然充满艰险和坎坷,但是今天终归作为胜利者,重新看到长江的浪、浦江的水。这浪这水,交织着昨日的艰辛和今日的甘甜,使他的心中百感交集。

    孙中山在咸马里夫妇、廖仲恺、胡汉民、陈其美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静安路哈同花园,接受一群记者包围式的采访。

    其中一个戴礼帽的记者,端着形似照相机的间谍手枪拥向人群。他乃是受了禁卫军大臣良弼的收买,特地从北京赶过来的杀手,准备趁着孙中山回到上海之际,将其暗杀。良弼是反对与南方的革命党议和的,他认定了一切暴乱始于孙中山,所以他认为只要杀死孙文,必然能对革命党造成巨大打击,彻底摧毁革命党的斗志。

    孙中山与前来欢迎的汪精卫、马君武等人依次握手。黄兴见状迎了上去,感慨万千地道:“孙先生,你终于回来了!”

    孙中山动情不已,紧紧拥抱黄兴:“克强,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戴礼帽杀手正要动手,却发现他的视线被黄兴给挡住了,杀手找不到角度,只好又挤出来了。

    这时候,另一个记者发现孙中山身上穿了一件奇特的衣服,遂上前问道:“孙先生,您穿的是什么服装?”

    孙中山得意地展示着身上的衣服道:“我称之为民国服。我们的革命已经快成功了,但是很多人的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服装界也应该好好地革一次命,这件民国服的出现,同样可以看做是清王朝的彻底崩溃和一个时代的终结……”

    “孙先生说得真好!”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时候,戴礼帽的杀手终于找准了时机,他抢上前道:“请闪开,请闪开,我来为孙先生拍张照片。”

    孙中山见状,认真地找了个位置站好,等待拍照。

    这时候,廖仲恺忽然警觉地注意到照相机镜头,发现情况不对劲,他猛地变了脸色,大声吼道:“他是刺客!孙先生小心!”

    说完,廖仲恺当机立断地跨前一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孙中山。

    “哗……”所有记者都大吃一惊,反应过来的立即都把相机对准那个戴礼帽的杀手,同时亮起一片片刺眼的镁光灯,杀手眼睛一花,手不自觉地按下了扳机,烟气中响起了枪声。

    “啪……”

    有人被击中,摇晃着身体,倒地。

    混乱中,愤怒的人们冲上前去制服冒充记者的杀手,一顿拳打脚踢。

(https://www.mangg.com/id81928/6388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