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 第4章 俯瞰众生后

“还不拜谢公子?”

    “九爷,您这不是打小子的脸面吗?该是小子多谢各位叔伯才对。”

    方九爷拗不过方晨,只好作罢,添了几副碗筷,几个人围坐下来一起吃。

    只是,除了方晨其他人都不曾动筷子,或许他们想先让方晨吃饱。

    方晨确实饿坏了,灌下一碗米饭,又吃了几口肉,便收拾了碗筷。

    “小子吃饱了,九爷您和各位叔伯也别浪费。”

    方晨吃的真不多,一碗饭,四道菜他也只吃了半道,另外三道根本不曾动半分。

    勉强有个三分饱,不饿就行。

    九爷见此,笑着点头道:“公子若是觉着无趣,可以在村中转转,我已安排下去,公子不必担心安危。”

    “甚好,小子来了村中,尚不知太平村景色如何,外出看看也不错。那就不打扰九爷和各位叔伯了。”

    刚走出房门,便察觉到了丝丝寒意。

    四下望去,村中贫寒之色一目了然。

    草席木屋石头房,夏不遮阳冬不避风。

    村中多数长者,四五十岁比比皆是,孩童却是少见,甚至方晨转了一大圈,也没瞧见一个娃娃。

    除此之外,最让方晨心疼的是,青壮不在,妇女留存,二三十岁的妇人比比皆是,少壮男子却是一个没有。

    男女比例畸形发展,村中未来堪忧。

    回想这个时代,便能轻易得出结论。

    北边的战事,把青壮都调走了,留下的自然是写老弱妇孺。

    转悠了一圈,停在一处民房外,看着一名妇人,正在熬煮东西。

    味道冲鼻,满是苦味。

    “大姐,您这是在煮什么?”

    趁着自己年纪小,方晨不介意卖萌。

    那妇人见到方晨后,略显拘谨,“公...公子......”

    方晨赶忙摆手,“小子方晨,大姐唤我小晨就好。”

    “那...小晨?”

    “大姐,您这煮的是什么?”

    妇人苦笑道:“山里挖来的树根,家中没粮了,靠它撑一段时间。”

    “树根,这也......”

    树根能吃,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没什么营养,而且还不好消化。

    “大姐,村子里粮食不多吗?”

    妇人叹了口气,“这几年战乱,地里的庄稼都给征去当做军粮了,若非本县的县大人平日多有接济,村子早就撑不下去了。”

    “县大人?接济?”

    “是啊,本县的县大人,那可真是位大善人,每年村中贫瘠撑不下去的时候,县大人都会让人往村中送粮。”

    看妇人一脸崇拜,方晨忍不住心中猜疑:真的只是行善?怕不是担心这些人死了,没人给他种粮了吧?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人家最起码不贪,懂得有舍有得。

    若治下没有百姓,他这县大人也做不安稳,倒也算做了些人事。

    扶贫助困这种东西,方晨这辈子都没享受过,即便前世他家境并不富裕,甚至也可以用贫困二字形容。

    虽是三餐无忧,却也怕大病小灾,一是治不起,二是耗不起。

    后来勉强出头人地,这才让生活变好。

    “大姐,村子附近可有溪流小河?平日里,抓些鱼来,也好填饱肚子,不比树根好食吗?”

    “自然是有的,不过如今已是深秋,河水冰寒,不好下水捕鱼。”

    “何不做渔笼?”

    “什么?”

    太平村主要还是以务农为主,背靠南方,气候宜人,秋日虽寒,也不至于如北方那般大雪压境,道路难通。

    至于捕鱼之法,大多比较简陋,并未有人去研究渔笼、地笼,整个村子甚至连一条小船都不曾有,更别提撒网捕鱼之法了。

    还想和这位大姐多聊几句,却发现不远处方九爷寻他,方晨只好跟大姐道别,快速向方九爷走去。

    二人离近之后,方九爷对方晨道:“公子,再过一段时间,县中来人,我找人给您在县中安置一套宅子,总好过留在太平村风吹雨淋。”

    方晨是真没想到,方九爷会对他如此厚待,忙拒绝道:“使不得,我自有办法,些许钱财唾手可得。”

    方九爷笑着点头,在方晨面前,就跟个老管家一样,“公子是何身份,岂能过缺衣少食的日子,我还留有几个军中的物件,换些钱财也好助公子一臂之力。”

    言语间并未有轻视之意,他很清楚方晨如今身无分文,说话却十分客气。

    “当真使不得,如今村中缺粮,九爷倒不如用这些钱多换些粮食,也好叫村民们饱腹无忧,至于我的事,还是让我自己做主就好。”

    方九爷犹豫了片刻,村中缺粮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可是公子......”

    “九爷您不必说了,军中留下的物件,想必对您而言远非钱财可比,若是信得过我,不如允我些劳力,也好叫我没白吃太平村的饭。”

    方九爷听后不解,“公子莫非有何打算不成?”

    方晨笑道:“我听闻村子不远有条河,便想着从河中捞些鱼儿。”

    “可是秋日水寒,鱼不上钩,村中更无船,公子如何抓鱼?”

    “九爷您放心,这点本事我还是有的,三日之内,我保管让村中百姓,每人都能吃上一口鱼肉!”

    “依公子之意,村中各户皆会派出一名男丁,相助公子。”

    “多谢九爷。”

    “公子不必客气。”

    是啊,不必客气!

    方九爷如此厚待他,看的是种家的名分,走的是种家的人情。

    这人情实在太大了,方晨怕自己还不起。

    区区一个铁牌,却能叫方九爷倾心相助,与大宋百姓而言,种家声名何其鼎盛?

    可惜啊,可惜,种家如今已不知还有没有血脉存世。

    他?

    他这个种家子,只能说是身体上的血脉,而不是精神上的,灵魂更不姓种。

    太平村一共有一百零八户,给方晨凑了九十六人。

    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几个十一二的少年。

    将他们聚在面前,方晨拿来一些树枝,跟他们说道。

    “各位叔伯兄弟,小子方晨有礼了。今日找大家到此,是有一事需要各位相助。”

    “小公子安排就是,九爷都跟我们说了。”

    “是啊,小公子有话直说。”

    “公子放心,我等这些人,有的是力气,您只管开口。”

    “......”

    方晨满意点头,到底是古代人民,言语中充斥着朴素。

    安排人砍了一些树枝回来,又当着他们的面,用树枝做渔笼。

    一群汉子头皮发麻,“公子,这活计,何不交给家中妇孺来做?”

    方晨一拍脑门,哈哈大笑,“这我倒是忘却了,多谢这位大伯提醒,还请各位请些妇孺到此,其他人另做安排。”

    方九爷知道后,又安排了五十个村妇给方晨。

    五十人制笼,其余男子全部方晨召集在一处,开始传授他们下笼捉鱼之法。

    除此之外,方晨还叫多伐了些木头,打算制船。

    渔笼、地笼,用粗绳绑好,扔进河中,隔一日再去收取,简单省力,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麻烦就麻烦在坐船,木船下河,不能漏水,更不能不浮。

    方晨哪学过制船之术,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掉了一夜头发才设计出一个大概的图纸。

    根据这个简易图纸,一群人废了两日功夫,方才做好。

    小船,可乘五人,配上渔网,两人便可下河。

    因为担心沉船,方晨第一次下河的试验,根本不敢让人划得太远。

(https://www.mangg.com/id80890/3555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