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科幻灵异 > 塔防战略 > 320 前方是末日?

一切顺利,十月二十日,首个月球婴儿羲和降生。

    官方直接称作羲和,在月表,两口子没有给她用新名字,只是多了个姓。

    羲和的顺利降生,不止是C国航天体系的重大成就,也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现代医学保障了羲和降生时的母子平安,接下来只要解决婴幼儿期,低重力环境下的骨骼与血循环系统的健康,太空人自我繁衍延续已经可以看到。

    而后续的这些任务,并没有新设备的需求,主要依赖地表营养师和医护专家团的远程支援。

    所以哪怕现在人类就失去一切地表发射能力,残存下来的人类,仍然可以期待未来。

    消息一经公开,全球轰动……但也只是稍微轰动下罢了。

    随着地面整体工业力量持续走弱,这个时期已经没可能展开一个新的太空永居系统,同时为了保障后续太空新人类的生活生存空间,少量扩建工作也无法给地表提供更多的准入票。

    因此消息是好消息,却跟地表上现存的,还能上网看电视的人,没直接干系。

    此外,A国的老毛病又犯了,看到C国出风头,部分受以往妖魔化传播影响的人憋不住了,开始整活。

    先冒出几个打嘴炮的,到十月底,大统领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突然公告,末日空间站要增加150个名额,热点很自然的转移过去。

    之前介绍了太空永居的人均物资条件,以及各地发射能力。

    150个名额,对应着近万吨的物资和建筑,可不是吹个泡泡就能出来的,额外的发射能力从哪来?

    答案是……大A国也用上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了。

    A国早在去年,就已经有生产黑白魔导的能力,但受规模、白银原料成本浮动、A币贬值等影响,一直都上不了大项目。

    末日空间站的规模和品质关系到财阀后代的续存,资金保障足够,问题是货币快速贬值的环境下,只靠资金就能办的事情也会变少。

    另一个问题是A、C两国根深蒂固的高科技合作困境。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还有太空层面的主导权叠加上去。

    A国无法直接从C国获得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全套技术资料,依靠西中洲发射器和建设资料进行逆向工程,再辅以本土的研究,掌握并学会建造,需要时间。

    到这个时间,他们的电磁轨道发射器才开建。

    评论家多数认为,该发射器来不及满载使用。

    看起来C国那边发射器发展的平稳顺当,其实里面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3.6米口径发射器的瞬间负载,比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工业型城市还多些,同时为确保发射器本身安全,要在发射前一段时间加电。

    另外配合发射器的物流,也不是说发射器一落地,订单一下大家就都行了,至少需要数个月去协调各厂商的生产和物流。

    不含C国,全球电磁轨道发射器效率推进最快的,是ARE。

    按近地轨道日均投送量为计算标准,ARE发射器上月较前月仍然有15%的运力增幅,根据相关机构分析,大概至少一年的时间,日均运力才会接近峰值。

    A国即使强点,八到十个月总是要的。

    以最近几个月的工业品供应变化推演,届时火箭零部件采购都会出问题。

    相关困境,A国发射器从业人员也不是不明白,但没办法。

    资本驱动要看到利润才有行动,怪兽危机结果不明朗的前期,超导体、电磁火箭/发射井都没有充足的资金推进,一定会慢一步。

    行星另一面,C国正在准备太空人系统的最后一个大动作,未来空间站升轨。

    未来空间站现在距离地表高度约六百公里,原计划不打算在地表生产体系崩溃前升轨。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大江三角区出事后,太空三站体系就开始了自主运转预演,既由太空人指挥三个站点,并要求尽可能少的使用储备物资。

    三个月过去,该统计到的信息都拿到了。

    整体建设基本满足生活生产需求,按采集到的信息,月宫每半年需要向鲲鹏、未来两个站提供总重量约一百二十吨的补给,同时回收约六十吨在空间站上不可再生的垃圾。

    与地表的垃圾划分略有不同,空间站里的不可再生,只是在空间站没有设备处理,月宫却有,真正的不可再生垃圾只占这部分的10%不到。

    空间站系统达到自持要求,地表与月宫指挥官协商决定,提前让未来空间站升轨。

    低轨道受稀少大气粒子的影响,每年都要作大量的维护工作,升轨之后,情况会改善很多。

    但同时,近地轨道失去了未来空间站这个物资中转站,和外层空间飞行器组装站,地表对太空系统的补给效率会降低。

    总之到了羲和降生后,未来空间站又一次进入大工程阶段。

    它新建的环形居住区和原有施工区需要进行相对调整,以适应升轨的推进要求。

    它的环形区采用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很小,总直径六十米,都不到鲲鹏的一半。

    外观上,鲲鹏的环形区,看起来像几个同心圆,而未来的环形区,则偏向滚筒型,既一层的宽度大很多。

    自转结构也完全不同,鲲鹏为轴心提供转动动力,未来则在滚筒外有个外框架,用更多的小电机提供滚筒转动动力。

    两者各有优缺点。

    鲲鹏的结构,更便于设备监控和管理,可飞船停泊成了问题,只能在静止柱段停泊,或让环形区停转。

    未来的外框架滚筒,坏掉几个电机也不会停转,框架提供了飞船停泊位,不影响内部滚动(像洗衣机),同时外框架及太阳能、散热设备,也能为生活区提供额外的防护。

    缺点是重力不行,受限于直径,这个滚筒在转动中模拟0.15g以上的重力时,人体会感受到明显的侧向力,站着站着就歪了,结果日常重力只有0.085g,这跟在亚轨道飘着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即使0.1g都不到,至少比零重力更适合人类。

    升轨前,未来空间站需要把原有工作平台,送到滚筒内测停泊,并进行大量固定工作,以实现一体化升轨。

    时间很快来到十二月,燃料储备量达到1600吨后,未来空间站执行升轨动作。

    现在的未来空间站,总重量相当于当初开采的小行星的八倍左右,1600吨燃料,也只够把它送到两千一百公里高度,甚至还用了新式发动机。

    丹鸟,这大概地表在发动机方面留下的最后一份遗产。

    丹鸟是验证型大气往返发动机,下降到三万米高度,可以开启外部进气,转为超燃冲压模式。

    不过也还是花架子,大气内比冲、推力、可靠性,做得都不好,唯一能看的是在外层空间比冲能达到480,接近氢氧发动机极限。

    480比冲真的不算低,常规火箭第一级为了追求大推力下的可靠性,比冲往往三百都达不到,丹鸟在大气往返和部分变形功能下,能把真空比冲做到480秒,几乎集成了C国在氢氧发动机方面的全部成果。

    很可惜,在外层空间,还是核动力和等离子比较有前途。

    旱魃的核动力比冲已经破千,等离子推进器推力虽然小,但算比冲能上万。

    所以丹鸟相对于实用,更多的还是配合相关资料,给太空人提供个发展参考。

    未来空间站完成升轨后,地表就不再为三站系统提供资源型和设备型的补给,只供应机械硬盘数据库、以及太空自给率仍然不足的肉罐头、肉干类储备。

    新发的数据库,就不再是以往的人类文明种子了,按纯知识类、带解说知识、视频讲座等等排序,能送多少不知道,反正一边搜集整理一边往上运。

(https://www.mangg.com/id78663/10348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