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坑杀降卒

农历十月的华北大地,已经进入到了肃杀的初冬时节。往常这个时候,寒天冻地,白雪飘零,无论山峦还是平原,都应该是一派银装素裹的动人景致了。

    然而,此时的赵国却丝毫没有一点儿冬天的样子,连着两三个月的光景,始终是断断续续的阴雨天。那冰凉彻骨的寒意就随着连绵雨水,充塞在天地之间,久久挥之不散。

    长平前线的终极噩耗,正是在这种阴云密布、冷雨连天的氛围中,传回赵国国内的。

    缴械投降的赵军降卒,既没有被掳回秦国充当苦役,也没有讨要赎金释放回家,残暴的秦国人做出的最终决定,是将他们当场直接坑杀。

    所谓坑杀,又名阬杀,其实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把人直接扔到坑里进行活埋,而是在实施大规模的残忍虐杀之后,将死者的尸体或头颅堆砌成小山丘的模样,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尸骨冢和骷髅台。

    这种极端的手段,既是一种炫耀军功武力的方式,同时又能够起到震慑敌方心胆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战国时期以及更早些的时代,倒并不算少见。只不过,像这一次秦国在长平坑杀数量如此庞大的赵国俘虏,却完全称得上是一桩旷古烁今、骇人听闻的惨剧了。

    在长平大战的最后阶段,赵括手中掌握的总兵力足有四十五万之众,除去先前因为连番激战而造成折损伤亡的那些人马外,最终向秦国缴械投降的赵军仍旧多达二十万人。

    也就是说,秦军在长平战事完全停歇之后,面对着如山似海的赵国降兵,没有丝毫的怜悯,而是再一次举起了手中锋利的刀枪,像砍树伐木、收割庄稼一样,将那些手无寸铁、心胆俱寒的赵军将士逐一屠戮。

    而下达这个冷酷的屠杀命令的人,正是那位有“杀神”之称的大秦名将武安君白起。

    从白起的角度来看,他之所以会这么做,当然也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

    首先,是关于补给的问题。秦国此番远征长平,几乎是倾尽了举国之力,无论兵员还是粮草,都早已经压得秦昭襄王和整个国家喘不过气来。现在凭空多了二十几万降卒,他们同样也需要张嘴吃饭,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势必会对秦军原本就非常紧张的粮食补给,造成翻倍的压力增长。

    最可气的是,也不晓得赵国人究竟是怎么想的,面对如此激烈的旷世大战,赵军大粮山辎重营地里的战略储备粮却只有区区几万石而已。以这样的规模,大军用不了几天就会吃个精光,到那个时候,总不能用千里迢迢的秦国粮,来养活屁用没有的赵国兵吧。

    第二个问题,则是跟天下大争的局势有关。

    白起身为秦国上将军,常年在外领兵作战,几乎打遍了山东各国。这其中,尤以赵军战力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赵国人久居北地,环境多为苦寒之所,因此他们性格耿直刚烈,吃苦耐劳,这一点与地处西部的老秦人非常相像。而自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赵军在武器装备和战法思想上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转眼便跻身军事强国之列。

    放眼天下,能跟秦国锐士一较高低的,恐怕也就只有赵国铁骑了。

    此次的长平大战,若不是秦国君臣上下齐心、军事外交双管齐下,最后又充分利用了山川地利的优势,五十万秦军对阵四十五万赵军,一刀一枪硬拼的话,胜负结局恐怕还真的很难说。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战无不胜的名将白起,已然对赵国、对赵军,产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戒惧心理。

    无论如何,不能放这些人回去!

    赵国目前还有数万北疆精锐,他们常年抗击匈奴,战力远胜长平这边的赵军,其统兵将领李牧虽然还很年轻,但也已然隐隐有了一代名将的格局,如果这二十万降卒平安返回,拿起武器便又是一支强军,到时候与李牧的北疆军团会师在一起,秦国恐怕再难有今天这种胜算。

    那样一来,长平之战就等于是白打了。

    出于对长远战略的考虑,武安君下定决心,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彻底解决赵国的问题。至少,也要把这个强大的对手削弱至苟延残喘的境地,让他无法再翻身,好为大秦日后的宏图伟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于是,在白起的命令下,秦军于太行峡谷之中开始了针对赵国降卒的大规模坑杀行动。

    最开始,秦军先是命令赵国伍长以上的军官进行集中。这样的要求,当时给了赵军一个错误的信号。因为在以往的诸侯国战争中,被俘虏的人员里面,通常都是军官们首先会得到礼遇和释放。所以,当秦国人说让当官的都站出来时,几乎所有人都猜想,这一定是赵国派使者来议和了。要么是割地让城,要么是缴纳大笔赎金,来换取将领和中下级军官们的平安。

    大人们都释放回家了,咱当兵的也就快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赵军的那些副将、偏将、都尉、校尉、百夫长、什长、伍长,大大小小的军官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的跑了出来,按照秦军的要求,规规矩矩排成了几列整齐的队伍。

    秦军将校一声令下,指挥着手下兵马,押送这路队伍向着太行山脉深处进发。临行前,不少赵国军官还笑呵呵的安慰仍然留在原地的老部下,让他们千万别着急,安心等候回家的好消息。

    然而,这支满怀希望的军官团,却自此一去便再也没有了半点音讯。

    在秘密的处决了数千名赵国中下级军官之后,二十万赵国降兵彻底变得群龙无首,只能成为砧板的鱼肉、待宰的羔羊,乖乖等待着悲惨命运的降临。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秦军将这些人随机编成了一百多个大小不同的团队,分批带往各处,或是山坳、或是密林、或是丹水河边。等抵达了指定的区域后,降兵们先是被饿上两三天,夜晚宿营也没有帐篷避寒,直到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时候,大批秦军忽然将其围困起来,弓弩飞射、铁骑冲锋,步兵挥舞着长剑、铁锤和开山斧,一通劈砍捅刺,转眼功夫便能将数千人杀个干净。

    这种分组分批的屠戮,在秦国人严密高效的组织下,只进行了十几天的时间,便将二十万赵国军人消耗殆尽。唯一幸存的一千多名降卒,几乎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兵,而他们能够活下来的原因,是因为需要有人搬运尸体,堆砌那一个个巨大的尸骨冢和骷髅台。

    坑杀降卒的行动一结束,白起便下令将这上千名老兵全部释放,好让他们回去报信。就这样,长平前线所发生的人间惨剧,终于在大战落幕后的一个月,通过这些老兵传回了整个赵国。

    一时间,举国震惊,天下震惊!

    武安君白起自此又多了一个惊世的名号——“人屠”!而赵国妇女也从此皆以白起的名字止儿夜哭。

    四十五万赵国雄师,一朝尽丧太行山谷,大赵危矣。

    此时的赵王,彻底陷入到了深深自责之中,同时,那巨大的存亡危机,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魔手,死命的扼住了他的咽喉,卡的他喘不上气来。

    降卒被全部坑杀的消息还未待核实确认,赵王便一下子病倒不起,无法再正常治理国务,朝堂军政只能暂时由相国平原君代为执掌。

    面对朝野上下一片恐慌混乱,平原君赵胜也不免有些失了方寸。不过,好在他参政多年,本人又颇具才干,所以经过短时间的调整之后,赵胜终于逐渐理清思路,慢慢稳住了大厦将倾的朝局。

    一方面,他派出多路使者,紧急联络魏、韩、齐、楚等四国,凭借自己在各国长期经营的人脉关系,以及山东诸侯对秦国的记恨猜疑,提出借兵、借粮、借势的方略,最大限度牵制秦军东进,避免再次遭到秦国毁灭性的打击。

    另一方面,平原君努力弹压赵国国内不断高涨的复仇声浪,用霹雳手段处置了几个主战的大臣,力求暂时不去主动招惹恐怖如斯的秦国虎狼。

    而对于新军主将赵晶之前提出的在晋阳皮牢一线展开伏击战构想,平原君赵胜经过了反复的权衡,最终还是没敢完全答应。一来,他这会儿不愿再轻易冒险激进,尽管赵晶在军事方面颇有才华,但对方毕竟有白起坐镇,秦军又是乘胜追击,一旦伏击战有失,偷鸡不成再蚀把米,赵国兴许直接崩盘也说不定。

    二来,就算赵晶能力出众,果真顺利得手,那被打疼了的秦国人接下来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谁也无法预料。假如老秦王恼羞成怒,趁着倾国大军正云集长平之际,来个一不做二不休,挥师猛攻邯郸,那可就呜呼哀哉了。

    不过,虽说他不赞同赵晶采取更为主动的伏击策略,但是晋阳和皮牢这样的战略要地也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了。所以,平原君最终的打算,是派遣部队驰援这两座城池,加强那里的协防力量,逼着秦军知难而退。

    就以赵国现在孱弱的实力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应该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https://www.mangg.com/id78286/107508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