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联盟虽然退出了文兰岛的控制,可他们还在这里保留了商栈,宋人对这里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不愿意给东藩制造东进的口实,宋海都护府控制这里之后,统治中心依然在宋海区域,哪里温暖的气候,更让已经习惯了江南的宋朝官员喜欢。
在文兰岛上,他们只是建立了一个百人规模的屯堡,许可宋商北上贸易,既不移民,也不开发,岛上的主要人口,是一部原住民部族。
波罗的海联盟通过他们在文兰北部的商栈,每年都会前往东洲内陆贸易。往南跟大湖区生番部族进行越来越大的贸易。
贸易这种事情,谁也管不了他们,统治东洲的汉人,尽管蛮横,也只提出过不允许他们在东洲登陆建立据点这样的要求,他们跟生番贸易,这是欧洲人意识中的自然权利,谁都不应该干涉。
于是他们做起贸易来肆无忌惮,恰好这里的贸易跟他们互补性很强。欧洲粗劣的手工产品此时还无法赢得东方人的认可,不止中国人、印度人这样的手工业大国看不上他们的产品,就是中亚、西亚地区的手工业也比他们强的多。
但欧洲的手工产品肯定是比东洲的生番强的多的,而广袤的未经开发的东洲原始森林里,也有欧洲人热衷的商品,那就是毛皮。
欧洲人对毛皮的热衷,推动法国人殖民加拿大,建立了哈德逊湾公司从美洲东岸一路深入进入西部地区,他们在森林里修建了无数的货栈,囤积毛皮,并不需要常年贸易,每年只需要一个贸易季,就能消化这些商品,因为这些商品的生产,其实也是季节性的,动物当年常年活着,随时都能捕杀,可是不同季节的毛皮质量差别很大。最好的毛皮,肯定都是入冬时节,动物毛皮生长最浓密的时候捕杀最好。
所以历史上,欧洲人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在加拿大的高寒森林中捕猎的。有一个得过奥斯卡的电影,叫做《荒野猎人》,描述的就是这样的艰苦,危险程度相当高。欧洲人的冒险精神,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不过现在欧洲人可不自己去捕猎,尽管那样利润更高,可他们不想冒着被汉人经济制裁的风险去亲自登陆东洲大陆,所以他们主要是从生番手中购买毛皮。告诉他们要什么季节进行猎杀,然后根据毛皮的质量合理出价,运回欧洲可以获得数十倍的利润,暴利程度不下于香料、丝绸等贸易。
由于波罗的海联盟的介入,东洲北方生番部族拥有了一条稳定的铁器收入通道,开始从石器时代跳跃式的进入铁器时代,相当于革命性的进步,提高最快的,自然是军事领域,他们相继完成了军事革命。带给汉海都护府威胁的七火部,并不是唯一进行军事革命的部族,也不是最早的,但是最强大的,他们强大主要不是武器,而是他们将战马和武器结合起来,于是拥有了比周边森林山地部族更强大的机动性。
因为机动性差,所以大量已经完成军事革命的部族,实际上并没有对汉海都护府产生影响,因为他们无法南下,但是互相之间争斗的越来越惨烈,因为拥有先进武器之后,他们捕猎的效率大大提高,猎物不在仅仅是食物来源,而且是一种商品,于是他们的捕猎行为开始几何倍扩张,本部族的领地内,猎物很快就不够用了。于是强大部族开始吞并弱小部族,将他们赶到更偏远的地方,占据他们的森林草场。
生番之间的战争,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汉海都护府,他也不可能探查到几千里外森林深处的落后部族之间的情报,但假如他在大湖区建立据点,实际上很容易就能了解道这些情况,因为许多战败的部族南下,跟这里的部族也在争夺生存空间。
但李靖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北方,甚至都不在大平原南部,而是在祖国。
李靖在东洲的经营,深层次的动机,还是为了夺取地位。这是他母亲从小灌输给他的信念,他是燕王长子,燕王没有嫡子,他就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继承燕王基业,他就有进一步逐鹿中原的资本,这是围绕在他周围的政治集团给他设计的未来。
所以他身在东洲,心却始终没有离开中原。所有人都在等着一个人的生死,那个叫做李慢侯的家伙,怎么还不死呢?
越来越多人确信,只要李慢侯这个活曹操一死,中原的天地一定会风云变幻。
就连赵宋集团内部都对此确信不疑。赵构也没死,可是朝廷官僚集团真不希望他死。就好像李慢侯扶持起来的东藩官僚集团,也不希望李慢侯死,至少不希望他太早死一样。
赵构一死,大宋朝廷的渊圣集团和建炎集团必然争位,内战可能都会发生。赵构不死,朝廷就能保持一个核心,只要李慢侯先死,继任者哪怕是曹丕,朝廷也有一战之力。可赵构如果先死,朝廷内乱,东藩势力南下,就挡不住了。
赵构和李慢侯比拼寿命,似乎也成了一种政治斗争。
东藩集团内部,也是分裂成几大势力。
长子李靖经营东洲,次子李康无心权力,幼子李炎也逐渐长大,绍兴十七年生的他,如今刚刚十岁。虽然自幼接受最良好的教育,可惜没有表现出一丝雄主的气质。李炎脑子很聪明,聪明到十来岁竟然能够读懂一些哲学著作,而且是最晦涩难懂的认识论类的哲学著作。赵家人的聪慧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可李慢侯的那一半血脉,他似乎没继承多少,他文气过剩,刚强不足。尽管李慢侯安排了武师教他练武,可练不出一颗好胆,他从小胆小,听到雷声就睡不着觉,而且一直到十岁,他都不敢一个人睡觉,母亲不陪着,就睡不着。
这似乎是天性,李慢侯曾经也试着狠心磨炼他,不顾他哭,让他一个人睡觉,可是他真的可以撕心裂肺的哭一夜,他哭,他母亲也哭。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李慢侯并不是一个残酷的人,他也受不了这个。
于是退休之后,他就放弃将幼子培养成雄主的念头,放手让李睿这样的职业官僚接管东藩政权。
诸子争位,这点李慢侯并不是很担心,一个稳定的政权,靠的从来不是个人克制野心,只能依靠制度,来规范传承。
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最基本的,这个政权的传承一定要稳定。一个政权,如果连稳定传承都做不到,肯定不能说是一个好的制度。
世界各国,各个种族都在尝试,中国人历史最久,经验最丰富,而且都记载下来,供后人借鉴。
中国人吸收前人经验教训,不但改进,打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奇葩制度。这些都是试错,许多都产生过严重的后果。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由于出现过诸子争位的内乱,晋国中后期实行公子流放制度,晋国君主所有的儿子都会被流放到国外,然后等老君主死后才能回来继位。这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流亡的晋国公子会借助外国势力帮助争位,比如晋文公就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继位的。另一个后果则是晋国公族势力衰败,最终导致赵魏韩三家分晋。
还有因为担心权臣篡位,五代十国时期,偏安广东的南汉政权,甚至出现了奇葩的太监官僚集团,这个国家的所有官员必须是太监,想当官先自宫才行。
当然宋朝的成功掩盖了一些问题,实际上宋王朝的重文轻武,同样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政治摸索。比南汉政权好不了多少,南汉政权阉割的是官僚的身体,赵宋政权阉割的则是官僚的精神罢了。
而让南汉政权、赵宋政权做出这样的举措的,则是五代十国时期严重的权臣篡位问题。赵家人自己都是通过黄袍加身篡位的,当然要防范了。于是造成权臣做大的唐末藩镇制度,就被宋朝废弃并严防死守,可没想到他们最终还是遇到了这个难题。
这个难题怎么解,李慢侯都不知道。这超出了他的知识和经验,他甚至无法阻挡一场他死后的兄弟相残。因为李靖去东洲,他别无选择。他需要一个子嗣为家族留一条后路,李靖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身体还很建康,再活十年不是问题,十年后,李睿那一代官僚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世子李炎也二十岁了,有官僚集团按照制度扶持新王,东藩集团就能渡过危机。最多是一场李靖叛乱,镇压成功,东洲还是中国之地,镇压失败,最多也就是世界上多了一个中华文明的国家而已,这个后果他可以接受。
如果李炎在李睿这些野心勃勃的官僚扶持下,决定做曹丕,跟南宋争皇位,成功了,不过是一次改朝换代,失败了,东洲未必不是李炎的后路。
他最无法接受,也不敢想象的是,兄弟相残的结果是清洗,李世民杀兄弟那种事情都不是最残酷的,最残酷的是形成奥斯曼式的惨剧,夺权胜利的君主杀死所有兄弟。
不敢想也就不去想了,但有一个情况,却让他担忧不已,因为他发现,东藩集团也好,赵宋朝廷也好,他们的目光越来越往回收缩,这让他站在民族、国家和文明的高度,产生了深层的焦虑。
精英阶层将目光看向内部,对外部的兴趣开始减弱,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任何一个组织,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这种竞争内部化的现象,称之为内卷化。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当内卷化开始之后,往往就会收缩,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文明开始走下坡路。
(https://www.mangg.com/id72209/8361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