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称之为阿非利卡的大地,宋商称之为大西洲,显然是跟因东藩得名的大东洲相对的关系,他们认为这是极西之地,而且同样广袤无边,因此称作大西洲。
宋国的大海商,不管是出自燕王治下,还是宋朝廷治下的海商,许多都开始往大西洲探索。不是他们好奇心重,也没人资助他们,主要是大西洲现在成了航道上的一环。大食国早就分裂,但名义上分为两个,以巴格达为中心的大食国,是阿拔斯王朝,还有一个以埃及为中心的法蒂玛王朝,宋人成阿巴斯朝为黑衣大食,称法蒂玛王朝为绿衣大食。
两个大食国有一点,那就是都很有钱。绿衣大食控制着叙利亚到埃及的土地,事实上叙利亚比埃及更富庶,至少在十字军东征之前是这样。绿衣大食的首都以前就在叙利亚海岸边的凯鲁万,而不是开罗。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之前是一个跟巴格达并列的繁华大都市,大马士革钢刀名扬四海,可实际上大马士革钢刀是印度的钢打造的。就好像阿拉伯数字是印度的一样,大马士革钢刀也是印度的,至少通过阿拉伯之手,就被其他地方人以为是阿拉伯的。
绿衣大食后来营建了开罗,并达到帝国的极盛期,迫使巴格达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将先知穆罕默德使用过的斗篷等遗物送到开罗,从此大食帝国的各地总督开始向开罗进贡,法蒂玛王朝成为正统。
绿衣大食以开罗为首都,拥有凯鲁万、大马士革、的黎波里、亚历山大港等商业城市,非常富庶,同样是沟通北非、欧洲和印度的通道。宋商就是冲着开罗去的,燕王使节很多年前就拜访过开罗,跟法蒂玛王朝建立了关系,前几年更是派驻了府学学生出身的特使常驻,得到法蒂玛王朝同意,正在抄录绿衣大食国的文献。
绿衣大食国已经衰弱,境内马穆鲁克封建领主割据,哈里发沦为傀儡。但地方领主也是愿意做贸易的,因此能直接带来海量中国的丝绸、瓷器,印度的棉布,三佛齐国的香料等稀缺物产的宋商,是很受欢迎的。
绿衣大食国是一个理想的贸易伙伴,因为他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只能提供黄金,他跟印度一样,是可以提供货物的,黄金只是贸易过程中的一个计价工具,回归了黄金该有的本来意义。
绿衣大食国可以输出许多商品,有些还相对高级,甚至可以返销到大宋去。比如他们久负盛名的草砂纸画,草砂纸是埃及人的发明,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纸。但很可惜这种纸制造麻烦,材料限制太大。只能使用埃及产的纸草茎,用棍杖碾平,然后编织起来,在一种特殊液体中浸泡六天,之后晾干就是纸张了。原理看似比中国的造纸术更简单,但制作更麻烦,工匠制作出一版莎草纸需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原料限制很大,所以无法大规模制造。
莎草纸甚至在几百年间,不断被牛皮纸和羊皮纸取代,因为牛皮纸和羊皮纸更容易保存。但莎草纸依然是主要的记录工具之一,所以大量生产向欧洲大量出口,成为埃及最大宗的手工产品之一。直到两百多年前,阿巴斯王朝在怛罗斯之战打败了高仙芝率领的唐军,俘虏了一批唐人,其中竟然有懂得造纸的工匠,很快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造了规模巨大的造纸厂,埃及莎草纸的历史就被终结了。
如今依然在使用莎草纸书写的,除了埃及人之外,就只有东罗马帝国了。莎草纸也不再作为一项大宗出口商品,而是一种带有历史情节的物品。比如东罗马帝国只是使用莎草纸起草官方命令,普通人更喜欢用中国纸张。
由于有莎草纸这种载体,所以埃及人跟中国人一样,很早就产生了绘画艺术,成为莎草纸画。最早的莎草纸画甚至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是古埃及人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写实画作,跟他们的壁画完全一样,并没有来得及创新,大概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创新就灭亡了。缺乏传承的莎草纸画,大多数都是古董,因此被燕王收集,接着被一些达官贵人效仿,成为一种出口中国的商品。
至于其他商品,很少有能出口中国的,毕竟值得远渡重洋进行贩卖的大宗商品,人类历史上就那么几样。中国人很幸运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如丝绸,比如瓷器,比如茶叶等。跟这些中国大宗商品能相比的,只有香料、棉布,中古时期,就这些值得远洋贩卖,其他商品则没有贩卖的价值,运费太高,只有极少数猎奇的权贵可能会买,而这种概率,不值得商人去冒险。
埃及没有贩运到中国的大宗商品,可依然有值得出口的商品。作为人类最了不起的古文明之一,埃及人也是为人类贡献过巨大智慧的。在最重要的文化服饰领域,中国人贡献了丝绸,印度人贡献了棉布,埃及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纺麻技术。
埃及人生产的亚麻布,虽然不可能出口到中国,但产量巨大,价格低廉,对非洲地区的黑人朋友来说,非常适合。宋人将中国、印度的物产卖给埃及人,从埃及主要采购亚麻布,往南转口卖给南部非洲的部落,换取他们手里的皮革、黄金,然后又去波斯、巴格达出售,换取黄金、波斯地毯,返航到印度,跟印度人交换成棉布、棉花和宝石,沿途继续贩卖这些印度物产,最后带着多次转手贸易得到的丰厚利润回到大宋再次采购商品,等待第二年的风期。
由于大西洲成为贸易线路上的一个环节,所以宋商开始频繁出入大西洲港口,冲突在所难免。实际上他们在绿衣大食国也会跟当地势力产生冲突,不然燕王不会往开罗派一个特使,但绿衣大食国哪怕衰落,也不是他们惹得起的,他们只能借助燕王的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可对一些大西洲小部族,就没那么客气了,起了冲突,一番厮杀之后,这些部族往往只有被征服的命运。
于是一些宋商开始效仿燕王,在所经之地修建屯堡,留人镇守,作为他们下次经停和贸易的据点。无名无分,就打着燕王的旗帜,一面是得到保护,另一面是狐假虎威。他们的两个目的,很多最后都达成了。因为有价值的据点,燕王这几年纷纷派人前往管理,给予开辟据点的商人很大一笔补偿,甚至跟他们分享进出港税,即便燕王看不上的据点,扯着燕王的旗帜,往往能吸引到宋商停靠,既能收税,也能得到他们手里的货物。
如今燕王自己都不知道他有多少座城池,鉴于这种情况,已经出台了海外拓土法。鼓励宋商在无主之地建立据点,可在就近的燕王辖地进行报备,得到保护,并给与开拓者一些官爵,最常见的是十二都这样的都保长官职,不鼓励宋商攻击夺占有主之地的城池。结果导致很多宋商自发的开疆拓土,并非全是冲着燕王的奖励去的,因为都保长这种没品级的土豪官职,实在很难吸引人,也是燕王不鼓励海商转变为海外掠夺集团的态度。但还是有很多海商自发占地建城,因为修建一座城池,一旦开发的好,那是巨大的收益。
许多海商都有自己习惯的航线,但他们的航线上,未必有为他们准备的补给基地。小海商只能适应现状,缩短自己的贸易距离。但是大海商却有改造环境的能力,他们如果觉得不方便了,就会在自己觉得必要和合适的位置,修建一座补给屯堡。留下几十个百来个纲队勇士镇守,方便自己贸易的同时,还会拉拢其他海商到他们的据点补给。这种情况,燕王是支持的,只要报备的据点,都会以最快速度出现在最新的地理志上。
结果燕王每期新的地理志上,都会出现几个新的城池,让人觉得燕王在以惊人的速度开疆拓土。
大西洲的贸易据点开辟的速度有些异乎寻常,但极少有燕王直接管辖的,白送上门的城池还有不要的?
还真有!
因为燕王也发现了问题所在,那些非洲的贸易据点,都不是什么好玩意,竟然参与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李慢侯可不想沾上这玩意。但黑奴贸易历史悠久,做这种贸易的,最早也不是欧洲人,而是阿拉伯人。阿巴斯王朝就大量进口黑奴,甚至因此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跟斯巴克起义起名的奴隶起义。这些阿拉伯王朝,他们连軍队都是买奴隶,当然不在乎买黑奴了。
黑奴贸易的另一环,则是非洲的酋长,他们是供应商。媒介则是印度的棉布,印度棉布在非洲十分畅销,非洲的酋长乐于用奴隶换棉布。
因此当第一个宋商建立据点之后,就有非洲酋长找上门供货,他们发现将黑奴送到开罗和巴格达都能赚大钱,甚至开始有人试图将黑奴带到中国。被燕王给严厉打击了,他可以想象,一旦山东的矿主们开始采购黑奴,会对非洲黑人带来多大的灾难。允许矿主购买矿奴,是有严格限制的。目前依然只允许他们购买女真矿奴,这是一种政治手段,其他矿奴来源,只能是战争战俘。
强悍的女真人,在这种打击下,都已经濒临灭族,那些连铠甲都不会使用的黑人,他们如何抵挡凶残的补奴队。只要没有矿业资金驱动,黑人贸易就不会泛滥。就依然只是西亚、非洲之间的传统贸易项目,而不会因为资本主义而急剧扩大。
宋商只不过是取代了之前的阿拉伯中间商而已,做的也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合法业务,所以燕王也没有去干涉。
(https://www.mangg.com/id72209/7922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