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

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绅家族

    江南各家族本来就是有传承的。

    从三国时期江南就有大家族,所谓江南四姓,顾朱陆张,然后两晋之王谢等等。

    在宋代靖康之变,又是一个对江南影响重大的事件,很多大家族祖上都是在靖康之变前后迁入江南的。

    从此之后,江南就是中国文化的中心。

    但是究其本质来说,江南望族在明清的兴盛,其实是从明中叶开始。

    从历史上来看,江南各大家族是在将要勃发的前夜。

    开国之初,因为张士诚的缘故,太祖皇帝不大待见江南人,甚至还定过江南人不能担任户部尚书的规则,写入祖训之中。

    所以在明初真正兴旺的是江西人,号称满朝本江西。

    甚至在宣德年间,还有巡抚熊概在江南征收钱粮,可以下了狠手,江南百姓号称哀鸿遍野。对熊概的弹劾,几乎要将都察院给淹了。

    熊概算是周忱的前任。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江南士绅的弱势。

    真正让江南士绅上位标志,乃是严嵩的倒台。

    严嵩就是江西人。

    而严嵩祸害天下,但是对家乡人却不错,在家乡名声不差。徐阶代替严嵩,也让国初满朝半江西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当然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成化,弘治年间,江南人在科举上就逐渐变成强势起来。到了后期更是有人说苏州的土产是什么?状元。

    而此刻,苏州城之中,几个老者相对而坐,却是不仅仅是苏州当地望族,还有附近其他地方大家族。

    为首的乃是陆永,他是宣德八年进士,曾经在刑部任职,可以说是与寇深当过同僚,而今这个资历在朝廷上也算是老臣了。

    只是他却是知道,江南士绅的窘境。

    就陆永而来,他固然对一些土地感到肉疼。但是让他对清丈这一件事情做出让步却是不能的。

    首先,他是不想的。

    有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从国家盘子里面划肉吃的人都很富有,其实不然的。

    明清地方体制之中,有太多地方是要依靠士绅来办的,特别是在太祖的法度一点点崩溃之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了。

    甚至到了后期之后,当地几个望族合伙,就能将县令给赶走。不依赖当地大户,官府都不能独立行事。

    而今虽然没有到这个局面,但是很多上面交代下来的事情,官府也必须依赖当地大族帮忙才行。

    但是这个帮忙很多时候是无偿的。

    对。

    很多时候从官府手中光明正大的搞到钱是不大可能的。

    有些事情,当地县令知府是不知道吗?

    不是的,甚至是双方的一种默契。

    必须让这些大族有利可图,才能让他们给你办事。否则真以为大家都是一心一意为朝廷着想,连俸禄都不要了。

    什么东西最贵,就是不用给钱的东西。

    所以,这些明里暗里的收益,在很多地方家族看来,未必不是正当的。

    甚至当今要将这些土地隐瞒下来,也是花了钱走了门路的。

    更重要的是,钱这东西大多数时候不是攒着不用的,即便是现代也是讲究资金链的。之前这些田地的产出。都是有用处的。

    而今一下子被清查入册,要交一大笔赋税。

    这个钱从什么地方来,怎么平均下去?

    如果说,有江南士绅这个整体,割肉的时候方而方便,就好像恽家老爷子,一拍板,恽家这肉,他割了。

    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难事,未必那么容易将家族内部将事情摆平。甚至将这新增的赋税转嫁给不知情的人,有什么很多麻烦事情。

    各自家族内部不靖,在外面又彼此观望。看别人怎么做了?

    总之一句话,善财难舍。

    其次就是外部的支持。

    北方与南方的经济形态不同,前文已经说过来。

    不管是亩产,还是极端天灾,北方都比南方较多,再加上朱祁镇大举向东北移民。北方的人地矛盾比南方轻多了。

    纵然有些问题,但是问题不大。

    但是南方就不同了,除却湖广在明初得到了大开发,而今这种开发还在持续之中,直到将来湖广熟天下足的地步。

    所以湖广的人地矛盾虽然比北方较重,但是总体上比江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较轻。

    四川也是如此,宋元战争对四川的摧残太过严重,几乎成为了无人区。中间又有开国战争,总体上看四川经济,也是处于恢复期。

    人地矛盾也不算太大。

    所以南方这几个省份的很多人都在看着江南这边的举动的。

    有些大臣已经在活动了。

    陆永接到过很多江西福建籍大臣的书信,当然了,他们的想法不会大鸣大放的写在书信之中。

    但是其中暗示之意,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陆永一时间有骑虎难下之感。

    陆永作为苏州本地士绅之首,也是科名前辈。很多人都看陆永怎么作为的?

    陆永如果刚刚开始如恽家一般,将家中侵占的土地交出去,编制上册,今后纳税就行了。就不会到了而今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他现在进,不大好办。

    无他,他与寇深在一个衙门之中共过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深知寇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寇深是一个不会轻易妥协的人。

    但是他退?

    他感觉他身后也是万丈深渊。

    因为他接到的这一封封书信的署名,后面都有一个个大家族,乃是有杨士奇吉安杨家,还有杨荣建安杨家,刘定之的永新刘家,陈循的吉安陈家,这都宰相门第。

    虽然有些在任有些不在任的,但是很多人脉关系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散的。

    而他就是陆家曾经官职最高的人。

    但是最高官职不过是刑部郎中,福建参政而已。在朝廷上根本是抵不上话的。面对这些书信的压力。

    容不得陆永不办。

    或许这些家族对抗朝廷大政,力有不逮,但是捏死你一个小小郎中,却是不成问题的。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而今江南士绅的弱势。

    真正能出头的,也不过是一个从三品地方官而已。

    陆永想来想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了。在此之前,他先分了家,将他这一脉从太仓王家分了出来。

    以备不测。

    几个老者问道:“陆公,而今该如何是好?”

    陆永说道:“而今这位寇公,是一个狠角色。江南一场风雨却是免不了的,但是有些事情总是要做的,如果让北人为所欲为的话,将来我们江南人士,岂不是任由朝廷宰割。”

    陆永如此一说,其他人都深有同感。

    江南地方士绅从来是感受到朝廷深深的恶意。

    江南重赋这个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江南赋税占据大明天下的三分之一。很多地方如果单单靠田亩上的收成,是不够支撑赋税的。也就是因为江南手工业发达,从这上面赚到的钱,弥补了田亩上高昂的重赋。

    甚至周忱在的时候,有时候专门从湖广卖粮上交。

    就可以看得出来,所谓之江南重赋,并不能简简单单看成农业赋税了。甚至可以看成对江南地区其他产业特别税,不过是通过田税征收上来了。

    从政治制定者角度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毕竟江南富饶天下皆知,要从发达地区搞钱平衡不发达地区,这样的事情,即便到了后世也在做。

    但是放在每一个百姓士绅头上,就大大不愿意了。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多出钱。

    而这种清丈看上去与赋税无关,但是本质上也是对地方上的一次加税。

(https://www.mangg.com/id71857/8563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