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

第一百一十二章  议麓川三

    朱祁镇问道:“麓川之事,王卿已经知道了吧。”

    王骥立即说道:“此事满朝轰动,臣岂能不知道。”

    朱祁镇说道:“杨荣大学士,推荐卿平定麓川之乱,卿觉得如何?”

    王骥对此早有准备,说道:“臣当任不让。”

    “好。”朱祁镇说道:“国家就需要卿此等能担当之辈,只是下面的奏疏,都要征调边军南下,只是九边大患,莫过瓦刺。瓦刺四万骑,加蒙古四十万骑。一旦南下,九边兵祸联结,故而朕不想调动九边人马?卿以为如何?”

    王骥听了暗暗叫苦。

    他作为杨荣的爱将,杨荣推荐之前,不可能不与王骥打招呼。只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不想调边军,听着话音,调京营就更加不可能了。

    虽然说南方卫所,未必都不能用。但是毕竟没有准备好的九边,京营精锐好用。

    只是皇帝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

    王骥还能有什么话说?

    毕竟他作为兵部尚书,对天下情势还是很了解的。皇帝说的话也对,大明的战略中心,只能也仅能在九边。

    毕竟京师距离边塞不过几百里。

    而麓川距离北京有万里之遥。

    这孰轻孰重,即便是瞎子也能看明白。

    王骥说道:“英明不过陛下。”

    朱祁镇说道:“那么领兵主将,卿心中可有人选。”

    王骥听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当然有人选了。就是蒋贵。蒋贵本身有本事,也与王骥有过合作。

    都是熟人。

    只是朱祁镇这样说,王骥立即知道,想从蒋贵从西北调回来,皇帝定然不允许。王骥心中忽然想到一个人,说道:“臣以为保定侯孟瑛,乃是靖难名将,有在云南待过一段时间,也算熟悉云南形势。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孟瑛?”朱祁镇一时间没有想到,王骥会推荐孟瑛。

    其实在此之前,王骥本人也没有想过推荐孟瑛。

    只是蒋贵被否决之后,王骥迅速将有资格统领十几万大军,并能压制住沐家的将领,挑选一遍。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挑选的。

    朱勇,张辅,等有数几个人。即便往多里面数,也不会超过十个。

    任何一个时代,有能力统领十几万大军的人选,都是稀缺的。而这一次征讨麓川,最少要十几万人马。

    而朱祁镇之前刚刚对孟家有殊遇。王骥推荐孟瑛,有一小半就是揣测朱祁镇的心思来的。朱祁镇也想明白这一点了。

    一时间心中苦笑。

    说实话,他在当时并没有想过用孟瑛,只是觉得此人可以备用而已。而且孟家子弟看上去真的不错。

    不过,王骥推荐孟瑛,朱祁镇细细想了想,却真挑不出什么错处。

    孟瑛少年就在靖难战场之上,显露威风。与汉庶人数次并肩作战,这才结下交情,因此牵涉到夺嫡之中。

    但是单单抡起打仗,的确是一把好手。

    南征北战,永乐年间的战事,谈不上无役不与,但是身经百战。

    的确是一个合适人选。

    朱祁镇唯一担心的,却是孟瑛的年纪,朱祁镇问道:“保定侯而今多大年纪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王骥立即说道:“保定侯乃是洪武十六年生。而今五十有六,不过臣早就听闻,日日教训子弟弓马,此事陛下无须担心。”

    朱祁镇一听到五十六岁。心中就放下来不少。

    五十六岁在后世还在壮年,但是在这个时代是有些偏老了,再想想孟瑛流放云南好几年,对那么边的气候也能适应。

    如此一来,却是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朱祁镇说道:“此事朕记下来了。”

    “王卿,朕好不怀疑,卿能大败麓川,但是败麓川不难,但是如何一战之后,让麓川长治久安,卿何以教朕?”

    王骥听了,说道:“蛮夷畏威不怀德,只需悬思氏父子人头于天南,各地土司自然凛然听命不敢不从。然后陛下再任命一两长者安抚云南即可。”

    朱祁镇听了有些失望。

    倒不是王骥所说的不对,而是朱祁镇不想在云南滞留那么多的兵力。王骥的策略不能朱祁镇的满意。

    不过朱祁镇也是有点强人所难。

    分明是不想付出代价,又想让云南长治久安。

    王骥并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怎么想,都要临之以威。

    因为沐家对云南各土司都是很有恩泽的。麓川狂妄到这个地步,不打不行了,而收拾人心,却是一个长期的活。

    朱祁镇又与王骥谈了一会儿,王骥开出几十个人的大名单,全部是京营边军之中的将领。并将其中一一介绍。每一个人有过什么样的战绩,打过怎么样的仗,如数家珍。

    这些人都是下级军官,让朱祁镇有印象的,就是董斌、  马让、  王喜,  鲁全,陈仪等人。

    朱祁镇让王振一一抄录下来,说道:“朝廷将领有些青黄不接,靖难名将一一凋零,卿此去云南,征讨麓川之事不可偏废,但是也要注意培养将领。”

    王骥说道:“陛下英明,只是培养将领之事,臣有一言,不得不说。”

    朱祁镇说道:“讲来。”

    王骥说道:“陛下,而今朝廷各级将校不得用,非一场两场战事能历练出来的,臣检验卫所军队,各级百户千户,都是世袭。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辈,但是大多都是庸碌之徒,徒蒙祖上恩德而已。”

    “臣以为,但严格限制军官袭职。”

    朱祁镇一听王骥的话,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先生请讲。”连称呼就由卿变成了先生。

    王骥似乎也感受到了朱祁镇的郑重。一时间也打起了精神,对朱祁镇说道:“陛下,卫所军官袭职向来宽松,难免有滥竽充数之嫌。”

    朱祁镇说道:“袭职需要考举,这样的事情,要从严,这样的问题提出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而已。”

    “先生有何高见?”

    言下之意,如果还是陈腔滥调,就不用说了。

    朱祁镇从来不敢小瞧古代人,特别是这数年来,虽然朱祁镇没有什么大举动,但是观察朝中的政治-斗争,更是明白一件事情,在政治-斗争之上,中国人的天赋是天然点满的。

    不论古今。

    虽然从宣德十年到正统四年以来,有太皇太后坐镇,朝廷之中看似波澜不惊,但是其中暗潮从来没有停止过。

    前番杨荣与杨士奇因为驿站一个案子,彼此之间相互出手,文渊阁之中,你好我好。但是下面的官员,各为其主,暗中出手不已。

    朱祁镇可是看得分明。

    很多事情,朱祁镇事后复盘,都找不到彼此的蜘丝马迹。好像是巧合。

    但是朱祁镇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时间长了,多疑的心性也就深入骨髓了。

    倒不是皇帝都多疑,而是多疑乃是皇帝的职业病。别的职业信错人了,固然有损失,但远远不如皇帝本人,皇帝本人一旦信错了人。

    很可能性命都被别人握在手中了。

    故而朱祁镇决计不相信,是巧合的,只是相信,有些东西,连锦衣卫也未必清楚。

    在制度建设之上,朱祁镇也是非常明白,古今没有什么区别的,为什么明代大学士与清代军机处,而今的大长老都奇数。

    甚至一般都在五与七,两个数字之内。其中政治智慧,却是一般无二的。

    果然王骥并没有让朱祁镇失望,一开口,就让朱祁镇大吃一惊,几乎疑心王骥是穿越者了。

    王骥说道:“请开武学。”

(https://www.mangg.com/id71857/59692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