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闲话重建辽东

陈子龙专心于农业,对于几位所说的水泥不甚了了,好奇地开口询问。在得到了解答之后,不禁眼睛一亮。

    “不怕水冲刷,粘合青砖还很牢固?!这是好东西呀,辽东建设正能派上大用场。”

    陈子龙扳着手指说道:“铺路可以吧,盖房可以吧,兴修水利更没问题吧?这不就成了嘛!待某向巡抚大人推荐,他也定是喜出望外。”

    王季重眨巴眨巴眼睛,试探着说道:“吴大人能给我等委个官职,去辽东效力?”

    “只要吴大人上奏,万岁定会允准。”陈子龙信心十足地说道:“对于重建辽东,万岁是全力支持。吏部诠选的官吏,还要吴大人点头,才能接收任命。”

    徐孚远等人互相看了看,还没最后拿定主意。

    关键是这个科学院的定位比较特殊,他们虽然也有品级,但上面归哪个部,还真是不清楚。

    皇帝也没把科学院归到官僚体系,给专心科研的人员品级,也是适应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更好更多地留住人才。

    当然,如果派出,也不会是政务官员,而是类似于专家这样的性质。

    “明天先问问孙大人。”王季重不太确定地说道:“以什么职务,什么身份去辽东,总得打听清楚才好。”

    众人觉得这是可行办法,便甩开这个话题,随意地谈笑起来。

    辽东平定,既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幸。

    从小的来说,辽饷不收了,平头百姓少了负担,又能过上太平日子了。从大的方面讲,多了很多官员的职缺,多了能开发耕种的大片土地。

    尽管皇帝认为要循序渐进地往辽东填充人口,进行有计划的开发。

    但该做的工作还是都做了,迁入关内的辽民完全凭自愿是否归乡,朝廷则出台政策尽量提供保障。

    三年无息贷款,每家可申请的上限是三十银元;耕牛、农具、种子,官府按价赊给农户,三年还清……

    你要觉得有这个偿还能力,那你就返乡领地耕种。第一年免赋税,第二年收一半,第三年才正常收取。

    朝廷能推出这样的优惠政策,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甚至于,辽东恢复重建的花费,并不比战争时要少。

    没办法,一下子又多出了几十万被解放的辽民,都没什么财产,嗷嗷待哺。

    皇帝已是搅尽脑汁,把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新任辽东巡抚吴用先,这几日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为年后上任做着准备。

    这不同于到别的地方走马上任,机构完全,人员齐备,只是缺他这一个上官。

    辽东新复,几乎就是啥也没有,他要带着一大票官吏去管理陌生的地方。尽管也有一些象王一宁这样的辽人相助,但到底还是太少。

    到了辽东,要先安顿下来,然后就是统计人口,丈量土地,给辽民划地建册,分发贷款、耕牛、农具、种子等等,可谓是千头万绪,繁杂之极。

    好在皇帝已经帮他做了很多的工作,重建计划列得周详,从各部抽调的官员也都是精干,考评甚佳的。

    对吴用先的支持,皇帝也是不遗余力,要人要钱要物,能满足的就不拖拉。

    吴用先刚送走了几位一起议事的辽东新官员,就收到了宫人送来的皇帝赏赐,一盒百年老山参。

    吴用先谢恩之后,送走宫人,不顾夜深疲惫,又回到书房,审阅起文件来。

    皇帝对于辽东重建的规划,连吴用先这个久历地方的老官员都钦佩不已。思路广、办法多,有些是吴用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正因为如此,吴用先就要多研究琢磨,完全理解了,才能实施到位不走偏。

    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并举,再加上辽东的丰富资源,开发利用起来,十年之内就将富足起来。

    即便是有大灾害,有了新引入的土豆、黑麦、玉米、地瓜等新作物,在种植和加工都要比需精耕细作的小麦、水稻容易很多。

    最重要是东北的黑土地肥沃,而且可供开垦的耕地数量极大。而南方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紧张制约了其在农业上的发展。

    而同样是地广人稀的南洋地区,才更具有开发价值,为皇帝所重视。一南一北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大灾害也就基本上能够安然渡过。

    移民呗,人多的地方往人少的地方迁徙,向还未完全开发的地方移动。国内的就有东番、海南,还有辽东;海外的除了湄公省,还会再增飞地。

    吴用先想到的没有这么多,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将要重建治理的辽东地方上。

    “老爷。”夫人推门而入,亲手端来了羹汤,“您要注意身体,早些休息。”

    吴用先笑着颌首,示意夫人坐下,说道:“圣眷之深,为夫只能鞠躬尽瘁、以死报效了。”

    “老爷说的这叫什么话?”夫人嗔怪道:“在蓟辽总督任上,不也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嘛?”

    吴用先摆了摆手,说道:“夫人,那不一样啊!辽东重建,可不是恢复原有的官制,按照原来的办法治理。万岁锐意进取,是把这辽东当作首选试验之地。能否成功,关系到大明的国运,关系到万岁的宏图大志。”

    “这么重要啊?”夫人女流之辈,也过中年,对此并不是很理解,“建虏已败亡,大明的国运难道不是蒸蒸日上?”

    吴用先呵呵一笑,说道:“万岁目光深远,可不是局限于短期。要说短期,十数年的安宁是没有问题的。”

    “妾身听不懂。”夫人摇了摇头,说道:“只知道老爷是万岁钦点的巡抚,是万岁放心的封疆大员。”

    吴用先捋须而笑,这话听得舒心,自家人不会骗自己,确实是这种感觉。

    夫人侍奉着吴用先把羹汤趁热喝下,犹豫着,终于开口说道:“老爷,今天您的远房亲戚又来拜见,还是说带他去辽东的事情。”

    吴用先皱起了眉头,说道:“他一不是万岁所派,二不是吏部诠选,又没有功名在身,带他去辽东名不正言不顺,徒惹人非议。”

    “他也不要官职,就是给老爷作个贴身长随。”夫人劝说道:“到了辽东,若是合用,就做个小吏,以后慢慢熬。能不能转官,就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吴用先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就怕他打着为夫的旗号,干了违法的勾当。既是为夫带去辽东的,这责任可推卸不得。”

    …………………

(https://www.mangg.com/id71305/9456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