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是大圣师 > 第七十四章 联亲

梁得宁租了一些地,也租了刘昌郝家的地,刘昌郝回来,他与大伙一道去接刘昌郝。随后租户闹着减租子,梁得宁受过刘家不小的恩惠,肯定不会闹了。刘昌郝从未见过这样的宝贝父母,对梁得宁偶尔也会关注,看到了,顺便地聊一聊,比力气,梁得宁确实不行,可经过几次聊天,刘昌郝发现梁得宁脑子却是很管用的,不然也不会一个又一个女人带回来,寡妇又如何,难道不是女人?

        韩大虎只是微笑。

        刘昌郝忽然醒转。

        韩大虎只是用梁得宁与孙寡妇做一个比喻,其真实的意思,是这几个鳏夫,或者说光棍,可能脑子没有梁得宁灵活,但也不是好吃懒做的人,差的就是一口元气。

        刘昌郝请来后,替其盖房宅,也会给丰厚的酬劳,关键若是这些光棍有本事,也将女人带回来,刘昌郝同样会发给女人酬劳,宋朝不可能有三十多岁的未婚女子,但寡妇是有的。不一定类似于刘父死在舟车之中,主要还是负荷重,或者生一场稍大的病,也就英年早逝了,女人也一样,有许多女人因为各种原因,早早去世,如范仲淹、欧阳修的前妻。

        都寡妇了,能计较什么,条件还可以,也有寡妇心动的,来凑合着过日子。

        明处是壮年,有了瓜田李下之嫌,实际只要剖开,反而不用担心,倒是请老年鳏夫,没有重组家庭的机会,才真正有了嫌疑,还担心其死了,莫名其妙冒出许多亲戚上门找麻烦。

        “韩叔父,吾不及汝矣。”刘昌郝拱手说道,他心里又在想,前身脑子真的不够用啊。

        “汝才多大,”韩大虎好笑地摸了摸刘昌郝脑袋,实际刘昌郝种种,已经让韩大虎叹服了,认为刘昌郝远胜其父其祖母。

        “刘昌郝,不止如此,汝若请上四五人,或许对汝家有更多帮益。”

        “为何?”

        “乃吾一猜测。”

        “是何猜测?”

        刘昌郝追问好几遍,韩大虎无奈说:“罢罢罢,吾亦不知真假,本欲探知确实,教阅结束后知与汝,汝复问,吾可先言之,若汝承诺不向外说,吾便知与汝。”

        “行,吾发誓。”

        “吾自汝村人探知,梁永正欲将其女嫁与刘四根幼子刘仲良。”

        刘昌郝倒吸了一口冷气。

        不要小看了梁永正,他也有好几个堂兄弟,当然,若是几家PK起来,梁永正几个堂兄弟与侄子未必会帮梁永正打架,但两家乃是刘梁村最有钱有势的人家,一旦联亲,那可谓是天昏地暗。

        “刘仲良名声亦不佳啊。”

        “吾重名声,汝家亦重名声,然刘四根与梁永正重名声乎?”

        即便刘昌郝将刘四根打了一顿,刘四根家日子还照样地过,依然有钱,梁永正的女儿嫁过去,不说别的,生活上不会吃苦。难怪两人联手向教头诬蔑刘昌郝的客户,难怪梁永正婆娘不让韦小二磨木炭,难怪韩大虎让自己请几个壮年鳏夫。这肯定不是梁永正起的头,刘昌郝忽然又想到刘四根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

        “待遇基本便是如此,若有疑问,汝等可去教场询问韩保正,汝等皆其向吾推荐之人。”刘昌郝一口气说完,区别只说了会有丰厚的奖励,但究竟有多少,刘昌郝未说。

        迫于两家联亲的压力,刘家自身的劳力也确实不足,今年几项大工程,明年春天的事更多,多出来的接头,开春后便要安排人手逐一打理了,鞭炮也分了人手,再加上几百亩甜瓜,刘昌郝估计着,即便请来几个光棍汉,到时候还会请许多人。一个是粗犷的耕作,一个是精细的种植,两者用人工乃是天壤之别。

        但不能完全听韩大虎的,刘昌郝回来后找到梁三元,征求梁三元意见,又隐晦地说了刘四根与梁永正家可能会联亲。梁三元听到这消息,脸上表情也不大好看。不过是光棍汉,虽然多是贫困导致的,名声确实不好听,有人嫌弃,有人忌晦。梁三元暗中打听了一下,其实是韩大虎推荐的,八个光棍都还可以,梁三元又挑了挑,挑出六名。

        刘昌郝派人将他们请来说话。

        “汝等若同意,即立契约,隆冬不远,吾亦要为汝等准备房宅衣被,若不同意,吾亦不强迫。”

        “刘家小郎,勿用问,吾等同意,”荆老五说。有三个原因让他们没有犹豫地答应下来。

        不提奖励多少,刘昌郝给的酬劳也还可以,虽然对他们略有些不公平,毕竟没有一个家,不像张德奎他们有老有小,全部能拿酬劳,但酬劳还可以。刘昌郝说了两次一视同仁,不仅是尊重,也代表着其他待遇是一样的,包括房宅家具器皿,甚至是一个光棍汉,以后也会着手修建四间正规的草宅子,等于有了一个安宁的生活。

        刘家名声一向不错,不能听刘梁村的说法,其实周边各村,包括孙岭村,都有八成人是支持与同情刘家的。况且刘昌郝还隐晦地说了,奖励可能比立契的酬劳更多。

        韩大虎的威名,说句不中听的,即便刘昌郝祖父曾祖在世,在这方圆数十里,其影响力也不及韩大虎,或者这样说吧,韩大虎就是一个阳光版的郭解。荆老五他们相信韩大虎让他们来刘家做客户,不会害他们。

        宋朝客户也常见。

        鲁氏回来,自家不交税,又想买地,想做好人,开了低租子。实际这种低租反而阻止了兼并,租子低,主户田地收益也会低,导致地价涨不上去,主户兼并动力不足。甚至往往有人前几年将地卖掉,辰光好了,又将地赎了回来。这种心态也容易理解,无论自家租了多少地,自家手里得有一些地,才能睡得踏实。

        刘梁村才会有半耕农,却没有一家是纯佃户。其他村子却不是如此了,如孙岭村,别看他们是一个姓,对外比较团结,可村里有三十余纯佃户,几乎占了四成户数。

        棘岭寨这些村子是例外,土地太贫瘠,给人兼并,也没有人想兼并。

        主户人好,待遇也不错,韩大虎的推荐,让荆老五六个光棍立即做了选择。

        那就继续盖房子。

        先盖起两栋草宅,以便容六人安身,盖完了,便盖磨坊,事实将一车车木炭拉到黑潭村磨也不方便。刘昌郝居然请六个光棍来做客户,村子里又开始议论,其实对于六个光棍汉的到来,十家客户态度也是不置与否,不是很赞成,为此刘昌郝还做了许多说服工作。

        听了五婶的小报告,刘昌郝心想,也别议论俺家了,过段时间,梁永正与刘四根一旦联亲成功,看看你们表情吧,那时才叫乌云笼顶,地狱降临。

        但是祸福相倚,有坏消息,便有好消息。

        朱三骑着驴子来到刘梁村,说:“刘有宁,刘有宁。”

        “三郎,为何呼吾字?”刘昌郝古怪地问,在古代平辈或岁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呼字是雅呼,也是一种尊呼。

        “好事,好事。”

        “慢慢说。”

        朱三说了原委。

        苏姓青年不知道刘昌郝家情况,刘昌郝也不知道苏姓青年家情况,并且他也不想知道,更不想来往。但苏姓青年家从事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很容易扩散消息。

        刘昌郝与苏姓青年的对话迅速扩散出去,但在这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很落后,往往是三人成虎,传着传着,往往便变了模样。那天刘昌郝含糊地说了一些自家的身世,朱三听了愤愤不平。朱三生气有什么用,能将尉氏几个青天大老爷们怎么样?苏姓青年听了也叹息,他家来头就不简单了,但也不可能为了刘昌郝出面的。

        他模糊地说了刘昌郝的身世,然而传着传着,什么样的说法都有,说法一多,听者反而难辨真假,更不大相信与注意。但有一门好处,那天刘昌郝说了两段很重要的话。

        “春秋战国诗书经,秦汉赋乐府,唐诗,如我朝,先是四六骈体,后重振古文,或如令,亦称诗余,词,何必拘于文体、格律、压韵,文字才是核心。”

        “意境亦是核心。”

        两段话放在九百年后一点毛病也没有,不提小说,散文,就如现代诗,即便勉强压了韵,有人注意了律?何必拘束于表面的韵律,内容才是王道。

        刘昌郝只是随便地一说,潜意识里也认为本身没毛病,但他没有想过,一旦这两句在宋朝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如范欧等人发起的古文改革吧。

        那只是散文的改革,刘昌郝两句话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诗赋歌词上。

        好在苏姓青年没有太大意,传着传着,许多真相也传变了,更没有人注意了。得到公认的说法便是鞭炮的制作者与三字经的作者乃是同一人,此人岁数不大,才情惊人,品性比较高洁,有隐士风范,不喜与世俗交流,之所以制作鞭炮,乃是迫于生计所逼。这个说法得到确认后,好事便来了。

(https://www.mangg.com/id67531/4770036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