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道德仙缘 > 第二十章阴德阳德

平安县城。

        入夜时分,晓月初升。

        县中,一座宽敞的园子里,喧哗声震。

        虽是下县,然亦有富商大户。

        栖霞县主身边自有能人出手,与县中打过招呼后,花了一点代价就暂时盘下了这座园林。

        园林不算大,占地约摸十几亩,位于城北偏西的偏僻角落,临近大道。

        此时此刻,自园门处开始一排排灯笼高挂各处,隔着十几步便有一盏。

        树梢,旗杆,亭台,楼阁,无不灯火通明。

        在月光照耀下,不说亮如白昼,也是相差仿佛。

        早有车架停在园门处一片空地上,密密麻麻,数以百计。

        整个县城中,大大小小的头面人物都得了准信,前来赴会。

        栖霞县主背靠郡王府,于本朝宗室女子中也是数的过来的尊贵,远不是这小地方的人往日里能巴结上的。

        园中彻夜饮宴,很是。

        丝竹管弦声,不绝于耳。

        人语声,喧哗声,高声放歌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

        所谓文会诗会,乃至于赏花宴云云,由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与会之人。

        大族子弟,往往自幼就开始出入此类宴席,学习交际往来,培植人脉,为将来铺路。

        寒门士子,也希冀能借此结交一二益友,或是扬出名声。

        大抵上,文会的作用不外乎此。

        宋颖举办这次文会,用的,是她自家的名头。

        目的,只为结识那苏浅雨。

        整个县城之中,并无什么大才大贤,只有苏浅雨可以让她正视,余者不过是庸碌之辈罢了。

        然而……

        “他竟然不来?”

        内园一处半亩方塘之前,一身翠衣留仙裙的宋颖,听到这个消息,不禁蹙着黛眉。

        一个青衫女官,垂手侍立在一旁,不敢多话。

        微风习习,吹皱一池碧水。

        月光灯火倒影在水面,碎成星星点点。

        临水小亭上,铜壶里,香烟袅袅,散发着阵阵异香,驱散了蚊虫。

        “这人不来,文会便无趣得很了。”

        顿时,心下大感索然无味。

        女官面上不显,心中却也泛着嘀咕。

        这还是她头次见自家县主,对一陌生男子这般上心……

        过往也不是没有出色的男儿,公侯府邸,那些气质出众的贵公子,或是才高文老的一榜进士,或是江湖中薄有名声的白衣少侠……

        或是豪情万丈,或是温文尔雅,或是心有丘壑……以郡王府的权势,什么样的好男子见不着?

        人品相貌家世俱是顶尖,而且对县主也不乏敬爱者,与京城大有人在。

        奈何这位小主子……她不近男色!

        甚至还自做一诗《咏志》:

        “富贵荣华转眼空,天光云影万古同。”

        “一粒丹心向大道,誓成大道不肯休。”

        这在幼时便遍阅王府藏书,修习斩赤龙之术,断了天葵之厄,以童身入道修行。

        算来已近十年了……

        她是一路看着这位小主,是怎么对男子不屑一顾的。

        无论男女,如何相好,百般性情,于她眼中,与白骨无异,皆如梦如幻,去留无意,更不会放在心上。

        想到这里,这女官不禁问了出来:

        “小主,何以这般看中那人?不过是个寒门士子罢了,至今不过是个白身,连个秀才都不是……”

        “你不懂哦,秀娘子。”

        宋颖摇了摇头,道:

        “莫要以世俗名声衡量,此人,非是尘世中人。”

        “不是凡人……那……”

        秀娘子明显是小小地吃惊了一下。

        摇了摇头,宋颖不想多说。

        有些事情,对于凡俗中人,很难说得很透,不如不说。

        转而想起一事,她就问着:

        “吩咐你去做的阴德,都安排下去了吗?”

        秀娘子知道分寸,果然没有继续追问,回答道:

        “已经在做了,依照小主的吩咐,我们的人手都特意吩咐要匿名行动,用小主的私房钱,修补了几处垮塌的庙宇,年久失修的桥梁,还施舍白粥七日……都没有暴露小主的名字,只说是好心人。”

        宋颖点了点头,难得地展露一丝笑靥。

        阴德之事,于她大有裨益。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阴德,就是行善而不为人知。阳德,行善为人所知。

        积阴德而不被人知,其功德的力量犹大。当世即可利益自己,更可惠及子孙后代。

        冥司不是没有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可不是虚的。

        积德得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很多人不知道积阴德之重要,往往做善事后大肆宣扬,恨不得所有人都广而告之。

        这种功德事,便成了阳德。

        阳德之力实则远不如阴德。

        究其原理,在于阳德为人所知,而一旦出名了,功德也就随着名气的高涨被抵消了。

        等于将功德变现,化作了世间的名声。

        阴德便是秘而不宣之善,不随名声而转化,自然力量强大。

        古人的“怜蛾不点灯,为鼠常留饭”是积阴德;

        分粥赈饥是积阴德;

        筑桥铺路、凿井引水、点灯施茶、捐棺义葬、急难救助是积阴德;

        功成不居、不称己善、不扬人过更是阴德;

        见人危急,勇于搭救;甚至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阴德。

        这些善行都在阴司登记造册,纵毫发善事亦无所疏漏,是为阴德。

        许多人以为,做了善事无人知晓,自己吃亏了。

        其实不然。

        若将珍贵的功德用以换取名声,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声音不因为小,而没有人听到;德行不因为隐藏,而不被发现。

        宝玉蕴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润;深潭里有了珍珠,连潭岸都不会干枯。由此可知,行善贵在日积月累,哪有不为人知的道理呢?

        行善不欲人知,这叫阴德。

        阴德较之阳德更为有力。

        因名声亦是福气,阳德广为人知,实则大半力量已转化为世间名望,能残余多少利益实在难说。

        时日推移,阳德渐渐了不得力,其力耗尽,已化为名声。

        唯阴德绵绵不绝,不为人知,可以长久,能利益家族。

        是以阴德至重,必须多多储蓄。

        于个人道业修行而言,阴德便是外功,足以裨益修行,减少阻碍,乃至于消灾解难……更不可轻忽大意。

(https://www.mangg.com/id67492/477432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