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港岛制造 > 第一百零四章 消逝的鹰旗 上

?长途汽车重新启动,带起阵阵黄沙开向下一个目的地。

  “珍妮,下面我们就得坐马车了。”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拿起两个大提包,率先向旁边的小道上走去。

  收回打量四周一片荒芜的黄土地的目光,空气中的尘土让她很不适应,她赶紧掏出墨镜戴上。

  “黎,这里还能坐上马车?太好了!”珍妮将满头金发挽了起来,用橡皮筋扎成一团,几步赶了上去,在她身后,还有一位背着一个硕大登山包的西方人。

  转过一个弯,她一下呆住了,眼前这辆马车并非想象中那种漂亮美观的西式马车,而是一匹驽马拉着一个简陋的木头架子,上面还铺着一些干草。

  “黎,这里...这里还真是很....”一路走过,珍妮忍不住开口说道。

  “是不是想说,这里非常贫穷落后?”年轻的中国人抬起头来,俊逸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是的,这里是我们国家最为贫瘠的地方,不过,我相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珍妮,如果以后你再到这里,一定会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话里透出强烈的自信。

  珍妮现在的身份是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而这位年轻人则是由黎民扮演的中国同行,另一位美国人汤姆是珍妮带来的摄像师。

  他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黎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回到国内任某报的新闻记者,这次珍妮就是受黎的邀请前来采访的。

  永倡县城以南10公里的焦家庄乡者来寨村,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到了这个不大的村寨,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农迎了上来。

  “哈哈,真的是黎记者来啦!走走,上老哥哥家去吃酒!”老农非常热情,一把拉住黎名就走。

  “我说老村长,这里还有两位客人呢!”

  “哎!看我这糊涂的,欢迎欢迎,咱们村可是难得来客人呀!走,都上我家去。”他抢着拿起马车上的行李。

  老村长姓申,是者来寨土生土长的人。珍妮和汤姆惊异地发现,他不仅身材高大,蓝色眼睛,眼窝深陷,头发呈棕色,汗毛较长,皮肤为深红色。

  “MYGOD!”当两人看到老村长的家人后,再次被他们那明显与中国人不同的相貌特征给惊呆了。

  不仅是老村长一家,在者来寨全村400多口村民中,有近半亦是如此。

  “通过考察研究,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管教授得出者来寨就是《后汉书》中提起的骊靬古城,而‘骊靬’正是当时汉人对罗马帝国的称谓。”黎记者向珍妮介绍道。

  吃过饭后,几人坐在土炕上,听着老村长讲解村寨的历史。

  “在70年代时,咱们这寨子里还有上千米长的古城墙,有三层楼高,城墙上面很宽,就算是跑马车都没问题。到了80年代后,许多村里人把城墙上的土石取下来当农肥,要不就拿去筑房用,结果就只剩现在这30米来长、3米高不到的断壁残垣了。”

  “当时啊,在炸墙取土时还发现了一小车的铜钱,可惜被当成废铜烂铁卖给了废品站。”老村长谢绝了汤姆递上的“万宝路”,抓起一撮烟叶放进他的大烟袋里开始吧嗒起来。

  第二天,珍妮在村寨里四处采访拍摄,她发现这些被外人称为“黄毛”的村民很少出外做事,祖祖辈辈一直都待在寨子里,因为外貌原因,他们总有一种自卑感,而少数外出办事的一些人还要把头发染成黑色。

  随后,珍妮又找到了关教授,关教授向她介绍,者来寨当地民俗确实具有古罗马遗风。

  当地人的葬俗与众不同,他们在安葬死者时,不论地形如何,一律头朝西方。关教授等认为,这正是面向古罗马的方向。

  当地人对牛十分崇尚,且十分喜好斗牛。村民们在春节时都爱用发酵的面粉,做成牛头形馍馍,俗称“牛鼻子”,以作祭祀之用。他们还习惯在村社和主要路口修牛公庙。

  放牧时,村民们特别喜欢把公牛赶到一起,想方设法让它们角斗,比如将牛群赶到屠宰过牛的地方,牛群嗅到血腥后会发狂地突奔吼叫,或拼死抵斗,俗称“疯牛扎杠杠”。关教授认为,这正是古罗马人斗牛的遗风。

  者来寨的古城遗址曾经发掘出一处前后两室的汉代墓葬,前室有4件完整的灰陶、陶灶和陶仓,后室遗体的头骨旁有一撮毛发,呈棕红色,遗体下面有一枚红色纽扣。经过考古论证,墓主为汉代的欧洲人种。

  通过关教授和其他专家研究分析,珍妮发觉一个震惊中外的历史悬案正在自己眼前被逐渐揭开.........

  公元前55年10月,罗马城。

  罗马帝国执政官、叙利亚行省总督、帝国首富马库斯·李锡尼·克拉苏正在准备前往叙利亚赴任,与他同行的,还有整整七个精锐的罗马军团。

  “父亲,元老院已经拒绝了您对安息的开战要求,为什么我们还要带领大军前往叙利亚呢?”

  询问的正是克拉苏的儿子、罗马第一军团军团长普布利乌斯。普布利乌斯英勇善战,是罗马帝国赫赫有名的将领,也是克拉苏的骄傲。

  “安息是我们罗马帝国最为强大的敌人,它富甲天下,拥有数之不尽的黄金和珍宝。两百多年前,亚历山大率领三万希腊联军歼灭了大流士三世的二十万大军,从而征服了波斯帝国。我的七个罗马军团可是要比亚历山大的马其顿重步兵强大多了,只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我就可以拿下整个安息帝国,我还要向印度进军。元老院的那些议员都是胆小鬼,他们只会支持凯撒那个野蛮人。”

  作为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迫切地需要一份重要的战功来证明自己并不比正在发动高卢战争的凯撒差。

  克拉苏最辉煌的战绩,就是在罗马帝国危难之际,率军消灭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

  “好了,别去管元老院那些家伙,等到我们凯旋归来时,他们会明白拒绝我的提议是多么的错误。你下去安排好出征的准备,回去看看海伦吧。”

  海伦是普布利乌斯的妻子,也是出身罗马贵族家庭的名门之后,夫妻两人非常恩爱。

  穿上古罗马服饰的莫妮卡贝露奇无疑是十分迷人的,她与英俊阳刚的科思特纳站在一起,仿若是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一般相配。

  在送别丈夫出征之时,两人难分难舍,正所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四万罗马大军来到叙利亚,罗马共和国的盟友、亚美尼亚国王阿塔巴祖亲自前来拜访。

  阿塔巴祖表示愿亲率一万铁甲骑兵前来助战,同时建议克拉苏挥军北上,取道亚美尼亚南下,直接进攻安息帝国的都城泰西封。这条行军路线所经过的都是山地区域,极大限制了安息骑兵的机动能力。

  然而雄心万丈的克拉苏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他手中掌握着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七个罗马军团,自然不会把这些蛮荒之地的土鳖们放在心上。他执意要横穿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长驱直入安息帝国的腹地。克拉苏信心满棚地认为,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浮云,在这个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四万罗马大军。

  安息帝国的皇帝奥罗德他决定由自己亲率大军北上打击亚美尼亚,阻止阿塔巴祖趁火打劫的不利于两国安定繁荣的错误行径,同时,他留给安息军队统帅苏莱那二万骑兵,让他拖住罗马侵略者,直至自己结束与阿塔巴祖在边境地带的“会猎”后,班师回朝与他会合,再同克拉苏的罗马大军决战。

  年仅三十岁的苏莱那是安息帝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仔细研究了罗马军队的战术后,决定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理由将皇帝陛下的旨意抛诸一旁,制订了以自己手中的这支精锐铁骑来独自消灭罗马军队的作战计划。

  面对来势汹汹的罗马大军,苏莱那定下了“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策略。他命令手下的军队,在遇上罗马军团的进攻时就佯装不敌,向后方溃逃。

  罗马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坚定了克拉苏对安息军队无能的看法,他不断催促自己的大军紧追不舍,终于在盛夏之际渡过了幼发拉底河,进入了一望无垠的荒漠中。而罗马士兵由于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长时间急行军,也越发的疲惫不堪。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临,罗马军团的侦骑向克拉苏报告,前方出现大量安息军队。克拉苏欣喜无比,立即下令全军展开战斗队形。他按惯例将七个军团的步兵一字排开,骑兵则处于两翼,以防安息人迂回他的阵线。

  但克拉苏很快便发现安息军队的骑兵从自四面八方涌现出来,而且根本没有固定的阵形。他重新部署,将四万大军组成一个庞大的夹门鱼鳞阵,每一侧的防线由十二个营的重步兵组成,中央为轻步兵、骑兵和辎重兵。(一个罗马军团有十个营左右,每营550名士兵)。

  苏莱那发出开战的信号后,数千面战鼓同时擂响,如雷鸣般夺人心魄。从未经历过这等阵势的罗马士兵个个面露惧色。

  由于罗马军队以重步兵为主,只配有少量骑兵,没有弓箭手,因此苏莱那抛出了类似后来蒙古铁骑横扫欧亚的“曼古歹”战术。

  数以万计的安息轻骑兵此时已将罗马军团的方阵团团围住,紧接着密如飞蝗的箭雨便开始倾泻到罗马人的防线上。

  安息轻骑兵一直和罗马人的阵线保持在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他们飞快地放箭,根本就不瞄准,而且努力将箭镞以最大的力量射出。罗马重步兵很快便领教了弓箭的威力,他们的木制盾牌很快就变成了刺猬,有的箭穿透了盾牌,将罗马重步兵挽盾的手钉在盾牌上。

  克拉苏这时虽然焦虑,却也并不慌张。他注意到安息人放箭的速度,以为他们的箭过不了多久便会用尽。但他随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他看到远处停有数千头骆驼。这些骆驼无疑满载着安息人的箭镞。

  罗马军队已面临着一个两难局面。他们希望能和敌人近身格斗,但安息骑兵却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格斗的机会。一旦受到丝毫的攻击,原本或许正在冲锋的安息骑兵便会立即退却,取而代之的是自马上回身射来的利箭。反之,如果坚守不出,罗马军队便只能站着被动挨打,越来越多的士兵被安息人的利箭杀伤,失去战斗力。

  克拉苏终于按捺不住,命令五千轻步兵和一千高卢骑兵出击,要不惜一切代价打破安息人的围困。

  看到罗马人出击,安息轻骑兵立即停止放箭,全线退却。出击的罗马军团大受鼓舞,紧追不舍,逐渐远离了大方阵。

  这时候,安息军队的杀手锏——铁甲重骑突然出现,他们组成一道铁墙,阻住了这些罗马人的去路,而先前逃逸的轻骑兵也都回转过来,将这支罗马军团围住。

  安息铁甲骑兵占据了于上风处,他们无耻地以长矛掠地,搅起漫天沙尘,使罗马士兵眼不能视,口不能言,本能地聚拢在一起。可是等待他们的是安息骑兵铺天盖地的箭雨。

  罗马轻步兵为了行动迅捷,通常仅装备一面小圆盾、一支标枪和一柄短剑。这些防御低下的罗马步兵在安息人的箭雨中纷纷倒地。还能勉强站立的步兵则有许多双脚都被利箭钉在地上,动弹不得。

  安息的铁甲重骑开始发起了冲锋。他们排成紧密的行列,迅猛地撞入了罗马人的方阵中。罗马轻步兵根本无法抵挡,不是被撞飞,就是丧生在安息骑兵的长矛和弯刀下。

  罗马军中的高卢骑兵异常悍勇,在坐骑几乎都被射死的情况下依然徒步迎上,有的抓住安息人的长矛,生生将其拖下马来用短剑刺死,有的则窜到安息人的马下,猛刺其马腹。然而他们的英勇终究不能挽回败局,这支罗马军队很快就淹没在众多的安息铁骑下。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时段,安息军队重复着轻骑兵以弓箭削弱罗马人的阵线,随后用铁甲骑兵冲锋扩大战果的战术。出人意料的是伤亡惨重的罗马军队并没有溃散败逃,他们仍然保持着方阵队形,一些身中数箭、痛苦不堪的罗马步兵扔掉盾牌,迎着安息人的长矛而上以求速死。

  克拉苏明白胜负已定,是撤退的时候了。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他不得不下令将不能走动的五千多名伤员遗弃,趁着夜色悄然离去。次日黎明,安息人将留下的五千伤员全部屠杀一空。

  苏莱那领兵赶到卡莱城,将卡莱围得水泄不通。缺水少粮的克拉苏只得强行突围,可此时早已军无斗志的罗马人再也无法抵御安息骑兵的攻势,最终克拉苏被擒杀,远征的七个罗马军团四万大军仅有数千的残兵逃回了叙利亚。

  

(https://www.mangg.com/id6320/413219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