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刘备的日常 > 1.192 汉矛无缨

五月,它乾外城墙,终于合拢。

    扩建后的城池,横竖五里。能纳民众万余户,十余万人。城外绿洲,青苗如茵,长势喜人。

    以一户五十亩田计。一万户,需辟良田五十万亩。刘备已命人看过,辟田二百万亩亦绰绰有余。

    城内下水管网亦先行铺设完毕。与临乡一样,行雨污分离。雨水直接汇入下游龟兹川水。肥水不流外人田。悉数汇入沟渠滋养田地。

    肥水是水,乃是积粪经稀释水解后,形成的无害液体。可不是将粪便直接排入沟渠。

    这便是置前后双瓮的重大作用。

    双瓮式化粪池。分前后二瓮。前瓮分解发酵,松散的粪块因发酵膨胀而浮升,比重大的粪块自然沉降到瓮池底部。上层粪液经由陶管,流入后瓮。后瓮贮存的粪液,已经无害化。乃是含氨量较高的有机肥料,可随时供施肥之用。

    连接前后瓮的陶管,名叫过粪管。用于联通前后瓮,前低后高,呈三十度(30°)仰角,过粪管的前瓮入口应保证在中层过粪,后瓮出口较高,使粪液保持在高位水平,防止粪块和粪渣进入后瓮。

    很简单的构造和原理。却解决了整个城市的积粪问题。粪液经由污水管网稀释成肥水后,注入沟渠水网。作为有机肥料,肥沃农田。

    污水管的排污口,皆隐藏在远离城市的农田沟渠内。肥水经深埋地下的暗管源源不断的输出,即便是十万人的城市,人吃马嚼,积粪何其多。亦遍闻不到臭味。

    城市水塔林立。水洗设备立刻风靡西域。尤其是便后可洗臀的龙吐水,实在是大爱。从此远离厕筹之痛,左手之苦。

    西域可是没有竹子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

    来它乾城的游商,只需上一次公厕。那种油然而生的对大汉朝的仰慕和敬畏。溢于言表。

    人活一世。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啪啪睡。

    能体面的解决这些事情。再谈宏图伟业,制霸苍穹。

    汉矛无缨。

    和后世的枪不同。汉矛无缨络。究其原因,乃是矛长。

    以刘备少时送给牵招的燕尾八面矛为例。矛头长如短剑,两尺有余(55cm)。对开双血槽。鲜血自然滑落,无需用红缨挡血。

    后世枪头短。怕敌血顺枪头滑落枪杆,影响握枪。这才用缨络挡之。

    汉式长矛的矛头长短不一。但大多都在两尺左右。还有三尺矛头,甚至更长。比如三弟张飞所用之丈八蛇矛。矛头长过环首长刀。

    春夏之交,乍暖还寒。

    七位小姐姐,各有身孕。早已与刘备,分榻而眠。安氏四姐妹,七位小姐姐尚且服侍不过来。如何能照应到刘备。于是替刘备暖床的,便自然而然的换成了亚马逊女卫。

    这是女奴应尽的义务,亦是主人享有的权利。

    当然也不仅仅是睡觉。也会在床上聊聊天。诸如此类。

    关系自然熟络不少。

    亚马逊称呼刘备为:“仁慈的主人”。

    刘备也确实担得起‘仁慈’二字。

    不知为何。刘备总能嗅到一股,混合着地中海的水沫清香与小亚细亚半岛阳光的味道。

    虽然此生,他从未去过此地。

    遇到哺乳期的女战士,被褥间自有一股浓郁的奶香。险勾起刘备多年未犯的奶瘾。

    生活原本就是一种修行。

    刘备终于理解了这句话。

    忍住。

    ‘一日走马’的韦端,果然大才。不仅擅民生,明诉讼。亦长于教化。先立蒙学,教化万民。学成后择其优良者,可入刘备创立的国学馆。继续研读。

    事实上在刘备看来。这个时期的宗教,具有很大一部分文化教育的功能属性。

    而诞生于先秦的诸子百家。在刘备看来,其实就是一种宗教。具有可安置信仰的强大属性。

    诸子百家的门徒,很少再会有去信其他门派者。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大禹治水时,国人便知,宜疏不宜堵。与其向张教主这样,对佛教严防死守。不妨广为教化,令国人重拾本国信仰。

    经过长途跋涉。第一批来自临乡的名产和良工,安然抵达绿洲。

    可想而知。带来了怎样的轰动。

    三脚耧车、旋耕机、收割机,等众多农业机械,皆可与机关马车配套相连。令辛苦的农作,事半而功倍。

    三脚耧车、旋耕机、收割机价格不扉。机关马车更贵。

    然,只需老农二三人,便可日种一顷。如此高效,价高亦属常理。

    一套“麦作机关器”,售价百万钱。

    一套“稻作机关器”,售价三百万钱。

    一辆“农作机关马车”,售价二百万钱。

    “农作机关器”,须与机关马车相匹配。

    西域多种五谷。小麦正由西域都护府屯田推广。水稻更是不见踪影。

    正如四夷皆以汉化为荣。汉家风尚,必被争相效仿。

    农作机关器,价格虽高。但刘备有言在先。可用马匹等价置换。

    天下第二的西极马,天下第三的胭脂马。一匹作价十万。买一套农作机关器,连同机关马车。也不过几十匹马的价格。

    便宜。

    除去小麦,刘备亦准备试种水稻。

    众所周知。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的环境。时下多分布于江南。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便不能种植。

    刘备便在三百里临乡,广植水稻。季季大熟。

    西域能不能稻作?

    在刘备看来,局部一些地区是可以植稻的。

    比如气候相对湿润,降水量较为丰沛的龟兹绿洲、车师绿洲、伊吾绿洲等地,皆可稻作。

    刘备之所以欲推广水稻。乃是想试行,看能不能实现稻麦轮作。实现一季二熟。

    稻麦轮作又称“稻麦复种制”。稻麦复种制,便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此法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农田的产量。远在战国时期。先民便已实行复种轮作。

    《管子·治国》载,时“嵩山之东,河(黄河)汝(汝水)之间”,已能“四种而五获”(四年五熟)。

    《荀子·富国》亦载,时大河流域可“一岁而再获之”(一年两熟)。

    西汉时,江南已有“一岁再种”的双季稻。

    等到了刘备这个时期,已流行“禾下麦”(粟收获后种麦)和“麦下种禾豆”的轮作方式。

    西域本就可一岁再熟。刘备是想在一岁再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最大程度的释放地力。

    毕竟西域绿洲有限。想要养活更多人口,只能从地力下手。

(https://www.mangg.com/id60649/5094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