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逆隋 > 第四卷天子家事第三章仁寿

?    西市出来,一行人默然不语的走在朱雀大街上,眼下中大旱,却丝毫没有影响京城的繁华,朱雀大街两旁的店铺人来人往,如果从朱雀大街转向东市,还可以从那里看到不少金发碧眼的西域人。

  

      大兴城不过建成十多年,比以前的长安城何止大了数倍,刚开始几年,大兴城还因为人口不足的原因,许多地方空着,可眼下好象就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

  

      大兴城能发展的如此快,最大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农学院成立时杨勇向朝庭献出的新式织机,这种织机刚开始出来就使得织布的效率加快了数倍,经过十多年的改进,现在纺织的效率比起以前来更是十多倍的提升,这种提升让大隋的纺织产业引起了一场大暴发。

  

      正好朝庭一些年一直下令迁天下富户入京,两相结合,在农学院的带动下,许多富户敏锐的发现其中藏着的机会,依靠农学院提供的织机建起了纺织厂,吸纳大量人口,如今京城完全从事纺织的男女工加起来有近十万人口,加上与纺织相关的人口,更是高达二三十万人,如此,京城又怎能不繁华。

  

      最大的纺织厂当然是农学院自己所开设的,仅完全脱产的织工就达八千多人,加上临时工,最高时有二万多人在农学院开设的织厂干活,农学院依靠着织机和最先进的纺织技术,成为大隋各个衙门中最有钱的部门,朝中不知有多少人对农学院是直流口水。可惜农学院地后台太过强大,直属东宫,云定兴才能牢牢把握这个肥缺。

  

      京城纺织业的兴起,对于一直男耕女织的家庭式生产无疑是一个冲击,织厂中丰厚的收入吸引了无数的女性加入其中,这种改变是历朝历代未有之事。

  

      不过,大隋君臣却没有视为洪水猛兽,大隋仅仅立国数年。就将横跨万里。带甲四十万的突厥人打得分裂成东西两国。以前一直视中原为肥肉的突厥人不得不低头向大隋称臣,他们的可汗迎接大隋天使时必须跪迎,在打败突厥人后,经过数年休养,又统一了分裂三百年来地南方,大隋君臣上下都是信心爆涨,敢于接受一切新奇地事务。

  

      可正是这种改变给现在京城带来更大地危机。若没有纺织厂这十余年来大规模发展,京城人口起码要减少二三成,尤其可怕的是这增加的二三成*人口粮食全部要靠购买,若是丰年,只会让京城商业更加繁荣,一旦遇到这种百年不遇的大旱,京城粮食压力之重可想而知。若不尽快想法解决,旱灾持续下去。真不知道会不会在京城引起动乱。

  

      一路上。杨勇都在苦苦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京仓中虽然还有不少粮。只是要满足百官和禁军所食,不可轻动,只能从处界调入,只是如何调入却是一个难题?

  

      前面一阵木鱼声和诵经声传来,杨勇抬头一看,不知不觉众人已回到皇城,前面正围着人山人海,木鱼声和诵经声正是从皇城前的玉阶处传来。

  

      数百名和尚正盘膝坐在大殿前的玉阶上,砰,砰的敲打着木鱼,口中还诵朗着各种经文,他们是皇帝亲自从大兴寺延请过来求雨地高僧,这些和尚求雨已经持续了十余天了,只是天空中一滴雨也没有落下。

  

      虽然如此,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依然对这些和尚寄予了厚望,开皇六年时,关中曾有一次大旱,皇帝赦请佛教沙门三百人于正殿祈雨,三日之后,大雨倾盆而下,将关中的干旱化解。

  

      那次求雨的成功,不但加深了皇帝对佛教的笃信,许多文武百官也加入到崇信佛教当中,如今这次大旱,朝庭和百姓依然把希望放在那些和尚身上,皇帝本人开头也带着文武百官淋浴斋戒,同求了三天。

  

      虽然杨勇对和尚能求到雨深表怀疑,开皇六年这些和尚要么走狗屎运,要么是有人精通天文,故意选快要下雨的前几天作法,如果和尚们真能呼风唤雨,又如何会贪恋民间之财,在求雨成功后,皇帝给其送去白米二十车,后来还暗示皇帝不够,又让皇帝送了五百石才作罢。在满朝文武都相信的情况下,杨勇当然不会傻到去反对,对这些和尚的行为也只能视而不见。

  

      只是每日出

  

      ,看到这些和尚心中未免不爽,杨勇脸上一片无奈,向身后的吕沐霖,章仇太翼等人道:“算了,暂不回府,本宫想到司农少卿处拜访一下。”

  

      司农少卿为正四品,掌管全国仓禀,如今地司农少卿是崔仲方,仍是秦王杨俊地妻兄,听到太子来访,连忙大开中门迎接,带着全家跪地大礼参拜:“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杨勇将崔仲方扶起:“亲戚之间不必多礼,本宫今日来的匆忙,倒是打扰了。”

  

      “不敢,不敢,殿下请!”

  

      崔仲方平时多有到东宫走动,对杨勇的来意倒是猜到几分,将杨勇等人请到正厅坐下,并命人送上茶水之后才道:“殿下来此,可是关心官仓中地储粮?”

  

      “正是,不瞒崔卿,本宫今日到西市看过,京城米价一日过于一日,已有百姓只能吃夹杂着豆渣,米糠的粗粮,不知官仓可还充足?”

  

      “殿下放下,微臣受理仓禀之事,自知责任重大,官仓中的储粮目前尚存百万石以上,足够三月所用。”崔仲方微笑道。

  

      “哦,够三月所食。”杨勇点了点头,他本以为经过数月大旱,中间又有几次放粮,官粮可能也支撑不了多久,没想到还存有上百万石之多,这也可以看到大隋的富足:“如果本宫再奏请皇上,将官仓中的一半粮食供应市场,不知可行否?”

  

      崔仲方脸色一变:“太子,此举万万不可?”

  

      杨勇奇怪的道:“为何,即使拿出官粮中的一半,朝庭尚可以支应一个半月,一个半月之后,外运的粮食早已补上了。”

  

      崔仲方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章仇太翼,吕沐霖等人一眼,闭嘴不说,杨勇笑道:“无妨,这些都是本宫心腹之人。”

  

      崔仲方脸上闪出一丝神秘之色,将声音压低:“是,殿下,那本官就说了,殿下可是以为京城粮价大涨,当真有多缺粮?”

  

      杨勇大讶:“不缺粮?这怎么说,关中大旱不假,京城又如何会不缺粮?”

  

      “殿下有所不知,我大隋连续数年风调雨顺,许多百姓家中存粮足够数年之用,今年才刚刚旱了半年,若是无人捣鬼,京城的粮食即使再缺,也不会在一个月连番几番。”

  

      众人都听得一愣,还有人敢在这当口和朝庭过不去不成,吕沐霖插嘴道:“崔大人,这话可有什么证据?”

  

      “这需要什么证据,殿下可记得,就在半月前,官仓中拿出数十万石粮食抛向米市,只是数天就被人买走,米价下过数日,马上涨得比以前还高,现在官粮虽然还有百万石之多,可是不要说拿出一半,就是全部拿出来,一旦趟开供应,不出数天就会卖光,既然如此,拿出这一半官粮又有何用?”

  

      “这些奸商,某家去砸了他们的米铺子。”麦铁杖听得恼火。

  

      崔仲方鄙夷了看了麦铁杖一眼,虽然说商人一直地位低下,让人看不起,但真正的大商人哪个不是和朝中官员有千丝万绦的联系,否则根本做不大就会被人吞了,那些米铺低价收米,高价卖出,本来就天经地义,若是没有理由,太子也不能说砸就砸。

  

      “好了,既然如此,此事爱卿先不要与人说出去,本宫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

  

      “是,臣遵令。”崔仲方恭敬的道。

  

      从崔仲方家中出来,麦铁杖对那些黑心屯米的奸商仍然咒骂不语,吕沐霖轻轻催马靠近杨勇,低声道:“殿下,你莫非忘了,还有一个地方有大量粮食?”

  

      杨勇听得一振:“哪里?”

  

      吕沐霖轻轻的吐出两个字:“岐山!”

  

      杨勇怔了一下,马上摇头:“不行,不能从那里调粮,眼见仁寿宫再过数月就要落成,若是从那里调粮,势必会让仁寿宫的工程拖延,父皇不会同意。”

  

      吕沐霖见杨勇否决,苦劝道:“殿下,是宫殿事大,还是京城百姓生死事大,皇上一向爱民如子,若知道京城百姓如此之苦,恐怕马上就会同意停建仁寿宫,殿下若不试一下,又怎知皇上会不同意?”

  

      【……第四卷  天子家事  第三章仁寿  文字更新最快……】@!!

  

      (未完待续)

(https://www.mangg.com/id5848/32118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