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1273章 满朝亲贵有公敌

?    “什么叫有田无税?什么是有税无田?”

    定王赵桓听得有些糊涂,因而开口询问了。

    宋朝的税收办法比较特殊,不是一刀切,而是户分五等,层层累进。财产越多,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高……理论上是这样的,可在实际操作中绝不是如此。豪门大户在购买土地的时候,往往用“白契”,而不去官府过户。这样就会出现田户过户而税收不过户的情况。

    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田还在册上,税也有地方去收。富户可以把田税转嫁,但是贫户一旦无法承受,地方税吏还是要寻上买田富户的。所以隐没田产的情况,就开始出现了。

    隐没田产就是田消失了,没有了,自然就不交税了。

    根据宋朝官方记录的垦田数量,在真宗朝时,全国有近5.25亿亩田土。但是到了仁宗朝,竟然一下子下降到了2.28亿亩……减少了将近3亿亩!简直匪夷所思!

    后来的熙宁变法,其实也和大规模的隐田漏税有关。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大宋朝廷大搞《方田均税法》,仅在北方五路就查出近1.3亿亩的隐田。而全国的垦田也恢复到了4.6亿亩左右。

    从2.28亿亩增加到4.6亿亩看着是不少,几乎翻了一倍,比真宗朝时期的5.25亿亩也少不了太多了。可是这个增数是把熙宁开边、荆湖开垦和大量群牧监牧场转为耕地所得到的垦田都计算进去了。所以距离真实的垦田数量依旧有较大的差距。如果考虑到建中靖国以来国家领土的扩张,即使在不计算凉国、交趾国土地的情况下,大宋全国真实的垦田数目怎么都不会少于6.6亿亩!

    也就是说,起码有两亿亩垦田被豪强地主隐没!

    如果能将其中的六成挖出来,就能有1.2亿亩,即便再打一个对折,有6000万亩,也足够解决军户授田问题了。

    “原来如此……”赵桓听完何栗的解释,终于明白了“有田无税和有税无田”是怎么回事,他又问蔡京等人道,“何卿所言属实否?”

    蔡京道:“何栗所言,基本属实……”

    这个不能否认啊,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推动的,蔡京自己都参与其中,怎么能说没有?

    赵桓点点头:“依何卿所见,应该恢复方田均税之法,将民间的隐田都查出来,以增加国家税收吗?”

    “查是应该查的,不过增税倒未必。”

    “不增税?”赵桓问,“查它做甚?”

    “大王,增税又有何用?朝廷现在可是丰亨豫大啊!”

    “这个不是说富国强兵吗?”赵桓道,“钱多了,兵自然强了。”

    “大王,”何栗道,“臣不同意富国强兵之说。”

    “哦?为何?”

    “臣敢问殿下,如今天下兵马至强者是大宋、周国,还是金国?”

    赵桓看着童贯。童贯答道:“禀殿下,周国兵马最盛,金国次之,大宋更次之。”

    “那么税赋呢?是大宋多,还是周国、金国比较多?”

    赵桓道:“自是大宋多了!我朝财力十倍于周,数十倍于金啊!”

    其实宋朝和周国的财力相差没有那么大,宋朝现在年入一亿左右。而周国的年入也有一千多万,最多也就是六七倍的差距。

    何栗问:“既然我朝的财富比周国多十倍,为何兵马不如周国强大?以十倍之财,都养不出可以打败周国的兵马,难道用十一倍、十二倍之财就能养成了?臣以为是不可能的,这富国和强兵,并不是一定的!”

    “富国和强兵并不是一定的……”赵桓自言自语,“却有其理,若是国富必兵强,国穷必兵弱,我朝何惧周国、金国呢?何卿,依你之见,如何才可强我大宋之兵呢?”

    这位少年亲王,未来的大宋官家,现在已经有点被何状元的大才所折服的意思了!

    崇政殿中的几个宰执都是何等精明的老狐狸?看到赵桓的表情,听到这位定王殿下的语气,都已经心中有数了。

    既然大宋储君看得中何栗,那么大家伙儿也乐见他自己往坑里跳……

    何栗道:“臣以为周国的强兵之法足可以借鉴。”

    “周国的强兵之法是……”

    “抑制兼并,授田养兵。”何栗道,“此法就是由隋唐府兵之法改良而来,名为改新,实为复古。”

    赵桓点点头,“此法在我大宋可行否?”

    “可行,但不易行。”何栗说,“西军、朔方军、灵州军皆有授田府兵和骑士,西军、朔方军、灵州军既然可行,其余各军如何把不可?只是中原人多地狭,没有足够的田土可授。唯有实行括田,发隐田数千万亩以授将士。授田若成,数十万精兵唾手可得!”

    听得这话,对西军、朔方军、灵州军情况非常了解的童贯,只得在心中长叹一声了。

    授田容易守田难啊!西军和朔方军的骑士倒还能保住土地,可府兵这几年一直在丧失土地,已经有许多府兵陷入贫困,无力负担兵役了……

    赵桓转头望着蔡京,“老太师以为如何?”

    蔡京皱着老脸道:“可数千万亩隐田岂是那么容易发掘出来的?太府寺在政和元年就设立了稻田务,专门清查京畿、京东西等诸路隐田,至今也未有多少收获。要查出几千万亩,谈何容易啊!”

    清田检地的事情一直有人在做的,只是没有多大力度。历史上的这个稻田务是有赵佶心腹的内侍杨戬负责的,得罪了不知多少人,一直搞到宣和年间,总算是挤出三万四千余顷,就是340多万亩。

    当然了,这340余万亩都是从中等之家还有不大适合耕种的荒山荒地、废弃堤堰、沙滩淤地中挤出来的。真正的豪门权贵,杨大官也是不敢去触碰的。

    要不然别说340余万亩,再多十倍也不是问题!

    不过眼下杨戬在当周国的公使,这个稻田务也就没有个黑心肠的官员去主持,所以就没检出多少土地了。

    而蔡京现在突然提到稻田务,其实就是在挖坑。

    何栗现在提出了检地括田,那么少不了要弄个地盘让他去试点。以何栗现在的京官地位和状元出身,一县父母官是可以当的。如果不是那种豪强遍地的县,何栗没准可以干出一点成绩。

    所以蔡京就顺手把稻田务推了出来……

    稻田务是查京畿、京东西隐田的!

    这些地方说没有隐田,那真是个笑话了,认真查一查,3000万亩都不成问题。可查完以后,你就是满朝亲贵的公敌了。

    不过这个坑也不是单为何栗挖的,赵桓也是蔡京的目标!

    蔡京当然知道赵佶喜欢郓王赵楷,一直有废长立幼的想法。但赵桓不仅是长子,而且还是嫡出。赵楷是三子(老二早夭),又是庶出。以庶出的三子取代嫡出的长子,实在有违封建礼法。

    所以赵佶也不敢提出立赵楷为太子,只是压着太子的名分不给定王赵桓。

    如果赵桓因为土地问题变成满朝亲贵的公敌,那么立赵楷为太子的阻力就小多了……

    赵桓哪里想得到官心险恶,所以就顺着蔡京指的黑道走下去了,问何栗道:“何卿,你去稻田务如何?”

    何栗当然知道在京畿和京东西检地不易,不过他还是愿意一试。

    原因很简单,因为开封府不止有亲贵,还有清流物议。

    只要把清流物议引向复古变法,区区亲贵是阻挡不住检地清田的。

    如果京畿和京东西的隐田都被揪出来了,别处还想躲吗?

    “臣愿意去稻田务。”何栗大声道,“臣当肝脑涂地,誓为大宋检出良田千万亩!”

    赵桓转过头,对两府重臣道:“《乞抑兼并行均田疏》暂且不议,先让何卿在稻田务任上试试看,若是能检出万千良田,无论如何总是好的。”

    “大王英明。”

    蔡京带头表态。

    这事儿是赵佶让两府宰执和定王讨论的,现在的处理方案也算稳妥,想来赵佶是不会反对的。所以剩下的九个宰执,也都表示了支持的立场。

    议论完了得罪地主阶级的事情,崇政殿内的话题又转回了四方伐金。

    依着赵桓的想法,应该参加四方伐金,发兵大同才是。

    不过两府宰执没那么大胆,所以就只能在置身事外和屯兵观望中选择其一了。

    赵佶想了想,道:“到底是置身事外,还是屯兵观望,我等也难以决定,当上奏襄阳行在。蔡卿,童卿,你二人各写一份奏章,言明道理,送往襄阳去吧。”

    “老臣遵旨。”

    “奴婢遵旨……”

    和蔡京、童贯的奏章一起送往襄阳府的。还是赵桓自己的一份奏章,是请示在京畿、京东西等地加强检地清田的。

    而赵佶的御批也很快送到了开封府,在四国伐金问题上,赵佶支持了童贯的建议。并且命令童贯担任河朔宣帅,统一指挥两路宋军对金国施加压力。

    而在检地清田问题上,赵佶也批准了儿子的决定,同意让何栗何大状元去跳火坑了……

(https://www.mangg.com/id57207/12967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