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前代皇帝朱友贞的潞州城的护城将领欧阳博乙之女,十岁以前,跟着父亲骑马射箭,母亲则教我读书识字和女红,生活很是快乐。后来潞州城失守,父亲战死,我和母亲流离失所,跟着一个员外辗转到日落城,后来日落城又变为犬吠城,我又来到了这里。”
“谁知刚到这里不久,娘亲便染了重病,郎中看过母亲说她活不过三月,不过母亲这种病本未伤及肝腑,若以意志力支撑,说不定可以活得久些。我思前想后,借着母亲生病之机,佯装聋哑。没想到,母亲放不下我,每日为我缝补布鞋,让我去卖,竟撑了三年之久!”
欧阳雪说完,只是低头不语,大家也是一阵沉默。稍许,宋北几人长长的出了口气,说:“真是苦了姑娘了。”
“娘亲病入膏肓,哪里能把布鞋缝制得好?所以每晚等娘亲入睡,我便偷偷爬起来再加补些针线,才成了些模样。我怕一不小心在母亲面前说出话来,即使我独自在外,不在母亲面前,我都不敢说话,所以见到二位时,我依然装聋作哑。而从陶家巷回来的路上,我也在回忆母亲在世的种种,没有与二位恩人交代实情。”
“小女子隐瞒事实,实属不该,还请两位恩人见谅。”说罢欧阳雪站起身来给宋北等人作揖。
“姑娘快快请起。”宋北走上来,扶起欧阳雪,“姑娘如此大仁大智,倒是令我兄弟二人羞愧不已,又何谈责怪!”
“是啊,以后姑娘跟上我们兄弟便是。”东方樊答道。
“哈哈,”宋北接过话来,“那也要姑娘不嫌弃才好!”
“我跟随母亲多年,再苦也不曾嫌弃,何况二位又是我的救命恩人,又厚葬先母,理应服侍二位恩人。”
一直坐在一旁没有说话的宋母,插了句话:“刚才听说姑娘早年跟父亲骑马射箭,我想姑娘定是能文能武?”
“什么文武啊,不过识得几个大字,不算睁了眼的瞎子,认识些兵器的名字,空有些抬得起的力气罢了,哪里敌得过两位英雄。”欧阳雪谦逊的回答。
“英雄?姑娘何出此言?”宋北和东方樊是一头的雾水。
“你们二位夜行德劭府,以二人之力,打退了数十匪类的事迹早就在我们村传遍了,大家都说你们二位是英雄嘞。”
“徒有虚名,何足道哉。”宋北谦逊的说,“听得姑娘说了半天,还不知姑娘芳龄?”
“已经十八了!”
“想来我儿今年也虚度十九个光阴了。”宋母接过话来,注视着欧阳雪,轻轻的问道:“姑娘可否有了心上人?”
“原来家中尚有一位重病的母亲,还未有时间考虑。”
“那真是苦了女娃了,你定要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宋母说着又转过身来对宋北嘱咐,“炀儿要好生对待欧阳姑娘。”
“是的,娘亲。”宋北说着。
就这样,大家一人关心一句,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亮了起来,但几人一宿未眠,又怎么受得了?宋母帮着欧阳雪安排了一间卧房,大家都相继睡下了。
转眼间,欧阳雪来宋家半月有余,几人相处的甚是欢乐。原本单调的生活,多了这位善解人意的姑娘之后,变得生机盎然。这日中午,宋北和东方樊回到家中,正是宋母和欧阳雪做好中饭之时,一家子坐了下来。
“宋大哥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欧阳雪关切的问道。
“大哥上次去了陶家巷后,一直有一个心愿,想把两村之间的山路修缮一下,这样走上一个来回也不过一个时辰,对两村颇有好处。可最近大哥跟我走访了几家村民,我们把想法跟他们简单的说明,村民们嘴上说很是赞同,也表示如有需要愿意帮忙,但大哥和我都觉得他们心里并不高兴,我们也就没有落实下来。”东方樊回答道。
“是啊,今天我还和樊弟跑了趟陶家巷,那边的村民也很赞同,但愿意出力的却寥寥无几,这让我苦恼之极。修缮山路,缩短两村来往时间,本是大功一件,可眼下无人出手帮忙,单凭我和樊弟二人之力,不知要修到何时?我刚刚还跟樊弟谈起,真不知事情该从何做起。姑娘可有好的建议?”
“宋大哥,你需要多少帮手?”欧阳雪问道。
“不用多,两村加在一起有五百户人,近两千人,只要能有二十人搭个帮手,定能在两个月内修缮完成。”
“那宋大哥有没有考虑过,这二十人若是来修山路,那他们自己的生计又如何维持?”
“姑娘说的极是,我和樊弟讨论下来,这德劭府的仓库里银两不在少数,而银两对我们来说乃身外物,所以我准备按照他们平时的收入分发银两,保他们度日。”
欧阳雪点了点头,说道:“宋大哥,其实这修山路,乡亲们不太情愿,是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如果你能解决好两个问题,定有乡亲们愿意帮助你。”
“姑娘指教。”
“第一,你要让修路的人,出力不能比平时农作多,还要有略多于农作时的报酬,大家自然就不会拒绝;第二呢,找那些修路之后受益最大的人,他们定是愿意出力。这叫做‘民,利为先,礼为其次;官,法为要,节为其本。’”
“姑娘说的有理,可又如何利民礼遇呢?”
“宋大哥要多关心五谷之事了。”说罢,欧阳雪从面前夹了一颗青菜,放进宋北的碗中。
宋北想了想,顿悟,感叹说“姑娘果真才智过人,宋某今天真是见识了。”
“你们一言一语,像是打哑谜,倒是解释给我这老婆子听听。”宋母放下筷子,盯着宋北和欧阳雪。
“姑娘正是暗示我两村的水土啊!”接着,宋北把在陶家巷比较菜价一事讲给了宋母听,“正如我刚才所说,两地如果能通过山路往返运些青菜和牲畜,定可以发展两村农牧业!”
“那宋大哥的意思是?”东方樊也略有所悟的说。
“号召这些人来修路,并由我们来支付工钱。”
“宋大哥,”东方樊不住的点头,不过欧阳雪插话说,“依我看,我们倒不用出多少银两。”
“此话怎讲?”“两地互通本是大家的幸事,无论青菜还是牛羊,换了村子就会卖得高价,只不过要走上半个时辰的山路而已,他们定会帮这个忙,反而这些赶集的人去修路,会影响到其他村民的日常生活,真正受影响的,是那些不来修路的村民啊!”
“姑娘说的很对,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就让我和大娘担任买菜翁吧!”欧阳雪微笑着说,“大娘在我们村中,我去陶家巷,只要把卖得的钱还给那些村民就是了。”
“姑娘果然心思慎密,令宋某敬佩不已。”宋北说着拱了拱手,“樊弟,我们下午就去找几个村户商量一下!”
“且慢,”一直未开口的宋母,突然冒出一句,打断了宋北。
“娘亲?”
“我老婆子有点想法,”宋母慢慢的说,“两村一通,必是善事,运输蔬果牛羊,也定为百姓造福,但尚有一个问题,一旦我村的牛羊运到陶家巷,陶家巷的牲畜卖家多了,原本的卖家就要降价,这难道是件好事?而陶家巷的蔬菜运来我村,也是同样的问题啊!”
几个人沉默了,宋北开口说,“孩儿并未想过,这定是个问题。”
“大娘的意思?”欧阳雪看着宋母说。
“炀儿,”宋母看着宋北说道,“这两村有多少户人家,又有多少口人?有多少女,多少男,又有多少人务工在外?有多少老人,多少儿童?又各是做什么的?”
“娘亲的意思是?”宋北不解的问。
“联通两村的山路,不过是权益之计,关键是要建设两村。”宋母回答说,“炀儿,有没有考虑过,统一两村,建邦扎寨?”
宋北有些惊讶,说道:“孩儿并未如此考虑。”
“你太让为娘的失望了。”宋母说完,丢下筷子,转身回了房间。
“娘亲?”宋北站了起来,没有跟去,又缓缓的坐下。
到了傍晚,宋北来到宋母的房间,敲了门,听到允许后,走了进来。宋母还坐在床上,见宋北走进来,走到桌边坐下。
“娘亲,孩儿想过了,就依娘亲的建议,我跟樊弟一同把两村建设起来。”
宋母问:“那你什么计划?”
“我和樊弟,带上各位兄弟,先把山路修缮;
其实两村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毕竟还有一山之隔,多走动也是有所不便,我准备发展两村的人口;
杏家村处在陶家巷西面,要想让两村联系更加紧密,首先要解决距离的问题,我准备在发展人数的过程,让原本家中农院不够,或是房屋过小的村民,搬到两村的中间,杏家村的村民就搬到村东,陶家巷的村民就搬到村西;
然后再把两村的集市也搬到两村之间的位置,如果两村的人数发展到原来的一倍,那么,按照这样的居住方式,通往两地的山路,只要两炷香的时间就够了;
目前,两村人数虽然很多,但是大家都和平相处,一旦来了山贼匪类也无法抵挡,原本在杏家村的一些壮丁,也帮不上陶家巷的忙,所以我想在杏家村和陶家巷的村庄中部各建一个府邸,专门训练卫兵,每村有十个人足矣,这样,大家的工作又会改变,我在重新给各户人家分配些农活,免得起了冲突,那娘亲担心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不知娘亲的意下如何?”
宋母听后,点了点头,说道:“炀儿,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为娘的就放心了,你坐吧。”
宋北坐在宋母的身边,宋母看着宋北说:
“炀儿,过了年,你也有二十岁了,二十岁,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时候,切不可还像以前那样,只是知道做些琐事。家里有了欧阳雪这姑娘,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为娘倒是觉得这姑娘是有大智慧,以后做事情也多问问她,定能有好的解决方法。东方樊跟你情同手足,功夫了得,心思慎密,为人仗义。你身边有这么多死心塌地帮助你的人,你可不能丢了脸面。”
“你小的时候发生了不少难事,不要因为这些影响到你。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天下混乱,你若没有建功的雄心,安邦的伟志,东方樊如何跟随你?欧阳雪如何托付你?村民们如何相信你?”
“孩儿明白,谢谢娘亲的教诲。”宋北点了点头。
“去吧,修路之事,越快越好。”
“知道了,孩儿明天就去办。”说罢,宋北起身离开了宋母的房间。
;
(https://www.mangg.com/id52315/27606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