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凌儿,你觉得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朱元璋高高在上地看着我。
我刚躲回姐姐的后面,又不得不朝前一步,走到大殿的正中。
他似乎在等着我回话,而我的脑袋迅速地扫描着脑海里“残留”的记忆。
史书上说,朱元璋因为出生平民,自称帝之后也一直带着一种自卑感。他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他虽然出生微贱,但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
可是这都是我心里的话,自然不能直接说给朱元璋听,又该如何评价他才可以让自己全身而退又显得不那么拍马屁呢?
说他善于挖掘人才?聚集了李善长、宋濂、刘伯温一行高级谋士,一同出谋划策,使他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也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建立了大明王朝。
还是说他治国有方,受百姓爱戴之类?
这还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恩?为何不说话。”
我心想着朱棣果然是最像朱元璋的儿子,他老子就连这“嗯?”的语调,都跟朱棣如出一辙,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我低头应答道:“小女认为圣上治隆唐宋!”
朱元璋的眼神柔和很多,对我道:“治隆唐宋?”
“恩。”我的一双眼睛浅月弯弯地看着他,干脆装无辜好了。反正我在这儿才十六岁,涉世未深就算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更何况,说朱元璋治隆唐宋的又不是我,可是未来的康熙帝。
清朝康熙皇帝南下金陵时,耳闻目睹南京城的盛况后对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由衷的赞叹,而后便在南京钟山山麓明孝陵立了一块匾额,用“治隆唐宋”来评价朱元璋。意为把国家治理的比宋朝、唐朝盛世还要好。
“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就有这般才干,真是后生可畏。若你能控制瘟疫,朕定当重赏。”
“那小女先谢过圣上!”我有些得意扫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黄子澄。
朱元璋眉开眼笑地看着我,显然对于这个未来康熙皇帝给他的评价甚是满意。要是康熙泉下有知也欣慰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一直在为自己吹下的牛皮付出惨烈的代价,还连累了徐妃姐姐。
几乎就是吃不好,睡不到的状态。
这两日来,我与朱棣一直翻阅着关于瘟疫的相关书籍,几乎查阅了从古至今所有治疗瘟疫的办法,无论是偏方还是有根据的东西,我们都讨论研究了一遍。
因为我的“识字水平”有限,许多比较复杂的繁体字我都不认识,只能麻烦徐妃姐姐给我做翻译,然后结合我所知的一些现代治疗办法,寻求能够在古代就达到的药效。
连日来,朱棣一直端坐在案前日以继夜地查找资料,允炆也会在完成他皇爷爷交代的功课之后,就偷偷出宫跑到燕王府来,帮我们一起出谋划策。
张管家敲门进来,把一份来自疫区的信件交给了朱棣。
朱棣阅信后,看着我说道:“你说的没有错,光是城内当日死亡的鸡鸭鹅统计便超过100只,而且都是毫无预兆的死亡。感染瘟疫着也大多都是接触过家禽的,有些是靠饲养家禽为生的,有些是刚屠宰过家禽的。”
我听闻后立刻惊呼:“果然是禽流感。”
“禽流感?”朱棣自然没有听过这个词。
“恩。禽流感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在收到禽类身上病毒的感染之后,就会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当然,你可以把这个理解为鸡瘟。”我对朱棣说道。
我心想着虽然这比鸡瘟严重的多,但是不说鸡瘟你应该理解不了禽流感...说不定还会误会为“鸡感冒”。
“这些又是谁教你的?”我想他虽然不知道“病毒”的概念,但是大概也能理解我的意思吧。对于我又这方面的只是,他应该很好奇。
“就只准你有什么血丹来造干尸的,就不准我有禽流感常识么?”我随便找借口搪塞他道。
我想着在现代,禽流感的病死率已经很高了,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百分号)。在根本就没有经验跟设备的古代,死亡率至少要过半数以上了吧。
即便是在现代,也没有根本治愈禽流感的方法,所以即便宫里那些御医他通宵达旦,估计也想不出什么对策来。要是他们真能想出药方,那在六百年后的现代也不会至今没有配方了吧?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断传播源,做到没有新的病患出现,然后再全力照顾已经感染的病患,争取痊愈。
然后又是无比忙碌的几天。
我跟朱棣开展了禽流感控制的计划。朱棣已经开始派人宰杀全城所有的家禽。我让朱棣像皇上提议凡是被宰杀家禽的百姓,都由当地官府据实登记之后给予一定的补助。朱棣觉得可行,上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大肆夸奖了一番后,批准了奏折。
皇榜一出,老百姓们也听闻后也非常配合,开始屠宰家禽来控制疫情。
御医跟江湖的郎中都在重症疫区照顾病人,不幸过世的患者朝廷也给予了抚慰金。
我还让朱棣写了一份控制疫情的手册,其中包括一些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不要碰触鸟禽,不要吃带血的生肉,以及一些开窗通风,卫生安全的道理。
这些在现代小朋友中广为传播的“卫生手册”,被朱棣制成了“控疫宝典”,挨家挨户、人手一份。
十天下来,疫情已经控制,没有发现新的患者被送入疫区隔离,反倒是康复后走出疫区的患者越来越多,死亡率从原本的百分之百开始有所下降。还有不少重症患者还在疫区里与死神缠斗着。
百姓们对朝廷,对燕王府大加赞赏,称皇上英明,体恤百姓,称燕王殿下亲力亲为,是榜样。
朱元璋是既得民心,又得臣心。朱棣虽然嘴上不说,但单看他皱眉已经舒展,就知道他的心情也差不到哪里去。
瘟疫的灾难总算是过去了,也算雨过天晴了。
而我也没有闲着,对,我开始学写字了!
(https://www.mangg.com/id51915/29221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