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苏园林代表了华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水准。郑老先生的这座寒山书院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因为姑苏园林主要为宅园。所以十分注重“风水”。寒山书院在选址和布局上有其独到之处。
李少阳看遍四周之地。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什么。这位郑老先生必然是深谙风水之道的。华国风水的根本概念。就是“天人合一说”。在寒山书院里体现的十分完美。
此地藏风聚气。园内有假山环绕。园外水道如臂弯。正所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
李少阳站在外面再看园林布局。果然是以“四灵之地”來构成的。所谓四灵。便是青龙玄武。朱雀白虎的意思。那玄武为山。青龙化河。白虎成路。朱雀为池。正是山水为主。小径通幽。池塘点缀的格局。
正在品味。看门人接起了电话。听了几句后就呆了一下。急忙放下座机。躬身打开门。亲自迎出來笑道:“哎呀这位先生。我们老爷马上出來迎您进去。这真是稀罕啊。这么多年。也就上次袁大千先生來的时候。老爷出门迎接过。”
他说的袁大千。是国内岭南画派的名家。岭南派大家陈树人先生的亲传弟子。所以郑老先生才会亲自迎接。但看门人觉得李少阳这个年轻人。不像是书画家。反而像是个公子哥儿。
但郑老先生是真的迎出來了。脚步稳健。远远的就朗声道:“百里先生好。”
这种老派的迎客方式。显示出了郑老先生的作风。唯一让李少阳稀奇的。是他竟然穿着一身三件套的西装。身板很是硬朗。并沒有想象中的宽袍大袖。或者长须满面的感觉。
郑老先生紧紧握着那个桃木盒。出來先打量了一下李少阳。不禁吃惊。沒想到他这么年轻。再看到顾师师却是笑了:“原來师师也來了啊。上次你爸爸给我送的松绿石手链。我很是喜欢啊。”
他摸了摸手里的盒子。想到里面那柄折扇。不禁又看向了李少阳。却道:“百里先生。你这份大礼我不敢收。但我也不想还给你。咱们里边谈。”
他让着李少阳进來。他们便穿过了一条小径。再过一面石屏风。眼前景色一开。一方水池明秀动人。让人视线大开之余。又有进入幽深之地的雅静。
郑老先生带他们进入了一个水亭内。里面摆好了茶具。这里可以看到湖心正中的藏书楼。
李少阳坐下就先说话了:“老先生。书是要防潮的。这藏书楼建在湖水中央。是什么意思。”
老先生就笑了一下:“书楼防潮是次要。主要是放火。所以藏书楼要有水。就算沒水。也要加个水字进去。例如天一生水这个书楼。就是加入了水字。说白了还是防火。”
李少阳恍然。
两人相对而坐。顾师师便起身倒茶。
郑老先生用一块湿布擦了擦手。又在阳光下自然晾干。才小心的打开了桃木盒子。有些珍惜的拿起扇子。叹息道:“这把折扇。就是郑家后人。也只在家书传记里听说过。如果不是我痴迷板桥先生的作品。也无法这么快鉴定是真品的。”
他一格格的打开扇面。指着扇骨道:“这种扇面。古人都是用湘妃竹或者香木为骨。而用白玉为扇骨。就显得不伦不类了。白玉扇。扇面绝不会用这种颜色。”
老先生又看着扇面上的提拔和盖章。最少十几个。尤其是乾隆帝的私人印章。他又道:“乾隆帝的印章数不胜数。这位黄帝盖章也多。几乎都有强迫症了。大内收藏的书画珍品。几乎全被他盖上章了。但乾隆帝有一个章子很少盖。就是这个。名为‘长春居士’的私人印章。这是他父亲雍正赐他的号。他很少拿出來用。”
李少阳一直听着他说。现在有点搞不懂。这老先生为什么说这些題外话。
但郑老先生还是自顾自的说着:“先祖板桥先生。是乾隆元年中的进士。乾隆十二年为官。做县令八年就罢官回扬州卖字画。乾隆十六年做难得糊涂横幅……这四个字。板桥先生正儿八经的只写过一次。”
郑老先生说着抬起眼:“你明白么。这扇面上的难得糊涂四个字。就是板桥先生手书的唯一一副。”
李少阳这才吃了一惊。顿时明白了这四个字的价值。
“难得糊涂。是板桥先生六十岁的感悟。也是他一生无论是做学问。处理家事。还是为人的一个精妙体现。对于我來说。这四个字就是无价之宝。”
郑老先生站起來慢慢踱着步:“乾隆三十年板桥先生去世。又一直到了乾隆三十二年左右。当时的黄帝要过六十寿。便搜寻天下字画。恰好。板桥先生在六十岁时的这四个字。被强行送到了宫中。”
“古人都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其实不论是板桥先生还是乾隆帝。都是到了六十岁才知天命为何。所以当时的乾隆帝是从这四个字中感悟到了东西的。所以他才亲手书写了一副‘天命甲子问宇宙苍生’……这么一篇文章。”
郑老先生说完。拿着扇子反过來。用指甲轻轻抠了一阵。便露出背面扇上的一点字迹:“这把扇子就成为了拥有板桥先生和乾隆御笔的宝物。”
李少阳起身一看。果然是隐藏在扇面下的一篇小字。
“还有这个白玉骨扇。我刚才说过。这种扇子很少见。这把扇骨如果我沒看错的话。应该是明天启皇帝做木工活闲暇时的作品。这样算來。一把扇子竟然同时具备明清两代皇帝的痕迹。还有板桥先生的真迹。你说这价值如何。”
李少阳听得汗然。他拿到这把扇子的时候。纯粹是觉得好玩好看。平时也不怎么爱惜。沒想到竟然是如此宝物。
郑老先生已经有些爱不释手了:“如果说价钱。这扇子沒法估算。尤其对我來说。无价之宝。所以百里先生你送我此扇。我不敢收。但我更不愿还给你……”
他目光灼热:“如果你是要來买我这园子的。那我或者可以……”
郑老先生有些急不可待。又有些心中慌乱。就怕他不是來买园子的。那自己真沒有什么筹码來换这把扇子了。
李少阳缓缓点头:“我的确是來买这个园子的。”
呼的一声。郑老先生松了口气。现在恨不得马上卖给他。但表面还要矜持一下。先把扇子放好。这才道:“那我就带着你看看。这园子我维持的很好。国内唯一的私人园林了。”
李少阳跟着他走出亭子。一路查看园林内部。郑老先生便开始介绍。
走完了一圈。都到下午了。郑老先生便设宴。席间李少阳终于忍不住问道:“老先生。您为什么要卖这园子呢。我看你不像是缺钱吧。”
郑老先生眉间一缩。表情掩饰过去:“啊。其实是我两个女儿都在国外。相让我搬到温哥华去。那里听说也是华人聚集的地方。所以我就答应了。”
李少阳点点头。心中却是不以为然。郑老先生在说谎。他这么大年纪了。根本不想折腾着去温哥华。到外国去受罪。毕竟落叶归根。还有这么好的园林。这里面肯定有问題。
但他也不说出來。两人在席上简单讨论了下买卖的交易方式。李少阳已经雇佣了一家大型事务所。偏巧。郑老先生也是委托这家事务所出售的。这下方便了。两人还省了一份中介钱。
吃完饭后。李少阳便站起來。手指湖心中的小岛:“老先生。我可否到藏书楼看看呢。”
郑老先生呆了一下:“啊。百里先生。我这园子出售。但藏书楼里的书是要带走的。那个不卖。多少钱也不卖。”
他有点急了。那里面数万藏书可是他的命。
李少阳便一笑:“我只是去看看。老先生何必激动啊。”
郑老先生尴尬的擦擦汗。想到人家送了一把价值连城的扇子。不让去也实在说不过去。便道:“好。我带你去看看。”
李少阳便看着他去准备。
藏书楼才是关键。阿西莫夫几次进入寒山书院。都在藏书楼里。他一定要进去看看到底有什么……
...
(https://www.mangg.com/id51051/29556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