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大明二三事 > 第三十七章 大洋河村 四

?

  二尹大人就是县丞,明时县里的堂官,老大是知县大人,也叫明府,县令,大令,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县里的老二是县丞,也叫左堂,二尹。

  老三就是主簿,也叫三尹。

  这三位是官,余下的,吏目,典史就是吏。

  由县里的二老爷,陪着锦衣卫下来,这还真有点意思。

  想来,知县大人可能是不屑或是不愿与锦衣卫为伍,那这个县丞大人呢,他怎么来了呢。

  明时的锦衣卫一般都只在两个直隶,即北京和南京活动。别的也只在大的州府可能会有个百户之类的,左卫都不没锦衣卫,这个锦衣卫哪里来的。

  大明朝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可是光耀史册的一位大人物,他在位时,锦衣卫无比辉煌,以至于他都想要谋逆夺位了,最后事泄,被杀。

  此人就是纪纲,让王公大臣们都闻之战战兢兢的人物。

  “赵叔,上回县老爷过来大洋河村,可有锦衣卫一起过来。”

  “锦衣卫?”赵叔显然不知道什么是锦衣卫。

  “赵叔,您老且回避一下,二尹大人过来,还有锦衣卫,还是让四郎来应对一下。”

  “小心些,二尹怕是个不好相与的人。”赵叔没多说什么话,捧着他的茶壶就起身了。

  “兔子,你带巴特回去。”朱四郎吩咐道,“去找你三哥,把三哥找来。”

  既然已经知道大人们过来了,四郎还是出了村公所去迎了一迎。要在平日里,就让赵叔去了,现在来的是锦衣卫,锦衣卫素有凶名,还是别吓到老人家的好。

  村口的路上,远远就看到了,有骑马,有坐轿子的,还有走路的。

  打头骑在马上的是典史,这会他倒不是耍威风的走在最前面,这可能是有给锦衣卫的大人带路的意思。

  走在他马头是几个捕快,锦衣卫骑在队伍中间,那一身衣服很显眼,还不只一骑锦衣卫,居然有三骑,再后面是个轿子,想来,里面是县丞大人。

  四郎待队伍走近了之后,往外走了几步,迎着队伍而去。

  “刘大人,赵叔今日没在村里,没能远迎。”朱四郎拱身弯腰敬了礼。

  “没事,四郎,今日过来,主要是来问你话的。”那刘典史跳下了马。

  典史是不入品阶吏,不入流,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本县的典史却是左卫老人,略有军功,后负伤离了军伍。家已经成了,就在左卫。厮杀汉想的通透,不愿意回原籍,就留下走了关系,弄了典史的职位。

  朱四郎等人向来跟左卫里的军汉混的很熟悉,加上本身有不俗的身手,又多银,人又爽快,一直以来,刘典史对朱四郎等人多有照顾。

  今日这一下马,丢过来的这句话,明显就是给朱四郎提了个醒。

  “一路辛苦了,诸位大人,村里备了些茶水,还请大人们先去歇息一下。”朱四郎还没说上话,张三已经从四郎身后闪出身来。

  “张三,你带着兄弟们先去坐坐,李大人还是先到村公所里说话。”典史说道。

  “听刘大人吩咐。”

  刘典史转身跑到轿边,那轿子里的李县丞掀开轿帘一角,和刘典史说了几句,随后,那李县丞又出了轿,来到了那锦衣卫马前。。

  没等李县丞发话,马上的锦衣卫翻身下马。

  “赛大人,这便是大洋河村,那前面的便朱四郎。”

  “某认得。”

  这几句朱四郎听了一惊,抬头一看,这个锦衣卫他还真的认识,居然是那位押送夏原吉大人的锦衣卫。

  朱四郎领着一帮大人进了村公所,张三带着捕头,轿夫们去了村食堂。

  村公所里坐定后,兔子进来给几位上了茶,正堂坐的是那位锦衣卫赛大人,而李县丞反坐了下首,而那位刘典史坐更下面。

  朱四郎也被叫了坐,坐他们对面,另两位锦衣卫则站在了赛大人的身后。

  “咳。”那李县丞清了下嗓子,“朱四郎,听闻你此次北还,为朝庭进献了不少马匹,且在兴和所外,奋勇杀虏,赛大人是锦衣卫北镇府司百户,此次过来,赛大人想问问朱四郎你等在北地的经历。”

  “李大人,此事由锦衣卫指挥使大人亲自过问的,还请李大人回避一二。”那位赛百户在座位上向李县丞抱了抱拳。

  李县丞听了这话,有些尴尬,但也起了身,对着那赛百户说:“既然如此,那下官就告退了。”

  这真有点打脸,多少也让县丞大人多说几句话,这一句似乎都没说完,锦衣卫的大人马上就让他离场了。

  他这一起着,刘典史也跟着站起来,施礼告退。

  “朱四郎,闲话休提,上回在兴和所,听说你等杀贼数十人,且自北地贩马而归,仅四人,可谓悍勇。听刘典史说,朱四郎原籍山东?”赛百户问道。

  “回大人话,原籍应是山东,但山东哪里,实在是记不得了。”

  “朱四郎,这些年来,也是走南闯北,怎的不曾到山东寻访一二?”

  “四郎记事时便沦落阴山下,后蒙人收养,如今已经视大洋河村为家乡。”

  “按你名字,应是行四,山东或许有血亲家人尚在。”

  “听老人说,四郎是与舅舅一起北上,后羁绊此地,舅舅病故。“

  “噢。“

  “里正不曾出面,反倒是朱四郎你出来应承,而且知县、县丞都说朱四郎有大才,我看刘大人也对四郎你多有回护。”

  “不敢,那是大人们错爱了。“

  “大洋河村,有种养菇子,还有灵芝,听说还有养鱼,鸡鸭也养的不错。”

  朱四郎有点意外,怎么突然转到这个上面去了。

  其实不只是朱四郎意外,赛大人更郁闷,但又不能说。

  他是被拿了差使过来的,可压他的人他又没法推。

  赛百户,锦衣卫北镇府司百户,姓赛名福,因军功而授百户,这些都不假。

  另外,他还有家主,他的家主,名赛哈只,穆斯林都知道,能名哈只的,必然是去过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圣城朝觐过的。

  在大明朝,因为郑和的下西洋,还真的让同行的很多穆斯林都有机会获得这个称号。

  可在大明朝,目前叫赛哈只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使赛哈只。

  赛哈只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郑和大人的族侄。

  说起这,又不得不提下他们共同的祖先,赛典赤?赡思丁。赛典赤在阿拉伯语贵族之意,此人还真是个贵族。在阿拉伯,他这个姓氏可以推到先知穆罕默德的几大弟子之一。

  赛典赤?赡思丁是不花剌人,生活在中东一带,成吉思汗西征时,率族人数千骑迎降。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任宿卫。后来又被封到云南,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一任行政长官。

  此人在云南素有名声,算是元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官,在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多方面都对当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中国人记住他,真正带给这个家庭巨大的荣耀的是他的六世孙郑和,不过不好意思,后世大家也只知道郑和,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郑和还有那么一个很厉害的祖先。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郑和居然有一个做锦衣卫指挥使的族侄。

  赛福北上押回夏原吉,无意中知道了朱四郎这么个人,和他来自大洋河村的几个同伴。

  回到京师后,夏原吉下狱,夏大人能下诏狱,其中一个有很关键,那就是原礼部尚书吕震。

  前面皇上朱棣矢志北伐,夏原吉,方宾,吕震等人私下商量不欲从事,结果在夏原吉与方宾的被贬和自杀之后,吕震反水了,而且语陷夏原吉,说夏原吉私通诸臣工以阻北伐之事,这才有了朱棣复怒,把已贬至开平卫的夏原吉给押入诏狱。

  其后,吕震领兵部尚书一职,每日惶惶,朱棣怕其自寻短见,着令十数护卫紧随,坐卧不离。

  灵芝一事确实是胡濙大人呈报上来的,但胡濙并没有上升到祥瑞的级别。可吕震为媚上,硬硬把这事给拔高了,抬到了祥瑞这个级别。于是乎,又有京官到大洋河村体察。

  所有的这一切,让某人心里忿闷不已。这个某人就是赛福的家主,也是上司赛哈只。

  赛哈只也只有在赛福这样的心腹面前才会发牢骚,一个想发牢骚,一个必须听老大发牢骚,偶尔还要凑趣一下。

  诏狱人满为患,来的都是些纯良的大臣,夏大人几进几出,这般入狱,真是难办。

  老爷说的是,此次北上,还碰上鞑子叩边,尸山血海呀。

  祥瑞不只是灵芝,那个山沟里的大洋河村,居然还能种菇子,自古菇子都是生于天地之间,雨收菇子起,地干菇子隐。

  老爷说的正是,这也是怪事,大洋河村,大洋河村,这个名字好似听过,噢,确实听过,小人此次北上任事,还遇到过几个大洋河村的壮士,倒也精干,本想收用,只是皇命在身,不能施为。

  叔父使西洋,于船上种菜,颇为不易,听说这大洋河村只是一柸土,便出菇子十数斤,这等办法,若在宝船养菇子,倒是个好法子。

  赛指挥使的思维跳跃性很强,突然从吕震这个小人身上跳了出来。

  他那堂叔下西洋可真不容易呀,回来又黑又瘦。

  在海上可没什么好东西吃,最多只是发发豆芽,而且家族是穆斯林,宝船上为了解决官兵的吃肉问题,还养猪。

  猪,这么脏东西,还养在宝船上,还就在他身边。

  一回想起跟着叔父下西洋的经历,赛哈只大人心里苦水只泛,要是能在宝船上种上菇子多好呀。

  赛福,你带上小子们去看看,把那方子要来,若不行,也得把那养菇子的法子学来。这事你去,省的你到那小人家里去蹲班,这趟差事你也办的辛苦了,下去走走。

  赛福:“啊!???那好吧,谢大人假。”

  锦衣卫要看怎么种蘑菇的,锦衣卫不可能去种蘑菇,皇上也不可能让锦衣卫来学种蘑菇,那锦衣卫到底想干什么。

  朱四郎不管有什么样的疑问,还只能带着他们去看。

  让他意外的是,赛大人自然只是走过场,这就对了,而另外一个胡姓的小旗,问的很细。

  兔子在朱四郎的暗示之下,大有表现,也不嫌麻烦,有问必答,说到你蒙,教到你怕为止。

  菇子是菌,菌有大有小,小到看不见,大到菇子。

  那看不见的,其实人身上都有,这手上也有很多,若能放大千万倍,洗的再净的手上都能看到不少的细菌。

  菌盖,也叫菌伞。如此这般,正如伞一般模样。

  菌柄。倒象是个伞把。

  菌丝。这可隐在伞褶里。

  种子也叫孢子,不叫种子,因为它与种子不大一样。菜籽儿要开花才能结籽,其实也不只是开花的都有籽,还要授粉才行。

  这个授粉呢,就是花有阴阳,只有阴阳相济了,才能结出种子。

  孢子是菇子的种子,粉一样的。

  菇子这是叫无性繁殖,无需阴阳。

  避光,不能见光的,要阴湿,要多水,一天要湿上几次水。种菇子也甚是辛苦,日日夜夜需来浇水,不得息。

  兔子唾沫四射,那小旗在本本上画了图,画了符,等兔子说完,那小旗突然发现,什么叫温度,什么叫湿度,好象又忘了什么意思。

(https://www.mangg.com/id50995/27494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