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三国乱世 > 第四十四章.培养野心

?

  公元192年夏,陈恪以近乎完美的成绩从太学毕业。当然“太学十子”的其他九人也和陈恪一样以近乎完美的成绩与陈恪一同毕业。

  而在陈恪毕业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汉灵帝下了一道旨意。这道旨意只有一句话:“传旨,调司空掾陈谌之子陈恪常随伴架皇子协与皇子辩。赏司空掾陈谌银千两,绸十匹。”这句话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让陈恪做两位皇子的跟班。而在这道旨意中汉灵帝不符规矩地将嫡长子刘辩的名字置于皇子协的名字之后,其中轻重偏好不言而喻。此道旨意一出,朝中众多大臣都在看陈恪的回答,也在看陈家在皇位继承中如何选择站队。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陈恪却以皇子协年幼为由,上书只伴架于皇子辩的左右,而拒绝伴架在皇子协的身旁。

  陈恪的“不知好歹”的态度让汉灵帝有些不满,因为在他看来以陈恪的聪慧不会看不出自己这道旨意的真实意思是让陈恪主要交好皇子协,为皇子协日后登上皇位提供助力。可是只有作为后来人的陈恪才知道,因为何皇后的受宠与其位高权重的兄长何进的存在,在汉灵帝驾崩之后即位的并不是汉灵帝所喜欢的皇子协而是皇子辩。而陈恪为了大汉朝的最高权力平稳过渡,他只能选择伴架皇子辩,即使他知道皇子辩比起皇子协来说不论是心性还是聪慧都稍显不足。

  当陈恪的上书传开之后,何皇后和何进都松了一口气,毕竟陈恪的态度代表了陈家的态度,而陈家在当今士林之中地位极高,陈恪在当今士子中威望也极高。所以当汉灵帝看到陈恪的上书,知道陈恪只愿意伴架皇子辩的时候,汉灵帝想要直接拒绝,甚至他都有了撤去自己之前那道让陈恪伴架的旨意的想法。

  怎奈何皇后与何进已经知道了陈恪的回答,两人全力促成此事,让陈恪伴架皇子辩。如此汉灵帝才被迫同意了只让陈恪伴架皇子辩。

  在陈恪收到汉灵帝同意自己伴架皇子辩的旨意后,陈恪微微地松了一口气。毕竟汉灵帝对于皇子协的喜爱远超皇子辩。

  陈恪收到旨意的第二天,陈恪就孤身进宫拜见皇子辩。(陈恪入宫,史阿、史毕不能同进。)当陈恪来到皇子辩的宫殿外时,陈恪笑了。

  因为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微胖,皮肤白皙的那个小男孩。八年过去,刘辩虽然没有变得更胖但是却也没有瘦下去,皮肤还是那么白皙,不过个头倒是长了不少。小陈恪三岁,只有十六岁的他却和陈恪一样高了,有了七尺三的身高了。当陈恪看到刘辩时,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把玩手中的玉佩。那玉佩大如雀卵,晶莹剔透,玉佩内隐隐有丝丝光芒,玉的正中刻着龙形,看上去栩栩如生,以陈恪的眼光看出此玉乃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玉。此时的刘辩正直愣愣地看着那玉佩发呆。

  见刘辩看那玉佩看得出神,陈恪缓步上前到刘辩身旁轻声道:“殿下,臣陈恪陈孝先奉陛下旨意,从今日起为殿下伴架。”

  刘辩听到陈恪的声音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忙回头看到了陈恪那张儒雅的脸。看到陈恪,刘辩露出了一丝笑容道:“是你。”

  闻言陈恪微微一愣,“殿下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你就是当年在宫门外帮我和协弟那个大哥哥。原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汉之甘罗’陈恪陈孝先。孝先,我能这么叫你吗”刘辩脸上的笑意更浓。

  陈恪点了点头好奇地问道:“臣不敢。殿下,你拿着块玉佩,是在做什么?”

  刘辩又将眼神投向了玉佩,幽幽地说道:“这是父皇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知道父皇不喜欢我,所以他一直都没来看我。所以每当我想父皇的时候,我都会拿出这块玉佩来看。这就是我对父皇最大的念想了。可是父皇一看到我看这块玉,就会以为我不务正业,喜爱把玩玉石。上次父皇还说我行为轻佻,不宜为君。”

  听了刘辩的话,陈恪心中闪过一丝悲伤,赶忙岔开话题对刘辩道:“殿下,我们来读书吧。”说着陈恪拿起了刘辩案几上的《商君书》。

  “不用了。我每次读书都没有协弟理解得好,我没有协弟聪明。孝先,我看我是没有读书的天赋啊。”刘辩摇了摇头,神情沮丧地说道。

  闻言陈恪和气地拍了拍刘辩的肩膀,安慰道:“殿下不必沮丧。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殿下也许在读书方面没有天分,但在将来殿下肯定能成为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的。其实嘛读书的好坏与否并不能算本事。”

  刘辩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十六岁少年,在听到陈恪的安慰后先是腼腆一笑,接着奇道:“何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罗马又是在何处?”

  “这话要解释起来就长了。”陈恪想了想,在脑中理了理思路后说道:“罗马,是西方的一个很庞大、很强大的帝国。当初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时曾到过那里,我们大汉之人又称其为‘大秦’。但恪在一本古书中看到这只是我大汉之人对其名字的误称,其真正的国名不叫大秦,而是叫罗马。罗马帝国是一个崇尚武力的郭嘉,对于扩张自身的领土有着极度的狂热……”接着陈恪将罗马的“战神”凯撒、枭雄屋大维的故事都耐心地讲解给刘辩听。

  而刘辩的表情也从最开始的好奇变成了震惊,而后由震惊变为了向往。在陈恪的字句跳动里,刘辩仿佛看到那个被称为罗马的庞大西方帝国波澜壮阔的风景,和与大汉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

  “我,刘辩,将来也一定要像那罗马‘战神’凯撒大帝那样,带领着我大汉的军士。征服匈奴、羌族,征服那些四方的蛮夷小国,最大限度地扩张我大汉的领土,既然我不擅长读书,那么我……”刘辩兴奋得满脸通红,握紧了拳头大声道:“我要做个名垂千古的武皇帝!为我大汉开疆扩土,为我大汉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陈恪见刘辩一脸兴奋的样子。起身长揖:“殿下志向高远,臣愿附骥尾,辅助殿下荡平宇内,终成霸业!”

  刘辩的宫殿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但却有一股沸腾的激情在空气中涌动。

  话一开了闸便收不住,刘辩缠着秦堪,要他多说些关于罗马帝国的故事。

  陈恪也不客气,将古罗马的统一到分裂说给了刘辩听。

  他惯来说话做事都有目的,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给说故事刘辩解闷逗乐,皇帝若欲成为英君明主,那么他便需要有足够的野心和足够开阔的眼界,不能固步于一国一隅,以泱泱上国自居自封,野心能够点燃他对领土的渴望,眼界能让他扩张领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古罗马帝国的分裂让他可以说出他的下一个观点。

  “陛下,你看就算是古罗马帝国那么强大的帝国仍然会分裂。这在我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殿下可是是何时?”陈恪笑着问道。

  刘辩略一思索道:“孝先说的可是春秋战国之时。”

  “正是。殿下你可曾想过,在春秋战国之时,周天子的身份是什么?是威严的天下之主?还是无用的木偶傀儡?是天之骄子?还是见证着盛世沦陷的旁观者?”

  “这……”刘辩被陈恪的这番话引入了沉思。

  陈恪也不打扰,缓缓地说着:“恪认为那时的周天子与其坐以待毙,何不昂然站起来抗争?高祖本是亭长,他的天下,也是打出来。”

  这就是陈恪现在正在做的事,要想成为一个可以平定乱世的皇帝,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到的。决心,毅力,冷静的抉择,清醒的头脑,吞吐天地的气概,还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比如孤独,和不被世人理解的痛苦,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而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野心。所以现在的陈恪要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刘辩的野心。

  而现在的刘辩像一张白纸,陈恪尽自己所能地在这张白纸上涂抹着风景,勾勒着也许要穷一生之气力去实现的绝美蓝图。

  不知说了多久,陈恪终于口干舌燥地停了口,趁着刘辩发呆的空档,端起茶盏儿灌了一口茶水,补充身体消耗的水分。

  刘辩的表情有点可笑,满脸的惊讶,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这……孝先,你说的是真是假?”刘辩惊讶问道。

  “当然是真的。殿下,臣不敢打诳语。”陈恪恭敬地行礼回道。

  “孝先。你说我能不能做到‘凯撒’一样?而我在面临周天子那种困境时,会不会奋起反抗?”刘辩的眼神有些迷茫。

  “自然可以。只要殿下愿意努力,殿下能做得比他们都好。”陈恪笑着答道。

  “是吗?我也可以吗?”刘辩又开始了思索。

  陈恪打断了刘辩的思索,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殿下,现在您要做的是,登,上,帝,位。”

  “登上帝位。”听到这四个字刘辩身躯一阵,再次陷入沉思。可此时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皇帝的宝座。

  见刘辩若有所悟,陈恪请辞道:“殿下,臣还有事,先告退了。”

  “恩。”刘辩还在沉思,随口应道。

  陈恪在出了宫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笑着对在宫门外等候自己的史阿、史毕说道:“我们回家。”

  史阿、史毕见陈恪如此高兴,心情自然也是大佳,应道:“嗯。”

  可陈恪不知道的是他所做的一切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而这不满将使得他被迫离开洛阳。

(https://www.mangg.com/id48690/259859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